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

詩曰:

閻閭巷陌多奇士,卒伍州部隱異才。

士別三日當刮目,磨劍六載詣師來。

樹生妙算強梁窘,永清腹劍忠骨埋。

可憐孫龐相煎急,同室操戈千古哀。

話說劉廣引軍窮追賊兵,不料於伏虎岡陷圍,麾下衆將各自帶傷,眼見命懸一線。正當慌亂之際,忽見賊軍東面人馬大亂,喊聲震地而來。劉廣等定睛看時,卻是一隊官兵殺到,軍前一將,未及三旬,掣條鐵槍,奔雷掣電價捲過。賊兵當不住,被他殺出一條血衖堂進來。安士榮見狀大怒,躍馬相迎,鬥無三合,吃那將一槍刺死。劉廣等大喜,近看那人時,卻不認得。楊江見官軍援兵趕到,急命攔截,忽見西面軍馬後隊又亂。劉廣回頭看時,只見一柄大刀,流星價從賊軍裡捲進來,卻是苟桓援兵殺到。劉廣愈喜,便與那員官將合力向西衝突,賊兵吃兩面夾攻,遮攔不住,紛紛敗下。兩軍混戰一場,楊江等見官兵來援,不敢戀戰,鳴金撤退。那些馬隊來去迅速,倏忽不見。劉廣與諸將各帶損傷,亦不敢追擊,只得收攏軍馬。

當時劉廣見賊兵退去,再難支撐,不覺暈倒。諸將急喚軍中醫官來,忙亂了半晌,方纔醒轉。劉廣甫一睜眼,便問範成龍如何。只見範成龍由軍士擡着,左臂已包紮了,雖面色慘白,卻性命無礙,才稍稍放心。劉廣又尋那將官道:“感蒙將軍搭救,敢問高姓大名?”那將軍答禮道:“小人劉樹生,乃是滄州防禦使。因近來賊人擾亂,奉太守之命巡綽各處。今日正巧到這伏虎岡地面,遠遠望見殺氣衝滿,震天動地,料是官兵與寇賊鏖戰,因此相助。正要問將軍是何人?”劉廣心喜,便將身份道出,又將討賊事由說了一遍。陳樹生道:“原來是劉總管,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且請到州內一敘,如何?”劉廣欣然應允,因傷勢過重,難以騎馬,便喚軍士擡了走。計點手下軍兵,這一場惡戰,折損馬軍兩千,步卒亦傷損三千餘人。大衆悶悶不已,同劉樹生到了滄州,太守接着。苟桓統軍馬就在城外紮營,劉廣隨衆將入城將歇,不在話下。

未過數日,陳希真等也到滄州。彼時劉廣、範成龍兀自臥牀,不能下地。那滄州太守便引劉樹生、真祥麟、劉麒、劉麟等出迎。兩下相見,那劉樹生驟見陳希真、陳麗卿,看得驚驚喜喜。陳氏父女見了劉樹生,也是喜喜驚驚。看官,你道爲何?原來那年陳氏父女逃離東京時,路上曾在寧陵縣劉口鎮僱一莊家挑行李,那莊家正是劉樹生,不想今日重逢。當日陳麗卿見劉樹生出落得儀表堂堂,威風凜凜,模樣已與昔日莊稼漢大爲不同,甚是驚喜。劉樹生拱手施禮道:“兩位官人……”陳希真笑道:“這是小女陳麗卿,因當年逃難在路,女扮男裝,因此遮掩,未告實情,萬望勿怪。”劉樹生笑道:“這有甚麼,卻是小人眼拙。怪道當時覺得小姐恁般清秀,不似尋常男子。當日承蒙二位點撥,便是小人恩師。陳將軍是大師傅,陳小姐便是小師傅了。”衆人都笑。

