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

ps:上一章出了個bug,我把猶太人的數量搞錯了,算少了。n∈,所以猶太—古吉拉特邦的猶太人數量應該是700萬,古吉拉特人數量應該是1200萬……

…………

印度次大陸是目前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多的地區之一。

馬拉特邦人口約一億多,巴基斯坦邦人口約3500萬,邁索爾邦人口約1900萬,奧里薩邦人口約1900萬,猶太—古吉拉特邦人口約1900萬,卡爾納提邦人口約1700萬,泰米爾邦人口約1300萬,孟加拉-吉普賽邦人口約400萬。斯里蘭卡邦人口約180萬。加上尼泊爾的1000萬出頭,次大陸諸國的總人口在二戰前大約是2億4千萬人左右。

在這片不到3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擠了2億4千萬人。事實上,在原時空的歷史上,這個人口數字更高,接近4億。而本位面則是因爲西班牙大流感,一戰和之後的殖民地獨立運動,連續折騰了近十幾年,所以人口比起原時空大幅度縮水了。

但是現在還沒消停幾年,這塊熱土又開始鬧騰起來了。

沒辦法,這片土地上的各種矛盾實在太多了,民族的、宗教的、階級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只要你能想得到的社會矛盾,這裡都能找到。

這些矛盾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我大英”爲了便於統治,故意製造出來的。以前有英國壓着還好,現在英國都自身難保了,哪裡還能壓得住?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運作,於是這個火藥桶就爆了。

原本這場戰亂僅僅只是印度九邦的內訌,但是現在看了半天熱鬧的尼泊爾也終於忍不住,下場了。

當然,這也並非是尼泊爾沒事找事。尼泊爾民主共和國從建立伊始,就在和英印當局扯皮不斷。兩者的矛盾來源已久,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薩高利條約》遺留的問題。要知道,現在包括原時空的後世,我們看到的尼泊爾地圖其實是被砍了的,那塊長方形的疆域其實只有他們原本的三分之一,其他的地盤就是被這個《薩高利條約》砍掉了。

1814年,英印總督黑斯廷斯爲奪取尼泊爾的恆河平原地區,發動了英尼戰爭,英國人稱廓爾喀戰爭。當時英軍集中了2.4萬兵力,裝備了近代化的槍炮,兵分五路入侵尼泊爾。尼泊爾一面向中國求援,一面集結了1.2萬人的軍隊應戰。戰爭進行得異常激烈,雙方都遭受了重大損失,最終尼泊爾因寡不敵衆,中國援兵未到而失敗。

戰後尼泊爾被迫簽訂不平等的《薩高利條約》,割讓了三分之二領土給印度。但這次戰爭的殘酷也使英國受到震動,放棄了繼續武力征服的打算。

戰爭之後不久,吉爾達國王染天花去世,由2歲的幼子尤金德拉繼位,由王太后拉利塔和首相比姆?森?塔帕執政。爲了奪回失地,廢除不平等條約。比姆首相開始了尼泊爾第一次近代化改革。爲了對付英國人,比姆聯絡了英國人的死敵法國。在法國人幫助下,尼泊爾建立起近代化的軍工廠,並且改革軍制,大力發展貿易和建立工業。然而,這一切自然遭到英國人的嫉恨,在英國人的煽動下,比姆被其政敵潘德家族的拉納?忠格用計殺害。比姆死後,尼泊爾又陷入內亂之中。

但是英國佬並不放心,他們最終選定了廓爾喀軍人忠格?巴哈杜爾?拉納作爲其代理人。1846年,忠格?巴哈杜爾?拉納發動政變,殺害首相、將軍、大臣400多人,奪取軍政實權,自封爲首相,廢除尤金德拉國王,另立蘇倫德拉國王作爲傀儡。從此拉納家族世襲爲首相,開始了長達七十多年的軍事獨裁統治。期間,拉納家族對內實行愚民政策、對外忠實的聽命於英帝國主義,使得尼泊爾社會停滯、經濟落後,逐漸淪爲英國保護國。

