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

PS:6000字大章求票!!

……………

內江,白馬工業區,沱江動力設備公司,汽輪機第六車間。

沱動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先進也是最大的動力設備生產企業,自從奧皇被刺殺後,這裡就開足馬力進行生產,從原來的兩班制改爲三班倒,人停機不停。

這會兒是休息時間,車間裡的工友們都坐在休息室,一邊喝着冷飲一邊閒聊。

“太不可思議了,這太可怕了,十萬臺發動機啊!整整十萬臺,歐洲的洋鬼子們一下子就買了咱們十萬臺!老天啊,我們好幾年屯的貨一下子就沒了不說,現在還得加班做……”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在大發感嘆。

一個青年工人笑道:“呵呵,這還不是洋鬼子們打仗打得好,要是他們不打仗,我們哪來這麼好的生意?洋鬼子們什麼都買,吃的穿的用的,啥都要。聽我老孃說,鄉下的糧食、蔬菜、水果和雞鴨魚肉什麼的,都敞開了艘,收購價都漲了一成。”

“可不是嗎,我們那個村子裡,連陳糧都賣光了!”又有個工人插嘴道。

“陳糧也要啊?洋鬼子又不是傻子,難道吃不出來?”有人不解的問道。

有個工人撇撇嘴:“這算什麼?我們老家那邊的肉聯廠連老母豬肉都收……”

有個中年工人瞪大了眼睛,急道:“格老子,這也行?這不犯法嗎?現在朝廷,哦,政府。對這個食品什麼安全問題,抓得特別緊,你們那邊的肉聯廠膽子也太肥了吧……”

王啓年在旁邊笑着解釋道:“呵呵,老哥你就不懂了。那些陳糧陳米老母豬肉啥的,都是出口貨。給洋鬼子吃的。這些產品都不準在國內銷售,誰敢違規就是重罰,他們不敢的。”

“老王,就算賣給洋鬼子,也不太好吧……”

王啓年一臉不以爲然的說道:“有什麼不太好,比起洋鬼子自己。咱們已經算很有良心了。你可能不知道,洋鬼子自己都幹些什麼。他們在奶酪里加水銀,茶葉里加碳酸銅,往酒里加硫酸……臥槽,你要是去了國外,這些東西別吃。要是吃下去,保證你的肚子就成化學實驗室!”

現在中國的工人們都要加入了掃盲班和職工夜校,學習各種基礎文化課和常識課,化學也是學習內容。像沱動這種老資格企業的職工素質更高,至少都有初中甚至高中的水平。王啓年說的這些化學名詞,大夥基本上也聽得懂,少數聽不懂問下旁邊的也就明白了。

“天啊。這些洋鬼子也太瘋狂了。這些東西都能吃嗎?”大夥都聽得毫毛倒豎,均想,這洋鬼子也太逆天了。

“怎麼不能吃,只要不是吃了馬上死人的東西,他們都敢做。這些都是書上和報紙上說的,圖書館裡有介紹國外的書刊報紙,你們有空去看看就知道……”王啓年有些顯擺的說道。

“也不用去圖書館,有時候廣播裡也會有這些東西……”那個技術員說道。

王啓年很“所以說,咱們算是有良心了。那些個陳糧老母豬肉啥的,只是不好吃罷了。又沒毒不會吃死人的。再說了,洋鬼子在咱們中國搶了多少東西,幹了多少壞事,有啥值得同情的!”

