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性命雙修

“翻過巴山主峰,另一側就是夔州地界了,那一側的山腰處有一個修真門派,叫北都羅酆幫。”

“說是門派,其實不過是個成立時間只有幾十年的幫派,由一羣臭味相投的邪惡散修聚衆而成。”

“以前的北都羅酆幫雖然也燒殺擄掠、爲非作歹,因他們的幾個首領只有溫養境的修爲,夔州內有不少宗門能夠對其構成威脅,所以行爲還算收斂。”

“但是後來不知從哪裡來了一位白池道人,修爲高絕,先是收服了此幫,後又滅了周邊幾個大的宗門,他們就開始肆意妄爲起來。”

“近些年來,更是變本加厲,尤其是四處蒐羅童男童女,據說是要供白池道人修煉一門邪功。”

“這簡直是人神共憤,奈何沒有修士能夠對抗白池道人,搞得夔州有小孩的人家終日惶惶,很多人不得不逃離家園。”

“本來他們很少越過山脈到這邊作惡,想必是由於夔州里合適的小孩兒越來越少了,最近他們把魔爪伸到了本地。”

“你們聽到的哭聲,就是一戶人家剛出生的一對雙胞胎兒女被擄走了,這對夫婦中年得子,你們說慘不慘。”

風清雋聽得義憤填膺:“就沒有人抱打不平嗎?”

“唉,技不如人啊,連老道我都出外求肯過高手大能出面,奈何白池道人一身邪功詭異莫測,無人是其對手。”

“這些天,中央天井裡迴歸之人路過這裡歇腳的很多,我也央求過,但是人家不是急於回山不肯相助,就是俱於白池道人瑤池境的修爲,不願冒險出頭。”

“都是剛經過一場大戰的人,貧道也能理解。這次見你們這些人多是青年,我也就沒再開口多事了。”

華瀾庭溫言安慰了老道長,此事他要在明天和師兄弟們商量後再定,然後就和風清雋回屋了。

天色不早,風清雋應該回去了,但兩人心裡都想着鋤奸衛道,那就需要不斷提升實力才更有把握,於是決定在屋裡繼續修煉。

風清雋在醫道和丹道上花費的精力較多,目前的修爲一直徘徊在溫養境入室期,她自己最近剛精煉了一枚三味扶元丹,華瀾庭打算在今晚助她提升境界。

兩人,要雙修。

列位看官不要誤會,此雙修非彼雙修,此雙修爲道門的性命雙修,不是房中導引之陰陽雙修。

雖然包括自在萬象門在內的道家宗派都有不少彼雙修之法,目前兩人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兩人練的是性命雙修。

“百姓”之姓,“性命”之性,在古文字中皆作“生”,不從女,不從心,所有性字皆後人改寫,原本皆作“生”字。

關於“性命”二字,儒釋道三家有不同見地。儒教以儘性立命爲宗,釋家以養性聽命爲宗,道家以煉性壽命爲宗。

很多的宗教思想,大都是苦難者的呻吟,不少教義認爲人生充滿了痛苦,大千世界無可留戀,把幸福的希望寄託於未來,寄希望於死後靈魂得救。

但道家思想有所不同。

道家樂生、重生、貴術,認爲人生難得——“今生不將此身度,待將何日度此身”。

道家認爲人生在世是件快樂之事,死亡纔是痛苦的,要把握人生,爭取竟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長生不死。

仙道貴生,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爲載體,尋求探索能夠使人長生久視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道功和道術。

泛泛而言,性指人內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

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是心與身的全面修煉。

呂祖曰:性命雙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駕法船。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人之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

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

道教吸收了儒佛兩家的心性學說,又發揚了自家傳統的性功學說,形成性命雙修的修煉理論。

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

由此,可以將性命雙修分爲性功與命功兩種。

性功是道教與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則是道教獨有的傳統和特色,不講命功,不是道教。

性命相依,其中命爲重。

性和命的關係就如同馬和車,性可喻爲馬,命可喻爲車,車壞馬即奔,屋壞人即走。

如燈油是命,燈光澤是性。有燈無油,燈必不能發光;徒有燈油而不能發光,則不能顯現油燈照明之用。

修道之意在教人積足油量,並教以點燈之法。

道經有云:“性靠自悟,命靠師傳”。

大部分修行只能靠自己體悟,爲師者只能原則上掌握和指導,所以說“性靠自悟”。

“悟”之一字,大有講究,師傳者不可將玄況說深說透,以免形成定格,修者難以突破和全面發展,只可釋疑解惑,具體事上督促檢查破解,或者以講數事談神話的方式舉例,旁敲側擊地點化。

至於煉形煉命涉及到方法,步驟,火候時機等因素,“差毫髮不結丹”,所以稱爲“命靠師傳”。

因此,道家追求即世成道,所以更重視性命雙修。佛家追求超脫、轉世輪迴,所以獨重修性。

在自在萬象門中,長老陳履安是佛道雙修,營造四子中的諸葛昀,則是先學佛後入道。

有人會問了:那可以說道門比佛家或儒學等更高明嗎?

