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九州傳說

見秦震這麼說了,老人也乾脆爽快的說道:“好!年輕人就該是這種性子。我要對你說的是,有些事你既然已經知道了,就免不了要身在其中了。”

秦震還是不太理解的看着老人,不明白他所說的這個“身在其中”是怎麼個情況。

老人的表情恢復了嚴肅,似乎剛剛的那個狀態只是爲了降低秦震的防備,從而好對他說實話罷了。

不過秦震在心中卻是暗暗苦笑,他覺得這位老爺子真的根本就沒有必要這樣。秦震做人向來坦蕩,是怎樣就是怎樣。況且這又不是什麼揹人的事兒,有什麼不能說的?

щщщ _TTKдN _CO

老人再次坐回到了秦震的身旁,然後神色和藹的對秦震說道:“孩子,我想在和你說有些事情之前,還是先給你講個故事吧。”

“晚輩洗耳恭聽。”秦震也恢復到了他正常時候的樣子。只要不被羽東惹的炸了毛,其實秦震還算一直都是個彬彬有禮的形象的。

反正現在老顧他們也還沒醒,走又走不了,找羽東繼續算賬也不可能,不如正好在這裡聽聽這位老爺子所要講的故事。看上去很有可能是和羽東接下來要去做的事情有關係。秦震想知道的太多了,所以現在對老人所要敘述的故事,真是迫不及待的洗耳恭聽。

老人點點頭問道:“羽東、夜北他們的身份,你已經都知道了,是吧?”

“嗯,是的。我知道。”秦震坦然說道。

“好,那我先問你幾個問題。”老人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像是古時候私塾內的老先生,現在開始考驗學生的成績了。

“您但問無妨。”秦震謙遜的說着。

“聽說令尊對地理歷史都有很深的研究。而且你也是年少有成,專喜歡研究古物,對中國的古文化非常感興趣。”老人很客氣的說着。

秦震含蓄的搖了搖頭。心中暗想:老頭子,你是聽來的還是查來的?還年少有成……也不知道這是在誇我還是寒饞我。

接着。老人就正式的開始提問了。

“孩子,中國爲什麼又稱華夏?”

秦震微微一笑說道:“華夏這個詞是來自中國第一個奴隸王朝夏朝,那是大禹的兒子啓所建立的。夏,是廣大的意思;華通花,與崇拜美麗有關。華夏,就是美麗而廣大的地方。

可那時候華夏族對民族的感覺還沒有太深刻。直到周代,周人不僅僅有超前的物質文明,而且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在文化上也明顯區分於四夷。這樣華夏族才漸漸的有了一種種族優越感和民族認同感。

在春秋左傳》中表達的已是十分明確‘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大概就是華夏一詞代指中國的來歷吧。”秦震淡定自若的侃侃而談。暗自欣喜這老頭兒考的問題還算簡單,至少沒把自己問住。就這些問題,都是平日裡秦震用來教育老顧的。

老人在秦震說話的過程中,一直都以一種賞識的眼光在看着他。直到秦震如行雲流水般的完全對答如流之後,老人這纔開口說道:“很好。華夏以外,還有神州一詞代指中國。通常我們會說神州大地,那何謂赤縣神州?”

秦震又自信的笑了笑,繼續條理清晰的對老人回道:“赤縣、神州。一般會被人分開稱呼。源起黃河流域華夏民族擁有中原肥沃的土地,發展出繁榮的經濟。

他們以龍爲圖騰,自稱龍族。所以我們自稱爲龍的傳人。龍。神也。所以這產龍之地的中國,便被稱之爲神州。另外在古漢語中,華通花,也有赤色的意思。脈承炎黃的華夏民族,向來以紅、黃兩色爲尊。因而,在進一步認知了生活環境的基礎上,古人將全中國稱爲赤縣神州。”

聽着秦震娓娓道來這一段歷史文明的由來,老人不禁笑道:“好好,秦震啊。你配讓夏羽東那小子爲你說謊啊。現在的那些孩子們,還能完完全全清楚回答出自己國家名字來歷的。恐怕不太多了。我之所以問你這兩個問題,就是想考考你對自己國家的基礎國學知道多少。如果這兩個簡單的問題你都答不上來。那接下來的話我們也就根本沒有必要再談了。”

秦震理解的點點頭說道:“我明白,您老繼續說吧。”

老人將身體靠向沙發背,目光忽而變得深遠,緩緩開口問道:“既然說到了華夏、神州,那就不得不說到九州。你也知道,羽東他們九個人被分在中國不同的地界上,意爲鎮守九州。對九州,你又瞭解多少?”

問這話的時候,老人始終都沒有看向秦震。他的目光飄遠,似乎是在想一些十分久遠的事情。

秦震稍稍猶豫了一下說道:“老爺子,從古至今,九州的劃分幾經更改,到如今也沒有一個真正確鑿的說法。如果您說的是遠古世代,那也就是大禹時期了。

茫茫禹跡,劃爲九州。

傳說是大禹治水鑿開龍門,開通九溝,纔將洪水引入到了大海里的。在大禹治理洪水的時候,他便把天下劃分爲了九州。分別爲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這九州。

在西漢以前,人們都堅定的認爲,九州爲大禹所劃。到了東漢之後,九州被視爲殷周制,是夏商時期留下來的。就算是我們今天的行政區劃吧。

當然,還有不少人根據《繹史.黃帝紀》中的記載,認爲九州是炎黃所劃分的。

‘自神農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黃帝以來,德不及遠,惟於神州之內分爲九州,黃帝受命,風后受圖,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國。’

可不管究竟是誰劃分的九州,在史籍之中,這九州的區劃從來都沒有十分的確定過。《尚書》、《周禮》、《爾雅》等記載中多有出入,名家各有所依據,沒什麼明確的結論。雖然至今也沒人能說清九州的劃分,但是作爲發源於黃河流域,上承堯舜的華夏民族,還是都普遍推崇這個說法的吧。”

老人滿意的笑着,然後很有興致的對秦震說道:“你所列出的九州,是《尚書》中的說法。一般來說,只有《尚書》《禹貢》中的九州,才與大部分的史料記載相同,並且也充分佐證了大禹劃分九州的事實。你可知道,羽東他算是在哪個州?”

