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齊野的聖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兩篇文章寥寥千字,卻將很多常用文字蘊含其中,並且其中也蘊含聖道大義。

再看紙張上的題目。

《三字經》、《百家姓》。

書文緩緩發光,一聲聲若有若無的朗讀吟誦之聲從紙張上傳出。

天空中異象變化,衆人彷彿看到了無數莘莘學子正在閱讀研習《三字經》與《百家姓》的場景。

教化!

這是教化聖道!

“怎麼可能?!”

讀着那朗朗上口的句子,虞空破防了:“你不是隻會說白丁之話,你不是隻會作作詩嗎?”

東方谷他們的表情也是如此。

根據林柯的情報資料,他們早已經判定林柯不會寫任何聖道之作。

看看吧。

林柯出道以來的作品,不是詩詞,就是《送蒙學司序》。

問題那個《序》,更像是抒情之作,而非《大學》、《中庸》等經、典。

再然後呢?

白丁之話,也就是白話文的《鬥穿蒼穹》等淺顯易懂的小說。

新畫道也就是油畫,男子之舞道,包括也是淺顯易懂的《生物百科全書》。

再加上隨口而出,靈感大過聖道的詩詞。

這些東西,哪一樣可以看出林柯是飽讀經書之人?

結果,現在林柯寫出了這兩篇可以稱得上經典的蒙學讀物?!

“性本善?趙?”

而齊野也同時發現了一處關鍵。

前者有關於人性善惡之論,後者則是趙姓開頭,而非張或者孔。

前者還好說,只是涉及聖道之爭。

後者?

後者就是不尊聖皇之罪!

就算聖皇不計較,孔聖呢?豈非不尊孔聖?

當然了,也不是說聖道之爭不重要,而是在後者面前更加重要。

“此乃蒙學之作,自然需要性本善。”

桂尚書開口稱讚:“我先前聽聞你與荀子世家往來友好,還擔心你會寫性本惡呢!”

吳院長也點頭誇讚:“是啊,林柯此舉做的對,不管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對於孩子來說,給與童年漂亮和美好是有必要的。”

“是極。”桂尚書微微點頭:“成年時需要知曉世界黑暗與世界的複雜,然而在年幼時,多給予一些美好吧。”

而在下方,林柯也沒有多少異議。

性本善或者性本惡?本就不是定性。

前世很多人各執一詞,有人覺得善,有人覺得惡,但是善惡的定位本就模糊,更何況人之初本來就千姿百態。

以個例訴說普遍共性,本來就有失偏頗。

所以,林柯完整無缺地將前世的《百家姓》和《三字經》弄了出來。

目的在於學習漢字,學習簡單的文化,善惡之爭,聖道之爭,並不是孩子們需要去了解的。

畢竟在前世,有很多人從小都學習着性本善,在成年後聽聞了性本惡便馬上倒戈支持性本惡,這種情況多不勝數。

很多學生也並不是老師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信什麼的。

故而,蒙學之作,被稱之爲三百千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足矣。

這些只是文化影響,最重要的林柯認爲還是培養人的根本。

人文思維和邏輯思維。

溫良恭儉讓本就是美得,自信也並非自大,這些都要教給學生。至於學生長大後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是輕狂書生?翩翩公子?亦或者淳樸而老實的青年?

自己選擇自己的內在即可。

人文思維要有,邏輯思維更要有。

萬事萬物,要有探究其理的心思,不可遇到未解之事便訴諸於鬼神之說。

這兩種思維,並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共存的。

所以,林柯對於大魏聖朝的教育變革就是如此。

只不過,如今還要先培育出一批老師才行。

桂尚書之言,爲林柯的作品定了性。

不涉及聖道之爭,只涉及教化之道!

而此時,禮部荀尚書的聲音也出現在此地。

“教化聖道!此乃蒙學至寶!”

荀尚書的聲音充滿了吃驚。

先前他就是蒙學司侍郎,自然知曉何爲教化聖道的至寶。

教化,永遠是華夏自古以來最重視的聖道之一。

對於後代的教化養育,華夏也是獨一份的。

因此,之前的荀尚書可謂是獨攬大權。

當初的《千字文》原作,如今還在蒙學司擺着供人瞻仰呢。

荀尚書的念頭一直關注着大荒大學,畢竟是開學。

只不過他本體還在忙着弄林柯之前吩咐他弄的教材和試卷,所以沒有前來。

但是,他一直在關注着場上的情況。

甚至於很多大能其實都在關注着情況,畢竟一者是關於林柯,二則是大荒大學也挺吸引人的。

如今,林柯作出蒙學至寶,這自然引得無數人驚歎。

“林柯,這兩幅原作墨寶可否贈與禮部蒙學司?”荀尚書很快就開口詢問。

“可。”林柯點點頭,朝天空拱手,念頭也升上空中:“我讓人事後送去蒙學司。”

而他念頭升上空中後,周圍的那些意念頓時驚掉了下巴。

“念……念頭??”

