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駐防河洲

“殺。殺。殺。”

隨着三道響徹雲霄的喊聲,一支支的部隊,整齊的從遠處出現。

一門門的火炮,一挺挺的機槍,出現在隊伍的最前列。

受邀參加觀看的日軍第六師團長福田,第六師團參謀長黑田,十一旅團長齋藤,還有第六師團少佐以上軍官,看着漸漸出現在自己眼前的部隊,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們怎麼樣也沒有想到,黨軍部隊的裝備,會是如此的精良。

“開始。”隨着黨軍第一師參謀長葉正清的口令,部隊開始進行各種戰術演練。

炮兵團的三十八門火炮,全部加入到了作戰之中。

工兵,炮兵,偵察兵,各個兵種互相的配合,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讓觀看演練的日軍軍官們,不由的皺了皺眉頭,暗自慶幸當初沒有和黨軍部隊交手。

“福田,沒有把你們留下,爲我黨軍部隊之憾。如果下一次,第六師團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孫某即便捨棄這顆腦袋,也要把你們留下來。”孫興華看着一旁的福田,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氣。

福田皺了皺眉頭,不過他卻沒有說什麼,他能夠聽得清楚孫興華的意思,不過他是聰明人,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夠和孫興華有任何的爭端。

東北的事情,福田已經清楚了,相對於濟南來說,日本更重視得到東北這個基地,只要得到東北這個跳板,那麼以後日本想要征服中國,就擁有了一個強大的跳板。

“孫師長,第六師團再次踏足中國之時,第六師團上下,一定見識見識黨軍部隊的厲害之處。”第六師團參謀長黑田,冷冷的回敬了一句。

孫興華卻沒有繼續說什麼,只是靜靜的看着自己的部隊。

部隊的演練,從早上進行到下午四點,隨着部隊演練完畢,各部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朝着濟南車站行進,按照蔣校長的命令,黨軍部隊要駐紮在甘肅。

福田等日軍將校,則是返回了自己的師團部,準備第六師團回國的事情。

孫興華的話,讓這些日本將校十分的不舒服,礙於東北的事情,他們不得不忍耐,但是在這一刻,兩支部隊的仇恨,已經結了下來。

甘肅,這裡並不是太平的地方。

自從二次直奉大戰之後,國民軍走南口,馮玉祥官拜西北邊防督辦,預備入甘,甘肅就不太平了。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端,更何況甘肅的人口,一直都不是少數的,並且也是複雜的,尤其是以**形成的馬家軍,一直都保持着各自的勢力。

馮玉祥無疑是有野心的人,要不然倒戈將軍的稱號,也不會落在他的頭上,馮玉祥到達西北之後,想的就是快速瓦解馬家軍。

歷史上的馬家軍,分爲三股,分別爲馬佔鰲子系的甘馬、馬千齡子系的寧馬、馬海晏子系的青馬。

民國軍閥割據時,馬家軍的主要人物包括甘馬的馬安良、馬廷賢,青馬的馬步青、馬步芳、馬仲英,寧馬的馬鴻逵、馬鴻賓等人。

爲了久控西北,把甘肅一分爲三,青海班子,孫(連仲),孫(樹勳)配搭馬麒,寧夏班子,門(致中),吉(鴻昌)配搭馬福祥(馬宏逵之父,馬鴻賓之叔。)。甘肅由劉鬱忿掌控。

