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二十六章

朱由校雖然來的有些目的,但是這是在孫府,而且孫府的全家人都在場的,也不好表現的太過露骨,而徵倭戰事如今正是迫在眉睫,待到朱由校達到自己目的之後,朱由校和孫承宗還有李之藻很快的便談及到了徵倭的問題。

“皇上,那倭國的使者現在如何處理啊!這倭國的使者如今每日京師到處轉悠,還千方百計的想往一些要害地方鑽去!”

朱由校心想那本多賴慶肯定是被大明的繁華花了眼,乘着這機會多多在大明學習學習,不過換做是朱由校,估計早就給氣死了,想那大明書冊上鋪天蓋地的貶低倭人的內容,朱由校偏偏還讓人將每期的大明書冊送去……

“不用管了,這些使者隨便他們怎麼了,只要不泄漏朝廷的機密便是了,暫且不說這倭國的使者,在京師盤桓了兩月之久的還有那琉球和呂宋使者,每日不是想從我大明偷學一點東西走,其實這些人也就是學學我大明的毛皮,朕的這些舉措不說在他們那些蠻夷之地興起,就是到了我大明的其他地方都是阻力重重,有甚好懼怕的!”

孫承宗已是連着兩年沒有出京了,對大明其他的地方的瞭解估計還比不上朱由校,不過李之藻卻是在遼東混了許久,對遼東的情況可是熟悉的很,這時立刻接着說道:“皇上所說極是,別的微臣不說,就這遼東首府遼陽雖然比之以前有了很大變化。??但是和京師相比,那些進步實在不足提起,現下京師地繁花似錦和大明其他地方的慘淡經營形成了鮮明對比,長此以往也不是什麼辦法,微臣覺得皇上還是要注意這均衡發展的問題,自古百姓造反都是打着均民富的旗號,如今京師這般繁華。??不知道多少人在眼紅!”

這般刺激的話也只有李之藻這軍人會說,不過朱由校卻是平心靜氣的接受。??現在大明發展極度不均衡的狀況是事實,不說自己將京師發展起來了,就是在這以前,大明內部就是貧富差距十分之大,江南地人口經濟是西北和西南的幾倍以上,現在京師地經濟估計就快要抵上半個江南了,如果純粹計算工業產值。??京師的產值絕對是大明其他的地方的總和,甚至比之好高上許多!

這時孫府的下人又是端了盤青菜上來,朱由校纔是發現整個桌上到現在是一筷子都沒有動,自己剛剛一直顧着說話,把吃飯這事情倒給忘了,便是自己先夾上一些菜色,笑着說道:“邊吃邊說,大家坐在一桌菜前說別的實在有些彆扭!”

孫承宗不甚同意李之藻的話。??這個問題孫承宗早就和朱由校商議過,孫承宗也是明白朱由校地意思的,用句話來概括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現下京師的發展雖然很快,但是已經沒有以前那般迅速了,許多掌握了技術和方法的商人開始在大明的其他地方開設工廠。??像夏天行的馬車行,爲了滿足南方城市的需求,在廣州開辦了一家大型工廠,除了一些機械加工難度較高的零件還需從京師調運,其他地完全可以在廣州生產,這樣運輸費用大幅降低!當然,在京師這樣的商號不在少數,再說,京師的不斷髮展,工人的收入短短兩年之內便有了上漲的趨勢。??爲了降低生產成本。??將生產基地向原材料出產處轉移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況且就算朱由校不干預。??那些驚人地利潤會驅動大明商人不斷開發那些落後地區的!

“李大人,這話可不是這般說的,現下大明盛世太平,何來百姓造反,就算造反也是一些刁民領頭作亂而已,如何能牽扯到京師的繁華上來!”現下京師的繁華可是孫承宗治下的業績,你李之藻攻擊這個不就是攻擊我孫承宗麼!

