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草人借箭

?唐肅宗李亨靈武即位,馬上打出了平叛靖亂的大旗,表明了賞格,要求各地官吏和將領反擊叛軍。[燃^文^書庫][www].[774][buy].[com]朝廷換了主人的消息傳到叛軍佔領區,極大地鼓舞了當地的抵抗運動,從政治上扭轉了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後全國平叛戰爭的被動局面,給全國臣民的復興帶來了希望。在這樣的情況下,黃河流域各地又重新點燃了報國抗敵、誓死與叛軍決戰的熊熊火焰。

實際上,在叛軍奪取潼關之前,叛軍已經呈現了強弩之末的敗象,在河北的史思明的叛軍就要被李光弼攻滅,叛軍的日子異常艱難,安祿山如坐鍼氈。

然而,風水輪流轉,哥舒翰兵敗潼關的消息傳來,長安失守,唐玄宗李隆基生死不明,叛軍士氣大振。與之相反的是,唐軍士氣一落千丈,人心惶惶,沒有了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

軍無鬥志不可再戰。在此情況下,李光弼被迫回軍,向朔方撤退。史思明率軍躡後追擊,緊緊咬住唐軍的尾巴,大破唐軍劉正臣部,將主力唐軍趕出了黃河流域。

唐軍主力消失在茫茫的大西北,河北的唐朝勢力岌岌可危。史思明趁機掃蕩河北,不能不承認,史思明是叛軍中的第一名將,治軍有方,所率叛軍是精銳的。史思明率領叛軍精銳,攻撥常山、趙郡、河間,所向披靡,大破顏真卿部下和琳的12000精銳唐軍。

叛軍在黃河兩岸攻城略地,似乎得到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實際上的情況遠沒有這麼樂觀,對於叛軍來說,河北的局面很惡劣,根本就沒有到了安全的程度,而河北對於叛軍來說無可替代。實事求是地說,河北是叛軍聯絡大後方的必然通道,沒有之一。

河北的戰爭陰雲密佈,戰爭漩渦正是雍丘。而在漩渦之中興風作浪的還是那個打不死,攆不跑的張巡。

史思明掃蕩了河北大規模的抵抗,隨即率軍西進,率軍奪取了井陘關,督軍進攻太原。史思明一走,河北的叛軍首領還是令狐潮,這廝因爲被打得一塌糊塗而耿耿於懷。在拼湊了很多軍隊以後捲土重來,於是回頭再次圍攻張巡據守的雍丘。

在和平時期。令狐潮和張巡是相鄰縣的縣令,經常到上級部門開會,平時在一起喝小酒、侃大山,稱兄道弟的,弄得很熟絡。正因爲有了過去的交情,因此,令狐潮現在改換了招數,打出了親情牌。

不過,戰爭靠實力說話。政治攻勢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壓力爲依託。令狐潮的軍隊實力強大,對唐軍具有絕對的優勢。一到達指定戰位,令狐潮命令叛軍圍困雍丘,做出了攻城的態勢,然後在城下喊話勸降道:“天下事去矣,足下堅守危城,欲誰爲乎?”

張巡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學者。很客氣的回答道:“足下平生以忠義自許,今日之舉,忠義何在!”

儘管張巡說得客氣,但罵人夠狠,一句話就把令狐潮貼上了背信棄義的小人標籤。

令狐潮也是文化人出身,這麼直白的大白話聽得清清楚楚。臉上掛不住,嘴裡又說不出來,只得扭頭就走。不過,他雖然走到了遠處,叛軍卻開始了攻擊。

叛軍當然不是做客來的,張巡自然不能客氣,命令全線軍隊反擊。唐軍將士一擁而上,站在牆頭,一頓板磚將叛軍擊退。

叛軍遭到了重大的殺傷,死傷累累,但是,令狐潮志在必得,命令軍隊進攻。就是如此,在風雨之中,叛軍持續進攻了40多天,扔下了無數的屍體,雍丘依然巋然屹立。

在那個時代,消息的傳播很慢,在長安陷落以後很久,令狐潮才得知了長安失守的消息,高興得亂七八糟。馬上送信招降張巡,關中唐軍土崩瓦解,帝國指揮系統不復存在,唐玄宗李隆基也失蹤了,此時他大局已定,早降會獲得更大的優待。

張巡接到信後,再也淡定不起來了,因爲他知道令狐潮儘管立場不堅定,政治立場有問題,但是,他的爲人實誠,向來不撒謊,他既然如此說,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

在那一刻,張巡的內心亂套了,拿不定主意,於是,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將長安失陷的情況告訴了軍隊將領,請大家一起拿一個主意。

張巡以爲,在此危急時刻,將領們必然激於義憤,抗戰到底的意志更爲強烈。然而,讓他意外的是,聽說長安陷落,朝廷土崩瓦解,有6名高級將領動搖了,公開發表意見,認爲叛軍大兵壓境,形勢很危險。既然皇上生死不明,雍丘盡到了臣子的責任,問心無愧,不如早降。

