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

ps:感謝雨雲、聆素居士的夾心餅乾,感謝yangzhigang打賞,感謝吃兔子滴蘿蔔、peoplepark、起來x6的月票鼓勵。

仍舊是谷陽縣城北的巷子,仍舊是佔了半條巷子的金宅,這一次趙然來的時候可就不再是當日的小小念經道童了。方堂方主爲道院八大執事一級的人物,與金縣尉相比,已然隱爲敵體,是可以坐而論道的。

金縣尉攜金久在大門外降階相迎,把趙然請進了宅中。入二院進花廳,金縣尉坐了主位,趙然坐了客位,一身道服的金久這回也有了上座的資格,滿臉喜慶地在末位相陪。

大過年的,主客相見,自是先要寒暄一番。說了幾句吉祥如意的話,金縣尉便將話頭扯到了宴請的用意之上,主要還是感謝趙然居中謀劃,爲自家二郎受牒一事辛苦奔波。趙然客氣了幾句,隨口誇了誇金久,說金久辦事牢靠、勤奮上進,這是金久自己的表現優異,入了監院和三都的心意,自己不敢居功云云。

這些客氣話是趙然的自謙之詞,金縣尉當然知道自家二郎到底是怎麼回事,辦事牢不牢靠暫且不提,“勤奮上進”是無論如何安不到金久頭上的。因此一邊呵斥金久要“聽趙方主的吩咐”,一邊又讓金久給趙然敬茶。

金家是谷陽縣的地頭蛇,金縣尉官職不高,卻掌握着實權。其實他的正式官名應爲“典史”。典史原本負責的是出納文移,後來才逐漸演變爲掌司奸盜、監察獄囚,同時負責訓練丁壯。放在後世,就是公安局長加武裝部長。這個職責與前朝的縣尉相通,所以民間都稱“縣尉”,“典史”一稱反而言不達意了。

縣尉是首領官,不是一縣之長,也非佐貳,想要往上升遷是相當困難的。所以金家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就是金縣尉萬一倒臺。甚至意外身亡,金家必須有子弟能站起來撐得住門面。縣尉一職得罪人極多,到時候沒了金縣尉這根主心骨,闔府上下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金縣尉兩個兒子。老大中了秀才,卻在鄉試上連續失利,暫時看不到盼頭,反而是一直頑劣不堪的老二受了牒,成了唸經道童,有了這一層身份,對於金家來說就是個極好地護身符,所以金縣尉纔對趙然如此感激。

金縣尉不指望金久能在經堂上努力向學、考試一等,但卻生怕他不學無術。考起試來始終位列末等,要是碰上個嚴苛點的高功,很有可能會被除了度牒。趙方主在無極院的能量到底有多大。金縣尉和金久都是大概知曉的,尤其是金久,受到的震撼更加深刻。今日請趙方主赴宴,除了表達謝意外,還有一層巴結的意思,就是要讓趙方主別對自家二郎撒手不管。有了難處多關照一些。

這個問題對趙然來說完全不是問題,高功劉致廣、經主方致和與他的關係都極厚。只要金久別鬧得太過,有什麼事情真是可以打個招呼就擺平的,所以他也不客氣,立即就應承了下來,讓金縣尉鬆了口氣。金久更是在一旁喜滋滋的小意伺候着。

一頓筵席吃罷,賓主盡歡,金縣尉道:“夏初時方主曾隨宋監院蒞臨敝宅,留書卷一幅爲禮,如今金某卻只得向方主致歉,那幅字,金某沒能保住,被友朋搶去了,說來當真慚愧得緊。”

趙然一聽就知道戲肉來了,於是含笑道:“無妨,無妨。若是金縣尉喜歡,貧道再寫一幅就是了。”

金縣尉喜道:“如此,便有勞了。”

話音未落,金久已經屁顛屁顛抱了筆墨紙硯上來,伺候趙然鎮紙硯墨。

趙然略一沉吟,提筆寫了幅“天道酬勤”,向金縣尉道:“這幅字,便贈與金師弟,以爲砥礪。”

金縣尉忙讓金久謝過,將字幅收起,又道:“趙方主的字已名揚川省,不僅省裡周參議大爲喜愛,許多府縣官員都一致推崇。金某有不少至交好友,年前曾來信轉求,都想收一幅趙方主的字好好揣摩,還請趙方主看在金某的面上,成其所願。”

趙然也不推辭,按照金縣尉的要求,提筆又寫了四幅字,俱是三尺大幅。金縣尉讚歎了幾句,讓僅就捧上一摞銀票上來,道:“這是方主的潤筆費,還請笑納。”