祝永清見了,便問底裡,陳麗卿便將當年僱劉樹生挑擔之事,後來到了皂莢嶺,父親教他先回去的話都說了。陳希真便問劉樹生道:“一別六載,萬不料竟在此地重逢,將軍緣何在此?”劉樹生道:“說來亦與貴父女有些淵源,小人因好耍槍棒,那年一路上得蒙指授,回去苦練,武藝大有精進。後來老母病故,又未婚娶,索性賣了傢俬,到泰安州去尋貴父女學藝,卻尋不着。也是機緣湊巧,在接龍山得一高人點撥,隨他學了一年有餘,練成一身武藝。後來到了滄州,因路見不平,教訓了一夥潑皮,恰爲太守撞見,承蒙錯愛,因此擡舉做了本處提轄。”陳希真笑道:“如此,方不埋沒了你這般一個好男子!”當時大衆進城,劉樹生與陳氏父女談得投契,說的十分入巷。那祝永清等在兩旁幹聽,只是插不上話。

到了館驛,陳希真等忙去探看劉廣、範成龍二人,見劉廣身纏繃帶,範成龍失了一臂,心中大慟,不由滴下淚來。衆人見了,也都感傷。劉廣問起南路形勢,陳希真道:“賊人甚是狡獪,雖打着楊江旗號,卻不過是偏師。我等追過徒駭河,便失了賊人蹤跡。因此料定是聲東擊西之計,故火速來援,不想仍遲了一步。”範成龍嘆道:“昔日經了大小戰陣數十遭,也無傷損,不想如今失了一臂,小人怕是要步真大義後塵了。”陳希真勸道:“賢弟莫要灰心,且先在此靜養。待痊癒後,再議日後事不遲。”當日衆人又安慰一番,在館驛盤桓整日,黃昏時方纔作別。

是夜,陳希真與滄州知州、劉樹生等飯畢,商議軍情。劉樹生道:“楊江等賊專好避兵,不肯輕戰。偶爾接戰,亦復兇悍異常。好用馬隊四面包圍,而正面則馬步夾進。其慣技在飈忽馳騁,避實乘虛。其襲官兵之時,每在出隊、收隊、行路未及成列之時。若遇官軍堅不可撼,則望風遠引,瞬息數十里。俟官軍追及,則又盤折回旋,亟肆以疲我。其欲東也,必先西趨,其欲北也,必先南下,多方以誤我。伺官軍勢孤力竭之時,出不意以困我。若跋涉追襲,則其打圈設伏,以逸待勞,因此官軍往往失利。”陳希真聽罷,心中暗驚,說道:“是極,如今楊江等已成流寇,若賊流而官兵與之俱流,則節節尾追,着着落後。雖終歲奔波,終無大損於賊。須得另想對策。”

шшш ▪ⓣⓣⓚⓐⓝ ▪℃o

祝永清聽罷,說道:“小婿倒有一計。”陳希真道:“賢婿有何計,且請說來。”祝永清道:“賊人既四處奔竄,我等不妨以靜制動,以三策制敵。一是重點設防,於賊人必經之途,駐紮重兵,變尾追之局爲攔頭之師,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賊。二乃倡設馬隊,賊人憑恃馬隊,飄忽靡常,非馬隊不足以制勝。如今官軍新敗,馬隊折損甚衆,須派人到河北路邊境,購買遼馬,以充不足。三爲修築碉樓,於各州設重兵,以爲戰。於鄉村設立碉樓,仿召村御賊之法,以爲守。各鄉村行保甲連坐之法,有通賊者,嚴懲不貸。如此四路皆有重兵,則無此剿彼竄之虞。各鄉皆有碉樓,則無擄人擄糧之患。”陳希真看衆人時,皆點頭稱妙,獨劉樹生笑而不語。當日衆人又議了些他事,直至夜深,方纔散去。

