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忍辱負重,只願此間安平。

馬斤赤本是被濯星仙子迫的左支右絀,任他自認爲家傳的狂沙劍法威力非常,可卻總難及濯星仙子的靈活。師父被人圍攻,雖然馬斤赤沒有想到他師父竟然還有餘力與人爲戰,但他的心下終究還是沒底,不知武帝如今究竟是當真能戰,還是勉強做的樣子。尤其丹神夫婦突然現身,令馬斤赤疑神疑鬼,總覺得還會有人前來。可心下焦急,馬斤赤對於勝過濯星仙子,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甚至過不多時,自己還有可能傷在她的劍下!

但就在這時,場中又是一變!

綠水仙子忽然到了自己的跟前,將濯星仙子替下。綠水仙子,馬斤赤也早聽過她的名字,萬馬堂當年雖然橫行大漠,可也沒有真去撩惹過天山劍派,反是對其十分謹慎,馬斤赤沒少聽父親和叔叔提及過天山劍派裡的厲害人物,綠水仙子自然算是一個。

可如今馬斤赤晉了魂級,而綠水仙子卻仍是劍罡級的武功,終究差了許多,這一交手,強弱立刻顯!以馬斤赤自己計算,要勝綠水仙子,怕用不了四五十招。只是四五十招看似不是太多,時間也不太長,可終究也不短,馬斤赤怎麼都高興不起來。雖然濯星仙子撤走,自己的狂沙劍法終於可以肆無忌憚,可自己的師父卻因濯星仙子的加入,當真危險起來!

原本馬斤赤不過是在擔心自己的師父是否抵敵的住,而事實上,那時的武帝卻是佔優,但如今濯星仙子也加了進去,洗月濯星二人竟然默契無比,二人就近聯手,威力遠超兩個單打獨鬥,再有丹神在外,以百練平天擊之,三人合力,武帝轉眼不支。這可是事實!

“師父!”

馬斤赤將武帝的頹勢看了個清楚,當下忍不住大吼一聲,便要上前相助,可綠水仙子哪裡肯放?青鋒閃爍之間,竟是橫在那裡,馬斤赤雖強,但一時竟也難動!

“我殺了你!”

馬斤赤如今被綠水仙子死死糾纏,眼見不勝過她,是無法去幫助自己師父,畢竟自己的輕功身法要遜上不少,當初與唐逸一戰後,半邊顯露無疑,更不說方纔被濯星仙子殺的招架無力。一念及此,馬斤赤的兇相畢露,手中狂沙神劍暴起,就要一心殺了綠水仙子!

綠水仙子面對狀似瘋狂的馬斤赤,並未露出有絲毫的懼怕,她出手之前,甚至當年尋到木蓮子時,便已將生死置於度外。木蓮子當年忍了罵名,留在天山,所圖的是什麼,綠水仙子的心裡清楚的很。所以馬斤赤兇相再如何的猙獰,狂沙劍勢再如何的暴戾,綠水仙子都不動半分聲色,沉下心來,一支綠水劍,左右抵擋,或順或逆,看似隨時都要被馬斤赤衝破放手,但又怎都不敗。

這邊戰的激烈,山腰山下也緊張非常。

萬馬堂的人雖多,可平日裡並不全聚在天山,只是如今武帝傷重,馬斤赤又覺得那勒走了,安全堪憂,這才招了大半馬匪回來,沒想到如今當真成了天山劍派的威脅。

論起武功,這些馬匪比起天山門下,要差上不少,可卻勝在人多,而且唐星並不想以天山門下去硬拼馬匪。看着聚集在一起的天山弟子,再看看山下亂糟糟的,明顯是被那打鬥的巨響吸引來的馬匪,唐星朝後一指,沉聲道:“上山!”

天山劍派往日裡的事物,濯星仙子沒有少交與唐星去管,所以他在門中的威信已經十分之高,更有他那特殊的身份,此番開口,頗有不可質疑的威勢,天山門下聞言,也沒有多想,便跟在唐星的身後,朝山上行去。至於馬匪,雖然覺察到了山上起了變故,可沒有首領,一時倒有些個混亂。

朝山上撤去,唐星一人走在最後壓陣,面色沉穩如常,只不過旁人不知,他的心下卻也焦慮,畢竟那山上爭鬥不休,這就意味着出了岔子,若只是個馬斤赤,又豈能讓四個魂級高手拖延至今?如此一來,自己的母親,情形如何?

唐星所想不差,如今山上,濯星仙子等人不只沒有將武帝殺死,反是落了危險之中!

自方纔起,木蓮子眼看着妻子被馬斤赤緊逼,心下便如刀絞,怎奈武帝方纔一擊實是太重,想那武帝都因爲這一擊而受了傷,要不是因爲這傷遲緩了武帝的劍勢,丹神也不可能憑百練平天將他迫住。武帝都受了傷,更何況木蓮子?木蓮子如今還能支撐着觀察場內戰勢,已是十分難得。

不過木蓮子倒寧願自己看不到眼前一切,如今自己眼睜睜的看着妻子被馬斤赤殺的越來越是無力,木蓮子的心下就痛如刀絞,深恨自己無能,便連妻子都難保得,心下唯盼一旁濯星仙子三人,能儘快了結武帝,好在綠水仙子被殺之前,反手相救。

只可惜木蓮子轉頭望去,心猛地一沉!