秦震稍稍愣了一下,想到夜北曾經告訴過他,在當初他們兄弟九人的那場慘烈任務之後,原本守護九州的九個人就只剩下了四個,而羽東便開始守華北,國都心臟。

想到此,秦震便試探着問道:“冀州?”

老人點點頭說:“沒錯,就是九州之首的冀州。”

秦震對這“國學大問答”的耐心開始漸漸降低,他不解的看着這位神秘兮兮的老人,完全不明白這老人到底是想要說什麼,纔會把話題鋪的如此之深遠?

前幾個問題勉強答了下來,但是如果他再這麼考下去,沒準兒很快秦震就會“露怯”了。

再說了,從中國、華夏、神州、九州,這依次問的問題看似都是有原因的。正如那老人所說,如果前面的都一點兒不瞭解,那後面的也就不用再聊了。可是現在他忽然提起羽東,提起冀州,又是什麼原因呢?難不成羽東下一站的任務地點是河北省麼?

秦震想到這裡差點兒沒笑了出來……想他們這大山大水的一路走來,見多了那足以震撼世界的瑰麗絕景。這最後的最後,如果一猛子扎到了保定、廊坊、張家口……那可真是有意思了。

而且秦震也實在是想不出來,衡水、邯鄲、石家莊能有什麼可以和喜馬拉雅山扯上關係……

這簡直就是開玩笑了……就算不挑出去北京、天津兩個市,把這倆也都湊進去,秦震也找不出絲毫這個地域能和喜馬拉雅山扯上關係的交集點……

在秦震的眼裡,羽東之所以會守在華北也好,還是冀州也好,應該都與國都有關係。總不可能是爲了讓他去滄州放羊的……

所以這會兒秦震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位老爺子特意提起冀州,是什麼目的?

老人看着秦震幾乎“瞬息萬變”的表情變化,忍不住笑道:“哈哈,秦震哪。我之所以會跟你提起羽東和冀州,重點是在於九州之首。

你可知道,當初大禹在劃分了九州之後,馬上就開始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並以九州山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州便徹底成爲了中國的代名詞。而那九鼎則象徵着王權的至高無上,國家的繁榮昌盛,以及橫掃八荒、天下歸心的深刻意義。

世人皆傳那和氏璧爲傳國玉璽,可是要論真正能代表着中國根源的傳國、鎮國之器物,絕對當屬禹王那鎮國九鼎無疑!”老人說到此處時,眼神中的光華和加快的語速,無不在證明他有些激動了。

第45章 二重天---冰火第121章 青木第1章 藏北無人區第211章 不尋常的潮汐第83章 談心第142章 聖艾爾摩之火第30章 傾巢出動第141章 孤礁被困第158章 九龍圖的玄機第115章 致命一擊第17章 鬼跡第139章 風雲變色第76章 離山第92章 苦行僧第68章 南詔塔第165章 人魚的歌聲第49章 渡靈第161章 大漠終歌第130章 迦葉菩提第6章 神山聖境第132章 夜海遇險第4章 梅里傳說第158章 深海潛行第94章 魔鬼的海一百五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77章 往事第86章 以戰求生第146章 笨拙的誘餌第224章 灰飛煙滅第142章 朝着地獄出發第149章 傲狠之兇第145章 天啓第26章 鬼鈴聲起第55章 雲深無跡第18章 心結第133章 初識第171章 詭異的亂鬥第45章 二重天---冰火第193章 註定的不平凡第17章 橫渡雅魯藏布江第12章 詭計第184章 HPNS第122章 結印降魔第171章 甦醒第37章 乾涸的泥潭第206章 仇敵初見第96章 夜宿紅柳灣第219章 萬念俱灰第195章 永恆的時間第26章 鬼鈴聲起第139章 風雲變色第122章 活色生香第93章 追第159章 義薄雲天第87章 黃沙下的古城第13章 表白第139章 風雲變色第112章 斯之糾紛第12章 封閉的山村第212章 如夢初醒第5章 陌生人第75章 商議第142章 聖艾爾摩之火第91章 奇怪的圖案第91章 大漠風雨中第115章 怪老頭兒第104章 秦震的退位第166章 人魚大戰第129章 蘇針第121章 死穴第108章 施無厭第21章 借宿第66章 渾邪王的微笑第95章 勾牒第156章 青靈第46章 登臨碣石第182章 龍潭虎穴隻身去第44章 林海迷障第171章 甦醒第190章 百里杜鵑第41章 最後的午餐第50章 百蠱屍魔第37章 蠱娘第108章 施無厭第146章 笨拙的誘餌第27章 國之殤第55章 危在旦夕第135章 宣戰第46章 幻相第39章 力挽狂瀾第133章 鎮魂歌第101章 白骨婆羅第110章 鬼母第191章 忍者第142章 洛子峰神殿第108章 施無厭第6章 雪域霸主第54章 太古遺音第74章 救贖第57章 上關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