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

PS:囧,我犯了個低級錯誤,前面章節的序號搞重複了,有兩個567章,所以本章應該是579。

繼續求票票……

………………

共和2781年(西元1940年)10月1日,上午9點,漢京。

中國這次慶典向世界各國都發出了邀請,作爲地球的頭號工業國,地球霸主的地位可能還有些爭議,但是東方霸主的地位那已經是公認的了。對於這樣的邀請,誰敢不給面子?國際間的尊重那都是看實力的,像這樣的頂級列強發出邀請,不管平時關係好不好,多少都得來個重量級人物代表下的。

人革聯的成員國就不用說了,日本人民共和國、土耳其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帝國、阿富汗人民共和國,阿拉伯社會主義共和國,波斯社會主義共和國,暹羅共和國,尼泊爾民主共和國、麥因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庫爾德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智利共和國、巴拉圭共和國,已經上個月才加入人革聯的埃拉西亞帝國,等一共十四個成員國,一個不拉的全來了,來的全都是國家元首。

被視爲人革聯外圍的“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的其他成員國也都來了,哥倫比亞共和國、阿根廷共和國、西班牙第三共和國這三個獨立國家且不說,就連巴基斯坦自治邦、猶太自治邦、孟加拉自治邦等南亞次大陸上那一大票半獨立的自治邦也都來了大頭目。沒錯,現在他們在理論上還是英聯邦的屬國,但是大英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了,而那條正在騰飛的東方巨龍可就在隔壁啊,敢不給面子?要是出了什麼事,比如國內又來一次什麼起義啥的,那該找誰哭去?

現在歐戰正是激烈的時候,鴉片牛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裡還有工夫來關照這些東方的小弟?就算沒有歐戰,恐怕也不行。沒見這次“埃拉西亞皇位繼承戰爭”,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吃了個大鱉,都被中國吊着打。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都乖乖的承認了中國在非洲的擴張,使得埃拉西亞成了中國的衛星國不說,還被迫吐出了他們正在爭奪的索馬里和小半個肯尼亞。

誰強誰弱,沒瞎的都看得出。既然這樣,傻子纔會英國一棵樹上吊死,趕緊來抱中國大腿多好。沒辦法,離天堂太遠,離中國太近,就是這樣。

這次地球上所有的國家都或多或少派出了比較夠分量的代表參加,就連水深火熱中,即將亡國的瑞典和挪威,也讓他們的駐華大使來捧場。

8點半,文德嗣等中央領導人和各國嘉賓登上了中華門城樓,其中包括來自全球40多個主權國家和20多個自治邦等半獨立地區的政府代表,以及幾十個政黨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幸好這些年中華門城樓的檢閱臺已經擴建,否則如此衆多、如此高規格的外賓,恐怕還站不下。

漢京時間上午9點,慶典正式開始。108門禮炮齊鳴30響,以示新中國30歲生日。禮炮之後舉行了升旗儀式。然後文德嗣乘坐紅旗牌敞篷轎車出中華門,過金星橋,擔任閱兵總指揮的國防部長蔡鍔大將向他彙報後,閱兵式開始,文德嗣乘車依次檢閱各方隊。

接下來就是最令人關注的分列式了。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九次國慶閱兵,又是“逢十大閱”,也是距今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一次。此次參加閱兵的共有徒步方陣、騎馬方陣和裝備方陣,以及個空中編隊組成。徒步方陣被縮減到8個,騎馬方陣被縮減到2個,而裝備方陣則是空前的60個!這也表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機械化上的發展再次領先世界了。

首先出場的是徒步方陣,這8個徒步方陣由陸海空三個傳統軍種,以及新組建的火箭軍,武警、國民警衛隊和各大軍事院校組成。他們都是裝備的是1915式半自動步槍,這種步槍在中國全面換裝後,已經不再裝備一線部隊了,但是它的造型非常優美,還可以上刺刀,玩威武的劈槍動作,所以儀仗隊還是繼續保留了。這就好像中國古代的金瓜、斧鉞之類的玩意兒,從正規?武器逐漸演變爲儀仗道具。他們依次由東向西從天安門檢閱臺前通過。在通過主席臺時,他們都齊齊做了個威武的劈槍動作。

