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烽煙四起

最後被圍在覈心的就只剩下百十多個女真人了。這些人個個身材高大,雖然身處絕境,但臉上還是充滿了兇悍之色。這些人不是是守城的軍官,或者是重騎兵中的軍官。平時在士兵面前作威作福慣了,都是些驕橫無比的人物,今天怎麼能在這些野蠻人面前屈服。

再加上他們心裡都清楚,這些漢兵,契丹兵打了敗仗可以直接逃回家中,繼續過日子。而自己身爲女真武士丟失城池,還向敵人投降這要是傳到後方,自己就算是沒有死在戰場上,也必然要死於軍法上。

因此人人心中都抱定了拼死一戰的決心。雙方面對面的站了好久,突然金軍隊伍中爆發出了一聲大喊:“爲國盡忠。”百十多個女真人掄起手中的兵器就向蒙古軍衝了過來。速不臺手下的蒙古軍早有準備。霎時間數百張弓一起發射。不大一會兒,金軍就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速不臺下令打掃戰場,把金軍的屍體全部掩埋。烏沙堡的城牆全部拆毀。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成吉思汗的大軍就到了。

拖雷率領全軍出城去迎接父汗的到來。成吉思汗紅光滿面,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烏沙堡的城防設施,對設在懸崖上的飛鎖暗箭似乎是特別的感興趣,把它的裝置裡裡外外的看了一個遍。

隨後成吉思汗回到了大營中,詢問了這次攻取烏沙堡的經過。當聽到拖雷夜間襲取烏沙堡的時候問到:“這一戰你是怎麼安排的。”

“是。”拖雷頓了頓接着說道:“我在晚上命人把隨軍的毛毯綁在馬背上。然後再在毛毯上綁上火把。使得從遠處看上去就像是騎兵騎在馬上,手中打着火把一樣。然後再派一個膽大心細的兵士騎在頭馬上,馬羣天生就是跟隨頭馬的。頭馬一跑其他的馬也跟着跑。所以城上的金軍看上去就像是蒙古騎兵發起衝鋒了。而我偷偷率率領三百兵士跟在馬羣的後面。等飛箭放完之後,我們就偷偷摸上去,在黑暗處埋伏起來。

等了一會兒,金軍果然派人來查看情況。這些金軍都被我們解決了,然後我換上他們的衣服,帶了幾十個人化裝成金軍,混進了城裡,當時因爲天黑,所以他們沒有發現。其他的人,就裝作是被射死的屍體,等到拂曉時速不臺將軍發動了襲擊,我們就在城裡城外一起發動。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拿下了烏沙堡。”

成吉思汗聽完興奮得一捋鬍子說道:“果然是好計,果然是好計。今後我們要對付的都是些狡猾的敵人。大家一定要記住要多用腦子去想,多用計謀。金軍比我們多得多,要是死打硬拼我們必然吃虧,最好的辦法就是拖雷這樣的以智取勝。”

“是”衆人都答應到。蒙古軍在烏沙堡住了三天,徹底拆除了這個進軍道路上的大障礙。然後向金朝腹地開拔。在三天中拖雷把史天澤的事情向成吉思汗作了彙報。

成吉思汗很高興,說金朝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我們要是從外面攻是很難把它打敗的。而要是能從裡面爛掉,卻是非常容易的。今後要加強和中原豪傑的聯繫,要是他們都能夠在金朝的心臟地帶,造起反來,那消滅金朝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這就是郭進最親近兼最大的靠山拖雷的伐金處子秀了。不僅是他,郭進現在的便宜老爸見和師父哲別,也是表現及其搶眼!

在野狐嶺一戰大勝的蒙古軍,開始進攻金國中都,成吉思汗統領蒙古大軍軍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金國重地居庸關。

居庸關不單有重兵把守,還布有百里鐵蒺藜。成吉思汗率大軍駐紮在居庸關外,接連十數日按兵不動,只派出幾支探馬偵察周圍地形。其中一支由金降將耶律阿海率領。

耶律阿海於蒙古大軍攻克烏沙堡時正式降蒙。當年,以允濟皇帝即位時,曾向成吉思汗派出了一個使臣團,耶律阿海恰在其中。那一次短短的接觸,使耶律阿海深爲成吉思汗的姿貌談吐、氣度風采傾倒。回國後不久,他暗中再訪蒙古,向成吉思汗袒露了歸降誠意。成吉思汗欣賞他的膽識才華,當場欣然允納。