這些高級將領都是守城軍隊主官,在軍隊中的威信很高,如果他們不顧一切,勢必造成軍心崩潰。

投降的聲音很大,佔據了主要地位。張巡不動聲色,假裝贊成他們的意見,不過,茲事體大,必須有一個萬全之策,明天再商量具體事宜。

第二天一早,張巡在議事堂上放置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畫像,率領將士們朝拜,然後宣佈6人的投敵計劃,讓將士們自行選擇。

全軍將士剛剛給皇上磕了頭,神情正在悲憤之中,聽說有人賣國投敵,立刻羣情悲憤,眼淚嘩嘩的,紛紛指責6人的無恥行徑。

張巡成功的煽動了將士們的士氣,於是底氣足了,命親兵動手,將6人捆成了大閘蟹,責其不忠不義,擾亂軍心,當即推出剁了。

張巡大開殺戒,將剛剛冒頭的投降主義扼殺在萌芽之中,徹底堅定了軍心。

令狐潮沒有等來雍丘的投降,而是等來了更猛烈的反擊,而自己的軍隊沒有本事攻佔城牆,於是,一怒之下采取了持久戰,將雍丘包圍的水泄不通。

雍丘被圍日久,物資斷絕,整個城市被飢餓包圍了。

張巡作爲城市的最高領導,當然要爲將士們的肚子負責。既然城中無糧,城外的叛軍的糧食也是能吃的,於是。打定主意從叛軍手中奪取糧食。

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張巡有了偷雞摸狗的想法,立刻往這方面用勁兒,馬上發現了叛軍有數百艘補給的運糧船,剛停靠在河邊,仍末卸糧。

張巡打定了偷雞摸狗的主意,但是,另一個問題來了。雍丘處在叛軍的監視之中,守軍一切行動都是透明的。偷偷摸摸的路子走不通,只能明火執仗的打劫。然而,叛軍的刀也不是切西瓜的,肯定不會讓守軍輕易得逞,因此,這條路也走不通。

別人走不通,張巡有辦法另闢蹊徑。

張巡在城頭上轉了一圈,瞭解了叛軍的兵力部署,立刻採取了行動。在夜間把軍隊集中到城南,做出好像要出戰的樣子。

令狐潮的斥候發現了城內兵馬的行動,以爲城內唐軍要出城攻擊,於是秘密調動軍隊,在城南設伏,打算一舉將守軍殲滅。

張巡命令軍隊虛張聲勢,做出了出城作戰的樣子。背地裡使出了柺子馬,派出敢死隊偷偷出城,摸掉了叛軍的崗哨,將叛軍運糧船上的糧食奪走了1000多斛,然後放了一把火,將剩下的糧食和糧船一起燒了。

一斛等於120斤。1000斛等於多少,我數學不好,算不出來,反正不少。我一個人肯定扛不動。

張巡成功的忽悠了叛軍,將叛軍的糧食據爲己有,讓叛軍開始餓肚子,這就徹底激怒了令狐潮。

實際上。這事兒怪不得張巡,“兵者,詭道也!”作爲一支軍隊的統帥,糧道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就是軍隊的生命線。自己的籬笆扎不緊,到處是窟窿,還怨狼進來。令狐潮真是可愛得很!

時至今日,令狐潮不顧一切了,命令軍隊攻城,敢於後退者,立斬!

在督戰隊的監督之下,叛軍不計生死的全面進攻。雍丘守軍自然不能後退,實施了猛烈的反擊,戰鼓聲中萬箭齊發,很快就把準備的箭都射光了。

冷兵器作戰,沒有了箭矢,相當於步槍沒有了子彈,情況無比危急,可謂如履薄冰。

在此危急之際,張巡又想出了一個鬼主意,命令將士們蒐集稻草,紮成了無數個草人。在月色朦朧的夜晚,他命令士兵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繩子綁好,從城上慢慢放下。

