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蔣馮戰爭

1929年五月十六日,馮玉祥以西北軍將領劉鬱忿、宋哲元、孫良誠、韓復渠等人名義通電討蔣,並宣稱擁戴馮玉祥爲“護黨救國軍”西北軍總司令,統率五十萬大軍,與蔣校長周旋到底。

與此同時,蔣校長爲了消滅馮玉祥的西北軍,迅速調集部隊北上,沿隴海線、平漢線對馮玉祥西北軍展開攻擊。

蔣校長似乎總結到了與桂系作戰之中使用的銀彈功效,在戰鬥還沒有展開的時候,就使用重金收買西北軍將領,並且開動一些的輿論工具聲討馮玉祥。

雙方的作戰還沒有展開,在蔣校長的銀彈攻擊之下,西北軍精銳主力韓復渠,石友三,劉鎮華,楊虎城,馬宏逵等相繼背叛馮玉祥,投靠蔣校長。

本想大舉攻擊中央軍的馮玉祥,在蔣校長強大軍事和政治兩方面的攻擊之下,只能夠勉強採取避戰自守的策略。

不過馮玉祥沒有展開攻擊,在寧夏的馬福祥,青海的馬麒,開始部署對甘肅的攻擊,雖然寧夏馬福祥的兒子馬宏逵投奔了蔣校長,但是對於馬福祥來說,染指甘肅,可是擴充自己實力的最佳時機。

在兩馬的眼中,孫興華的主力部隊,已經被蔣校長抽調離開,參加討伐桂系的作戰。現在甘肅只有孫興華的小股部隊,他們只要對孫興華展開攻擊,那麼甘肅的地盤,就一定有他們的。

1929年五月,青海馬麒親自帶領一個步兵師,一個騎兵旅,對甘肅孫興華部展開攻擊,與此同時,寧夏的馬宏逵則是帶領兩個騎兵師,緩緩的從寧夏行動。

雖然馬宏逵帶領的是兩個騎兵師,但是他們的行軍速度十分的緩慢,比起馬麒的部隊,馬宏逵部隊的行軍速度,完全可以用烏龜來形容了。

五月二十日,馬麒先頭部隊騎兵一部,進入到了孫興華永靖縣一帶,並且和當地駐守的黨軍第一團發生小規模的接觸。

隨即孫興華下達了命令,以黨軍第一團,黨軍第二團(欠四營),旅部直屬炮兵營,特務營,守備永靖縣一帶,以副旅長黃維爲指揮官。

以黨軍第三團(欠第九營),保安第三團,保安師炮兵團第二營,邱清泉工兵營,守備隴南地區,保安師師長馬仲英爲指揮官,保安師參謀長陳山爲副指揮官。

以步兵第九營,步兵第四營,旅部直屬偵察營,警衛營,保安師炮兵團第一營守備定西縣,以黨軍第軍第三團副團長宋希濂爲指揮官。

在定西縣的黃埔分校師生,組建軍官教導團,旅參謀長葉正清兼任教導團團長,作爲全旅預備隊。

這次的作戰,對於孫興華來說是,十分的危險,畢竟青馬和寧馬攻擊甘肅,是和馮玉祥有關係的,而馮玉祥的西北軍,在甘肅還有一個師的兵力,如果他們全部對黨軍部隊展開攻擊,以黨軍部隊現在的實力,恐怕很難抵抗的住。

甘肅南部,夏河縣。

夏河縣地理位置獨特,歷史悠久,古有“東通三隴,南接四川,西連康藏,北近青蒙”之稱,因爲夏河縣獨特的地理位置,這裡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

對於青海的馬麒來說,奪取夏河縣,進可以攻擊永靖一帶,退可以進入青海。只要佔據了夏河縣,那麼青海的馬家軍,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和黨軍部隊微微接觸之後,馬麒就把騎兵旅的主力,放在了夏河縣一帶,同時以步兵師四處出擊,掩護騎兵旅的行動。

馬麒今年已經六十歲的高齡了,不過他的大兒子馬步青現在擔任國民革命軍22師65旅旅長,兼任洛陽警備司令,根本就不再他的身旁。至於他的二兒子馬步芳,則是從來不願意親臨前線指揮部隊作戰。