耶律阿海未帶家眷,還須返回山西大同。行前,成吉思汗親自設宴款待耶律阿海。席間,成吉思汗問阿海:"朕曾聽人說'不帶家眷,必是詐降'。將軍有何憑證令朕相信你是真心歸附?"耶律阿海回答:"臣子年幼,尚在襁褓之中,臣願以弟爲質。"

成吉思汗大笑,"阿海,朕如何會懷疑你的誠意呢?方纔所言,不過戲耳。"

耶律阿海是個辦事認真、恪守信義之人,回去後不久,他信守諾言,果然帶着弟弟圖華叩開了蒙古的大門。成吉思汗感於阿海的至真至誠,將圖華留做宿衛。宿衛在蒙軍中地位最高,享有種種特權,通常只有那些武藝高強的功臣宿將的子弟才能入選。成吉思汗將圖華置於身邊,本身表明了他對耶律阿海的信任。

成吉思汗當時還問耶律阿海:"阿海,你爲何不將家眷都帶來?"

阿海說:"臣不願無功受祿。臣暫且把家眷留在金營,或許對可汗更爲有利。反正臣已是可汗之臣,不在這一日兩日。"

成吉思汗攻金伊始,耶律阿海隨胡沙虎駐守烏沙堡。拖雷、速不臺能夠很快襲破這座軍事要塞,與耶律阿海暗中派人送出烏沙堡的地形圖有很大關係。此後,阿海便正式歸附蒙古了。阿海、圖華兩兄弟相會於蒙營,阿海聽圖華給他講了一件事。阿海初以兄弟爲質,確有不少蒙古將領對他的歸降誠意表示懷疑,擔心阿海兄弟別有所圖,更擔心將圖華留做宿衛太過冒險,成吉思汗對圖華卻矢信不疑......

作爲原金軍將領,阿海對居庸關的地形十分熟悉,深知要攻下居庸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鑑於居庸關前佈下百里鐵蒺藜,蒙古騎兵根本施展不開,阿海想起他在駐守居庸關時曾無意中發現一條只能勉強容一人通過的山路,而且從關外直通關內,即向成吉思汗獻計:對居庸關只可智取,不可強攻。

成吉思汗對阿海的計策大爲讚賞,同時又不完全放棄正面進攻。他再三叮囑阿海:"你在關外埋伏起來,千萬不可輕舉妄動。什麼時候金軍出關,你什麼時候從後面殺人關中。"

整整半月蒙軍在關外按兵不動。金軍不明蒙軍意圖,又因依仗關固隘險,逐漸鬆懈。

居庸關依山而築十分險要,加上金兵嚴密防守,見到難以強攻。

哲別先鋒行至五更,在天灰亮時行至居庸關關下,由於行蹤隱秘,並未被金兵發現。哲別想若能攻破關口,必先取下,若不能,再詐降撤軍。於是命三千騎兵發動第一輪進攻,向城牆上拋去鉤繩,偷偷地向城牆上爬上來。那金兵正在巡視,原本很是睏乏,突然間金屬器物已經掛在城牆上,立刻吶喊起來,居庸關頓時異常緊張,守關的金兵都向城下射來箭鏃,蒙古先鋒兵被射殺不少,還沒有一個登上關隘,就被取了性命。哲別在關下看得心慌,想自己犯了錯誤,本只要在關下吶喊造聲勢即可,而如今卻損了弟兄,一時情急不知該如何是好。一千夫長催馬奔至眼前喊道:“哲別大將軍,若再不下令撤軍,我軍將全軍覆沒。”

哲別這纔回憶起成吉思汗的指示,立刻下令撤軍,原是詐降撤軍的,如今卻成了事實,哲別苦笑。蒙古先鋒軍還剩兩千多向關外撤去,甚是狼狽。那駐守居庸關的金兵見蒙古兵竟是如此不堪一擊,都欲追來予以厲害。

守關的是朮虎高琪,金太師胡沙虎將他從鎮州調回守此重要關隘,想他也許能勝任。胡沙虎原本就一無用之豺虎,所用之人也是毫無用處,那朮虎高琪與胡沙虎有類似的喜好,成天酒色爲伴,若手下有人不滿,定殺之而後快,沒有人敢多言一句。他亦認爲蒙古軍只是蠻人,毫無頭腦策略,一旦被打敗,就會連連敗退,於是草率地命金兵向哲別軍追來。關內守將見蒙軍受挫後不戰自退,心中大喜,當即引兵出關追殺。金軍利用地形熟悉,很快追上蒙軍,兩軍廝殺一場,蒙軍不敵,沿途丟下許多牙帳兵器,瘦馬盔纓。