陳希真見衆人都散,便喚小校追回劉樹生。不過片時,劉樹生轉回,陳希真道:“適才小婿所言制賊之策,陳某見將軍未置可否,可有別策?”劉樹生道:“不瞞將軍,小人確有別想,只是當時人多,恐說出傷了令婿顏面。”陳希真道:“眼下只你我二人,但說無妨。”劉樹生道:“若長遠制賊,令婿之謀,確爲良策。只是其法施行起來,卻未必好用。河北之地,地廣兵稀,且太平百年,兵不習戰,多難堪大用。若只保據州府,則賊人仍可於鄉間馳騁。非是小人長賊人志氣,各州捕盜官兵,畫疆自守,各分畛域,以鄰爲壑,專以剿賊出境爲能事,鮮有以肅清本境圖褒獎者。但凡捕盜下鄉村,倒先把好百姓家養的豬羊雞鵝,盡都吃了,又要盤纏打發。因此民間積怨甚深,反助賊人。至於碉樓之法,勞民傷財,非經年累月不能成,如何協同剿賊?”陳希真點頭。劉樹生道:“買遼馬之事,亦難成行。自那年種經略徵遼得勝,遼人心忌我朝,嚴禁邊境市馬。莫說千百匹,便是十數匹也難買到。”陳希真道:“既如此,將軍可有良法?”劉樹生道:“依小人主意,可用二法。一曰扼地兜剿。河北之地,多有高山江河,不利騎兵奔馳。可擇山深水復之處,各州接連之所,棄地以誘賊入,然後挾各州合力,三四面圍困之。則賊人無路可走,方可剿清。二曰以賊制賊。陰招其飢疲裹挾之衆,招撫納降,披離其黨羽,使其內亂相殘,自削其力。”

陳希真聽罷,喜道:“那年見將軍寫承攬,只道粗粗識字,不料竟有這等謀略!”劉樹生道:“古人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小人一心求進,上報王庭,因此文武都略學些。”陳希真讚歎不已。劉樹生道:“陳將軍,昔日小人得蒙點撥,便有心拜師。只是出身莊農,不敢高攀。如今既再重逢,可見你我有緣,實是天意。若蒙不棄,願拜將軍爲師。”陳希真聽了,心中甚喜,當即允諾。當日劉樹生拜陳希真爲師,執弟子禮,從此陳希真視劉樹生大爲不同。

且說陳希真等自到滄州,派哨馬四出打探,一連數日,不見楊江消息。那陳麗卿住在城外大營,一來見劉廣、範成龍等負傷,心中悒悒不樂。二者祝永清每日隨陳希真入城商議軍務,不在身邊,百無聊賴。那劉樹生既拜陳希真爲師,便主動找上門來,帶陳麗卿入城四處遊玩。又想起那年路上光景,知陳麗卿愛射蟲蟻,便陪他外出狩獵,助他的興兒。又溫言軟語,一口一個小師傅叫着,變着法討陳麗卿的歡心,兩個樂此不疲,連日一大早便出去,至晚方歸。那些侍從人等都知劉樹生乃陳希真新收愛徒,誰敢多言,因此劉樹生但凡空閒,便尋陳麗卿玩耍,略無顧忌。

且說祝永清得知陳希真收劉樹生爲徒,本欲攔阻,怎奈木已成舟,只得與其師兄弟相稱。因忿官軍新敗,心中急要報仇雪恥。又念陳麗卿不喜聽那軍務事,故每日留他在營,未放在心上。那日偶聽陳希真說起劉樹生獻計之事,心中難免不悅。當日回營,也不知是那個漏風,又把劉樹生與陳麗卿連日玩耍的事吹到耳中。祝永清大怒,便要找劉樹生理論。彼時欒廷芳、祝萬年在旁,連忙勸住,都道:“事未查清,莫要衝動。且陳將軍已收那劉樹生爲徒,眼下賊寇未除,不可同門相鬥。”祝永清見說,只得暫忍下那口氣,回去又不敢對陳麗卿發作,無非背地裡把劉樹生的名字,千賊萬賊的痛罵而已。

次日天明,陳希真接得滄州知府書函,相請入城商議緊急事務。陳希真見了,便委苟桓守營,引祝永清、陳麗卿等一同入城。大衆入州衙坐定,商議軍務,原來是昨夜探馬來報,楊江等自伏虎岡一戰後,南北兩股合爲一股,一路北竄,打破天津府靜海縣、獨流寨等處,卻爲种師道所敗。看官,原來那年种師道徵遼得勝,朝廷便於宋遼邊境天津府左近,設遼疆經略府,由种師道引精銳兵馬屯紮。楊江等不知就裡,貿然攻打,反着了种師道的道,吃了一場敗仗,因此北進不得,只得南走。

