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昔者莊周夢爲胡蝶

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選自[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

陳興站在411門口,探頭往裡面看了看,看見導師歐陽明坐在辦公桌前面正在擺弄着他的筆記本電腦。於是把頭縮了回去,深吸了一口氣,輕輕敲了一下門,徑直走了進去,對着歐陽說道:

“歐陽老師,你上次給我佈置的實驗我做的差不多了。”

歐陽明擡了擡頭,對着陳興臉上掃了一眼,看到陳興一臉欲言又止的表情,笑着說道:“不錯啊,這麼快就把我佈置的任務幹完了,過幾天實驗室會來些新儀器,就是上次說好定購的,你回去找找這方面的資料,也好儘快上手。還有什麼事嗎?”

陳興想了一想,說道:“歐陽老師,你上次不是說直博的事情讓我回去想一想嘛,我這幾天回去想了一想,打電話和家裡商量了一下,他們都挺贊成我直博的。”說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歐陽明。

誰知歐陽明突然站起來,面色猙獰,對着陳興大聲吼道:“就你也想到皇帝,你做夢吧,你和你那個廢物父皇和你那些廢物祖宗一樣,都是廢物,看看好好的大明江山都給你們敗壞成什麼樣了,可惜啊……可惜啊……可惜了大明江山都毀在你們這些敗家子手裡了。”說罷,衝了過來一把掐住陳興的脖子,一邊大聲叫道:“你們這些敗家子,你們這些敗家子……”

陳興本想推開那掐住脖子的手,可是手一擡起便是感到手上毫無力量,只能用手胡亂的揮舞着,過了一會,只覺眼中一黑便什麼都不知道了。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朝享國最久的皇帝明神宗離開了人世,繼承皇位的是他的長子朱常洛,即明光宗。光宗與其父親神宗恰好相反,在位時間最短,八月初一登基,九月初一架崩。

朱由校嘩的一下坐了起來,感到一陣強烈的胸悶,大口的喘了幾口氣,小聲念道:“原來是在做夢,原來是在做夢。”不由心中一輕,剛纔這個夢好長,好真實,一段段的碎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名字是陳興的人,故事也在一個奇怪的時代。想到此時,朱由校又是一陣胸悶,腦中好像塞了一團棉花一樣,亂七八糟的毫無頭緒。擡頭掃了一圈,看着屋內各種物品與平時無異,心中不由一寬,但見窗外還是黑黑的一片,知道現在時辰還早,於是便大聲喊道:“來人啊!”

過了片刻,一箇中年太監掌了一盞燈進來,把屋內的燈點亮。見到朱由校坐在牀上,立刻跪在牀前,神色慌張的說道:“殿下,你有什麼事情要吩咐奴才麼?”

朱由校此時才發現剛纔所做惡夢已是使得自己一身大汗淋漓,便說道:“不想睡了,給殿下我準備入浴。”

這個中年太監應了一聲便退了下去,朱由校看着這個太監一扭一扭的走遠,回想剛纔他那尖尖的嗓子,腦中突然跳出兩個字,人妖,不由笑了出來。此時的朱由校並沒有意識到,人妖這個詞並不是這個年代的東西。作爲一個出生在皇家的皇子來說,太監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平常,多麼的正常,就像男人和女人一樣,一出生便存在。

當歷史的巨輪滾入公元十七世紀的時候,明大祖朱元璋親手創立的大明帝國,經過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最高統治者——皇帝,深居九重,不理朝政;皇帝的奴才——官吏,分門立戶,追勢逐利;皇帝的子民——百姓.賦重役繁,怨聲裁道。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危機四伏,矛盾重重,百孔千瘡,江河日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全面混亂不堪。禍亂未除,各地民變再起;自然災害猖獗;關外後金勢力蒸蒸日上,時時虎視中原。整個中國大地,沒有一天是乎平靜靜的。

明熹宗朱由校,萬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十四日生,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處在這個混亂不堪的時代,作爲百姓來說,是那麼的不幸。可是對於這個昏庸的木匠皇帝來說,又是一種什麼境況呢?