成吉思汗見哲別久去未回,定是沒有按計策行事,於是立刻命大軍前往幫助。鐵木真領着蒙古大軍朝居庸關襲來,還未走幾裡,就見哲別軍慌張歸來,而後緊隨着四萬金兵,揚起的風塵迷漫了天際。哲別見成吉思汗已經親領大軍反殺,於是命先鋒軍立刻調反衝殺回來。

朮虎高琪原以爲這次可以殺得蒙古大軍大敗,也好爲自己立身揚名,未想見那潰逃的蒙古大軍反撲回來,而且似乎變得更加龐大,士氣也完全不同,心裡正犯嘀咕,等明白上了當後,一切都太遲了,蒙古先鋒已經殺至跟前,無數的箭鏃在眼前飛過,觸目驚心。朮虎高琪慌張不已,命衛隊環繞而衛,只想保一性命,根本就無心應戰。

金兵見朮虎高琪如此懦弱,都悲憤不已,其士氣也減了不少。有骨氣者,奮勇殺敵,只爲搏一聲名。於是在金兵陣營中產生了兩種勢力,一種只想着逃命,無心殺敵,而令一種較往常還要勇敢,向着蒙古射來的箭矢挺進。

金兵也較擅長箭術,於是在副將的指揮下,弓箭手有規律地向蒙古大軍放出箭來,蒙古兵也被射殺不少。成吉思汗坐在高頭大馬上,遠視着整個戰場,一絲笑容閃現粗曠在臉龐。她催馬前行,幾乎奔至軍隊的最前頭,面對着飛來的無數箭矢,他毫無畏懼。身旁的怯薛們緊隨着鐵木真,深怕他有何意外。

兩軍在一瞬間完全衝撞在一起,最前排的步兵幾乎都被撞飛,如此就去了半條性命。若是兩軍對戰,會先下戰書再擇日擇地決戰,而今日是蒙古兵誘戰,已失去了往常的規矩,只是拼殺。成吉思汗也不失往日雄風,見敵就砍,不時已經砍殺不少金兵。幾個金兵見成吉思汗勇猛,都衝殺過來,欲取其頭顱邀功,無奈還沒來得及喊娘,就被成吉思汗砍去了腦袋。怯薛們也是盡力砍殺,只爲保護成吉思汗,漸漸地跟至身邊,成吉思汗竟對手下的怯薛們一笑道:“若不殺敵,人生豈不是太過無味?”

此時另一部分金軍則"引"着蒙軍順利來到居庸關下。此時,只見關上遍插蒙古戰旗,耶律阿海已搶先佔領關隘。金軍進退無路,大部分停止抵抗,棄械歸降。

居庸關之戰是蒙古攻金以來對敵戰略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此前蒙軍一直奉行斬盡殺絕的政策,致使金將士除拚死外別無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遲滯了蒙軍勝利的步伐。

居庸關大捷後,蒙軍對降敵採取了相應的優待政策,大大加快了進軍速度。木華黎頭腦冷靜,善於適應不同環境下的不同戰爭,逐漸樹立起他在金降將中的威信。儘管這時的蒙古君臣對城市經濟和農業文明還沒有多少概念,隨着戰事的深入,他們逐漸體會到對城廓國家進行戰爭與統一草原各部落時所進行的戰爭問的顯著差異,這不僅是戰略戰術上的轉變,更需要從政治經濟上加以改變和適應。

之後“哲別”進抵中都城下,嚇得金國皇帝差點要遷都南逃,但蒙古軍的攻勢卻因爲金國士兵拼死抵抗和中都城堅固的城牆而被阻止,於是“哲別”領軍襲取金國各監牧,號稱奪馬以百萬計,極大的削弱了金國的國力。

前線打生打死,後方自然是熱鬧非凡,押送俘虜,押送戰利品,運輸糧草輜重,抽調輕壯輪流進入後勤車隊,感受戰爭的殘酷。當然,這對於郭進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郭進和整個黑龍江萬戶區的注意力除了前線之外,絕大部分都被近在咫尺的金國東京方面的戰事所吸引。沒辦法,誰叫這裡離郭進的老巢近呢。

蒙古大舉攻金,允濟皇帝對據守遼陽的契丹人越來越不放心了。特別是契丹族將領石抹明安公開降蒙後,致使他的疑心病更加不可遏制。經過幾天冥思苦想,他想出了一條"妙"計出來。

欽差帶着允濟皇帝的聖旨奔赴遼陽,金將蒲鮮萬奴率領二十萬大軍隨後跟進。允濟皇帝的妙計就是對遼陽百姓實行"夾戶"政策,即每兩戶契丹人中必須夾住一戶女真人,以達到分散契丹人力量進而兼併遼陽的目的。