當時衆人商議,陳希真道:“賊人初嘗敗衄,倉皇南竄,須得火速攔截,萬不可教其竄入山東地界。”話音方落,劉樹生立起身,請爲先鋒。那祝永清正在賭氣,如今見其又與自家爭搶先鋒之位,那股火從丹田裡進上來,叫道:“且慢,我隨泰山奉旨討賊,這先鋒理當屬我,不勞劉將軍!”劉樹生道:“官兵剿賊,乃臣子本分,非一姓家事也。況師兄初臨此地,地理不熟,不如小弟代勞。”祝永清冷笑道:“上將伐謀,行軍打仗豈能全憑地理,須看韜略兵機!”劉樹生見陳麗卿在旁,不好再爭,只得退後。陳希真、滄州太守恐傷了和氣,忙打圓場。

正在尷尬之際,又見小校來報:“楊江等戰敗南竄,於清州木門鎮復分作兩股,一股望本州來,似欲南竄。一股西竄,望河間府去了。”陳希真見說,笑道:“賊人既分兩路,我等仍須分頭攔截。先鋒之位,你們師兄弟不必再爭,各領一軍便是。只是切記,爲將除卻勇銳,仍需穩慎,不可浪戰,以免重蹈伏虎岡之失。”祝永清、劉樹生兩個領諾。

當日議畢,大衆散去,陳希真引衆將出城,回到營內,陳麗卿對祝永清冷冷道:“祝玉山,你變了。”祝永清吃了一驚,忙道:“卿姐這話從何說起,小弟何曾變?”陳麗卿道:“今日之事,讓我想起那年征討青雲山,我和你師父爭奪先鋒之位,你居中調解的事。彼時你豁達大度,舉重若輕,今日爲何小肚雞腸,咄咄逼人,使劉師弟難堪?”祝永清見渾家竟袒護劉樹生,不覺心中醋葫蘆打翻。待要細細理論時,又恐說破,惹惱了陳麗卿,不好收場,只得強忍怒氣。半晌,方緩緩道:“今日之事,是我急於爲姨夫、範將軍報仇,考慮不周,故而失態,實是我的不是了,卿姐莫怪。”陳麗卿見他如此說,也不好再說甚麼,吃過晚飯,自去盥洗睡了。

次日天曉,衆人依昨日所議,兵分兩路。陳希真引祝永清、陳麗卿、祝萬年、欒廷芳攔截南路逃賊,苟桓引欒廷玉、劉樹生、真祥麟、劉麒、劉麟攔截西路逃賊。臨行之際,陳希真對苟桓、欒廷玉等道:“我已修書鄧洵仁,請其傳檄各州,協助剿捕,並引大名府兵馬北上,同來剿賊。諸君宜需努力,早日建功。”又對劉樹生道:“此番討賊,徒兒好自珍重,爲師盼你捷音。”劉樹生拜道:“師傅教誨,徒兒謹遵,還望師傅保重。”當時各自登程而去。

回說楊江自伏虎岡先勝後敗,與黑、藍兩旗會合,聲勢大振。遂移軍北上,連破數城,不料於天津府中伏,吃种師道所敗,亂軍中柏森爲流失所中,傷重而亡。三軍士氣受挫,只得退兵。因安士榮、柏森身死,紅旗無主,楊江便自統黃旗,命元仲良、昝仝美統紅旗,大軍南下。行至清州木門鎮,衆頭領集會,楊江道:“如今我等新敗,前有阻截,後有追兵,形勢不利,諸位兄弟有甚麼主意?”元仲良道:“眼下陳希真等都在南面,若投南路,定會吃其纏住,難以脫身。不如率衆西行,經河北入山西,聞得太行山中有三十六條好漢,可去相會。”孫勝道:“此去太行山須跨數州之地,吉凶難料,不如到海邊尋船隻入海,奪個海島佔據,日後海外稱王。”方瓊道:“行軍打仗,糧草爲先。如今我等糧草告罄,若是遠行,無糧可徵。不如依舊南下入山東,就近食糧。”衆論紛紛,莫衷一是。