然後就是兩個騎馬方陣,中國現在的騎兵規模已經很小了,陸軍成建制的騎兵只有三個騎兵團了,武警倒是還有二十幾個騎兵大隊,另外國民警衛隊還有十幾個大隊。這兩個騎馬方陣也已經完全的儀仗對化了。不過他們的槍卻換成了目前主要裝備的2781式突擊步槍。

2781式突擊步槍是去年開始的大換裝纔開始量產,今年才全面裝備部隊的新槍,簡稱81式突擊步槍。其實按照慣例,武器的年份代號應該用它定型時的年份,所以這款步槍的名字應該是“2778式”纔對,但因爲文德嗣的干預,所以它就只好用正式裝備的年份來命名了。

文總當然是不是閒得沒事幹,主要原因是這款步槍的藍本就是原時空歷史上的那款“八一槓”,那是最後一款適合世界大戰的經典裝備了,雖然它的性能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特別的容易生產,特別的結實耐操,適應力更是逆天,從北極到赤道都能輕鬆愉快的使用,最重要的是,在保證這些必須的性能前提下,它的價格還特別便宜,簡直堪稱穿越神器。對於中國這種在必要時可以動員上千萬大軍的超級大國,這樣的東西纔是最好的東西,不用纔是王八蛋啊。

當然,這款步槍也並不是完全照抄了原時空的同名貨,它還是經過了一定的優化和魔改,比如準確性、可靠性、適應力都比原版有了大幅度提升。而最大的不同就是口徑,本位面的81式換成了6毫米口徑,採用6X42毫米小口徑中間威力槍彈,呃,也就是和原時空95式的子彈差不多(95式的5.8毫米彈實際尺寸也是6毫米)。

這是爲了一步到位,隨着機械化和步兵火力的增強,小口徑化已經是一種傾勢,既然是這樣,文德嗣也就只打算搞一種彈藥,免得換來換去的麻煩。因爲這種子彈估計會製造很多,要是今後出了新槍,再換子彈那就太浪費了。

他們的新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但也只是興趣而已,因爲這些年中國就推出了幾十上百種新槍,在國際市場上大賣特賣。八一式並不是保密裝備,也一樣的在滿世界賣。它的樣品不少國家得到了,不過和中國之前推出的那些名槍一比較之後,發現這款槍的性能並不是很牛逼,甚至還不如前幾年大賣的“極樂鳥”(原時空的G3)、“蝰蛇”(原時空的HK416)、“半人馬”(原時空的奧地利AUG)等等。

是的,這些槍都是來自後世的名槍,中國把這些名槍一個不拉的全部搞出來的,也就是說文德嗣是擺明了把今後幾十年的經典全部搞出來,這就叫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但這些槍都是用來圈錢用的,主要就是出口圈錢和供應國內的民間市場,而軍隊卻遲遲沒動靜,一直在用那款一戰前列裝的一五式半自動。

真的說起來,中國在換裝突擊步槍的時間上,確實是有點兒落伍了,連前十名都排不進。而且最後選擇的,也是這款性能並不算突出的81式“計都星”。

這倒不是說這些槍不好,這只是一個適應性的問題。對於那些軍隊規模不大的國家,這些武器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對於他們那點兒軍隊,一旦換裝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於中國推出的這些新式步槍,那些小國的反應往往更快,他們從1937年起就開始大規模換裝了,讓中國的軍工企業數錢數到手軟。換裝最快的就是瑞士這個小國,他們在1937年就全面換裝突擊步槍了,他們選用的是長江工業的“半人馬”6毫米突擊步槍,也就是原時空瑞士自己的SG550突擊步槍。然後就是瑞典,他們選擇的也是原時空後的世他們自己選的那款FNC,當然在本位面,這款槍叫做“斑馬”,是安徽黃山機械工業公司的作品。

