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皇帝也會給錢急死

“吏部尚書周家謨上疏:現今天下民困極矣。自始神祖時礦稅剝削,皮骨僅存。繼以徵派日益繁多,百姓立竭。近來又有司貪墨之吏亂立名目,任意科派,重扣輕出,表裡爲奸,反覆滋擾,掠奪商貿,詐騙百姓,禍國殃民。”魏朝又在念着內閣送來的摺子。

朱由校聽完心想,說的還真是有道理,自己這些日子好話聽太多了,還以爲明朝還是欣欣向榮的盛事,今日一聽,才明白這纔是真正的大明。

這時魏朝又接着念道:“工科給事中惠世揚上疏:皇上登極以來,災異示警,朝廷未能決戰於原野,終日言兵而兵不足;終日言餉而餉不繼,終日言將而將不足,武備不修。遼難一日未平,加派一日不已,不肖有司因之爲利,見年爲逾年之徵,地不論肥沃還是貧瘠,糧不論久近,年不論豐歉,丁不論存亡,概立科條,肆意徵收,就如材薪盡而火滅,摘取果實而枝葉隨之,是不可爲寒心哉。”

朱由校聽了已是臉色一黑再黑,這麼說來亡國指日可待。

魏朝又說道:“湖廣道御史方震孺上疏:百姓之日窮也,以天下貪吏多,而懲貪之法弛也。”

朱由校一聽還是有些道理,封建社會的法律,主要是用於對付人民羣衆的,對於封建官吏本身往往是徒具形式,根本不能起到應有的約束作用。看來自己得重新建立一個反腐敗機構,腐敗問題是個大麻煩,自古到今都有之,看來得砍些頭來震懾一些這些腐敗分子。

這時魏朝拿起手上的最後的一堆摺子,念道:“山東道御史申廷詫上奏:四方荒歉,請貸民租。江西撫、按官奏報:該省大水爲災。漕運戶部侍郎王紀上疏:江北水患異常,民不堪命,請加以撫卹,以護社會穩定。

朱由校聽完問道:“完了。“

魏朝說道:“回皇上,今日的摺子唸完了。”

“內閣的票擬上怎麼說?”朱由校接着問道。

魏朝說道:“內閣方大人說:遼事不平,加派難以避免。”

朱由校一聽也知朝中也是無法,這遼東形勢越來越壞,戶部有沒有銀子,便說道:“朕囑咐戶部上的戶部歲入的摺子送來了沒有?”

魏朝說道:“送來了,奴才給皇上念念。”

朱由校說道:“算了,你把摺子中關於遼東的念一下好了,朕對這個感興趣。”

魏朝翻了翻摺子,然後說道:“回皇上,國家每年收入不足三百六七十萬兩銀子,九邊年例舊餉計三百八九十萬兩。文武官員俸祿等項四十萬兩,尚不計在內。自遼戰以來,兵馬錢糧俱增。僅遼東一地,自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四十八年七月兩年間,即用去的銀八百餘萬兩。戶部已是入不敷出,苦不堪言。”

朱由校一聽,還是銀子啊,這邊有官員說老百姓賦稅太重已是苦不堪言,這樣下去就要造反了,還有說遭水災要免除賦役,可是到了戶部卻是國庫空虛。這要我皇帝怎麼辦,那邊都行不通,那裡去變銀子?朱由校聽得已是頭痛不已。便問道:“現下戶部還有多少銀子?”