當日爭了數個時辰,楊江道:“自古‘獨力難持,孤軍難立’,本王主意已定,元仲良兄弟可引紅、藍二旗與步隊爲一路,西行赴太行;本王自引黃、白、黑三旗爲一路,南下山東。”衆人聽說分兵,都流淚道:“我等與天王誓同生死,萬死不辭!”楊江道:“我等分兵,乃應變之舉。如今官兵環伺,我等若聚做一處,一旦有失,則有全軍覆沒之險。如今分兵而行,與敵周旋。官兵不知虛實,難以處處設防,我等便可趁機取事,如此方有轉機。”衆人見說,方纔點頭。當日楊江與衆頭領歡飲達旦,教三軍飽食。天明整軍,楊江執元仲良手道:“此去艱險,賢弟保重!”元仲良哽咽無言,人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到了此際,衆好漢也不覺灑淚。當日元仲良、昝仝美、凌天傳、軒宗朝、褚大亨、赫連仁、方瓊,一一作別西行,楊江與孫勝、張新、申屠禮、劉克讓,率衆投南而走。

且說苟桓等人,自滄州與陳希真分兵,尚未起行,各處探報絡繹不絕,報說賊人兩路分竄西、南之信。劉樹生笑道:“此番賊人自取敗亡,劉、範二將軍之仇可報了。”劉麒、劉麟道:“賊人分兵,恐重施上次伎倆,何以言其自取敗亡?”劉樹生道:“二位將軍不知,前番賊人分兵是假,此番賊人分兵是真。前番分兵,賊人兩股距離不遠,保持聯繫,互爲犄角。一方有警,則另一方火速來援,正所謂股雖分而勢仍合。今番則不同,賊人一西一南,分兵後均疾竄狂奔,漸行漸遠,再難會合,我等正可將其分割包圍,逐個剿滅。”二劉聽罷,不覺歎服。

當下啓程,劉樹生獻計向饒陽進發。苟桓道:“賊人在北,爲何不追賊,反西進饒陽?”劉樹生道:“我先前已與家師說過扼地兜剿之法,乃將賊人困於山深水復之處,然後集數州兵馬,合而殲之。因家師曾任河北都統制,與各處官員廝熟,故臨行前,已先請家師修書至滹沱河沿岸各軍州,請調兵協同堵御,日後功賞均分。如今賊人西竄,渡不得滹沱河,定然南逃。饒陽爲必經之地,我等先到,阻敵南逃。則賊人受困於滹沱河、子牙河之間,便易剿滅了。”欒廷玉笑道:“怪道陳道子收你爲徒,如今看你胸中韜略,誠不遜那祝玉山了。”衆人稱是,便星夜望饒陽進發。

再說元仲良等火速西進,欲趁官軍未及設防,抹境而過。那日過了束城,到了君子館,只見前面一條大河擋住去路。問土人時,方知是滹沱河。此時雖是冬季,卻值暖冬,河面冰層甚薄,禁不得人馬,因此無法涉冰而過。元仲良見了,嘆氣道:“天不助我也!”正沒計較,只見河對面喊聲大振,兵馬盈岸,遠望去旌旗遍野,煙竈連綿,正是順安軍總管接得陳希真之信,便點數千人馬,差一員兵馬都監領了,日夜巡綽滹沱河西岸。又將各處山隘都虛設旌旗,堆積煙火,望去竟不止數萬人馬。元仲良等不識虛實,心中大懼。忽見對岸令旗揮動,雷聲響處,無數火炮隔河打來。卻是官軍新制的劈山炮,威力甚大。軒宗朝因在岸畔,不及躲閃,吃火炮連人帶馬打中,化爲飛灰。賊兵吃打死無數。

元仲良見了,急令衆軍,沿河投南而走。官兵隔河追擊,賊兵不得歇息,只得晝夜南竄。那日看看已入深州地界,元仲良等連日趕路,甚是疲乏。正駐紮歇息,準備造飯。忽見南邊一騎閃過,倏忽不見。衆人正自驚疑,不多時,只聽南面喊聲大作,涌出大隊官兵來。看軍前時,苟桓、欒廷玉居中,劉樹生、真祥麟於左,劉麒、劉麟在右,引軍殺到。倉促之間,元仲良急命褚大亨、赫連仁引步隊居中,自與昝仝美引紅旗爲左隊,凌天傳、方瓊引藍旗做右隊,迎戰官軍。兩邊吶喊廝殺,混戰一處。