“嗯,老王說得不錯。就是這個理!洋鬼子嘛,死了也是活該!”大夥也紛紛點頭。

王啓年的話絲毫沒有誇大,當時的歐美資本家確實是這樣節操滿地。在當時的歐美,汞化物是一種重要而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是的,你沒看錯,是汞化物!因爲這玩意兒可以防腐,廢話嘛,細菌都毒死了。

比如,把汞化物加入牛奶後,牛奶中的可溶性蛋白質遇到汞離子這種重金屬後,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蛋白質變性沉降。不過這不要緊,資本家們只需將這些牛奶進行簡單的過濾就可以分離開,過濾後的清液,就是牛奶,而沉澱下的渣滓也不會浪費,他們會這些東西做成奶酪。這樣一搞,一下子就獲得了牛奶和奶酪兩種產品,而且幾乎都不會腐敗。反正當時也沒有什麼檢測標準,更不會測定蛋白質含量什麼的,屁民們只要能喝出奶味來就不錯了,至於會不會吃出問題,有良心的資本家們是不管的,反正他們自己又不吃。

除了“水銀牛奶”,還有著名的“硃砂香腸”和“硃砂火腿”,呃,就是在香腸和火腿的調料裡面加入硃砂(氧化汞)進行染色。學過初中化學的都知道,硃砂這玩意兒是一種常見的顏料,它的色彩非常鮮豔而純正,而且穩定性極好。這東西常常被用來做印泥,那些用硃砂印泥印出的印記即使過上幾百年,都和剛剛蓋上去一樣的鮮豔如新。這東西加入香腸、火腿裡面,色彩自然顯得鮮豔可愛,引人食慾,而且還能防腐。

此外,還有往酒里加硫酸,使酒顯得更烈。往茶葉里加碳酸銅、鉻酸鉛等配料,以此作爲茶葉染色之用,從而使茶葉色澤出衆,同時還能防止黴變。還有往麪粉里加白堊作爲增白劑,加熟石膏增重,另外也會使用明礬、硫酸銅、鹼性碳酸鹽等等亂七八糟的添加劑。

在後世被人詬病的亞硝酸鈉、蘇丹紅、甲醛、二氧化硫之類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更是非常非常合法的“安全”添加劑和防腐劑。至於像什麼往酒和牛奶裡面兌水,在胡椒粉裡面混入木炭粉,在咖啡中摻入了菊苣、橡樹子等等手段,已經最爲普通最爲無害的了。也就是進入20世紀之後,到了這幾年才稍微有些收斂。

“叮鈴鈴……”

這時,休息室的電鈴響了。

王啓年放下水杯站起來,對大夥說道:“好了,休息時間到。大家繼續幹活。今天把這五臺列車汽輪機完成,新絲綢之路等着用火車頭,沒有咱們的汽輪機可不行。”

“好了,都幹活去……”大夥都站了起來。

除了這裡,其他車間也都在忙碌。這次戰爭讓沱動大賺了一筆。兩個月不到就接到兩筆大單,先是俄國定了兩萬輛貨車,後來德國人也跑來定了4萬輛貨車和4萬臺發動機,這總共十萬臺貨車發動機可是讓沱動把所有的庫存清空了都不夠。

…………………

現在德國一方面是爲了囤積物資,一方面是爲了拉攏中國,就給中國開了好大一個訂單。因爲現在中國和交戰國的交易只收實物和真金白銀,不收鈔票。所以德國這次付出了整整300噸黃金(約2億美元)。他們和毛熊不同,陸軍武器是不缺的,他們自己的生產力足夠滿足,他們訂購的東西主要是各種民用物資,食品、衣物、藥品、電子產品等。以及最重要的飛艇、飛機和潛艇。

中國賣出的這批物資價格還是很有良心的,只比平時漲價了二成,哎,德國要得急嘛,哪怕是平時加急也是要收費的。別說實在戰爭時期,只比平時貴二成這已經很厚道了,像美國那幫資本家就漲了足足三成。他們這次也拿到了一億美元的訂單。別看漲幅不算大,這只是開始,等過了今年,那些相關物資的價格起碼上漲一倍。

不過德國也無所謂,因爲這筆錢是他們白撿的。當時由於德國人的進攻速度太快,法國政府跑得太倉皇,巴黎的黃金儲備只來得及運出去一小部分,結果便宜了德國佬。當時法國在巴黎國家銀行有1030噸的黃金儲備,差不多有810多噸黃金落到了德國人手裡。