“好了,這事兩位愛卿就不要爭辯了,朕在未來的幾年之內要建設幾個特區城市,第一便是京師,第二是長江口的松江,第三便是珠江口的廣州,第四是蜀中的成都,五六是陝西地西安和江南西路地南昌,當然還有臺灣的新興城市臺北!這是第一梯隊地城市,朕專門遣員進行管理,同時每個城城市朕每年撥付十萬兩的銀兩資助!當然其他的各個佈政史司的駐地,各個水路陸路要衝,邊境關卡朕也會加緊資助的,現下大明京師迅速發展給了朝廷比較充裕的財力,發展大明,讓發展惠及更多的大明百姓那是朕應該盡的義務!”

朱由校的這番話說的孫承宗和李之藻啞口無言,不過這可是個大消息,自己回去之後要趕緊準備準備,皇上派遣人員肯定要從朝中挑選,如今自己有了準備,那就可以安排自己派系的人上臺了!

兩年的宮廷生活讓朱由校將帝王之術使用的十分出色,朝中孫承宗和徐光啓兩派雖然還有些衝突,但是基本上在朱由校的規則之內進行,這樣即有利於防止孫承宗獨擅大權,又避免朝中派系太多,內部哄鬥不已,搞得朝廷一片烏煙瘴氣!有時候朱由校一直在想,也許過個十幾年之後,孫承宗和徐光啓會組建個政黨,那時自己再搞個君主立憲,這樣多好啊,別人用鮮血和武力才能完成的東西,自己用個十幾年的時間便從組織嚴密的封建社會小跑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且還是有點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主義。??可是問題是朱由校現下當皇上上癮了,怎麼會捨得把自己的這點權利交了出去,或許對自己兒子殘忍一些,到他手裡君主立憲去吧!

說完這個之後,孫承宗和李之藻兩人心中各有心思,而坐中的其他人根本就沒什麼開口說話的權利,朱由校是大明no.1,孫承宗是二號,李之藻雖然官職不算前幾位,但是在軍方控制力十分強大,地位估計只位於徐光啓之後位於第四位!而朝中第五的是熊廷弼,第六的內閣的孫如遊,這樣下來西學的勢力不知不覺中竟然壓過了東林,好在這西學和東林都是有朱由校特色的西學和東林,西學中的那些教徒在朱由校的不斷蠱惑之下紛紛放棄信仰,而東林的那些儒士在朱由校的蠱惑之下,竟然口中開口閉口便是利益之類的詞彙!

就在這種氣氛之中,一頓全素齋總算吃完,朱由校覺得味道還算不錯,至少每日吃慣了山珍海味,偶爾換換口味也是十分愜意的事情,吃完飯,許多話題也是說的七七八八,雖然孫承宗有一肚子的問題要問朱由校,李之藻也是一肚子的事情向朱由校徵詢,但是朱由校卻不願意在孫府呆了,雖然這回是有些採野花的打算,但是家中的那些妻妾還是要照顧的,加上最近出宮太過頻繁,京師也沒什麼好逛的,不如早些回宮好了!

…………

戰爭總是殘酷的,隨着勝利曙光的不斷接近,孫元化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倭國真的如同傳說中的那般不堪一擊麼,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朱由校的蛙跳戰略從一開始到登陸都進行的十分順利,殲滅了倭國水師的大明艦隊在江戶灣中隨意遊弋,江戶港早就被大明的艦炮轟的火焰連天,而大明的兩萬部隊也順利的在江戶港附近登陸成功,但是倭國的精銳棋本部隊卻不像明朝的京衛那般不堪一擊,自從明軍登陸的那一刻起,一場激烈無比的戰爭似乎就揭開了序幕!

天空瀝瀝的下着小雨,地面上泥濘一片,明軍的士兵各個身上都披着蓑衣在軍營中踏步走過,而明軍的那些大炮早就安置在早早準備好的工事裡面,身上披着油布,那些火藥也被妥善的保管,大明的火器作戰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因此還不至於一下雨便罷工,也就是這樣,明軍的兩萬部隊才能在倭國的強攻之下還能堅守在岸上,不被倭國的十萬部隊趕下海去!