亂軍隊裡,劉樹生正迎着凌天傳,那劉樹生乃莊農出身,膂力過人,手中神槍大開大闔。兩個鬥過十數合,凌天傳兩臂早已痠麻,急待抽身,吃劉樹生抽個空當,一槍尖掃過,割斷喉管,跌下馬去。元仲良、昝仝美等急來救時,又吃苟桓、欒廷玉死死纏住,脫身不得。那邊褚大亨、赫連仁亦被劉麒、劉麟攔住,不得半點鬆寬。凌天傳既死,劉樹生拍馬來助真祥麟。方瓊膽喪心裂,不待劉樹生到,先賣個破綻,抽身便走。劉樹生、真祥麟趁勢掩殺,賊軍右隊陣腳挫動,陣勢大亂。元仲良等抵敵不住,只得望北飛逃,官軍追趕三十餘里,方纔收兵。

且說元仲良等連遭敗衄,士氣大挫。當日甩開官兵,駐足喘息,收攏殘兵。計點軍馬,馬隊僅剩三百餘騎,步隊三停折了兩停,輜重損失無數。環顧衆頭領,只剩昝仝美、褚大亨、赫連仁、方瓊,恰都是紫蓋山上初聚義的好漢。元仲良見了,嘆道:“我等經此一跌,元氣大損,有負楊江哥哥所託。”昝仝美等勸道:“哥哥莫要灰心,當初我等草創時,也不過數百孩兒。如今形勢不利,大不了化整爲零,解散部衆,依舊落草去。”元仲良道:“我等隨天王舉義以來,誓同生死。如今不知天王消息,若苟且偷生,非好漢所爲。今日形勢,赴太行已然不能。須得設法跳出包圍,去尋天王,縱然覆敗,死也要作一處。”昝仝美等聽了,無不動容,同聲願往。

當日元仲良將餘下步卒解散,只留馬隊,與衆人商議突圍之事。赫連仁道:“今日邊馬來報,東面已被河間府兵馬守住,如今各處皆是官兵,更兼我等路徑不熟,要想突圍,實是難事。前面一路向北,便是霸州文安縣,正是小弟家鄉。不如先到那裡,暫避些時日,待風頭過去,再尋機突圍,去尋楊天王。”元仲良意本無聊,此時也無別法,便依赫連仁所言,率隊倍道兼程,星夜投文安縣去。

卻說陳希真等自出滄州,攔截楊江一股賊兵。那楊江等出其不意,徑奔鹽山,官兵忙去阻截。不料賊兵並未南下,竟轉而西進,渡無棣河,經東光奔景州而去。陳希真一面速報鄧洵仁,於景州攔截。一面緊躡賊蹤,窮追猛趕。那日到得東光,接得信報,一見大喜,卻是苟桓等剿滅元仲良之信。原來苟桓等自自滹沱河擊敗賊兵,便揀選精騎,晝夜奔馳,追趕賊兵。元仲良等本望逃往文安縣暫避,不料种師道於遼疆經略府早已嚴令天津府、霸州、雄州等處嚴陣以待,伏設重兵。元仲良等逃到文安縣,又被官兵圍住。欲投東去,卻吃文安窪之水阻住。只得向西,竄至滹沱河畔,不料苟桓、劉樹生等自南,霸州官軍自北,隨後追到,兩下圍住。元仲良等無路可逃,終致全軍覆沒。昝仝美自刎而死,褚大亨、赫連仁、方瓊力戰,爲亂兵所殺。只有元仲良投滹沱河,不知所終。

