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

見吳三桂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樣,代善打破了沉默:“撫順關是怎麼回事?你明明已經投降我大清,結果竟然給本王留這麼一個陰招?”

不怕敵人出手厲害,就怕看起來很強大的敵人始終不出手。』

眼下,代善開口了,起了責難。

但是,吳三桂卻感覺心口輕鬆了許多。對於代善的責難,吳三桂似乎顯得非常不好意思,低聲道:“還請禮親王息怒……末將本以爲以大清強兵,區區一個撫順關……實在是……哎,是末將之罪。那祁山所部三十九團本就是明皇之前近衛軍團的老底子,末將實在有心無力,難以施加影響……”

聽此,代善反而不好意思繼續追究了。

他也是如吳三桂想的一模一樣。一個撫順關,裡面守軍就那麼千把人,還要面臨前後夾擊,按說,攻佔一個撫順關,就應該和一次武裝遊行一樣,輕而易舉。

可結果……就是這麼荒謬。

鰲拜這樣一個大軍主將,卻是反而讓祁山一千餘人在十倍的懸殊兵力之下擊退。

儘管,第一天的攻城戰就已經登上關城,成就極大,但最後沒有打下就沒有打下,事實不容含糊。

代善有心想要難,吳三桂這麼一說,反而不再想追究此事。畢竟,越是追究吳三桂的不是,豈不就是越襯托得鰲拜無能?

鰲拜一樣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岔開話頭道:“我在前線本要再戰圖謀,卻不料後方忽然間傳來炮火轟鳴,更有熱氣球高飛之事,前線軍心動盪,又擔心薩爾滸主戰場戰事,這才連忙回來。”

“濟爾哈朗打了一仗,沒成……”代善倒是沒有什麼感**彩,平淡地說着。

濟爾哈朗苦澀着說:“那應該是明人的炮火聲,上百們火炮齊,真有些天地變色。尤其,他們還布了一個地雷,上百個震天雷安置一處,炸開,轟隆得彷彿地裂山崩一半,頃刻間原本的山道就被山間泥石從山上砸落,實在是……實在是……”

衆人不由搖頭。濟爾哈朗見這表情,一臉羞惱交加,尤其是吳三桂也一臉似笑非笑的看着濟爾哈朗更讓他惱怒不已。

“分明是你率部投降,爲何還要打這一場無所謂的仗?吳三桂,你到底有沒有投降誠心?若是膽敢狂騙我,今日非斬殺你不可!”濟爾哈朗一腔怒氣傾斜到吳三桂身上。

吳三桂低着頭,道:“對於薩爾滸軍寨裡的本部,我已經與禮親王商量好了……說起來,末將倒是有個法子,能讓鰲拜將軍所部精銳兵馬過撫順關。”

“哦?”鰲拜眼中喜色閃過。也不顧濟爾哈朗怒氣蓬勃,站了出來,讓濟爾哈朗作不得。

吳三桂跪拜在地,一陣嘀嘀咕咕後,重任呢對視一眼,雖然覺得荒唐,卻覺得可行性不錯。

代善沉吟良久,心道他本部兩千關寧鐵騎就在大軍眼皮子地下,料想吳三桂也出不了什麼幺蛾子。

這麼一想,代善便答應了下來:“好!就給你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

……

薩爾滸是一處山地,上山容易,下山難。

張德昌上山以後就深切明白了這個道理。薩爾滸上山主要有兩處通道,一個是從東南方向榆樹溝上來,一路過關口村,越過三慧寺以後就能見到薩爾滸明軍的主營地了。

當然,此刻的三慧寺已經被明軍徵用,永光寶塔也成了明軍固定的望樓。

另一個,則是從西北面的杲山小道之中下山。

只不過,相比於關口村下山,杲山小道就顯得狹小許多。這對於兵馬上萬的第四師而言,絕非是理想選擇。

更何況,眼下不管是哪一條小道都已經被清軍堵得嚴嚴實實。

而清人似乎也察覺出了門道,好整以暇的打算餓死這一部明軍。

見此,張德昌明白……不能在這樣下去了。

“我們要想辦法突圍出去!至少,也要打通下山的通道。”軍事會議裡,席永閣沉聲第說着:“建奴就是想耗死我們!”

“薩爾滸這裡雖然不缺水,但是缺糧食啊。這幾天,河裡能撈出來的,全都讓將士們撈出來了。軍中存糧眼見嘩啦啦下去,樞秘處的袍澤們,這幾天急得嘴巴都冒泡了……”

“建奴應該是看出了自己的分量,前幾日建奴鑲藍旗大舉進攻,也依舊是那麼回事。騎射在山地揮不出來,漢軍旗炮灰戰意也遠沒有他們想的還能堅定。八旗精銳又捨不得,死幾個就退了回去。要我看,還是一戰打下去!就是代善帶出了全部主力又如何?一樣能打贏!”

……

大家氣氛熱烈,紛紛信心十足。

但是,張德昌卻搖頭並不贊同:“情況,恐怕沒這麼簡單。”

衆人嘩啦啦的看向張德昌。

面對唱衰的張德昌,不少人目光不解帶着質疑。

“建奴這些天的安靜有些不一樣,鑲藍旗的進攻可能僅僅只是一個試探。現在突破……有些太草率了。”張德昌沉吟了稍許,明白這個理由無法說服大家,又道:“我懷疑,建奴想要埋伏我們。以建奴的意圖,說不定就是驕兵之計。”

張德昌的猜測有些偏,但無疑,清軍這些天的平靜引起了他的警惕。

“而且,師長這些天……到底去哪裡了……?”席永閣終於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麼一說,滿場卻是紛紛沉默。

畢竟,不告而別,說嚴重了,這就是逃兵行爲。

對於一個逃兵,還是自己的上級,沒有任何人會感覺到一點欣喜。有的,只是深深的恥辱。

“師長……不會丟下我們的……吧……”一個關寧軍出身的將官遲疑第說着,一臉不肯定的表情。

衆人見此,紛紛都是苦笑着搖頭。

“這天下,離了誰都好好的。眼下我第四師上游雄兵近萬,兩個主戰團在這裡,怎麼,這就怕了?”張德昌目光嚴厲掃視全場:“方纔還信心十足的模樣去了哪裡?”

“不怕!”衆人齊聲高喝。

席永閣更是挺直胸膛。

見此,張德昌這才緩緩頷。

就當張德昌還想說點什麼的時候,忽而,外間猛地一陣喧譁之聲響徹雲霄。

隨後,就是一陣喊打喊殺的聲音傳來。

第七十七章:重擊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十章:頭陣開打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二十五章:樺山久守的失敗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五十四章:激戰第十四章:密謀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十章:就是那個平天竺的西藏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33章:第1軍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六十六章:青冢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二十四章:貿易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四十五章:復仇馬尼拉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一章:西安裡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143章:會師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十八章:戰果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七十三章:預言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三十一章:一網打盡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五章:官軍打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二章:輿論清議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