話也不是這樣說的。

佛理中有一句話——八萬四千法門,皆可成佛。

如果把目標定在山頂,那任何修行之道都好比爬山,所有正牌正派的法門就像是四面八方各個方向上地貌不同的路徑,任何一條皆可登頂,有難易快慢之別,並無高下之分。

選擇修行路徑,切忌有極重的分別心,認爲只此一途,別法都不行,甚至爲此互相傾軋打壓。

另外切忌昏沉。

有些人分別心倒是不重,但又不是智慧很高後消除了,而是迷糊和昏沉,認爲修習哪個門道都成,或者妄想盡量兼容幷包。

關鍵在於根據自身的根器選擇適合的法門。

以佛家爲例,上根之人適合禪宗。

禪宗講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當下頓悟、明心見性,對根器的要求極高,想當年六祖惠能大字不識一個,只聽一遍《金剛經》即可開悟。

對俗世衆人,如果在紅塵煉心的世俗中連人情世故都搞不掂、混不出模樣的話,學禪不是開悟,而是自誤。

天性淳樸之人,可以選擇淨土宗。

淨土宗簡單易行,只需唸佛就行,但其“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只是提倡衆生唸佛的方便法門,如果真有普世之道,佛祖何必辛辛苦苦講法四十九年,留下無數法門呢?

通過唸佛號收攝雜念,感應佛陀願力,得進淨土世界的,需要是生性敦厚之人,學識廣博聰慧但“知見障”很深的就難以找到那種狀態。

密宗的修行極爲複雜,喜歡神秘文化又對繁複事物有興趣且不差錢的師兄比較適合修密。

人的個性差別極大,改變幾不可能,需要找對合適自己的緣法。

而且,即便是普度衆生的佛門,即便佛祖神通廣大慈悲爲懷,世上受苦之人仍多,仍有四件事是佛菩薩們“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別人不能代替。

第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

第三,真法不可說。語言最終是蒼白的,只能靠實證。

第四,無緣不能度。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

儒家也是這個道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如果你很有能量、很有文化,向下是可以演的,可以兼容的,有時藉由某些緣法,可以表現的不是那麼有文化,反正大家都知道你在裝嗶嗶。

但是不懂裝懂,就很容易露餡了。

也就是說,大爺有時候可以裝孫子,但孫子不容易裝大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明明德的儒學是個由很多子系統構成的大系統。

“叮!啓動規避模式——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該逃跑就腳底抹油。

“叮!轉換爲道義模式——道之所在,雖萬千人,吾往矣。該堅持就當仁不讓。

“叮!吃好喝好——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叮!安貧樂道——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就做什麼樣的角色,就做什麼樣的功課。

胸有溝壑時,這種自覺切換的狀態,其實是一種在明明德的狀態。

道門各家所修之性命,往往又各有所指所長。

自在萬象門的性功爲守印堂之法,爲上丹田,命功爲守臍輪之下的下丹田。

兩人的元素剝離大法需要修爲相近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如今風清雋和華瀾庭的差距已經不小,華瀾庭今晚要以自己體內的博山雷丹爐運轉的命功助力風清雋的性功運行,幫她提升功力。

直到子時已過,兩人才收功。

兩人各自休息,只待第二天和衆位同門商量後,決定如何對付北都羅酆幫。

第303章 大水漫灌第83章 釘子精神第123章 戰而勝之第386章 玉皇廟裡第332章 庭前明鏡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188章 神符天遁第213章 太一生水第222章 我有意見第105章 數據光瀑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285章 坐而論道第58章 如煙往事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02章 暗影重重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81章 自在獨行第76章 脣槍舌劍第35章 雪夜論道第325章 無心插柳第71章 傳遞承接第262章 不速之客第130章 夜寒似水第193章 道德一章第271章 道服麻衣第265章 七星接命第410章 文爭武鬥第246章 胡說八道第357章 兵行險着第191章 遁入空門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276章 失而復得第307章 大中小傻第1章 三人同行第55章 拼拼人品第176章 禁忌之地第141章 既剛且槓第138章 事不過三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313章 玄珠攔路第297章 雙面子鼠第420章 吉星天池第215章 殺人奪寶第121章 真假虛實第63章 擠眉弄眼第69章 清遠嶽侯第196章 寸步千里第311章 道高一尺第44章 制杖販劍第61章 借刀殺人第269章 鳴沙山下第253章 榮光一擊第53章 天地人魂第111章 一波三折第407章 人生六段第269章 鳴沙山下第13章 收穫獎勵第220章 翡冷翠島第15章 從優從缺第255章 大穿送術第167章 扭了腰了第280章 照夜踏血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58章 如煙往事第351章 天災人禍第200章 迷離撲朔第61章 借刀殺人第88章 統一戰線第326章 先天意識第413章 元神離體第270章 魂魄之傷第242章 四句四字第426章 半步瑤池第232章 五氣朝元第367章 守真真人第92章 接二連三第152章 閥閱閻閭第176章 禁忌之地第257章 先天八卦第288章 佛光普照第377章 史前生物第214章 古墓蝴蝶第207章 草根百姓第80章 牛拉魚腸第44章 制杖販劍第74章 計擒羣雄第58章 如煙往事第313章 玄珠攔路第407章 人生六段第132章 死生一線第283章 大明康熙第313章 玄珠攔路第236章 時空能量第147章 音殺之術第222章 我有意見第85章 皇子代子第251章 以戰止戰第306章 四大奇書第257章 先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