當下陳希真將信示與衆人,喜道:“樹生扼地兜剿之策,果然奏效!”陳麗卿歡喜不已。祝永清、祝萬年、欒廷芳等強作歡顏,心中不樂。當日又得消息,楊江等抹境過景州,地方州官不敢攔阻,僅守城池,任賊人竄至冀州武邑城。幸得鄧洵仁已坐鎮冀州,設重兵堵御,使賊人不得南下。陳希真怒道:“此等尸位素餐之輩,待平定賊亂,定向天子奏明,嚴加懲辦!”急引軍繼續追擊。

那日大軍到了阜城,只見北面旗幟飄動,軍馬震地而來。陳希真等看時,見是苟桓兵馬,不由大喜。當時兩軍會合,陳希真道:“將軍方於霸州得勝,怎地到此如此迅速?”苟桓道:“我等平滅西路賊徒,樹生便勸我星夜南下,與將軍會合,故而今日到此。”說罷,劉樹生、欒廷玉、真祥麟、劉麒、劉麟等都來相見。陳麗卿見了劉樹生,上前嘻嘻笑道:“此番破賊,師弟當居首功。”劉樹生道:“全仗師父妙策,和師姊比還差得遠哩。”兩個熱聊,旁若無人。

當時衆人寒暄畢,共商滅楊江之策。陳希真道:“訊生擒賊目得知,賊人分股後,楊江只帶兩千騎兵。如今幾番奔竄,怕是已不足此數。”陳麗卿道:“爹爹,賊人已是強弩之末。如今劉師弟建功,捉楊江便教孩兒去罷。”祝永清對陳希真道:“泰山,殺雞焉用宰牛刀,長途奔襲甚是勞苦,不勞卿姐。此番不如小婿與劉師弟各統一支兵馬,同去剿賊。兩路夾攻,定可擒住楊江。”陳希真聽了,便看劉樹生,劉樹生道:“小徒願往!”陳希真甚喜。當時傳下軍令,祝永清、劉樹生各統馬隊三千,火急南下,追截楊江。陳麗卿見如此安排,便不再爭,要看他二人誰先建功。

自祝永清、劉樹生分兵去後,這裡陳希真、陳麗卿日日翹首巴望,盼候捷音。忽一日接得哨馬急報:“祝、劉兩支兵馬與楊江在葫蘆河交鋒,先敗後勝,劉樹生將軍陣亡。”衆人一齊大驚。看官也驚問道:那劉樹生頗有韜略,又武藝出衆,怎會失手?正是: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看官莫要性急,究竟葫蘆河之戰如何,劉樹生因何陣亡,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廿二回 擒楊江麗卿泄憤 入嵩山希真請辭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七回 蹈南海大盜受縛 返北闕慧娘談天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十六回 雲公子百騎下惠州 龐老兒孤軍陷惡溪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六回 驚噩夢暗忌衆勳臣 議功賞鬥武十節度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一回 鬥宿敵韋揚隱殞命 破奇陣史谷恭出山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七回 劉花三振臂取廣南 楊天王僭號起河北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八回 譚節度議分三路兵 盧員外寄語七公子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廿三回 哈蘭生揮淚斬胞弟 祝永清含笑接親嫂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二回 龍沙會慈心護師侄 回雁峰驚馬遇故友第二十回 楊江夜奪官馬監 劉廣晝陷伏虎岡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三回 戰浙東雙雄歸末路 平江南四將奏凱捷第十八回 懷熱腸誤捉真大義 遭冷眼氣走皇甫雄第廿一回 劉樹生妙算扼地策 元仲良走死滹沱河第九回 朱相公密獻長生法 徐青娘泊遊高平山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三回 念舊情私放九紋龍 脫險厄偶識風流槍第十回 賈夫人弔喪鄆城縣 葉都監大鬧滿家營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十九回 馬元失機臺峪裡 李開得計九仙山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四回 楊枹山懲惡拜名師 東京城尋甲識英雄第一回 蕩殘寇功虧一簣 聚大義薪盡火傳第四回 雲天彪報捷大清河 陳希真誤失公孫勝第十五回 劉慧娘淚灑大庾嶺 雲天彪血染鹿鳴關第五回 燕小乙臨危保七子 盧俊義失恨廢三絕第十二回 封神劫師徒遭橫禍 坑俘馘父子起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