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雪妖嬈。(一)

便如此,又過了三個月,已是冬天。

雨嫺早便被葬下,唐逸特地去到墳墓,也自引的天山門下好感更增,要非是知道他與唐門大姐關係不同尋常,又有唐星的這層關係,怕早就有年輕弟子來尋了。

之後,唐逸在天山住下,日夜苦練,其間又尋唐星問過,卻原來唐逸對那個能看穿武帝佈置的“玉妹妹”很是好奇,也對那神秘高人一家頗有顧慮。既然唐星也隨天山門下一同去了隱居,那自是要來探聽一二的。只可惜結果卻不如人願,有唐寒在,這父子二人卻從未與天山門下住在一起過,自然也就並不知情了。

暫將好奇放下,這一日唐逸照常獨自練習輕功,崑崙大九式已是愈加的純熟,再加上內力修爲亦是大有長進,就算與唐星當真的比武,雖不可能必勝,但支持百多招卻也不難,直令唐星愈發的感嘆,也正被激勵,唐星的武功亦是大有進步,濯星看在眼裡,止不住的歡喜。

這期間武帝一直都在閉關,那勒則似是接到了什麼任務,卻在這時離山遠行。這兩人不在,馬斤赤又是重傷未愈,沙海天山的事務竟落到了濯星仙子的身上。如此一來天山門下的心氣自然更高,萬馬堂衆馬匪卻是有苦難言。

對此,唐逸看在眼裡,卻並不多去在意,只要武帝還在,就算閉關,兩派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子。不過那勒的去向卻最是可疑,令唐逸的心下總難安穩。

武帝閉關,那勒再走,沙海天山由濯星仙子主事,這要不是到了萬不得已,武帝也不會輕易下此決定。更何況眼看德皇大壽在即,武帝這最得意的弟子忽然放手離開,只能說他要去辦的事必然更加重要!

可唐逸也藉機問過濯星仙子一次,結果卻是連她都不知,那勒雖然迷戀於她,可這事卻是守口如瓶,但越是如此,越顯出此事的不同尋常來。

“公子可在傷神?”

唐逸一式燕回百轉落在地上,今日這輕功練的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兩樣,可就是總不得勁,所以唐逸微一皺眉頭,終是停了下來。也就在這時,便見不遠處,一道青影乍現,那青影原是個道人,看起來三十歲許,清朗的很,手裡提了個食盒,正自微笑。

“木蓮子?”

見他在招呼自己,唐逸的心下一怔,這些日裡他並不是沒有試探過這人,可無一例外的都被他敷衍過去。不過唐逸對此不僅沒有生氣,反是信了他幾分。換做自己若要當真是委身敵營,一樣也會對所有人都小心謹慎的,哪可能隨隨便便就和盤托出?

只是這一等便是三個多月,直到今日,自己幾要放棄,這木蓮子竟然親自來尋。

“見過道長。”

唐逸雖然看的到木蓮子說的是什麼,但卻沒有接口,只是上前招呼。

木蓮子微微一笑,單手揖了揖,隨即便道:“公子輕功可是不俗,崑崙大九式雖然遺失許多,可就這餘下的三式仍屬上佳,與我青城的龍躋飛騰術亦可爭個高下。”

走了過來,木蓮子將手中食盒隨手朝雪地上一放,便就這麼跌坐下來,絲毫不顧雪地的寒冷。

唐逸見狀亦是微微一笑,坐在地上,也不客套,徑直伸手打開食盒,就見裡面套着燙壺,壺裡溫着的酒,還有些熱氣騰騰的糕餅,食盒一開,溫熱香甜之氣登時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唐逸當下在雪裡淨了淨手,拈起塊糖糕放在口中,又糯又軟,不禁讚道:“這般天氣,溫酒熱點,道長可真是好福氣。”

木蓮子不是一人住在天山,他還有位妻子,與濯星仙子同輩,亦是這天山門下,名號綠水。唐逸既然有心打探於他,對這些自然心中有數。

木蓮子原本是青城門下,可卻因犯了門規,無奈在江湖遊俠十餘年,也便在這時與綠水仙子相遇相知。只可惜這二人也深受天山劍派那女子不得婚嫁的祖規所限,始終未能走到一起。其後木蓮子忽然失蹤,直到年前傳出消息,說他投靠了武帝,綠水仙子也不顧他揹負的罵名,便立刻尋了來,隨即在天山住下。

綠水仙子雖未晉魂級,可亦是天山劍派中的高手,難得的是人又溫柔體貼,廚藝亦佳,就如這糖糕,便深受天山上下的喜愛。

看着唐逸毫不客氣的大嚼,木蓮子一怔,隨即笑道:“公子果非凡人!卻是不拘小節!”