孫元化、袁崇煥,滿桂還有一干平遼水師的將領團團圍坐在一個軍帳之內,各人臉上都是死氣沉沉,不用說話也知道這戰事進行的定是十分不順!

“孫大人,皇上當初嚴令我等速戰速決,現今登陸江戶十二日了,但是我等還是窩在這灘頭之上,要不是有海上艦船的大炮支援,早就被倭國趕下海了!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營帳之中一個參將有些抱怨的說道。

孫元化和袁崇煥對視一眼,這時袁崇煥說道:“再堅守幾日,兩天後我軍的援軍便要到了,這次來的是我平遼水師中最爲精銳的部隊,對於野戰十分在行,而且戰馬也運來了不少,這樣便可以組成六七個完整的車營陣了!有了六七個車營陣,那戰機便轉換到我軍手上了!”

這時那個將領又是說道:“大人,話雖這般說,但是倭國的勤王部隊也在不斷增援啊,剛剛登陸的時候,正面才六七萬倭國士兵,現在都十一二萬了,再等幾日估計就要上十五萬了,那時我軍才四萬,這仗打起來也是兇險的很啊!加上我軍是長途遠征,作戰的補給運送要從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師運來,其間的損耗多大啊!這般打下去,就算不輸了這場戰爭,朝廷的庫銀也要用個底朝天的!”

第2章 紅丸案第29章 斬殺李永芳第15章 圍城瀋陽第五卷第四十章第四十三章第33章 情意綿綿第12章 入宮淨身麼?第21章 微服私訪第2章 長工資了第3章 非法廣告第12章 入宮淨身麼?第1章 茶樓談話第11章 張玉庭出差第34章 拜師第6章 蒙古攻勢第40章 軍情傳來第5章 左光斗第六卷第九章第12章 又到聚福樓第五卷第十九章第6章 國企改革第18章 皇帝遇刺(下)第17章 行政能力考試第14章 南洋第一艦隊第6章 私會情人第21章 新軍出征第30章 本卷完第10章 籌建秘書處第28章 殺伐之戰第五卷第四十一章第25章 仗義女俠第18章 宮廷閒話第六卷第三章第23章 戲耍全曉芸第6章 都城界幾第23章 議事第10章 面試成績60分第26章 噩夢出現第六卷第二十六章第18章 李之藻怒喝第23章 擁抱全曉芸第8章 大戰在即第12章 要錢要兵第12章 熊廷弼升官第16章 庭杖第5章 左光斗第25章 一切都不簡單第10章 欽差袁崇煥第7章 范文程議明第4章 皇帝逛妓院(4)第30章 通州軍營(4)第47章 工部之事第25章 瘟疫人才第35章 海上遭遇第6章 都城界幾第29章 斬殺李永芳第六卷第二章第17章 皇帝遇刺(上)第7章 范文程議明第26章 片話釋政權(1)第22章 大批量製造火炮第2章 皇帝逛妓院(2)第10章 電報機第11章 天啓元年第36章 拍賣會完第16章 努爾哈赤的絕望第35章 海上遭遇第29章 出門打的第6章 蒙古攻勢第18章 炸藥發威第五卷第十九章第24章 富家惡少第17章 熊廷弼的否定第6章 私會情人第9章 錢色交易第25章 反腐案第2章 秦淮街頭第3章 避宮第20章 面聖升官第21章 遼東亂局第21章 遼東亂局第31章 貪官的覺悟第40章 變更爵位第17章 行政能力考試第2章 大明物質商號第26章 萬燝和銀行第17章 行政能力考試第25章 瘟疫人才第23章 議事第22章 大批量製造火炮第36章 拍賣會完第10章 電報機第14章 袁崇煥發威進vip要說的一些話第25章 一切都不簡單十三章 無標題第7章 民主黨第6章 都城界幾第49章 貸款軍援第六卷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