也正是因爲裝備了中國傾銷的各種武器,這些歐洲小國才變得更有底氣。比如瑞士就成功的把自己變成了一?刺蝟,讓協約國和同盟國都有點兒忌憚它,盤算之後就覺得打它划不來,讓它免了一場兵禍。而瑞典更是靠着衆多的中國武器把入侵的蘇聯搞得雞毛鴨血的,讓蘇聯這個大流氓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到現在都沒推倒瑞典。這些性能優良的突擊步槍,在其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對於頂級列強,尤其是中國這種軍隊茫茫多的國家來說,對於武器的要求就完全不同了,武器的性價比纔是最最重要的,性能已經放在了其次的位置。當然,這個大量列裝僅僅是指基數最大的陸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而空降兵和特種部隊因爲作戰需求不一樣,他們選擇的列裝武器就是甘肅西北工業集團的“天王星”突擊步槍(原時空的第2代SCAR),這款槍的配件衆多,還能模塊化,對特種作戰很重要。“天王星”在軍隊中的正式編號是“2778式突擊步槍”。

在這個年代騎兵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原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好吧,除了那些令人垂涎的天府馬。此時其他品種的戰馬也不過800英鎊左右,而這種馬在國際市場上,已經瘋漲到了一千到兩千英鎊一匹,還是有價無市。但是觀衆們很快發現,這次的騎兵方陣多了一些新玩意兒。

“中國人怎麼又搞起重騎兵了?”一個蘇聯記者有些驚訝的叫起來。

另一個英國記者仔細看了會兒,就說道:“不過那些馬甲不像是金屬的……”

沒錯,這兩個騎兵方陣的戰馬都批了一套馬甲,這套馬甲把馬兒的要害遮蔽得嚴嚴實實,就剩馬腿和尾巴在外面。而那些騎兵也差不多,他們在軍裝上明顯套了一層鎧甲,看起來就像是古代的重騎兵一樣。而且在馬鞍後還掛着一根長長的,包了橡膠的棍子。

這些人馬的鎧甲當然不會是金屬甲,這都是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做的新式盔甲,因爲現在中國的騎兵都不太可能上第一線了。他們最多的任務恐怕是用於治安作戰和境內鎮壓,所以只需能扛住手槍等輕武器和冷兵器的攻擊就行了。當然這種任務即使不用馬甲也可以,給他們裝備馬甲最大的用途還是心理上的,披甲重騎兵和無甲輕騎兵的震懾力完全是兩個級別。另外自然就是降低人員和戰馬的傷亡,像在鎮壓和驅散的時候,很多是用馬衝過去撞人,以及衝上去用。

…………………

騎兵方陣之後,就是大家最關注的裝備方陣,這纔是重頭戲。

首先是機動步兵的300多輛各式摩托車、越野車和輪式運載車,搭載着機槍、機炮、榴彈槍、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等武器,分爲六個方陣,緩緩通過廣場。

然後是各種牽引式火炮,火炮都由軍車牽引,火炮從小到大,種類從高射炮、火箭炮到加農炮和榴彈炮,組成十個方陣。

再然後就是機械化步兵的各種裝甲車和步兵戰車,分成十二個方陣滾滾而來。然後是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車輛方陣,傘兵戰車。

以前大家熟悉的老裝備現在已經全部看不到了,這些全是去年換裝的新型裝備,包括越野摩托車也都換成了一種造型很科幻的傢伙。

“哇,猞猁、雲豹、蛇獴……還有黑熊和二代山獅!全是最新的東西,以前從來沒露面過的……”唐天等幾個軍迷都興奮得叫起來。他們現在是在廣場附近的一棟居民樓頂上,一人拿了個望遠鏡在看。

他們面前還擺了一架天文望遠鏡,甘時傑這在擺弄一架和它串聯的攝影機,另一位小夥子則是拿起一架裝了長鏡頭的照相機在猛拍。

在樓頂上看閱兵的主意,可不光是他們纔想到,在附近的高樓上早就站滿了人。這時,他們都在興奮的大聲討論。

“看,大熊貓和小熊貓出來了!”

