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夢斷子午谷

?出了丹鳳門,渡過了中渭橋,封常青回望長安,依依不捨。[燃^文^書庫][www].[774][buy].[com]【燃文書庫(7764)】

中渭橋,初稱渭橋,始建於秦,西漢時又稱橫橋,位於長安北三裡,橫跨渭水,與西渭橋(便橋)、東渭橋合稱渭河三橋。橋廣6丈,南北長380步,750柱,212樑,68孔。

中渭橋是秦漢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軍事行爲的重要孔道,也是絲綢之路從長安城出發後的第一座橋樑。

不過,中渭橋早已經成爲了歷史雲煙,好在考古發現,確定了中渭橋的位置。

渭水清清,水中碧波盪漾,平添了許多的嫵媚。

可惜,再好的景色也是給有緣人看的,封常青沒有遊山逛景的心情,揚鞭加快了腳步。從杜陵進入沿着官道一路向西方行進,進入了茫茫的西北草原,天已經黑了。

在農家借住了一宿,用剩餘不多的銅錢,加上一袋麪粉,從老鄉的手裡換了幾十張胡餅。然後,踏着早晨的露水,封常青趕着驢車,拉着娘子牛鈴和丫鬟翠兒,行走進北方的官道上。

在日暮時分,封常青和娘子等人來到了子午谷口的杜陵。

子午谷是長安翻越終南山的一條小路,在長安南約百里,全長六百餘里。自古以來,無限風光在險峰,子午谷峰巒夾伺,地勢險峻,是長安通向漢中的一條捷徑。

子午谷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楚漢爭霸時,劉邦被項羽大軍所迫,從子午穀道行軍月餘,到達漢中。後劉邦用韓信,韓信派幾百土兵去修子午穀道,卻從陳倉出兵,大勝項羽。這就是有名的明修棧道(子午谷),暗渡陳倉的妙計。

三國時,蜀軍伐魏,蜀國大將魏延屢向諸葛亮出奇兵走子午谷佔領關中,進而奪取中原,而未被諸葛亮採納。

盛唐時期,子午谷經過修繕,道路狀況大爲改善,便成爲了關中和漢中民衆往來的主要通道,一年到頭,商旅行人絡繹不絕。谷地裡每隔二十里就有一個官家的驛站或民營的客棧,供往來的客人歇腳。

不客氣的說,在盛唐時期,子午谷已經成了成爲了一條令人震驚的“高速公路”。

子午谷天塹變通途,都是借了楊玉環的光,當時,百姓戲稱子午谷是“荔枝古道”。

因爲楊玉環愛吃新鮮荔枝,李隆基爲博得美人一笑,頒旨在涪州(今重慶涪陵)建優質荔枝園,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驛道。

李隆基建立了擁有一萬職工的“特快專遞”,只接一單業務,快遞員把採摘下來的荔枝帶葉密封在竹筒中,騎馬就跑,跑二十里換人,跑六十里換一匹馬。晝夜不許停,縱橫兩千多裡,保證在一週內把鮮荔枝經入子午道送達長安。

儘管蜀地荔枝在質量上不及嶺南所產,但比之從嶺南進貢,路途可節省一兩千裡,於是,荔枝古道便成了唐代最繁華的一條驛道。

多奢侈!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盛唐就是讓李隆基給吃黃了的,他老人家的一頓飯,就是成功人士幾年的薪水,你說狠不!正因爲如此,纔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美麗傳說。

封常青找了一個旅店用首飾換了幾十貫銅錢,購置了一些吃的,在子午谷行了兩日。

帶着兩個女人,封常青每天也走不了多遠,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離長安越來越遠了。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處險峻的山嶺,封常青用鞭子指着環繞在梁山之間的小徑,對着牛鈴說道:“此處即爲三國時魏延要進兵的陰平小道。”

