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節 冒死突擊

?經歷瞭如此的慘敗,周摯不甘心失敗,蒐集潰敗的軍隊,準備拼死一搏。[燃^文^書庫][www].[774][buy].[com]作爲那個年代最有名的****大哥,史思明當然支持小弟的英勇行爲,命令手下大將安太清支援作戰。

很快,叛軍集結待命,周摯和安太清的軍隊共計3萬,有了再打一仗的實力,因此,合力進攻唐軍據守的中城。

經過長期的抵抗,中城久經戰火洗禮,城外的防禦設施殘破,短期難於修復,唐軍繼續堅守的價值不高,於是,李光弼立刻集結軍隊撤出中城,進入北城防禦。

叛軍馬上調轉槍口,四面圍攻唐軍據守的北城。

叛軍已經瘋了,不顧一切的進攻,攻勢兇猛。唐軍據險堅守,寸步不讓,因此死傷慘重。

北城的唐軍死傷慘重,北城岌岌可危,加上糧草不足,將士們守城的意志動搖了。在這種情況下,將士們勸說李光弼放棄河陽,撤離黃河。

李光弼否決了將領們的建議,因爲守住了河陽,叛軍就無法利用孟津渡口。無法利用渡口,叛軍就無法西進,陝州的壓力就會減少。陝州在唐軍手中,叛軍就無法發動對潼關的攻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唐軍的犧牲是值得的,絕不能後退一步。

李光弼真是了不起,以自身的大無畏犧牲,爲唐軍爭取了廣闊的戰略空間。然而,史思明也很清楚河陽的戰略地位,因此,叛軍幾乎調集了所有的精銳,不顧一切的攻打北城。

經過了數天連續不斷的血戰,唐軍大量傷亡,河陽幾次失而復得,情況岌岌可危。

如果再這樣熬下去,唐軍的失敗不可避免。李光弼急了,決心死戰破敵,而打擊敵人最有效的戰術。就是在野戰中消滅敵人的精銳。要知道,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的,這句話不是外國人告訴我們的,而是我們老祖宗的戰爭經驗總結。

李光弼向將領們問道:“敵軍大陣之中,哪裡最難抵抗?”

對於戰場上的形勢,將士們心知肚明,立刻回答道:“西北角的敵軍實力最強。”

李光弼命人將愛將郝廷玉叫來說道:“西北方的叛軍實力最強。我軍難於抵擋,你率軍出戰。給我幹掉這股敵人。”

郝廷玉出身行伍,“驍勇善鬥”,平時很是得李光弼喜歡,李光弼總是在危機時想起他,而他也是每次都沒讓李光弼失望。

這一次也是一樣,郝廷玉回答道:“我率領的是步兵,請求給我五百名騎兵。”

李光弼手中兵力不足,騎兵更少,因此很吝嗇。給了郝廷玉300精銳騎兵。

李光弼現在是孤注一擲,顧不得平時的情誼,冷冷的對郝廷玉說道:“戰不利而還者,不解甲斬之。”

李光弼的三角眼裡寒光閃閃,郝廷玉知道他已經火大了,嚇得渾身寒毛直豎,鄭重其事的領命而去。

目送着郝廷玉離去。李光弼或過頭來又向將領們詢問道:“除此以外,哪裡的敵人最強悍?”

將領們回答道:“東南角的敵軍很強悍。”

李光弼將當即命令吐蕃籍大將,元帥前鋒討擊使論惟貞出擊,率軍突擊東南方向的叛軍,務必一戰而勝。

論惟貞是吐蕃大相祿(論)東讚的後人,祖爺爺論欽陵是吐蕃權相。後被吐蕃贊普殺害,其子孫率全族投奔唐朝。

論惟貞率軍數千,在河陽堅守數日,斬獲叛軍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正因爲他在戰鬥中樹立了自己的威望,李光弼在危急時刻,想起了他。委之以重任。

論惟貞知道李光弼很窮,因此沒敢獅子大開口,請求道:“我是蕃將,不懂步兵戰法,請給我騎兵三百名。”

論惟貞沒有虛報人數,實打實的報了一個最少的人數。然而,李光弼照例剋扣,給了他兩百名騎兵。

李光弼指揮軍隊多年,深知沒有隻罰不獎的道理,命令將朝廷賜給他的40匹戰馬貢獻出來,分給出城作戰的將領們。

兩支突擊隊在城門待命,李光弼舉着大令旗說:“注意看我的令旗,揮得緩慢,可相機行事。如三次揮動到底,各軍都進攻敵陣,不管死活,後退的剁了!”