趙然一掃,估摸着大概有十張的樣子,看最上頭那張是一百兩的票面,折算下來每幅字二百兩,暗道老子的字也能賣那麼高的價錢了!他當然知道這是金縣尉在藉故酬功,於是也不客氣,欣然笑納入懷。

收了銀子,三人重新落座,趙然便開始談自己的正事了。他力挺金久上臺,除了金久使勁巴結之外,還有別的用意,也就是通過和金縣尉的合作,爲自己培育功德力作一個長期的打算。

金縣尉掌管谷陽縣全縣的“治安”,很多計劃必須有他幫襯才能順利實施,比如在驛站設立救濟站的事情。驛站雖然隸屬朝廷兵部,但很多事務非得地方官府配合,尤其是需要金縣尉配合。最簡單的例子,驛站都在遠郊官道上,離城較遠,尤其像合山驛這樣的大驛,財物豐足,又經常有達官貴人入住,往往是盜匪劫掠的首要目標,要是治安不靖,出了什麼禍事,對驛丞的處分是極重的,這就需要縣裡將驛站作爲重點保護目標,經常派遣衙役和民壯巡視。

派人巡視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其實由縣尉“傳話下去”,讓亡命之徒“不得滋擾”,這纔算穩妥的辦法。因爲一縣好勇鬥狠的亡命之徒、甚至山中盜匪等,往往都在縣尉夾帶裡有名有姓,縣裡發話關照,比什麼巡視都好使。

趙然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想讓金縣尉出面,幫他把救濟站在合山驛和劉莊驛立起來。

金縣尉先道了聲“方主慈悲”,然後拍着胸脯擔保,說劉莊驛那頭絕無問題,驛丞與自己素來交好,這既是小事又是好事,想必劉莊驛是不會拒絕的。但合山驛那頭就不好辦了,鍾驛丞走的是孔縣尊的門路,對自己也不是很給面子,如果要把事情辦成,非得孔縣尊出面不可。

趙然說劉莊驛就劉莊驛吧,先設一個是一個,合山驛那邊以後有機會見了孔縣尊再說。

於是金縣尉就把這件事交給了金久,讓他去辦理。趙然取了五十兩銀票交給金久,金久連忙拒絕,說這事兒是好事兒,自己也算出一分力。趙然哪兒能讓金久掏錢,到時候功德力怎麼輪得到自己呢?堅持了幾次,金久只得收了銀票,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一定辦好。

金縣尉問:“趙方主有此善念,爲何不自設粥棚,反要去驛站佈施?”

趙然道:“這正是貧道有求於金縣尉之處。我擬在城東二里外的松林外設立救濟站,那是處無人的野地,只需金縣尉幫忙與孔縣尊打個招呼,便可開工。當然,我會與宋監院商議,請無極院出一份公文給縣衙,到時候金縣尉還要多多關照纔是。”

金縣尉笑道:“此爲善舉,金某自是鼎力相助,方主寬心就是。”

設立救濟站不是簡單的事情,涉及到地皮、治安、稅目等等諸多問題,尤其是治安方面,施捨米粥的時候,幾百人聚集在一處,非得有縣衙點頭才行,關鍵時刻還要出動衙役維護秩序,至於地痞滋事,更要金縣尉發話纔好。金縣尉說“鼎力相助”,那麼這事多半就能順利辦成了。

這件事情談成,趙然心中很是高興,又把自己招聘民夫爲村裡百姓修葺房屋的事情說了,這也是知會金縣尊一聲,免得縣裡誤解。

趙然離開了金家宅邸,金縣尉對金久道:“這位趙方主一舉一動頗有深意,難怪崛起如此之速,你有空就多跟在他身邊學着些。”

金久兀自不解道:“也不知他如此散財到底要做什麼……這可不是筆小錢……”

金縣尉嘆道:“這是要求名!趙方主所圖甚遠,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啊!”

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六十四章 兩個毒舌鳴翠柳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個意外(爲哦哦呀呀哈哈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一泉飛瀑掛潭邊第一百四十六章 飛昇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二十九章 重回翠鳴山莊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四十九章 白都管的猶豫第十八章 青衣來了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終)(祝kendrick申請美高順順順)第五十章 後續事件調查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二十七章 狙擊雪蓮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三十一章 迦藍寺別院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故事第十八章 一個小意外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七十一章 在天上聊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談結果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二十章 告狀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十八章 分贓與上訪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一百零七章 金丹第十七章 修煉的日常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點遠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三十章 華雲館中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三十章 獨特的行走方式第四十章 西真武宮定計第九章 見召入青城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學習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十二章 好寶貝番外二(祝百盟衆籌道友新年快樂)第五十九章 緊急叫停番外三(賀CloudMan榮升盟主)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二十二章 串聯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四十章 刺蛇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四十三章 老師的故事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二十九章 道門行走駱致清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四十一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