大戶人家的女兒,自然不同於小家碧玉,牛鈴識得字,看過陳壽的《三國志》,對那些勾心鬥角的狗血故事略有所聞,因此嘆道:“諸葛亮一代人傑,聰明絕倫,就是太謹慎了。如果大膽一些,聽從魏延的建議,說不定歷史就要改寫了。”

“非也!”封常青說道:“娘子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子午谷兵家必爭之地,曹魏豈能不布有重兵。一旦蜀軍大隊到達此地,人困馬乏,曹魏大軍封住谷口,蜀軍沒有再戰之力,甚至退回去都不可能,蜀漢真的要滅亡了。”

封常青所言不虛,魏延的計謀後來也有人試過,但都失敗了,東晉的桓溫伐前秦,就是沿襲魏延的計策偷渡子午谷,結果還沒出谷就中了秦軍的埋伏。

子午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所以,有史學家才發出了“秦嶺六道,子午爲王”的感嘆。

牛鈴被捲了回來,沒有生氣,反倒很高興,喜笑顏開的對翠兒誇獎道:“瞧瞧,俺家相公胸藏錦繡,博古通今的。統兵作戰,一定勝過古人。”

翠兒一撅嘴,小姐整天整天相公長,相公短的,聽的讓人都起雞皮疙瘩,於是撒嬌的說:“姑爺,天就要黑了,還沒吃中午飯呢。蜀軍困不死,我都要餓死了。”

封常青赧然一笑,說道:“翠兒說得對,一高興就過了飯口,真得找地方弄點兒吃的了,要不,千嬌百媚的翠兒可就餓的走不動道了。”

牛鈴撅起了嘴,嬌嗔說道:“翠兒千嬌百媚,我就是黃臉婆了,相公忒也得偏心。相公給我記住,你還欠我一個婚禮呢!”

封常青聳了聳肩,在女人面前,千萬不要犟嘴,咋都是沒道理可講。一旦惹得不高興,滿地打滾可不好哄的。

封常青一揚鞭子,驢車快速的向前運動,正在前面隱隱露出炊煙的時候,他們聽到了後面傳來了急速奔跑的馬蹄聲。

封常青沒有回頭,習慣的將驢車往道旁靠。

翠兒少年心性,對什麼都好奇,回頭一看,當時就嚇了一跳,失聲叫道:“姑爺,小姐,牛二追來了。”

封常青和牛玲吃了一驚,不由得回頭觀看,看到官道上有四五匹戰馬呼嘯而來,當頭的一個傢伙,正是牛二那廝。

牛二等人的馬快,畫了一個圈兒,兜頭攔住了驢車。

牛二帶住了馬繮繩,氣勢洶洶的罵道:“姓封的,你乾的好事,竟敢拐賣我家小姐,今日讓我追上,還有何話說?”

封常青不屑的看着牛二,目光中充滿了輕視。

封常青手無縛雞之力,但一身骨頭沒有軟過,儘管他已經料到今日凶多吉少,依然高昂着頭。

看到自家的奴才如此放肆,不給自己老公面子。大小姐牛玲不幹了,厲聲責罵道:“大膽奴才,竟敢對你家姑爺無禮,難道你活夠了?”

牛二略一對牛玲拱手施禮,然後理直氣壯的說道:“大小姐,牛二隻知道大小姐,而不知道什麼勞什子姑爺。老爺吩咐,將小姐請回,姓封的小子當場斃了。”

牛玲當場被頂撞,氣得張口結舌,漲紅着臉罵道:“牛二,牛家有錢也代替不了王法,俺爹萬萬不能說這樣的混賬話。”

牛二抖手扔下了一張告示,冷笑着說:“這是萬年縣的告示,小姐請看,自然知道牛二不是胡說了。”

牛玲展開一看,見告示赫然寫着:“查萬年縣孝敬里人氏封常青,系罪臣之子,不思改正,竟然拐賣良家婦女,實屬罪大惡極。着令有司緝拿,若該犯拒捕,格殺勿論。”

