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尾聲,曲終人散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月初,反攻洛陽拉開序幕。敬請記住我們的網址小說http://www.Ыqι.me。

李豫任命雍王李適爲天下兵馬元帥,在御史中丞藥子昂、魏琚等人的輔佐下,率軍前往陝郡與諸道節度使及回紇大軍會合。

但是,李豫明白自己的兒子太年輕,命令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爲節度行營副元帥,實際指揮整個戰事。

二十三日,唐軍從陝州出發。僕固懷恩與回紇左殺爲前鋒,陝西節度使郭英、神策觀軍容使魚朝恩爲後繼,由澠池東進;潞澤節度使李抱玉自河陽南下;河南等道副元帥李光弼由陳留西出,會攻洛陽。雍王李適留鎮陝州。

唐軍大舉東征的消息傳到洛陽,洛陽立刻陷入了混亂之中。整個城市中,最害怕的就是史朝義,因爲誰都有路可走,投降、逃跑和隱姓埋名都是選項,只有他沒有任何退路。

將軍阿史那承慶建議道:“如果只派諸道節度使率所部而來,宜全力迎戰,若與回紇同來,其鋒不可擋,宜退守河陽以避其鋒,帝宮春華全文閱讀。”

在上一次長安和洛陽之戰中,回紇軍隊成爲了勝負的定海神針,回紇支持唐軍,叛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

史朝義沒有和回紇騎兵打過野戰,因此並不相信阿史那承慶的話,他手裡有足夠的力量和唐軍打一場像樣的戰鬥。而且,史朝義需要一場勝仗確立自己的權威。

史朝義下令,命令數萬軍隊在洛陽北門的橫水溝(今河南孟津西北)構築營壘,建立營寨,準備採用陣地戰消耗唐軍和回紇軍隊的實力,然後實行戰場反擊。

二十七日,唐軍進至洛陽北郊,僕固懷恩分兵攻懷州。僅僅過了一天,唐軍攻克懷州,關上了洛陽的大門。

洛陽成了一座孤城,僕固懷恩能夠心無旁騖的實施對洛陽作戰了,命令大軍佈陣於洛陽西原,另派精銳騎兵和回紇騎兵悄悄出發,在羣山的掩護下,迂迴到城外叛軍大營的東北埋伏,對叛軍形成了夾擊事態。

一切準備都已經就緒,僕固懷恩一聲令下,唐軍主力發動了進攻,以陌刀軍爲突破力量,猛攻叛軍大營,唐軍士氣高漲,叛軍左右支撐,局面十分艱難。

僕固懷恩是一個白了毛的老狐狸,看到叛軍大陣動搖,立刻揮動令旗,唐軍騎兵和回紇騎兵突然加入戰鬥,撕開叛軍大陣,攻擊了叛軍中軍大營。

叛軍經受不住兩面進攻,頓時崩潰,紛紛逃亡,恰在此刻,史朝義親率10萬大軍增援,唐軍攻勢頓挫。

叛軍節節推進,在昭覺寺外列陣,僕固懷恩親自率軍發動突襲,叛軍付出了重大傷亡,然而,叛軍都是史朝義的嫡系,萬衆一心,堅持不退,勇猛的頂住了唐軍的進攻。

戰鬥呈膠着狀態,僕固懷恩無奈了,祭出了殺手鐗,調動了魚朝恩親自掌握的射生將,也就是神箭手500人加入戰鬥。射生將抵近叛軍射擊,密如飛蝗的箭向叛軍陣中射擊,叛軍傷亡慘重,然而,叛軍就是不後退一步。

兩軍搏鬥,就看誰能堅持,叛軍頂住了唐軍的攻勢,那麼,唐軍的情況就危險了,繼續進攻,唐軍已經體力不支了,如果撤退,叛軍必然尾隨攻擊,最後的結果很簡單,唐軍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

這樣的時候,登裡可汗也是直冒冷汗,僕固懷恩走投無路。在這緊急關頭,唐軍鎮西節度使馬大喝一聲,單騎衝進敵陣,英勇奮擊,叛軍陣內頓時大亂,左右披靡。

僕固懷恩見狀,立刻揮軍攻入敵陣,這下叛軍無法抵擋,陣形徹底亂了套,再也無法統一指揮。

唐大軍乘勢而進,叛軍大敗。

史朝義率領敗軍逃跑,轉戰於石榴園、老君廟,尋找反撲的機會,但唐軍掌握了先機,不給叛軍任何翻板的機會。

經過一連串會戰,唐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叛軍被殲6萬人,被俘2萬人,其餘兩萬作鳥獸散。