唐逸聞言一笑道:“道長卻是說的差了,道長本就是豪爽之人,晚輩若是謹慎小心,怕道長反是不喜,如此一來,反是逢迎錯了,豈不冤枉?倒不如先吃個痛快!”

木蓮子笑聲更高,直過了片刻,將酒取將出來,分做兩處倒下,這才收了笑聲道:“今日貧道此來,卻是真心,絕無敷衍之意。”

唐逸將手中的渣滓拍了個乾淨,點頭道:“前輩終肯與我座談?”

木蓮子聽的出唐逸言下那點點的不滿之意,當下笑道:“貧道若是一人犯險,卻還不怕,可如今扶柳尋來,我又怎能不謹慎些?”

唐逸聞言,心道:“扶柳?應是綠水前輩之名吧。如此說來,卻也無錯,這人若有了牽掛,自然是要更謹慎些的。”其實若木蓮子當真有問必答,唐逸反纔會起疑。

不過唐逸也沒有輕易便放下心來,隨即便道:“前輩對晚輩沒了疑心,可晚輩卻又如何知道前輩是真心還是假意呢?”

木蓮子一笑,隨即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指着杯中酒道:“此酒雖然無名,可乃是天山劍派的特產,其中有一項與衆不同,那便是取自天池之水釀造,回味清遠。”

唐逸舉起杯子,微微沾了沾脣,搖頭道:“前輩還未來回答。”

木蓮子放下酒杯,肅道:“若公子聽了我隨後這番言語,想來心中自知真假。”

唐逸不置可否,不過卻稍稍直起身體。

木蓮子見狀,再不做態,當下便道:“馬斤赤受傷,武帝閉關,那勒離山,這可實在湊巧,就似特意爲貧道留出一線空隙,好來與公子相談一般,否則馬斤赤不算,就武帝那勒這二人,只要有一個留在天山,貧道都不敢前來。說來不怕唐公子笑話,貧道觀察了三個月,並沒有察覺出什麼不妥。可眼看比武便在眼前,實是惟恐武帝忽然出關,壞了大事,這才急急的尋到公子。”

唐逸點頭道:“馬斤赤被傷雖不算太過意外,可隨後武帝與那勒各有其事,齊齊不在,這三處合在一起,任誰如道長,都會心有疑竇。”

唐逸這麼一說,木蓮子笑道:“公子理解便好。實是貧道將要說的隱情干係重大,不得不多加謹慎。”

說到這裡,木蓮子擡頭望了看四周。昨日正下了場雪,雖在天山並不算大,可也有尺厚,唐逸正趁了這雪,尋了處空曠之地上來練習,好看清自己足印的深淺。所以這周圍並無樹木遮擋,如此地勢,便是武功再高,也不慮被他聽了去。

轉過頭來,木蓮子的神情更肅道:“公子可知那勒此去哪裡?”

木蓮子甫一開口,唐逸便是眉頭一皺,當下道:“晚輩只知他此去東南,這還是他與濯星仙子告別之時,不經意間言到,其他的可就一概不知,莫非道長知道他的詳細去處?”

木蓮子搖頭道:“那勒此人雖然年輕,可唐公子也應該看的出來,他亦是人傑。要非是迷戀濯星,怕是連這些許的方向都不會說出口來,貧道又怎會知道他的詳細去處?”不過木蓮子說到這裡,話鋒卻是一轉道:“唐公子最近太過醉心武學,所以有些事並無耳聞。”

一指東南,木蓮子道:“少林與萬劍宗在河南,武當在湖廣,飄渺天宮在山東,這四大名門已是最靠東南的了,其他諸如崆峒、點蒼則在陝西,青城、唐門、峨眉則在川地,點蒼更是遠在雲南,所以東南一地,尤其沿海,並無名門足跡。”

唐逸雖是聰慧,可這江湖大勢,終究有許多他不瞭解之處,當下仔細聽着,既然木蓮子指出東南沒有名門,而那勒此去那裡,這其中定有奧妙。

果然,就聽木蓮子道:“自武帝將萬馬堂和天山劍派一統,人手倒也有些充裕,更因約束馬匪作惡,所以商人比之以往多上不少。如此一來,便能保證消息暢通。前些日裡,便有人言道,說東南各府屢遇倭寇侵擾,那倭寇又非大軍,小股流竄,防不勝防,更兼其中偶有高手,以東南各省的武林實力,卻是難以力敵。”

將背後的劍鞘取下,木蓮子在雪地上隨手畫了畫,口中言道:“九輔如天台、清源等派多在東南,可雖比小門小派強些,但終也強上有限,又俱是有家有業的,自保爲上,哪還有力圍剿流寇?”