在原時空的歷史上,尼泊爾就此一蹶不振,拉納家族的統治還要延續到50年代,隨後紛亂的政局一直要鬧騰到21世紀初才消停。

而在本位面,尼泊爾的歷史卻因爲文德嗣的介入硬生生的拐了個彎。中國一手支持的尼泊爾人民黨從1910年開始建立後,就大力在基層發展。一戰爆發後,趁着英國無力干涉,已經發展成尼泊爾最強勢力的人民黨於1918年9月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沙阿王朝和拉納家族軍事獨裁政權。

10月8日,尼泊爾人民黨首領吉里賈?昌達宣佈廢黜君主制,建立了實行科學社會主義的尼泊爾民主共和國。10月12日,中國外交部宣佈承認該政權,並與之建交。

新生的尼泊爾民主共和國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進行從上到下的社會革命,同時經濟建設也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搞得紅紅火火。尼泊爾有着極爲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中國最缺的銅,在這裡有1800萬噸的儲量,還有2億噸以上的菱鎂礦,400萬噸以上的鉛礦,和一個世界級的超大型鈾礦。其他的礦藏暫且不說,僅僅是這幾項,就足夠讓文德嗣花血本支持他們了。

所以在新政權建立後,整個尼泊爾在十年間就大變樣了。從一個被赤貧、內亂不斷的吊絲國家,變成了一個頗有實力的小強。到了二戰爆發前,尼泊爾已經建立起來一支12萬人現代化常備陸軍,和3萬人的空軍,還有非常完善的預備役體系,如果實施總動員,他們能拉出80萬以上的部隊。

而且這支部隊採用全套中式裝備,其科技水平和性能都絲毫不亞於其他頂級列強國家的主力軍隊,連英印當局的殖民地部隊都不如。

俗話說,“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看到自己家的國力蒸蒸日上,背後又有哥斯拉級別的老大罩着,尼泊爾內部的鷹派就開始擡頭了。他們強烈要求廢除當年英國強加的不平等條約,奪回失地。當時文德嗣有其他考慮,所以沒有直接出面支持,只是要他們先自己和英國人談。

高傲的英國佬自然不會理會他們的要求,鴉片牛再怎麼衰落,也不是你一個小屁國能奈何的。後來他們乾脆就藉口馬拉特已經是自治邦了,你們要啥找他們談去。然而馬拉特也同樣不鳥尼泊爾,你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叫它,它會答應嗎?滾你瑪的蛋!於是雙方關係就非常的不好了。

現在印度又開始內訌了,特別是直接佔據他們地盤的馬拉特,完全就是五龍鬧海,五個勢力殺成一團,都已經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了。

看到這種情況,尼泊爾人就坐不住了。吉里賈總統就親自到漢京請示文德嗣。現在的情況已經和當年不一樣了,文德嗣也覺得時機成熟,就同意了尼泊爾人的計劃。

於是,吉里賈總統一回去,就對馬拉特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4月30日8點前同意尼泊爾的領土要求,交換恆河平原在內的約30萬平方公里領土。馬拉特政府現在已經焦頭爛額了,哪有功夫理會他們的通牒?再說,尼泊爾的那些要求土地,還有很多在其他勢力控制下,馬拉特政府就是想答應也交不出來啊。

在通牒到期後的一個小時,也就是1942年4月30日9點,尼泊爾空軍的230餘架戰機越過邊境,對馬拉特方面發動了空襲!

這場被稱爲“尼馬戰爭”的混戰就此開局。

………………

博卡拉。

博卡拉是尼泊爾第二大城市,也是尼泊爾最爲盛名的風景地。該地位於尼泊爾中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麓博卡拉河谷上,東距加德滿都約200公里。該地海拔900米,氣候與廣東近似。基本地形爲低山丘陵,河谷寬闊平坦。

在原時空的話,要1970年才通公路,之後才逐漸出現旅遊業。不過在本位面,此地的旅遊業卻大大提前了,1920年這裡就修通了公路,1926年,從中國修過來的鐵路也接到了這裡。現在尼泊爾的收入來源中,有三大支柱,礦業第一,藥材第二,旅遊業第三。

日子好過了中國人從20年代開始,就開始出現了旅遊熱,國內遊了不夠,還要去國外。人革聯的盟友小弟們自然就成了首選,其中去日本和暹羅的最多,原因你懂的,飽暖思銀欲嘛。