李光弼令出如山,戰鼓一響,城門大開,郝廷玉率軍出城,猛烈衝擊敵軍大陣。

叛軍看到唐軍出擊,立刻集結隊形,拼命射箭,郝廷玉衝在最前頭,成了衆矢之的,“流矢雨集,戰馬受傷而退。”

李光弼在城頭觀戰,看到郝廷玉撤退,嚇得膽戰心驚,說道:“郝廷玉逃了,我軍完了!”

李光弼恨的咬牙切齒,三角眼一瞪,命令親兵下城,到外面把郝廷玉剁了,以正軍法。

郝廷玉正在城外喘息,看見李光弼的親兵趕來,馬上明白要發生什麼事情,趕緊說道:“馬中毒箭,不是戰敗。”

李光弼將信將疑,馬上命人送給郝廷玉一匹戰馬。

郝廷玉有了坐騎,躍馬直衝敵陣,將士們蜂擁跟上,唐軍“往來馳突,斬獲無數。”

郝廷玉衝亂了叛軍陣腳,李光弼命令論惟貞率軍出戰。

論惟貞一馬當先,殺向了河陽東南的叛軍,所過之處,橫屍遍野,叛軍望風而逃。

兩支唐軍以寡擊衆,叛軍陣地動搖,呈現了敗象。

李光弼在城頭觀望,立刻命令僕固懷恩等人率生力軍出擊。

唐軍大軍蜂擁而出,拼命殺進了敵人的大陣,所過之處浮屍遍野,殺得叛軍支離破碎。

在唐軍不計生死的突擊之下,叛軍呈現了敗象,李光弼不失時機的命令全線出擊。

唐軍全線發動,奮勇出擊,大軍滾滾向前,猶如山呼海嘯一般,叛軍力不能支,終於大敗。

此役,唐軍以少擊衆,取得了空前勝利,斬殺叛軍一萬多人,俘虜8000多人。繳獲戰馬2000匹,軍用物資兵器不計其數。

這一次大戰,叛軍的損失是巨大的,不僅將士死傷慘重,指揮機關也受到了重創,唐軍活捉了徐璜、李秦授等叛將,只有安太清脫身逃跑了。

唐軍在北城獲勝。正在指揮進攻南城的史思明還矇在鼓裡,還在督促將士們攻城。

南城岌岌可危。而唐軍在大戰之後,軍力疲憊,不能再戰。李光弼無奈之下想了一個損招,命令將俘虜押送南城,在叛軍陣前公開展覽。

李光弼的攻心戰術取得了成功,叛軍士氣頓時衰落。

史思明沒轍了,只好解除對南城的進攻,但是,河陽的地位太重要了。史思明無法放棄,只好在城外築營壘和唐軍對耗。

安太清敗逃之後,乾脆順手牽羊,派兵奪取了唐軍據守的懷州(今河北沁陽)。

叛軍意外的奪取了懷州,迴旋餘地擴大了。因此,史思明改變了戰鬥部署,將叛軍主力轉移到河清駐紮。打算渡過黃河切斷河陽唐軍的糧道。

糧是軍中膽,有了糧食,將士們才能放心的打仗,沒有糧食的軍隊必敗無疑,因此,交戰雙方的必然戰場行爲就是斷敵方的糧道。在這方面。曹孟德是最有發言權的。

史思明設想得確實不錯,但很可惜,他想到了,李光弼也想到了,李光弼不禁想到了,而且也實施了。史思明和李光弼,就如同《三國演義》裡的周瑜和諸葛亮。

李光弼得到了前方線報。得知叛軍有所動作,於是,親自率軍進駐野水渡(河南孟津北)的黃河渡口

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候,李光弼命令牙將雍希顥率軍1000守營,對他說道:“叛軍將領高暉、李日越,都是能抵敵萬人的驍將,叛賊史思明一定派他們來抓我。你留在這裡,叛軍來了不要出戰,他們如果投降,你就和他們一起到我這裡來。”