說到這裡,木蓮子忽是嘿然一笑,不屑道:“更何況之前名門大派,尤以少林武當等,對九輔之地大垂口涎。想來這倭寇一事,就連貧道遠在天山都能知道,他們自不會不知,可以貧道所料,他們定只會坐視,直等時局糜爛之際,再好下手。”

第427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十二)第500章 秋色橫空太平年,紅羅襖,西子妝慢。(一)第408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七)第363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五)第407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六)第287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二)第261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四)第084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一)第366章 臥榻。(二)第284章 罡氣沖霄塵成山,竟然威勢無邊。(一)第155章 風雲似起潮洶涌。(一)第383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二)第386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五)第264章 心思各懷。(二)第247章 得承百年好,點赤暈桃腮。第083章 終得百草去毒,隻手傳功。(五)第368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一)第307章 須臾過、妖孽重來,道秘辛、溯源根本。(一)第107章 披星夜戰,如墨暗過無痕。(二)第284章 罡氣沖霄塵成山,竟然威勢無邊。(一)第493章 萬里黃沙盡染。(二)第349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一)第093章 言出必信,一語相陪爲真。(一)第414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三)第207章 舉頭夜明月皓。(一)第012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三)第148章 問恩重幾許,你言我秤。第336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二)第197章 一縷芳魂渺。(三)第439章 姑侄細語述香閨。(三)第192章 往事徐道。(一)第016章 黃沙漫,風狂百里橫貫。(一)第326章 外侮伺、善惡分。(三)第195章 一縷芳魂渺。(一)第390章 忍辱負重,只願此間安平。第406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五)第127章 白衣素顏,遠似仙子近妖魔。(二)第020章 暴卷蒼茫千千萬,一舞遮天暗。(一)第068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二)第119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四)第319章 只道心誠意懇。(三)第065章 蝗石輪指卷江過,月半入川一路安平。(二)第198章 一縷芳魂渺。(四)第121章 安坐幾番問答,片字去心惑。第191章 怒橫掃。第264章 心思各懷。(二)第160章 萬馬揚塵。(二)第365章 臥榻。(一)第392章 誰料獨首兩猙獰。(二)第288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三)第220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四)第064章 蝗石輪指卷江過,月半入川一路安平。(一)第500章 秋色橫空太平年,紅羅襖,西子妝慢。(一)第223章 春風度帆影,鳳來成雙。(二)第321章 可要仔細酌斟。舊處寒森。第194章 往事徐道。(三)第133章 誰道天宮弱,雖敗豪情多。(二)第045章 且將神安,人去處,縱嘯如龍盤。第409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八)第092章 低眉細聞,滿把溫香軟,嚶口稱恩。(三)第336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二)第004章 月滿弦開錚響處,箭去似驚龍。第402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一)第314章 酒暢飲。(二)第036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一)第413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二)第277章 筮之古拙。第331章 銘記此恨。(四)第011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二)第155章 風雲似起潮洶涌。(一)第393章 誰料獨首兩猙獰。(三)第313章 酒暢飲。(一)第403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二)第219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三)第339章 來去縱橫劍揮灑。(一)第294章 又登太室,雲煙過眼。(二)第140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五)第250章 怎不教人驚駭。(一)第468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七)第089章 忙中玉掌緊握,震骨傳聲。(三)第026章 天威難抵人聚散,慈恩比光燦。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446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四)第289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四)第217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一)第164章 相依雪山東。(一)第307章 須臾過、妖孽重來,道秘辛、溯源根本。(一)第075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四)第344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二)第329章 銘記此恨。(二)第146章 實情訴,枝節橫。第049章 聞世間高手,俏語同君輕談。(二)第122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一)第310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二)第185章 閉門靜思嘆計巧。(一)第025章 劍透命懸一旦,憂子盡掏心肝。第406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五)第320章 渣滓難免。第491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七)第104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