戰爭沒有睡眠,警惕的叛軍哨兵大睜着眼睛時刻盯着雍丘,隱隱約約看見有成百上千個穿着黑衣服的士兵,沿着繩索爬下牆來,以爲是唐軍要偷襲,馬上報知令狐潮。

張巡曾經有過偷偷摸摸的不良記錄,令狐潮馬上斷定張巡故伎重演,吃他的豆腐,於是命士兵向城頭放箭,將唐軍消滅在城牆上。

叛軍得到了命令,弓弩手迅速到達戰位,弓弦呼啦啦的響,箭矢雨點般射向了草人。

叛軍十分賣力,不停地發射,一直放到天色發白。

天亮了,謊言大白於天下,叛軍這才發現城牆上所掛的全是草人。

守軍廢了好大的勁兒,將草人拉上了城牆,白天一數,共得敵箭數十萬只,這就解決了軍中缺箭的問題。

諸葛孔明草船借箭是不是真的不去考證,張巡借箭倒是如假包換的,絕沒有摻一點水。

張巡得了便宜賣了乖,一到了夜間,只要是月光不足,馬上故伎重演,將草人放下城牆,嚇唬叛軍。

令狐潮的兵士見狀,都嘲笑張巡故伎重演,貪得無厭,於是只箭不發,任憑草人在城牆上下晃悠。

雖然讓敵人識破了自己的計策,但是,張巡樂此不疲,每到夜間,都把草人放下去。

叛軍每到夜間都看一個故事,因此覺得視覺疲勞,甚至,奉命監視的叛軍斥候都懶得看了,找地兒仰頭數星星玩。

張巡就是要的這個,要知道,守軍疲倦異常,他纔沒有心情做無用功呢,每一個動作都有着深刻的意義。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張巡挑選了500勇士,大搖大擺的把他們放下城去。

叛軍將士習以爲常,還以爲是騙箭的草人,根本就不搭理,甚至懶得看一眼。

500勇士在城下集結,藉着黑夜的掩護,悄悄的進莊,突然殺向令叛軍狐潮的大營。

遭到了意外的打擊,叛軍頓時大亂,自相沖撞踐踏,不管遇到了誰,看到人影就砍。

就是如此,叛軍自相殘殺,一瞬間死傷無數。

軍中混亂不堪,令狐潮急了,於是下令集合人馬,不要繼續自相殘殺。但那個場景太恐怖了,叛軍將士們根本就不聽號令,到處逃竄,碰到了就砍。

這個場景就是哥舒翰在靈寶噩夢的重演,任何人也沒辦法。令狐潮根本就沒有哥舒翰的本事,徹底沒轍了,也學着哥舒翰,騎上馬就逃,縱馬一直逃到十幾裡之外,才穩住陣腳。

叛軍逃得無影無蹤,唐軍奪取了叛軍大營,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具備了進一步堅持下去的能力。不過,雍丘的唐軍兵力不足,無法組織對叛軍的追擊,使得令狐潮有機會糾合兵馬。

令狐潮召集了舊部,實力有所恢復,但是,令狐潮屢戰屢敗,沒有信心繼續戰鬥,因此,向安祿山請示增援。

高尚是令狐潮的好朋友,自然不能看着他倒黴,馬上請示安祿山,給他調撥了一批生力軍。

令狐潮休息了一段時間,又得到了增援,實力得以迅速恢復,具備了再戰之力。於是,令狐潮率領叛軍返回,重新完成了對雍丘的包圍。

張巡善於做思想工作,經常開展對叛軍的宣傳工作,當然,這個活不是他一個人幹,軍隊的高級將領都要在城頭髮表演講。某一天,輪到郎將雷萬春在城頭喊話,叛軍使用威力強大的弩機在遠處發射,雷萬春臉上被射中了6處,鮮血流淌,仍舊巍然挺立不動。

在這裡,不得不說雷萬春的故事。或許大家還不知道,雷萬春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傳奇,他自幼學習武術,天生智勇兼備,曾經到四十八寨赤松山跟隨磨鏡老人學習拳術及兵法。

磨鏡老人賜給雷萬春法名爲“道闡”(根據四十八寨碑刻),雷萬春修習拳術及兵法時間長達16年之久,後從軍。

安史之亂後,各地的有識之士爲國家分憂,在一個偶然的時候,雷萬春與南霽雲相識,兩人義結金蘭。看到胡騎遍地,江山破碎,因此萌生了保家衛國的念頭,投奔真源縣令張巡麾下,巡守雍丘。

令狐潮在遠處看了以爲張巡故伎重演,又弄一個草人騙箭,就派兵去偵察,得知確實是譽滿天下的雷萬春,於是十分驚異,遠遠地對張巡喊道:“剛纔看見雷將軍,才知道您的軍令是多麼森嚴了,然而這對於天道又怎樣呢?”

張巡大聲回答道:“賣主求榮的東西,人倫都不懂,你要來談論什麼天道?”

張巡一張口就是要害,根本就不好好說話,談話沒法進行了,令狐潮只有落荒而逃,躲得遠遠的。

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47節 死到臨頭第64節 劉三哥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4節 樑公公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19節 孤身遇險第64節 劉三哥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85節 庭州被圍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235章 碎葉川第7節 相約從軍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213章 阿萊拉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8章 駙馬爺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40節 捕俘(2)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23節 激戰前夜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章 故土難離第54節 舉案齊眉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9節 孤身遇險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47節 死到臨頭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260章 上元節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61章 蔡家樓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3節 阿犖山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55節 一路向西第8節 西北望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10節 從軍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65章 段秀實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