而尼泊爾就排在第三,不過這裡大多是正規旅遊。與熱鬧喧囂的東京、曼谷比起來,博卡拉要恬靜很多。特別是它處於喜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終年積雪的安娜普納山峰和魚尾峰下,傍着迷人的佩瓦湖,蒼翠繁茂的植被和壯麗的雪山風光形成強烈對比,成爲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尼泊爾旅遊地點之一。從二十年代後期開始,這裡每年都要接待數以十萬計的中國遊客。

夏爾馬上尉開着自己心愛的座駕,在博卡拉的街頭上慢慢行駛着。只見周圍的街道上,到處了佈滿了賣土特產和紀念品的店鋪,各種各樣的中文招牌掛得滿城都是。按照尼泊爾現行法律,漢語是第一外語,中文是第二文字,按照規定,尼泊爾所有的招牌、路牌都必須帶有中文。

這座小城的人口不足五萬人,從事的行業基本上都是爲中國人服務的,在城裡的大街上到處都能看到中國遊客。中國人和本地人很好區別,只要看到那些服裝整潔,皮膚白皙,臉色紅潤,神情自信,氣質彬彬有禮而又帶着一股隱隱約約傲氣的人,那就多半是中國人了。

“軍官先生,你好!”一位遊客走過來,很大方和他打了個招呼。

“你好,先生……”夏爾馬上尉停下車。“有什麼事嗎?”夏爾馬是在成都航空學院畢業的,其漢語水平應付這種日常對話自然不成問題。

“能借個火嗎?不好意思,我的打火機掉了……”遊客笑了笑,神情自然的說道。

“好的……”夏爾馬拿出一個打火機遞了過去。

“謝謝……”遊客點燃香菸,看了看他的車,就順口說道。“喲,是如意啊,這車挺不錯的。我那輛車的也是如意,如意320……”

“是的,我也喜歡這種車。我這個310十分鐘就完全充電,充一次可以跑600公里。聽說如意320還要更好些……”夏爾馬笑着回答。

他的座駕是淮河汽車集團公司出品的如意310型電動轎車。現在中國的大多數私家車,都是電動車或者天然氣混合動力車。受中國的影響,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在流行電動車,特別是德國、日本這種缺乏石油的國家,他們推行這個東西比中國還來勁。

兩個之前根本不認識的人,就因爲車的問題聊了起來。幾分鐘後,兩人告別。

“這就是天#朝氣象啊!你看看人家,隨便一個人出來,都是這麼大大方方,不亢不卑的……”夏爾馬有些感慨的對後座的戰友說道。

巴爾馬少尉是他的僚機飛行員,聽到這話就說道:“人家是天#朝人嘛,當然是這麼自信從容。我要是****人,也能這樣啊……”

軍官在尼泊爾是很高大上的職業,再加上該國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傳統,使得一般的平民對於這些剎帝利老爺都是敬而遠之,可不敢隨便靠過來打招呼,更不要說借火、聊天啥的了。哪怕是新政府已經徹底廢除了種姓制度,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移風易俗運動,但是這種長期形成的習俗哪有那麼容易扭轉。現在平民見過他,只是不用下跪了,但是要他們像那些中國遊客那樣隨便,那是打死也做不到。

這時,車載電話響了。

“上尉,請趕緊回到基地,緊急任務……”夏爾馬一接起電話就聽到裡面傳來大隊長的聲音。

“是,我們馬上回來。”夏爾馬掛上電話,就啓動了轎車,加速向市外的空軍基地駛去。

“多虧這條公路質量好,要不然就緊張了……”夏爾馬出城之後,就把車速提到120公里。

“上尉,你說這次是什麼任務?難道是要對印度佬下手了?”巴爾馬少尉問道。

“可能是吧……”

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10章 檢疫第114章 啊,海軍!(上)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552章 小鬍子的憤怒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364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上)第86章 基層(中)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206章 釣魚島大海戰(完)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168章 勢如破竹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16章 筆廠第56章 進口妹子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104章 刺袁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54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101章 修約和關稅(上)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294章 舊船換海灣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712章 嫦娥奔月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40章 戰前第68章 善後處置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287章 澡盆裡的海軍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185章 沙漠換無畏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74章 漁業(下)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701章 打擊(9)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694章 打擊(2)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