遼陽正爲遼皇室後裔耶律留哥統轄,倒也人心安穩,太平無事。耶律留哥爲人忠厚寬仁,深受遼陽百姓擁戴。契丹人並沒有忘記他們祖先的榮耀,沉埋心底多年的國仇家恨隨着金末年社會的動盪被徹底喚醒,爲這種民族覺悟火上澆油的正是允濟皇帝的"夾戶"詔書。

耶律留哥拒不接詔。部將一擁而上,將欽差擒住,推出門外一斬了事。耶律留哥曉諭遼陽百姓,正式宣佈獨立。

允濟皇帝派大將蒲鮮萬奴征剿耶律留哥。

得知蒲鮮萬奴率領二十萬大軍逼近遼陽,耶律留哥決定暫且放棄遼陽城,帶領軍隊百姓前去投奔成吉思汗。耶律留哥帶到蒙營的是一支完整的隊伍,他沿途擊敗了幾支設法阻截他的金軍,他的成功令成吉思汗對他刮目相看。設若沒有遼陽軍民的團結一心,要想做到這一點是根本不可能的。

成吉思汗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到耶律留哥帶頭叛金的重要影響和重要意義,當即派哲別率一支精騎協助耶律留哥奪回遼陽。

耶律留哥久聞哲別大名,今得相助,自是欣喜萬分。尤其當他得知這位威風凜凜、所向無敵的常勝將軍還不滿三十歲時,益發對他肅然起敬。哲別對耶律留哥非常尊重,凡事必與留哥商議並徵得同意後才付諸行動,他謙遜樸實的態度很快贏得了耶律留哥的信任和遼陽軍民的好感,這正是他克敵致勝的前提。

遼陽城城防堅固,蒲鮮萬奴所率軍隊的人數卻超過蒙軍和遼軍人數總和。哲別首戰失利,引兵再戰,又被金軍擊退。哲別有意收攏隊伍,蒲鮮萬奴以爲時機已到,引軍殺出遼陽城。哲別且戰且退,十分狼狽,蒲鮮萬奴窮追不捨,直將遼陽城遠遠甩在身後。

哲別拖着金軍離開遼陽城五十餘里,突然調轉馬頭,返身殺回陣中。早已埋伏在遼陽城外的蒙古軍和遼軍也一起殺出,金軍霎時陣腳大亂。蒲鮮萬奴敗到城下,見遼陽城城頭遍插耶律留哥的號旗,恐遭前後夾擊,慌忙繞城而走,遼陽城重又回到耶律留哥手中。

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十九章 殺蛇第一百零二章 又一次出征第七十四章 誤會第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上)第十五章 長江水聯(上)第五十九章 要離開了第五十四章 狼狽而逃第四十九章 刀法(中)第七十一章 對攻第二十六章 事後(下)第四十九章 認錯第五十章 隔閡第八十二章 報仇血恨第二十一章 巧遇第二十九章 獒犬(下)第二十四章 立基(下)第七十四章 追第五十三章 戰爭升級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機緣(下)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離開第七十七章 返照1第十四章 拜師(下)第六十八章 陰上一把(下)第十八章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三十三章第八十三章 勾心鬥角(上)(求紅票)第四十九章 認錯第二十五章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五章 初呤(下)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第三十七章 千里救援之計劃第五十二章 可以做朋友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五十四章 拉練(下)第八十章 長生?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九十八章 兄弟(中)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十八章第二十八章 老牛吃嫩草?第二章 潛入(下)第十七章第三十八章 千里救援之行動第三十四章 決定與楚才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四十七章 怒火與突襲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第四十六章 來信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四十八章 端倪第一百零一章 回家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章 暴猛料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一章 陪教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六十八章 陰上一把(下)第五十三章 拉練(上)第三十八章 千里救援之行動第八十二章 報仇血恨第二十六章 軍議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八十五章 動盪第十七章第十章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四十五章 初呤(下)第二十七章 獒犬(上)第四十二章 苦楚和爭論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八十五章 無題第六十一章 變化第十七章 神鵰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零三章 逝去第二十八章 狂戰第五十六章 黑風雙煞(中)第七十九章 商業區第二十九章 療傷第四十二章 如意第二十三章 雄心萬丈第二章 勸說第二十四章 黃老三第三十七章 神箭(上)第九十五章 爭權奪利(下)第八十七章 統一(上)第四章 受傷(下)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二十二章 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