他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長孫,卻始終沒有得到皇長孫的尊貴,明光宗朱常洛是都人子(都人子就是皇帝和宮女所生的皇子,明神宗皇后不能生育,神宗之母李太后望孫心切,以便爲朱家王朝傳宗接代。恰巧,當時她身邊有一個宮女叫做王氏,自幼入官,一直在慈寧官侍候她。王氏長大以後,眉清目秀,姿色迷人。而且手腳勤快,從不多言少語,李太后很喜歡她。萬曆九年(1581年)初冬,有一天午後時分,天氣十分涼爽。明神宗一覺醒來,精神倍增,興奮異常。他無心處理國事,也不想讀書寫字,就胡亂穿上衣服,跑到外面遊玩,當他路過慈寧官的時候,不知怎麼一時心血來翻,興致很高,直入官內。說來也巧,那天李太后外出閒談,只有王氏一入在宮內。王氏見皇上進來,急忙起身上前請安。明神宗向來好色.見王氏婷婷玉立,美麗動人,頓起慾念。感情有時就像一座火山,一旦爆發出來,是很難制止的。雖然神宗明知道,王氏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宮女,無奈這位妙齡少女實在太迷人了。明神宗慾火難幹,當即命令左右散開,把王氏召入內室,痛痛快快臨幸一番,於是王氏便懷上了帝王骨肉。)

光宗素來不受神宗喜歡,神宗專寵鄭貴妃,鄭貴妃生有皇三子朱常詢,神宗甚是喜歡,由於皇太子尚是如此待遇,神宗恨屋及屋,光宗之子熹宗朱由校也不被神宗喜歡,封建皇室內廷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環境,皇帝擁有生殺大權,如得皇帝喜歡,那便是富貴無比,如是皇上厭惡,你便活得生死不如,朱由校就生活在這麼一個壓抑的環境裡,父親不受寵,整日提心吊膽,擔驚受怕,自己定然無法享受到皇太子本應有的榮華富貴;

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長子,卻始終沒有得到皇太子的威風,光宗繼位後,本爲皇長孫的朱由校本也應待遇水漲船高,封爲皇太子的,可是明光宗在冊封皇太子的問題上也和神宗一樣拖延敷衍,最後迫於大臣壓力,決定於1620年九月初九冊封東宮,可是命運又開了一個大玩笑,沒等到九月初九這一天,“一月天子”光宗那縱慾過度的虛弱身體已等不到那一天,於九月初一架崩。是時的朱由校,除了在皇帝的沼書中和廷臣的章奏裡,由皇長孫變爲皇長子以及身上披麻戴孝之外,其餘一點也沒有改變,依然是“名位末正”,頭頂上光禿禿,沒有珠光閃閃的太子帽;依然是“教渝末行”,肚子裡空蕩蕩,沒有喝過半滴墨水。比他父親當年的境遇更爲悽楚。在明代皇長孫、皇長子中,也是史無前例的;

他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皇家子弟,卻始終沒有得到出宮讀書的機會,爲皇長孫時神宗拖延,等到光宗,卻還未來得及爲皇太子便匆忙登基,在登臨大位的時候,他還是一個“一字不識”的文盲。

不僅如此,在正式登基前夕,這個懵懂少年在朝中,宮中毫無勢力,毫無威信,衆人只是把他視爲自己權利的基石,還被迫逃出乾清宮,過着惶惶不安的避難生活。

宮廷裡的恩恩怨怨,政治上的壓抑,和皇家子弟生活上的優裕,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形成了一種畸形的怪態。從小到大,性情怪癖,只知玩樂,不問朝政。他一生竭力追求的,只是人生的初級的趣味。

不是天天爬大樹掏鳥窩,入地洞捉迷藏,就是養花貓,逮蟈蟈,鬥公雞;

不是狗馬騎射,迫歡聚樂,就是溜冰、划船,拍水戲浪;

不是四處賞花采草,觀看燈會,爬山看景,就是製作機關,做傀儡遊戲。直至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喬裝打扮,塗脂抹粉.與官裡的太監一起登臺演戲,整夜與戲子、歌伎、舞伎廝混。從來不管國事和家事。

但是,朱由校又不同於那些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所謂“真龍天子”,純粹是腐蝕社會的蛀蟲。他是一個怪人。在政治上,軟弱無能到了極點,可以說是一個治國無術的大笨蛋。而在勞作技能上,他則堪稱“行家裡手”,能工巧匠。他自學成材,泥、瓦、木工,樣樣精通。會蓋房子,做高級傢俱,精於雕刻,工於塗漆,算得上是一個“巧奪天工”的藝人。在當時的社會裡,似乎並沒有徹底失去他存在的人生價值。在這一點上,恐怕是任何一個封建皇帝都難以比擬的。

所有這一切,都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晚明宮廷裡的恩恩怨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怪癖性格,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