此外,還有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遭遇比法國更慘。他們的黃金儲備是一點兒都沒來得及轉移,全部被二德子笑納了。比利時家有123噸黃金,盧森堡也有60多噸。這個國家別看只有鼻屎大,但卻是當時的鋼鐵大國,產量在歐洲僅次於德英俄法奧。比意大利還高,1913年達到133萬噸(意呆才93萬噸),結果這些靠賣鋼鐵積累的財富成了德國的戰利品。

這1000噸黃金反正都是白撿的,二德子花起來也不心疼。

事實上,現在其他國家和交戰國的貿易,都不肯收鈔票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交戰各國紛紛控制黃金外流,發行不能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和紙幣的自由兌換,金本位制隨之告終。換不到真金白銀的鈔票大家自然不肯要,不但中國如此,美國也是一樣。

也就是說,現在交戰國只能拿出真金白銀才能在國際市場上買到東西。在開戰前,主要交戰國的黃金儲備如下:英國1405噸(本土1095噸,澳大利亞310噸),法國1030噸,俄國1233噸,德國439噸,奧匈378噸。以上數字僅僅是官方儲備,不包括皇室和私人持有數量。英國的數字只是本土和澳大利亞的中央銀行儲備,不包括皇室和貴族私產,也不包括其他殖民地的儲備如果加上各國皇室和私人持有黃金,這個數量起碼要翻一翻以上,像英國王室估計就擁有2000噸黃金,沙俄皇室估計有400-600噸。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黃金就是天然的貨幣。僅僅從這個黃金儲備量就可以看出,同盟國處於很大的劣勢,牛牛太有錢了,他們實際佔有的黃金約佔全球總量的75%!

在原時空,協約國的這些黃金就大半流入了美國,把美國都吃撐了,而那個位面的中國實在太弱了,根本沒有上桌的資格。但現在不一樣了,本位面的中國就有上桌分肉的資格和實力。文德嗣現在很眼饞這一大筆黃金,雖然不可能全拿到,但使點勁的話,拿到一半還是可以的。所以纔會給德國佬優惠價,讓他們再給力點兒,讓協約國尤其是牛牛多吐點黃金出來。

爲了這個目標,就要儘量的武裝德國,讓他們把協約國搞得更慘。這些老牌帝國主義都不是省油的燈。要是沒被逼到絕地,是不可能慷慨解囊大出血的。

………………

江西南昌。

鄱陽向高食品公司是當地的一傢俬營企業,老闆是個叫萬城的年輕人,地主家庭出身。這位萬城萬老闆是在英國留過學,學的是食品加工專業。09年回國之後就辦了個食品廠,以麪粉和米線爲主。在當地開始土改時,他們家主動將多餘土地賣給了政府。

因爲科社黨政府鼓勵民間開辦實業,他就以土地出讓費加上銀行優惠的扶持實業貸款,購入了一批新機器和向民間開放的關鍵技術,並大興土木。擴大了食品廠的規模,增加了很多新的產品。罐頭就是其中主打產品,因爲這也是他的專業,最是熟悉。

鄱陽湖有着豐富的水產資源,在新中國建立之前由於保存技術有限,交通基礎太差。基本上沒什麼開發,更談不上大規模養殖什麼的。科社黨統一中國後,爲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在各地大力發展各種養殖業,鄱陽湖就迅速得到了開發,在周圍建立起了幾百個魚類養殖場。以及養豬場。萬城的食品公司也因此有了充足的原料來源。

這次一戰爆發,也讓萬老闆生意大好,數錢數到手抽筋。

今天,幾個公務員打扮的人,來到了鄱陽向高食品公司,他們從車上搬下幾個箱子,就直接找到了萬城的辦公室。

“哎呀,是劉科,真是稀客……請問今天有何貴幹?”萬城一看來人,頓時緊張起來。因爲來的這個劉科長是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專門管他們這行的機構。