血紅的大印蓋在公文之上,毫無疑問是真的,牛玲的手在顫抖,內心無比悲憤,眼淚奔涌而出。

封常青劈手奪過了告示,一目十行的看完,心中堵得難受,將告示撕得粉碎扔到了地上。

牛玲終於忍不住內心的痛楚,撲倒在封常青的懷裡痛哭失聲。

封常青擦了擦牛玲臉上的淚水,擡起頭,決然說道:“牛二,一人做事一人當,這件事和大小姐、翠兒無關,你衝着我來,不要爲難了她們。”

牛二覺得自己就是一頭威風凜凜的貓,很享受封常青的懼怕,冷笑道:“大小姐金枝玉葉,豈是我們這些下人敢委屈的?翠兒年齡小不懂事,不小心受到了你的蠱惑,我們自然會向老爺求情。你撕掉了告示,撕不掉官府判決,還是想想自己怎麼死吧。”

事到臨頭,牛玲徹底沒脾氣了,央求着說:“牛二,我平時對你不薄,我跟你回去,你就放了我家相公吧。”

牛二搖搖無比碩大的腦袋,一口回絕:“大小姐,牛二打小兒被老爺收留。老爺的吩咐,不敢差了分毫。”

娘子哭得梨花帶雨,封常青內心極爲痛苦,當即勃然大怒,呵斥道:“娘子,大丈夫死生有命,何必求這個奴才。”

封常青推開了牛玲,憤然說道:“牛二,動手吧。”

牛二跳下馬,一把抓住封常青的衣領,貓捉老鼠一樣的嘲笑道:“封大公子,如果你不是穿着一身秀才服裝趕着驢車招搖,我還真不相信你走的這條路。按照你們文化人的說法,這是百密什麼一個漏洞來着?”

封常青恨不得一頭撞死,一個秀才趕着驢車,都成了長安城的笑話,牛家的人不知道纔是怪事。自己空有滿腹經綸,怎麼就這麼疏忽!

牛二嘲笑過了,拔出綁腿上的匕首,揮刀向封常青的脖子上狠狠割下。

牛玲從痛苦中醒來,看到刀光一閃,不假思索的向牛二的腋下撞去,牛二猝不及防,幾乎被撞個跟頭。

牛玲這一撞,牛二的刀就跑偏了,將封常青的臉劃了一個大口子,鮮血頓時噴涌而出。

牛二的這一刀跑偏了,鮮血濺滿了雙手,因此氣得大罵:“你們這幾個傢伙都死了,還不抓住大小姐。”

幾個家丁一擁而上,將牛玲緊緊的抓住。

牛玲嚎啕大哭,牛二抓住封常青的脖領子,拎着他走到了一個高坎兒,一腳踹到他的腿上,然後一刀捅進了他的肚子,隨即一腳把他踢到乾涸的水溝裡。

封常青滾落在水溝裡,鮮血浸潤了乾涸的土地,抽動了記下,然後就一動也不動了。

牛二殺了封常青,擦了擦手上的血跡,然後恨恨的返回來。

牛玲親眼目睹了夫君被殺,急痛攻心,掙脫了僕人們的把持,一頭撞到路邊的山石之上,血光崩裂,已經昏迷不醒。翠兒,在一旁呼喊着,手忙腳亂的爲小姐包紮傷口,也是泣不成聲。

封常青在半昏迷之中,隱約聽到了娘子殉情自盡的哭喊,頭一歪死了過去。

牛二看了看天,半邊月亮已經露出來了,於是吩咐道:“把小姐放到車上,我們還得連夜趕回去。”

月色朦朧中,一輛驢車在幾匹戰馬的押送下,悲哀的行走在黑暗之中。

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21節 芳心暗許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25章 鴻門宴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278章 駙馬爺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97節 常山大捷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07節 慶功宴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260章 上元節第107節 慶功宴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17章 英雄救美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13章 阿萊拉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282章 密詔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24章 勒索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5節 賣刀第327節 母馬計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146章 相會布哈拉城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91章 柘枝城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7節 相約從軍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38節 大賀氏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66節 兵變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