這些都是歷史,如果沒有變數,歷史巨輪必將按着以往的方向前進,大明會在未來的幾十年裡覆滅,滿清的鐵騎必將踏便中華大地,再過300年,八國聯軍將再次蹂躪中華,倭寇將橫行中華大地。但是自從朱由校做了這個夢,自從朱由校夢醒的那一刻起,朱由校便已不是以前的朱由校,此刻的大明還是大明,以後的大明卻不可能還是以後的大明瞭。

朱由校靜靜的站在屋外的花園中,看到遠方地平線處有了一絲亮光,突然覺得心跳加速,比平時快了2倍不止,耳中一陣嗡嗡響聲,身體一陣僵硬,眼中的景色好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一般不真實。

“啊。”朱由校大叫一身,剛剛還是僵硬的身體突然一鬆,跌坐在地上。腦中有種非常玄妙的感覺,曾有莊周夢蝶的故事,一日,莊周做夢,夢見自己是一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非常漂亮,等莊周醒來的時候,莊周突然有了一個念頭,不知道是莊周做夢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做夢夢到莊周呢?是蝴蝶出現在莊周夢中,還是莊周出現在蝴蝶夢中呢?

就在前一刻,他一直以爲自己只是朱由校,那個夢中的陳興只是在夢中而已,此刻,他突然覺得,自己就是陳興,也是朱由校。陳興和朱由校對他來講只是兩種不同的身份,兩種在不同的場合下使用的不同的身份而已。就像一個人在現實中他是一個人,他有他自己的名字,父母,朋友以及各種人際關係,然而如果這個人在網絡上他又有自己的網名,自己的網友,自己的網絡關係。同樣是一個人,只不過是擁有兩種不同的身份而已。

щщщ▪тt kΛn▪C 〇

此刻,朱由校擁有了兩個不同時代的記憶,當然對於朱由校來說,15年的宮廷生活相對那個陳興來說是多麼的可憐,可悲,可嘆。是多麼的乏淡無味。在陳興的20多年生活中,有電話,電視,電影,電腦,足球,籃球,汽車,輪船,飛機,有地球,宇宙。那是一個多麼豐富多彩的社會啊,陳興只是那個社會中普通的一員,就能享受那麼多的東西。朱由校一個堂堂的大明皇子,高高的生活在大明的金字塔的頂端,可是,他的生活是多麼的貧乏。陳興從5歲開始讀書學習,17年的學習,他已經是一個處於當時知識分子的中等階層了,這時的朱由校卻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陳興所擁有的知識是那麼龐大,朱由校的知識卻是那麼的渺小。所有的一切決定着,這個獲得新生的朱由校將是一個以陳興爲主體的朱由校。

雖然新的朱由校是以陳興爲主的,但是這一點都不妨礙朱由校在這個時代的行爲,就像一個在網路上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大人物,在平時也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物。

朱由校坐在地上,靜靜的想道:“難道我跨越時空,回到了明朝,不對啊,爲什麼我感覺我對這裡很熟悉啊,不像以往那些小說中的主角一樣,明明到了古代,還要以爲看到的古人是正在怕電視劇的演員,再者就是到處找人問,現在是是什麼朝代,最後就是騙人說自己是流亂海外的中華兒女,從遙遠的西方歷經千辛萬苦回到祖國來尋根問祖的,還要千方百計的爲自己編造一個合法的身份。”

“我一出現就是皇長孫,哈哈,根據記憶我九月初九就要冊封東宮皇太子了。我一瞬間便是一個一人之下,億人之上的身份,可惜的是那個什麼陳興的學什麼爛專業,根本和歷史不沾邊,平時上歷史課就睡覺,除了看了幾部鞭子戲,對清朝還有點了解外,也就知道明朝的幾個大人物,朱元璋(肯定得知道,要不估計初中都畢不了業,對朱瞭解多一點,因爲朱與陳友諒爭奪江山,不幸的是陳友諒是鄙人的祖上,俺們家的族譜上還有這方面的記錄。)還有就是袁崇煥。就這麼點歷史知識,讓我怎麼知道那個是忠臣,那個是奸臣!不過那個歷史白癡還是知道一個大奸臣的,那就是天下第一閹——魏忠賢。以後可要提防一點,可是我卻怎麼也想不起宮中有魏忠賢這麼一號人物啊,可能還沒有出現,反正以後姓魏的太監都得注意。嘿嘿,這樣看你怎麼興風作浪。”