文德嗣對於“進口貨”的質量特別重視,在還是“軍閥”,沒有取得全國政權的時候,就在地盤裡建立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門負責監督管理各種“進口貨”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完全可以說。在當今世界上所有國家中,中國在這方面是搞得最嚴格的,監管體系和相關法規也是最完善的。

“萬經理,你好。我們是來抽查產品質量的……”來人也不客氣,直接說明了來意。

“好的,沒問題,沒問題……”萬城連忙帶着他們走進車間,在更衣室換了專用工作服後,才進入生產車間進行抽查。車間裡面的生產工人都穿着潔白的工作服,帶着帽子和口罩,聚精會神的幹着自己手上的工作。

“你們這裡環境還是比較乾淨的,不過還是要進一步檢測……”劉科長先仔細看了看生產車間的環境,略略點頭,就讓分析員取出一個測量儀器開始到處取樣。

“科長,所有環境參數都達標了……”十幾分鍾後,分析員向他彙報。

“好,我們接着抽查產品……”劉科長指了指面前的幾十個罐頭,這是公務員們在生產線上和庫房裡隨意抽取的。

兩個多小時後,分析員報告道:“科長,樣品的各種參數都是合格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嗯,不錯。”劉科長點點頭,對明顯鬆了口氣的萬城說道:“萬經理,這一批是出口罐頭吧……”他指了指桌上那幾個有着俄文和德文標籤的幾個罐頭,這些罐頭的標籤上都印着一隻憨態可掬的卡通大肥豬,產品名稱是“DasEssenvonFleisch”、“мясонаобед”(午餐肉)。

“是的,這些午餐肉罐頭都是向俄國和德國出口的……”萬城連忙說道:“劉科,我們都是按照文件規定,這些出口貨的原料和內銷產品是嚴格分開的,我們絕對不會混用……”

劉科長嚴肅的說道:“你知道就好,出口和內銷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如果在這方面打馬虎眼,後果會非常嚴重……”

是的,現在中國對於產品就是執行的雙重標準,一等的內銷,二等的出口歐美,三等的出口第三世界,和大圖朝完全相反。因爲文總是個極爲護短的人,在他眼裡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他連“人人平等”都做不到,那麼像什麼諸如“外交無小事”、“優待外賓”等等之類的逗逼觀點對他來說就更是放屁了。

就拿午餐肉罐頭來說吧,內銷的午餐肉必須用合格的好肉。澱粉含量不得超過10%,植物蛋白等不得超過10%,肉類含量不得低於80%,很多國際上“合法”的添加劑都不允許用,執行的非常嚴格。當然也有不信邪的。不過在幾十個老闆被罰得傾家蕩產,還被處於十年以上勞改了之後,其他人都老實了。

而外銷的午餐肉罐頭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正兒八經的合格鮮肉是不要想的,基本上都是老母豬、老公豬等次品肉,冷庫裡過期的凍肉,還有不好賣的下水和位置不太好的肉(比如從豬皮上剔下來的肥油、腳油、槽頭等等)。至於含量。只要達到50%就好了。澱粉、植物蛋白等等東西,只管使勁加就是,只要最終出來的午餐肉還吃得出肉味就合格了。

至於像什麼蘇丹紅、亞硝酸鈉之類國際上“合法”的添加劑,自然也是大用特用了。因爲用了這些東西的原因,外銷的午餐肉在外觀和色澤上,要比內銷的好。外銷版那種鮮豔誘人的紅色看起來確實引人食慾。當然了,有蘇丹紅幫忙嘛。另外外銷版的保質期也要長得多,這是亞硝酸鈉的功勞。