史朝義輸光了所有籌碼,只能放棄洛陽城,在幾百騎兵的護衛下向東逃竄。

叛軍放棄洛陽後,僕固懷恩率軍挺進洛陽和河陽,時隔三年,洛陽終於再次光復。

然而,光復並不等於幸福,洛陽百姓等來的是一場噩夢。

回紇士兵按照合同約定準時開搶,這一搶,洛陽就真的成了人間地獄,一萬多百姓被殺,大火連續10幾日不熄。

回紇騎兵吃飽喝足了,打着飽嗝想家了。回紇兵到河陽分贓去了,洛陽百姓以爲噩夢醒了,沒想到,更大的夢魘來了,朔方軍和神策軍來了,其他書友正在看:神警5200。

朔方軍和神策軍給洛陽、鄭州、開封、汝州下了一個定義:匪區!

既然是匪區,老百姓就該倒黴,就連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了。

洛陽老百姓的日子艱難,史朝義的日子更慘,失去洛陽,史朝義便成了流浪狗,雖然苟延殘喘,但已時日無多。

唐軍收復洛陽後,僕固懷恩派他的兒子,大唐右廂兵馬使僕固及朔方兵馬使高輔成率一萬餘步、騎精兵,乘勝追擊史朝義。

士氣跌落到冰點的叛軍沒有還手之力,唐軍開始了大反擊,連克鄭州、汴州等地。

叛軍每戰必敗,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史朝義北渡黃河逃往濮州(治今河南鄄城北)。

這裡的叛軍數量也不多,無法抗拒唐軍的打擊。但是,史朝義已經窮途末路,甚至逃跑的心情都沒有了。正在史朝義心灰意冷時,他看到了一絲希望大將田承嗣率領4萬大軍前來會師!

有了軍隊,史朝義馬上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僕固懷恩的兒子、僕固碭沒有讓史朝義的勇氣保持多久,一場激戰就將史朝義的勇氣打沒了,順便將史朝義的殘軍驅逐到了昌樂(河南南樂縣)東部。

史朝義不甘心就此失敗,又調集魏州軍參加,結果沒有出現喜劇效果,叛軍再次大敗。

戰爭發展到這一步,史朝義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所剩時間不多了。

史朝義窮途末路,他手下的大臣們都不打算跟着陪葬,紛紛打開城門向唐軍投降。

叛軍鄴郡節度使薛嵩(薛仁貴的孫子)舉相州、衛州、州、邢州投降;恆陽節度使張忠志舉恆州、趙州、深州、定州、易州投降。

史朝義手中的籌碼本就不多,現在更是所剩無幾,只能再次逃跑。還算跑得快,史朝義一路跑到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與其大將薛忠義合兵,再一次擁有了3萬大軍。

如同輸袖了眼的賭徒一樣,史朝義孤注一擲,率領3萬大軍向南方挺進,反擊追擊的唐軍。

僕固早就在於下博(今河北深縣東南)東南挖好了陷阱,史朝義的大軍中了唐軍的埋伏,這時,回紇騎兵也來湊熱鬧,史朝義的3萬大軍很快拼光了。

籌碼輸光,史朝義只能繼續流浪,一路向北逃到了莫州(河北任丘)。

一口氣還沒喘完,僕固的軍隊尾隨而至,莫州立刻成了圍城。

困守孤城,史朝義陷入了絕地,死守莫州,手中的兵力不多,城市早晚要失陷。唯有趁唐軍沒有完全構築好工事以前突圍,回到范陽老巢,在那裡有契丹和奚族的支持,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但是,如果放棄莫州,那麼,叛軍在黃河流域的最後一塊土地必將丟失,這是史朝義很放不下的心事,因此,遲遲難於下定決心。

叛軍日薄西山,大將田承嗣對前途非常失望,想投降唐軍,但史朝義在這兒不走,讓他不敢採取行動。於是,忽悠史朝義,說道:“情況到了危急關頭,陛下唯有親自到范陽調兵反攻,老臣願意在這裡堅守,等待陛下救援!”