此時剛纔那個中年太監跑了過來,見朱由校坐在地上,趕緊上前把朱由校扶了起來,恐慌的說道:“殿下,你怎麼坐在地上,現在天氣涼快,萬一要是受了風寒,傷了身體,如何是好。到時李奶奶怪罪下來,奴才如何擔當的起啊。”說着說着竟眼淚都流了出來。

朱由校知道這太監所哭爲何。這李奶奶便是父親光宗寵愛的選侍李選侍(明朝沒有封號的妃子都稱選侍,光宗繼位不到一月,不可能舊皇剛死,便急着封皇后,貴妃的)。神宗在位時不喜歡光宗,但是身爲父親還是儘量滿足光宗的需要,光宗愛好女色,於是神宗便爲光宗選了8個漂亮的女子。其中最得光宗喜歡的是兩位姓李的,一個住在宮中東邊,一個住在西邊,俗稱東西李,其中以西李更爲受寵。所說的李奶奶便是指西李。這西李仗着光宗寵愛,在宮中橫行,無人敢惹。朱由校生母王氏死去2年了,光宗便把朱由校託付給西李照顧,這西李便選了些老實忠厚的太監來伺候朱由校,西李知道朱由校必將繼承皇位,對朱由校擺出一副慈母嘴臉,對服侍其的太監要求很嚴,一有照顧不周的便拉去打板子。所以太監都戰戰兢兢的,唯恐出來差錯挨板子。

朱由校知道緣由,便不與他糾纏,直接問:“沐浴的事準備好了沒有?”朱由校看天色已亮,想到父皇最近幾天病重,身體每況愈下,這些皇子后妃每天都要到乾清宮去探病。自己過了片刻便過去,於是便加上一句:“快去準備些早膳,等下沐浴完了便要早些用膳。”

這太監又應了一聲便是退了下去。

朱由校看了看遠方,地平線遠方,透出了一絲絲的紅光,一輪紅日正在冉冉升起。想着自己胸中的滿腔知識,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萬古流芳的明君。

方案二: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追求細節的讀者,還是接着看下去。

第20章 面聖升官第26章 片話釋政權(1)第50章 質詢孫徐第39章 釜山軍港第28章 真的打了第23章 就這麼決定吧!第二十七章第7章 范文程議明進vip要說的一些話第29章 出門打的第六卷第一章第23章 拜見全曉芸第32章 偶遇東林聚會第27章 弄假成真麼?第4章 移宮第4章 移宮第32章 偶遇東林聚會第16章 庭杖第3章 大明物資商號三卷倒一第32章 偶遇東林聚會第22章 船——伏筆第39章 朝會(上)第30章 本卷完第15章 終於搞定澎湖了第28章 片話釋政權(3)第11章 印刷機第三十四章第25章 瘟疫人才第22章 文華殿密談第20章 偷襲江戶第49章 貸款軍援第9章 騎兵的突擊第24章 妹妹終於出現了(2)第45章 本卷完第二十二章第36章 感情掙扎第7章 民主黨第48章 面見使團第36章 炮戰第35章 遊玩上林苑第五卷第十八章第39章 釜山軍港第33章 無常小人第15章 終於搞定澎湖了第14章 瀋陽之戰第8章 遼東軍情2第12章 攻佔下關城第24章 瘟疫初現第36章 感情掙扎第1章 南巡南京第40章 軍情傳來第24章 醒酒之後第20章 面聖升官第9章 邪教啊!第五卷第五章第30章 勝負第9章 邪教啊!第45章 檢疫處第6章 國企改革第34章 拜師第1章 忙碌的開始第35章 海上遭遇第5章 印書局第13章 王安議政第26章 片話釋政權(1)第34章 突襲呂宋第31章 貪官的覺悟第10章 書冊改進第19章 改進大炮第十六章第11章 張玉庭出差第26章 皇上進衙門第40章 朝會(下)第27章 通州軍營(1)第26章 萬燝和銀行第7章 民主黨第40章 朝會(下)第五卷第十八章第2章 紅丸案第15章 圍城瀋陽第28章 通州軍營(2)第37章 全曉芸的覺悟第26章 皇上進衙門第15章 好兄弟第34章 突襲呂宋第7章 大明朝什麼最貴第7章 遼東軍情第31章 貪官的覺悟第2章 長工資了第32章 喜訊傳來第50章 質詢孫徐第7章 大明朝什麼最貴第五卷第十九章第5章 購物第19章 回京第二十七章第8章 找到一個人才第23章 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