另外,還有一種原料的製造技術沒有開放給私營企業,那就是“再生肉”。其原料就是病豬肉、死豬肉和已經變質的豬肉,製造過程很簡單,就是把這些東西加水攪碎。混入一些添加劑之後做成“底料”,再投入一種特殊的真菌任其繁殖。這種真菌以“底料”爲養料,很快就會長成一種粉紅色果凍狀的東西,這種東西採摘下來之後就是“再生肉”了。其實這是23世紀的一種動物飼料,不是給人吃的。

再把這種“再生肉”攪碎成肉泥後,加入豬肉味調節劑就是豬肉泥,加入牛肉味調節劑就是牛肉泥,想什麼肉,就加入什麼口味調節劑就好,很方便的。不過這項技術還有很多比較高大上。所以沒有開放給民間,只是向那些有出口訂單的企業直接出售肉泥成品,讓他們拿回去加工成罐頭賣出去。

但中國企業即便是這樣幹,還是比歐美的資本家們有良心多了。哪怕是“再生肉”那也是經過了一次轉化,至少沒有直接用死肉和變質肉。而且“再生肉”的營養含量絕對是包夠的,你最多說它不算是真肉。

鄱陽向高食品公司有出口名額,自然也有資格購買這種“再生肉”,這些東西都被他們和次品豬肉混在一起,做成罐頭後再送到歐戰前線。

雖然知道內情的人對這種東西不以爲然,但毛熊和二德子卻非常滿意這種產品。他們當然不知道內情,呃,或者他們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反正都是給灰色牲口和炮灰們吃的,又不是給貴族老爺們吃的,差點就差點,有得肉吃就不錯了,還由得他們挑三揀四不成?

大家都知道,前線士兵要在高強度的戰鬥中保持戰鬥力,每天都需要攝入足量的蛋白質和脂肪。但是戰場上很難給士兵們提供鮮肉(高級軍官例外),他們能吃到的絕大多數都是鹹肉。這種東西又乾又硬,處理起來很不方便,也不好消化。要說這種東西真心碉堡,就算是物資供應最奢侈的美國大兵,在一戰時也吃過南北戰爭時期的鹹肉。至於這東西的硬度嘛,反正大兵們用這東西做成工藝品,還能用銼刀和砂輪打磨。而且最關鍵的是,別看鹹肉難吃,但這玩意兒的價格也不便宜。

而中國的午餐肉罐頭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長期儲存,而且食用方便,打開來就可以食用,冷食熱食均可,還可以和其他食品做成菜餚。更別提營養和味道了,比起那種木乃伊似的幹鹹肉強到不知哪去了,這是實話,由於加入了食用香精、香料和味精等調味劑,這東西吃起來,至少是剛剛吃的時候,就還真的可說是噴香美味的。

最重要的是午餐肉的價格也比鹹肉便宜多了,所以俄國和德國的代表在品嚐了樣品之後,都大量採購。這也讓中國的罐頭生產商們都發了財,就連廠裡的工人也拿獎金拿笑了。還有連帶的上游下游行業,比如物流運輸行業、養殖行業、鋼材行業、化工行業乃至印刷行業等等都沾光了,可說是帶動了一連串企業啊。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歐洲前線的炮灰們有了充足美味的肉食,他們的政府節省了經費,中國的相關產業賺到了錢,繁榮了市場,這種大家都得利的好事當然要大幹特幹了。

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83章 西門村長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38章 拿破崙六世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444章 新飛機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408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下)第388章 國內的情況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53章 救災問題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36章 熱球機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210章 《中日上海條約》第701章 打擊(9)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87章 基層(下)第5章 買地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630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上)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669章 非洲問題(5)第424章 看電影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640章 法蘭西救國軍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218章 履新第701章 打擊(9)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52章 年終總結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552章 小鬍子的憤怒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651章 治安戰(1)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355章 陸遠的日常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263章 唐普的狼獾(下二)第678章 實在抱歉,又一根狗鏈鬆掉了!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476章 二十年代的網絡第499章 萬靈丹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405章 閱艦式第700章 打擊(8)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