濯星仙子的加入一時令武帝倍受壓力,三個魂級高手的合圍,洗月和濯星仙子兩人的配合無間,還有丹神渾厚的內力,本是勝利在望,武帝已現頹勢,可誰想如此的好時機之下,丹神卻是漸感力竭。

百練平天威力雖大,可卻難以持久,尋常劍罡,發於劍上,凝而不散,而百練平天卻要將這劍罡擊將出去,而後再新生一道,再劈將出去,這等消耗,自然要大上許多。更不說丹神面對的是武帝,洗月仙子又是在武帝身前,只要自己的手下力道稍微一弱,武帝緩過手來,那壓力便全都會壓在自己妻子的身上。

若是洗月仙子有個閃失,丹神第一個便饒不過自己,只可惜人力終有窮盡,丹神接連劈了這許久,再是深厚的內力也吃不消。就見丹神的手上稍是一軟,武帝便覺察了出來,雙劍一旋,轉瞬便將劣勢搬將回來。

如此,丹神眼看氣力越來越弱,武帝不用再等多久,便可搶回優勢,而一旁綠水仙子雖然咬緊牙關,但面對馬斤赤的狂攻,終究招架不住,衣衫上被劍罡劃破之處,隨處可見,怕不片刻,便要傷了。

形勢再危急起來,這時的唐星正引着天山門下上得山來,眼見此等景象,登時一驚!

第315章 夢醒汗涔涔。(一)第138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三)第042章 逢故敵,細凝神,爾虞我詐。第118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三)第123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二)第326章 外侮伺、善惡分。(三)第453章 衆口皆道利厚,便算豪傑,竟也如癡似醉。第253章 聘卿迎客,方榮蜀中一脈。(二)第312章 手輕撥、人如輪轉。第182章 指狼食湯,乃敢與虎弈謀。(二)第240章 權財非吾願,唯盼能傳百年芳。(四)第047章 察神觀色覺危難。(二)第447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五)第418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三)第070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四)第494章 萬里黃沙盡染。(三)第047章 察神觀色覺危難。(二)第412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一)第396章 養劍二十載,藉此驅前庭。(一)第037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二)第018章 黃沙漫,風狂百里橫貫。(三)第229章 劍衝宵。(三)第475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四)第003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二)第329章 銘記此恨。(二)第187章 鵬翅展萬里,直上扶搖。(一)第379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四)第194章 往事徐道。(三)第308章 須臾過、妖孽重來,道秘辛、溯源根本。(二)第444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二)第242章 踏浪而來。第409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八)第086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三)第037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二)第242章 踏浪而來。第207章 舉頭夜明月皓。(一)第009章 蒼顏笑對身生暖,恩不忘。(二)第174章 此痛絕平生,暫做分別,相約年後。(二)第237章 權財非吾願,唯盼能傳百年芳。(一)第355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七)第017章 黃沙漫,風狂百里橫貫。(二)第452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十)第309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一)第434章 襄陽夜月,殺氣沖天,蝗雨紛飛。(五)第292章 忽聞錦衣飛至,疑竇叢生。(二)第072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一)第352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四)第235章 壽誕成喪。(二)第487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三)第005章 眼見清容,心懷病母,來去好匆匆。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002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一)第013章 檐矮人高需低首,且忍讓。(一)第376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一)第054章 暗月疏影,低聲輕喚,才覺處處性情。第176章 前塵事,一言盡數,功成了恩仇。(二)第359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一)第076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五)第149章 盡數塵影留一線,靜待魚兒入吾甕。(一)第193章 往事徐道。(二)第106章 披星夜戰,如墨暗過無痕。(一)第257章 談笑巧安排。(二)第392章 誰料獨首兩猙獰。(二)第498章 齊力誅惡除患,雲心鶴眼。(一)第046章 察神觀色覺危難。(一)第073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二)第410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九)第428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三)第219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三)第378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三)第153章 離山半日。(一)第204章 雪妖嬈。(一)第390章 忍辱負重,只願此間安平。第478章 前後詳計算,詳計算。(一)第314章 酒暢飲。(二)第419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四)第476章 四十九院。舊恨遺千年,灰飛煙散。第379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四)第383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二)第010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一)第030章 絕地亦做生時路。(二)第015章 檐矮人高需低首,且忍讓。(三)第172章 安坐垂釣鉤。(四)第261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四)第094章 言出必信,一語相陪爲真。(二)第442章 驚變兩載間。(三)第460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六)第471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第160章 萬馬揚塵。(二)第097章 靜蟄藏,被欺不憤。(一)第187章 鵬翅展萬里,直上扶搖。(一)第265章 萬羊崗頭。第144章 窺人心,銀錢二三兩,挽名聲。(一)第378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三)第457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三)第310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二)第294章 又登太室,雲煙過眼。(二)第245章 昂首論天下,誇豔才。(二)第291章 忽聞錦衣飛至,疑竇叢生。(一)第424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