史朝義沒有辦法,事到如今,只能走這條路了。

趁着唐軍圍困不嚴密,史朝義率領5000精銳騎兵從莫州城北門突圍而去,向范陽進軍。

史朝義剛剛出城,田承嗣馬上宣佈和史朝義劃清界限,將史朝義的母親、妻子、兒子送給唐軍,向唐軍投降,無盡劫小說。

僕固接受了田成嗣的投降,留下一部分兵馬鎮守莫州,然後親自率領3萬大軍追趕史朝義。

僕固在歸義(河北容城)那個地兒追上了史朝義。

史朝義被打得大敗,率領殘兵敗將突圍,繼續向范陽逃跑。

終於,史朝義帶着殘兵敗將來到了范陽縣(河北涿州)。

這裡是李懷仙的勢力範圍,叛軍兵馬使李抱忠奉李懷仙的命令,指揮3000軍隊在這裡鎮守。

史朝義以爲,這是老爹起家的地方,家族的土壤深厚,范陽的軍民無疑是忠於自己的,毫無疑問,自己會得到幫助。只要獲得了這裡的幫助,自己就有機會東山再起,最起碼也能裂土稱王,形成和大唐朝廷分庭抗禮的局面。

現實總是骨感的,史朝義沒想到,希望的背後往往是失望,美麗的幻想有戳破的一天,現在就是這一天。

范陽守軍大門緊閉,拒絕史朝義進城。

史朝義馬上明白了這是爲什麼,當即怒了,大罵守軍不講信義,背叛主子。

李抱忠站在城樓上,大聲說道:“就你這樣的殺父兇手也配談背叛!大唐復興,我們已經歸順唐朝,不能再幫助你了。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不想用詭計對付你們,你們還是早點找地方自保吧。另外,田承嗣肯定已經投降了,不然,唐軍怎麼可能追到這裡來!”

李抱忠的話裡帶着冰碴,史朝義當時候就是渾身上下拔涼、拔涼的。

史朝義無話可說,本想有志氣的轉身就走,但飢餓感涌上來,讓他的志氣無影無蹤了,祈求的說道:“我都餓瘋了,賞我一頓飯總成吧!”

李抱忠不好意思了,畢竟拿了史朝義一家那麼多的工資,太絕情也說不過去,因此,命人準備飯菜。

史朝義剛準備吃飯,扭頭一看,手下的將士起這麼都跑了,一問才知道,這些人到家了,再也不玩了。

5000騎兵作鳥獸散,史朝義形隻影單,只剩下數百胡人騎兵。

這就是人性的醜惡!史朝義沒轍了,只能向北,準備投奔契丹或者奚部落。但是,亡國之人,就是想苟延殘喘都不可能了,史朝義行至溫泉柵(今河北豐潤東)時,追兵追了上來,率領追兵的居然是史朝義當年最信任的李懷仙!

史朝義自縊身死,結束了自己戰鬥的一生。從弒父到死亡,僅僅有一年的時間,太短了些。

此戰,唐軍利用史朝義內部分裂,士卒疲憊,後方不穩的弱點,乘勝對其實施遠距離的戰略追擊,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徹底消滅了史朝義軍,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亂戰爭的最後勝利。

史朝義身死,他的故事悲慘的結束了。但是,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故事,他的生命是一個符號,他的生命終結,標誌着爲時八年的安史之亂正式結束。然而,人民的苦難並沒有因此結束,大唐盛世的華章進入了尾聲。

雖然“安史之亂”曲終人散,然而,痛苦是永遠的。八年中,山河破碎,王朝蒙塵,百姓遭難,生靈塗炭,曾經盛極一時的帝國傷痕累累,遍體鱗傷,從此不可阻擋地走上了下坡路。流血漂櫓,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正式拉開了序幕。

本書完

二0一五年七月十九日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124章 勒索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213章 阿萊拉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185章 面聖第5節 賣刀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0節 從軍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327節 母馬計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8節 西北望第18節 伏擊第24節 樑公公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66節 兵變第60節 死裡逃生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73節 不速之客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章 故土難離第41節 裡應外合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85節 庭州被圍第261章 蔡家樓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36節 捉生將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210章 漢家奴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6節 太原鬥毆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85章 面聖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46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