“他不是還未至第三境麼??”

“義!義之念頭!”

“這乃是聖道之爭的利器啊!”

“不知未來他晉升第四境書生境會有多厲害。”

“書生意氣,或許會驚天動地。”

這些大能們一個比一個驚訝,當然了,他們對於林柯就這樣把原稿送給蒙學司沒有任何意見。

這不同於《日出》之類的物品,可以由私人收藏。

這等有關教化之道的至寶原作,在蒙學司的效果遠遠好於私人收藏的效果。

在蒙學司,這兩件墨寶起到的效果,或許是整體性的,對整個大魏聖朝的幼童蒙學都有開智、明理的作用。

“如此這般,你可滿意了?”

而此時,林柯不肯放過齊野,看着上空中儒袍儒冠的齊野,輕笑一聲:“你之強項原本乃是齊叔給打下的武道之基,卻去學那等腐儒犬儒之道,無有孔孟之道,多是誇誇空談,之乎者也。”

“所以我說過,你所認爲的儒,你所學習的儒,你所踐行的儒,實爲奴!”

“以奴之道馭萬民,你卻以爲這是儒之道?”

“亦或者,你也想我們成爲道家某些學說的‘無爲’之道?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管?教育、醫療、民生等等皆不管,一切歸爲混亂無序?”

“還是走的佛家之道?墨家之道?還是何聖道?”

“齊野,你的聖道,真的如同你以爲那樣嗎?”

第343章 膏鱉村396.第392章 書法卷與棋道卷第99章 書院搶人第327章 古琴奏曲第90章 畫道的色彩397.第393章 當代聖子!孔子聖域!第104章 孟子之道!第174章 盤龍手鐲?第353章 十世之仇尤可報也第73章 構建宇宙第127章 拜師,影響我開店不?第235章 命格之變第96章 罪大惡極之人!第138章 收徒!朝八晚九!一月一休!第99章 書院搶人第204章 上古傳承第69章 小說與漫畫第161章 林間之寶第157章 勢力之想第60章 朝陽街大革新!第38章 烤熊掌第63章 掀起思想變革!金烏翅羽!第255章 夠勁!第224章 新禮第232章 管家人選第254章 巨物第292章 北極決一域第187章 賤民林柯,請大魏苛禮赴死!第244章 奉我爲主第185章 吾從未見過爾等厚顏無恥之人!377.第373章 靈弓射箭!極致之速!377.第373章 靈弓射箭!極致之速!第315章 天材地寶第185章 吾從未見過爾等厚顏無恥之人!第57章 十二尚書第203章 言出法隨367.第363章 民怨!沸反盈天!第98章 手足皸裂,四支僵勁手術恢復良好,恢復更新!第267章 買書第111章 魔道天才第45章 帝京新晉打卡地!第302章 《我朝第一所公辦大學現開始招生》第245章 見山嶽巨榕第127章 拜師,影響我開店不?第240章 機緣第122章 《虞初周說》第229章 青瓷竹第354章 剛猛的公羊儒第151章 帝京第174章 盤龍手鐲?第271章 議員第66章 論互聯網的可行性388.第384章 大儒文書的妙用!自媒體時代?第54章 陳平平與陳安第27章 金烏族母第20章 日常第236章 半聖到訪第322章 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第353章 十世之仇尤可報也第132章 跳舞的舞第310章 吝嗇幾兩碎銀第325章 百家部第120章 半聖手書第52章 萬里吟?異象壓制?第7章 詩 畫與協調性382.第378章 詞成萬里吟第263章 林柯的儒道實力第234章 命格第31章 棘手第59章 收穫覆盤第25章 地窖第59章 收穫覆盤第72章 踏入修行路第101章 贈序品鑑377.第373章 靈弓射箭!極致之速!第37章 路人甲 沒名字和張三第111章 魔道天才第168章 《生物百科全書》!第235章 命格之變第126章 乖徒兒,爲師(們)來也!第110章 羽族390.第386章 高三六的京城見聞第268章 大學工地進行時第25章 地窖第312章 文氣倒灌第252章 白雪猞猁第4章 當朝尚書第43章 大魏提刑官第209章 地基第211章 孟聖小世界第273章 大權在握!冊封權!第148章 聰明的和愚笨的第118章 今日就是林柯公子你的亡命之日!第267章 買書第199章 買下林府!第135章 新小說與新畫道第322章 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第130章 筆墨紙硯,紅袖添香第91章 漫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