魏朝又是翻了翻,說道:“戶部說庫中現銀只有80幾萬兩銀子了,不過現下正是徵稅時期,過些日子就能多一點。”

朱由校想這財政政策無非兩種,開源、節流。現下開源好像不大現實,節流也是不大現實,兩難啊。不過想想後世的那些強大國家都是工業強國,現在明朝還只能算是個農業國家,稅收當然不行,所以強國先要強工業。不過這些都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見效,這段時間怎麼變出銀子來那可是頭痛的事情,不過還好自己內庫還有些銀子,1100萬兩,哈哈,還是要多謝爺爺、爹爹留下了些銀子,要不就真玩不轉了。

“去把內閣首輔方從哲找來,朕有話要和他說。”既然自己與方從哲的意見相佐,自然要請來好好商議一番,如是直接駁了方從哲的票擬,那便是對其的極大不信任了。這可是違反朝廷慣例的。(明朝內閣到後期還是有很大權利的,奏摺上來之前要經過內閣票擬,再給皇上批紅,再回到內閣,然後再詔告天下,內閣有時候會把皇帝的聖旨封還,所以皇帝一般與內閣意見不同時,都會商討一番。)

過了片刻,魏朝便領着方從哲進來,朱由校辦公的地點是左順門,左順門外便是內閣辦公場所。

方從哲已是從魏朝那瞭解到情況,於是一進來便上前說道:“皇上這番招微臣前來可是爲了‘遼餉’之事?”

朱由校便說道:“朕看愛卿意見是:遼事不平,徵派在所難免。”

方從哲馬上回道:“皇上,微臣也是沒有辦法,現下遼東局勢複雜,每年光餉銀便讓戶部入不敷出,如不加派,便連九邊的餉銀也保證不了了。”

朱由校當然明白方從哲的意思,便說道:“朕也知現下朝廷邊關告急,這軍餉是越來越高,可是愛卿也知現在各地天災不斷,百姓生活已是困苦,如何還加得上徵派‘遼餉’。”

方從哲想到這些日子朝廷爲這遼餉問題也是爭論不休,可是自己也是沒什麼辦法,自神宗皇帝時便加派了‘遼餉’,現在戶部有沒有銀子,不加派怎麼辦,要是遼東將士餉銀都拿不到,如何能保家衛國呢?可是現在皇上找來自己,意思很明顯,便是想免了‘遼餉’,算了,皇上都發話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於是說道:“回皇上,那就免了‘遼餉’吧,不過這銀子從何而來啊?皇上還是要想些辦法。”方從哲一看免了‘遼餉’,便打起皇帝內庫得主意。

朱由校一聽方從哲答應,心想今日不出點血是不行了,便說道:“百姓貧困,朕自當節儉持國,朕就從內庫拿出100萬兩銀子給戶部,不過朕還有一事,朕要清吏治。這些貪官污吏,揹着朕胡作非爲,朕要砍些人頭,讓他們知道,朕在盯着他們。愛卿回去準備一下,朕要在內閣建個反腐局。”

方從哲一聽什麼反腐局,便想起了昨日皇帝新建的研究院,看來皇帝喜歡搞些新東西,不過聽這名字估計就是整頓吏治的機構,便說道:“回皇上,整頓吏治刑部已有機構,爲何還要新設這反腐局。”

朱由校心想,要是以前那些機構能解決問題,那我還搞這反腐局做什麼,便說道:“現下官吏貪贓枉法,且多是權高位重。刑部那能解決問題,且刑部專斷百姓之案,這反腐局就專斷官吏之案。”

方從哲又說道:“回皇上,如此聽來甚好,可是這反腐局倒是如何運作,品級多少?還望皇上告知臣下,微臣也好回去仔細策劃。”

朱由校心想這反腐局可是後世的東西,你當然不知,不過這反腐局有無用處,自己也不甚肯定,想後世這反腐局也是有的,可是貪官還是層出不窮。看來,根治腐敗的根源還是要從制度和道德方面出手,不過現在那有這麼容易建立那些東西,還是先播個種子,再好生培養這反腐局,指望他以後枝繁葉茂,滿樹果實了。

便說道:“朕也是隻有這個想法,先把這反腐局建立起來,愛卿先去刑部找些人,再給朕找些年輕有爲的充實到裡面去。至於主管人選先讓兵科給事中楊漣暫管好了。至於如何運作,朕會仔細和楊漣談談。”