馮玉祥也不知道是怎麼想,單單一個甘肅,讓劉鬱忿一個人掌握,青寧兩省還有馬家軍的人擔任二把手,唯獨一個甘肅,卻只有劉鬱忿一個外人獨掌大權。

馮玉祥的國民軍入甘,本來就引起馬家軍的不滿,加上劉鬱忿一個人大權在握,那麼盤踞在甘肅的馬家軍,自然不甘心了。

“嗯?火車怎麼停止了?”孫興華放下手中的書籍,疑惑的詢問道。

“報告師座,前方就是河洲了,不過河洲出於黑虎吸馮軍的控制範圍,如果我們貿然進入河洲,恐怕。。”參謀長葉正清急忙的走了過來,看着孫興華說。

孫興華笑了笑,這纔想起不久前宋玲兒遞過來的文件,當時他沒有注意,現在想來,這份文件裡面,還是有重要的事情的。

“黑虎吸馮軍?”孫興華無奈的笑了笑,彷彿只有十幾歲的孩子,纔會給部隊起一個這樣的番號。

“是的,這支部隊是由馬仲英一手創造,給國民軍帶來不少的打擊。這次我部調防河洲,馮玉祥那裡,恐怕也是有借刀殺人的打算。”葉正清看着孫興華說。

原本甘肅馬家軍雖然對國民軍有意見,但是還是忍讓,不過1927年秋,國民軍師長趙席聘任河州鎮守使,徵兵要款,觸犯宗教禁忌,激起**人民的強烈反對。

1928年春天,馮玉祥的國民軍與甘肅河州**發生矛盾,國民軍大規模清鄉,時馬寶爲馬麒的寧海軍一個營長,有病休養在河州老家,馬仲英父親馬寶,作爲請願的代表,也被扣留送蘭州,被國民軍懷疑“通匪”而遭逮捕槍決。

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是請願代表,歷史上面只有那些大奸大惡之人,纔會對請願代表下手。

國民軍的這手,徹底激怒了在軍校學習的馬仲英。

年僅十六歲的馬仲英,結合幾個軍校好友,乾脆就直接逃出了軍校,襲擊國民軍補給部隊,組建自己的部隊。

到了現在,馬仲英控制河洲,手握數萬兵馬。在孫興華口裡只有孩子纔會起黑虎吸馮軍的番號,正是年僅16歲的馬仲英一手創辦的。

在歷史之中,在28年的夏末,西北軍虎將吉鴻昌、孫連仲、佟麟閣等部,聯合對馬仲英發起攻擊,奮戰七晝夜,這才把馬仲英擊潰。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西北軍衆多虎將的全力攻擊下,年僅十六歲的馬仲英,並沒有被他們全殲,而是帶領殘餘一路撤退到岷州,到了28年十二月的時候,馬仲英再次捲土重來,迅速進逼西寧,在遭到青海主席孫連仲部的阻擊後,轉而襲取湟源,然後退走河西。

這樣的人物,除了用天才來形容之外,恐怕沒有任何的詞語,來形容他的所作所爲了。

第308章 入察第274章 南天門4第338章 陝西第103章 軍火商人第55章 校場訓話第313章 假幣第330章 贖人第115章 王牌對決第164章 初戰日寇(五)第12章 廣州之行第334章 奪寧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341章 無家第336章 時光第27章 防禦寮步(中)第94章 購買武器第270章 長城抗戰14第382章 成敗第70章 惠州之戰(二)第260章 長城抗戰4第228章 九一八事變(二)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88章 汪家家宴第307章 婉拒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84章 開展副業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297章 參謀副總長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392章 打援1第118章 佔領村莊第261章 長城抗戰5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11章 特別官佐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164章 初戰日寇(五)第361章 萬全縣第228章 九一八事變(二)第390章 大同會戰7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389章 大同會戰6第267章 長城抗戰11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359章 大膽計劃第93章 開辦工廠第375章 南口鎮失守第262章 長城抗戰6第238章 九一八事變(十二)第294章 反攻10第127章 突襲永定第323章 夾擊第350章 少帥第315章 圍攻第103章 軍火商人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84章 開展副業第74章 駐守惠州(一)第175章 中國希望第370章 黨軍第一軍團第237章 九一八事變(十一)第383章 大同會戰第55章 校場訓話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176章 駐防河洲第183章 黃埔分校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304章 刺殺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218章 中原大戰(十七)第8章 總理北上第324章 騎兵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26章 防禦寮步(上)第232章 九一八事變(六)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330章 贖人第35章 軍官守則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156章 武器圖紙第94章 購買武器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167章 嚴詞激辯第168章 濟南司令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5章 上峰敲詐第125致命一擊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265章 長城抗戰9第300章 放人第290章 反攻6第147章 龍潭大戰4第32章 援軍到來(上)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224章 絕不同意第296章 反攻12第328章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