交代完畢,李光弼率軍離開,回到了河陽。

聽罷李光弼的謬論,衆將心裡犯合計,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怎麼叛軍前來砍人,還要投降?

果然,叛將李日越率領500叛軍來到唐軍營壘邊,派人問道:“李光弼在嗎?”

雍希顥親自來到寨門前,回答道:“走了。”

李日越一聽,冷汗下來了,想了想又問道:“你們營中有多少人?”

雍希顥本身就是一個老實人,又得到了李光弼的授意,因此老老實實的回答道:“一千人。”

李日越想了想,實在沒什麼油水,於是又問道:“將領是誰?”

雍希顥指着鼻子說道:“雍希顥。”

李日越無奈的搖搖頭,對他的部下說道:“我接受的命令是怎麼說的,你們大家都聽到了吧?讓我率五百名騎兵去抓住李光弼,抓不到不要回來!現在,即使抓住雍希顥,這麼個小人物也沒什麼油水,回去也不免被殺頭。”

李日越回不去了,於是請求投降。 • Tтká n• c○

雍希顥大喜過望,馬上帶着李日越一起去拜見李光弼。

李光弼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李日越,發佈命令,任命他爲特進官,兼任右金吾大將軍。

叛將高暉聽說李日越投降,在唐軍中獲得了重用,心思當時就活動了,也率軍投降了。

對於李光弼的未卜先知,衆將很不理解,於是有人問道:“大帥,這兩位叛將都是叛軍中的驍將,咋就那麼痛快的投降了?”

李光弼笑着說道:“史思明擅長野戰,兩次攻城戰敗,非常遺憾不能和我們在野外作戰,聽說我駐紮在野外,他一定認爲容易抓到,派將領來偷襲,一定用死來提要求。雍希顥沒有名氣,不值得作爲功勞。李日越怕死,不投降怎麼辦?高暉才幹超過李日越,李日越投降受到獎賞,高暉動心,能不想趕上他嗎?”

衆將恍然大悟,紛紛稱讚李光弼高明。

李光弼趁着史思明叛軍沮喪的當口,率軍進攻懷州。

懷州城高壕深,易守難攻,唐軍挖開丹水河堤水淹懷州城,但是很遺憾,懷州沒能攻下。

一計不成再施一計,李光弼命令郝廷玉率軍挖地道,偷偷的進入了懷州城。

郝廷玉率軍從城內摸上城牆,在城牆上大聲呼喊,在城外埋伏的唐軍趁機爬上城牆,控制了整個城池。

唐軍在城內和叛軍巷戰,徹底瓦解了叛軍的抵抗,抓住了安太清、楊希仲等叛將。

失去了懷州,叛軍損兵折將,士氣低落,史思明消極避戰,河陽大戰就此結束。

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21章 交鋒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8節 伏擊第14節 強盜打劫第58節 香積寺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69節 死到臨頭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47節 死到臨頭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36節 捉生將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50節 兄妹重逢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10節 從軍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79節 戍堡血戰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66節 兵變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223章 大軍進發第121章 交鋒第279章 郡主成婚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13章 阿萊拉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88節 英雄末路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73節 不速之客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40節 捕俘(2)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章 故土難離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1節 芳心暗許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57節 路遇屍體第46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48章 叛逃第18節 伏擊第73節 不速之客第72節 血戰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62章 小茅屋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36節 捉生將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5節 輪臺大捷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91章 別了,突騎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