馬步芳陰沉持重,極富心計,他只參與戰略決策,除了征討藏區因離得近管管籌劃外,其他很少具體介入戰役戰鬥指揮,也很少上前線。

“父親,根據我們的偵察情況來看,夏河縣最多隻有一個營的兵力,我已經下令,讓騎兵旅迅速開戰攻擊,最多在天黑之後,我們就能夠佔領夏河縣了。”跟隨馬麒的三子馬步瀛十分自信的說。

馬麒點了點頭,對於自己騎兵部隊的戰鬥力,馬麒還是十分相信的,騎兵旅有三千多人,解決一個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你派人去和隴南的馬仲英取得聯繫,大家都是同宗同族,他馬仲英怎麼能夠去幫助外人對付我們。告訴馬仲英,只要擊敗了孫興華,隴南的城鎮,仍然是他馬仲英的,我們是不會干涉的。”馬麒在確定攻擊夏河縣的作戰計劃之後,隨即說了一句。

當然他沒有存什麼好心,在馬麒的心裡,只要能夠把馬仲英拉過來,這次的作戰的勝算就會增加很多,更何況他也清楚,在奪取孫興華地盤之後,還要面對寧馬的攻擊,所以他無論怎麼樣的考慮,都必須把馬仲英拉到自己這裡。

“是,父親,我馬上派人過去。”馬步瀛答應了一句,朝着一旁走了過去。

而在夏河縣的外圍,黨軍第一團第一營,已經開始和馬麒的騎兵旅,展開了小規模的接觸,不過小股的騎兵旅,對於第一團第一營來說,根本就構成不了威脅。

夏河縣由黨軍第一團第一營守備,副團長胡偉親自坐鎮夏河縣,指揮第一營的作戰,這也是黃維的考慮,他知道夏河縣不能夠丟失,所以才讓胡偉坐鎮夏河縣。

第一營的部隊,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官兵的素質,都普遍高於其它的營級部隊,由廖仲愷授予的黨軍第一營軍旗,也在第一營的營部裡面,這是他們獨有的驕傲。

“副團長,馬家軍的戰馬真是不錯,咱們旅什麼時候也該成立一個騎兵營了。”一營長方天從外面跑了進來,走到了胡偉面前說。

胡偉看了看方天,笑着說:“旅座的想法,可不是成立什麼騎兵部隊,偵察營的那些車輛,纔是旅座的真正想要成立的部隊,聽參座說,好像叫什麼裝甲部隊。”

第99章 漏洞百出第348章 事變第167章 嚴詞激辯第373章 陣前換將第108章 衛戍司令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240章 九一八事變(十四)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318章 迷局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87章 股份公司第248章 報國疆場上(二)第304章 刺殺第260章 長城抗戰4第174章 戰爭孩童第383章 大同會戰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23章 兩個方案(上)第113章 北洋精銳第224章 絕不同意第110章 良禽擇木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209章 中原大戰(八)第77章 黨軍軍歌第296章 反攻12第70章 惠州之戰(二)第44章 棉湖大戰(三)第288章 反攻4第218章 中原大戰(十七)第346章 前兆第29章 孤軍奮戰(上)第212章 中原大戰(十一)第95章 突發事件第96章 校長囚徒第388章 大同會戰5第72章 惠州之戰(四)第227章 九一八事變(一)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262章 長城抗戰6第88章 汪家家宴第277章 南天門7第340章 局面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51章 棉湖大戰(十)第93章 開辦工廠第22章 攻擊東莞(下)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93章 開辦工廠第365章 獸軍第286章 反攻2第67章 團部深談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352章 奔赴前線第84章 開展副業第190章 圍殲馬麒(中)第329章 攻堅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126章 攻擊福建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9章 初見總理第247章 報國疆場上(一)第62章 槍擊事件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315章 圍攻第28章 防禦寮步(下)第298章 救人第162章 初戰日寇(三)第55章 校場訓話第77章 黨軍軍歌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113章 北洋精銳第332章 民心第27章 防禦寮步(中)第328章 兵法第28章 防禦寮步(下)第14章 三弟衛華第37章 淡水之戰(一)第381章 榮辱第343章 平息第261章 長城抗戰5第345章 密商第318章 迷局第359章 大膽計劃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7章 冤家路窄第228章 九一八事變(二)第355章 晚餐第2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71章 南天門1第301章 求婚第99章 漏洞百出第306章 關愛第338章 陝西第318章 迷局第308章 入察第276章 南天門6第272章 南天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