方從哲一聽是楊漣負責,腦袋都要炸了,這楊漣乃是現在東林黨中的頭號領袖人物,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卻非常活躍,專門與方從哲作對。看來皇上對自己可是不滿的很啊,明知道楊漣是東林黨人還是重用,現在這楊漣當上了這反腐局的主管,那可是把握了百官的命門,現在朝中那個沒有些貪污腐敗行爲。

於是馬上說道:“皇上,這反腐局斷百官之案,非同小可,微臣覺得這人選還得仔細挑選,由內閣和六部推選而出,如今皇上於朝中之事不甚熟悉,如此草率決定人選甚是不妥。”

朱由校聽到方從哲所說就知道這黨爭之事可是無處不到,連這等事也是要爭論,便說道:“這楊漣是先皇指定的顧命大臣,朕自當重用,朕意已決,愛卿照辦就是了。”

方從哲一聽皇上已是主意一定,也沒有辦法,只好答應,心想這次和東林黨的鬥爭又是輸了一步,最近這東林黨越來越猖獗,自己看來要尋思些辦法纔對,要不自己這首輔之位就保不住了,而且皇上最近還降旨着前任首輔葉向高進京,擺明就是要節制自己。

便說道:“既然皇上已經決定,那老臣回去便着人去辦。”

朱由校見方從哲走了,心中一陣得意,這幾日倒是順的很,連續做了幾件事情,走出了堅實的第一步,等等把楊漣找來談談,這楊漣爲人正直,自己選他那是有道理的,忠誠,正直,簡直就是鐵腕反腐的最佳人選。

第六卷第八章第34章 拜師第39章 鉅變前奏第二十七章第12章 孫承宗中招第10章 面試成績60分第23章 妹妹終於出現了(1)第30章 通州軍營(4)第36章 炮戰第25章 瘟疫人才第45章 檢疫處第1章 昔者莊周夢爲胡蝶第36章 感情掙扎第3章 非法廣告第三十四章第9章 書冊出現第1章 茶樓談話第22章 官制改革的困擾第21章 新軍出征第25章 瘟疫人才第12章 攻佔下關城第10章 殺殺殺第16章 努爾哈赤的絕望第24章 醒酒之後第26章 皇上進衙門第18章 李之藻怒喝第23章 戲耍全曉芸第14章 南洋第一艦隊第36章 拍賣會完第27章 片話釋政權(2)第19章 改進大炮第16章 努爾哈赤的絕望第30章 通州軍營(4)第20章 偷襲江戶第37章 安平港之戰第17章 女真滅亡第39章 朝會(上)第14章 袁崇煥發威第18章 宮廷閒話第9章 錢色交易第27章 片話釋政權(2)第15章 終於搞定澎湖了第六卷第一章第30章 勝負第5章 搶宮第六卷第二十六章第34章 突襲呂宋第三十四章第24章 瘟疫初現第14章 平戶解圍第34章 拜師第23章 就這麼決定吧!第8章 遼東軍情2第7章 皇上,我有了第26章 噩夢出現第22章 文華殿密談第21章 遼東亂局第37章 攻佔馬尼拉第47章 工部之事進vip要說的一些話第19章 留住吃飯第37章 安平港之戰第4章 皇帝逛妓院(4)第16章 商船局第三十四章第六卷第九章第24章 瘟疫初現第3章 皇帝逛妓院(3)第11章 三言兩語搞定第9章 徐光啓面試第30章 本卷完第47章 工部之事第五卷第四十章第46章 甄選大學士第24章 瘟疫初現第六卷第八章第21章 水師大勝第六卷第三章第六卷第七章第23章 戲耍全曉芸第26章 皇上進衙門第12章 入宮淨身麼?第19章 留住吃飯第5章 搶宮第25章 一切都不簡單第四十一章第37章 全曉芸的覺悟第22章 文華殿密談第43章 召見鄭芝龍第25章 仗義女俠第37章 安平港之戰第四十二章第47章 工部之事第37章 安平港之戰第27章 決戰江戶第48章 面見使團第4章 書院第23章 妹妹終於出現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