人羣突然響起震天的歡呼。

“這就是此次在非洲衝突中盡顯神威的大小熊貓啊……”

“我聽說,他們在和東非裝甲軍的戰鬥中擊毀了對方300多輛裝甲戰車,400多輛裝甲車和自行火炮,擊傷上千。自身僅有30輛被擊毀,67輛被擊傷,簡直就是奇蹟。在和協約國軍隊的衝突中,更是碾壓性的優勢。”

主席臺和各個觀禮臺都沸騰起來了,無數鎂光燈在閃耀。

“這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熊貓戰車!”朱可夫中將忍不住站了起來,他是此次蘇聯代表團的一員。他兩眼發亮的看着這些滾滾而來的鋼鐵巨獸。

“熊貓!德國那些設計師真是該送進集中營,他們都是吃飼料的!”來自德國的古德里安中將也站了起來,他臉色非常陰沉。六月份在伯科吉的慘敗可是讓德國戰車的顏面掃地,不過好在還有英法墊背,他們輸得更加難看。

不光是他們,這兩種在非洲出盡風頭的主戰戰車一出場就吸引了所有觀衆的目光。

而伯科吉大會戰的勝利者第118裝甲師,也在這次受閱的裝甲部隊中。師長王耀武和政委黃日瑄就坐在領隊的兩輛大熊貓上,老王此時一臉的意氣風發,他肩上的肩章已經多了一顆將軍金星,靠着這次大勝,他和黃日瑄都晉升少將了。

在他們身後的四輛車,就是四位被授予華夏英雄的四位軍官,他們帶領的四個車組一共擊毀了整整六十輛坦克,37輛裝甲車和24輛自行火炮。

在他們身後的一個方陣就是車飛了協約國的第32裝甲師,不過他們的運氣沒有那麼好,戰果沒有118師那麼誇張,各個車組的戰果也都差距不大,所以風頭就小得多。

當熊貓開過之後,就是各種規格的自行火炮。因爲有熊貓的珠玉在前,它們受到的關注就要小得多。

“……下一組受閱的方陣,是火箭軍的方陣。火箭軍是去年才組建的一個全新的軍種,他們承擔着對敵人進行戰略打擊的任務。他們主要裝備的是中遠地對地導彈……”解說的聲音響起。

在自行火炮之後,就是四個導彈發射車的方陣。

這些傢伙的露面立即讓衆人交頭接耳起來。

“導彈是什麼?看起來不就是火箭嘛……”

“導彈,也就是制導火箭彈的中文簡稱……”有精通中文的說道。

“我記得,中國人從一戰前就在搞火箭,這些年他們也搞出來很多火箭炮,想不到現在已經把火箭做得這麼大了……”

和原時空不一樣的是,本位面的各國此時對於火箭並不陌生。一戰時,各國就都在用火箭筒和火箭炮了。一戰後遍及亞非的殖民地解放運動,更是讓兩種武器成就了鼎鼎大名。所以火箭這種武器,此時已經是到處都有了。

而地地導彈這種東西,對於幾個頂級列強也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所有列強都在搞,無非就是進度快慢和性能高低而已。這段時間的歐戰,英法德都使用了地地導彈,當然都是比較原始的,性能比較感人的那種。英國的烈火、法國的流星和德國的V1,都被拿着互相亂轟。

只是像這樣單獨設立一個軍種專門來玩火箭,卻是中國開了先河。

第166章 武裝干涉(上)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36章 熱球機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310章 新的局面第499章 萬靈丹第34章 川督變更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670章 西門總督第621章 金庫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團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442章 愛莉,GO!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83章 西門村長第630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上)第87章 基層(下)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65章 起義前夜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201章 釣魚島大海戰(三)第618章 天罰(下)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296章 國內的情況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195章 舟山海戰(二)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362章 趁火打劫爲快樂之本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669章 非洲問題(5)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96章 投名狀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第715章 根本停不下來(2)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37章 威鋼第5章 買地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上)第20章 爛攤子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38章 風雲漸起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514章 蘇聯的總旗艦(上)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44章 燒烤大頭第240章 炮灰(上)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85章 基層(上)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74章 空軍發軔(下)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697章 打擊(5)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564章 埃塞俄比亞皇位繼承戰爭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46章 間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