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

“李自成攻陷洛陽,其麾下大將劉宗敏與留守開封的黃澍來回僵持,啓明市生產陷入混亂。”

“大賊張獻忠復起入川,川中航運爲之斷絕。戰事頗烈,留守武漢的第二團陳永福請戰,軍機處請示是北上支應孫傳庭還是西去追擊張獻忠。”

朱慈烺念着,謝洪運神色嚴肅了起來。

他沒有想到眼下傳來的消息竟然是這樣的。

“讓第一團虎大威部回去?”謝洪運心中猛地冒出了這個念頭,但很快,他看了一眼朱慈烺的表情就知道不對勁。

跨海遠征朝鮮是朱慈烺既定的策略,如何會輕易地因爲國內兩大賊寇而動亂?想到這裡,謝洪運端正了態度,寬慰道:“殿下,以臣下來看,兩賊猖狂固然該殺,但局勢尚且不至於糜爛。不說那張獻忠被一日滅國,窮追猛打入川也不過是殘喘苟延之輩。遣一良將,新入四川募兵即可復通川外航運。”

“有理。元錫督辦陸軍學校很久了,眼下操練大半年,也是時候帶一批種子進去。張獻忠雖然名聲赫赫,卻也不算的什麼,一員良將數位軍師,再提前畢業一批軍官種子與老兵過去,在四川也撐得住一個主戰團。”朱慈烺緩緩說着,表情卻沒什麼開解的。

謝洪運關切地想着,心道莫不是李自成?

可惜倪元璐不在,不然倪元璐是一定不會擔心的。不是還有一個現成的主戰團就在河南麼?眼下皇家近衛軍團已經休整半年,因爲與建奴一戰折損過重的情況也都緩了過來。恢復最快的近衛團已經跟隨入朝,第一團也後續抵達,第二團雖然恢復最慢,但在國內正好可以用得上李自成的攻勢呀。

朱慈烺道:“李自成是梟雄之姿,幾番重創都算不得打倒他。若是不能真切斬了李自成的腦袋,我還真不放心這剿賊之事。南京內閣、軍機處的意見都是第二團陳永福部不動,鎮守他熟悉的河南。此事,是應有之理。”

“殿下擔心河南,擔心啓明市?或可再募兵馬,充實第二團。”謝洪運輕聲道。

朱慈烺再度搖頭:“如果僅僅只是些內憂,亦或者僅僅只是外患,我都還扛得住。但這一次,內憂外患一起都上來了。本以爲,按照我們的策略,建奴只能派兵參戰,然後我們與其在朝鮮開戰。到時候,朝鮮重入大明懷抱,朝鮮戰場就是大明的主場,相反,建奴卻需要遠征,難以就糧於敵,只能被拖垮,從而打擊建奴,重建戰略優勢。但沒想到,新的虜酋多爾袞是個厲害之人啊,他看到了弱點,選擇了一個我沒想到,亦是難以防備的點。若是再來一次入寇……京師就真的危急了。”

前戰李自成,後戰阿巴泰,朱慈烺兩次大戰雖然都是十分艱險,但依舊一次次獲勝。只不過,朱慈烺心中大多數時候也未免有些後怕。

朱慈烺戰李自成的時候,滿清大軍還沒有動作。

擊敗李自成後,朱慈烺戰阿巴泰時,李自成與張獻忠都是剛剛新敗。其中,後來佔據武昌的張獻忠也是在江南待不下去了這才往西跑。

但這一次……

仁川城內,朱慈烺召集了隨軍的全部將官。除了身在漢城之中委實出不了的倪元璐,謝洪運、徐彥琦、虎大威、寧威、徐聞以及齊遠等排得上號的都被喊了過來。

堂上,謝洪運通報軍情,朱慈烺閉着眼睛,心中不斷想着。

以往不管是內賊肆虐,還是外敵橫行都還算不得麻煩,之前兩次都很是幸運只有一個強敵。但這一次真是麻煩了。

我跨海遠征朝鮮,爲的是剪除朝鮮人左翼助力,平添其左翼大患。這一減一增,戰略上的優勢就大增了。但沒想到,建奴消息這般靈通,眼光、反應和出手的角度,都是太毒辣了……

趁着國內本就不甚穩定的局勢,在這個節骨眼裡進攻國內,依次圍魏救趙,卻真是打在了我的七寸上啊……

此刻,場上的議論也漸漸清晰了起來。

謝洪運道:“建奴出兵的消息已經可以確認了,五十萬固然是一個驚人並不一定準確的數目,但可以確定建奴可以動員起這個數字的力量,在朝鮮、在滿漢蒙八旗都能在極限範圍之中出動到至少二十萬的兵力。此刻國內內憂外患,身爲大明最精銳之師留在朝鮮,正是我大明最虛弱之事,若不加處置,恐怕國內局勢將糜爛到難以挽回之境地。”

“也很難指望國內那些將官。”虎大威的心情很沉重,本以爲是來收拾朝鮮這樣的弱小背叛者,增強兵力也只是來收割戰功,預備來犯的建奴。沒想到建奴卻不上鉤,反而跑到國內去了:“國內能真善戰的名帥眼唯有孫督師是厲害的,但秦軍一戰潰敗,欠賬太多,哪怕得到朝堂支持也很難短時間有所作爲,配合陳朗將第二團牽制住李自成就已經艱難,想要調撥去京畿是絕無可能的了。”

“當年再差也有個得力的首輔周延儒,可以調動各方兵馬,不說擊退建奴,護衛住京畿是可以的。但眼下這個陳演,聽聞連守成之力都難有啊。”

“原本我等出師朝鮮是爲了剪除建州側翼之力量,改善戰略局勢,取得打擊建奴的通道。可眼下,建奴不上鉤,我們若是苦等在朝鮮陷進去,恐怕脫身回國之事只能面對國內一片廢墟了。”

“殿下三思……大明畢竟爲我等根本,建奴肆虐而來,若是殿下又深陷朝鮮,而非如過往一樣抗擊外侮,平定內亂。則長久以來艱難達成的聲威都將墮於一刻。建奴這一招委實陰狠,卻不得不處置啊。”

“若是敗亡……”朱慈烺輕輕看着會議室裡那張地圖。

這時一副時局圖,遼東陷落,故而被塗上了紅色。西南四川被張獻忠所攻入,於是又標上了黃色,陝西、河南被李自成塗黃,就連福建、朝鮮亦是如此。

更加醒目的,是北方那一個粗大的紅色箭頭,如一柄利劍一樣,戳在了朱慈烺的腹心裡。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未完待續。)

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七十九章:皇帝大婚 上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四十五章:無禮失禮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六章:揮斥方遒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三十五章:攻守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一百二十一章:女人們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二十九章:爭先恐後送錢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十章:楚王面目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八章:虛實不清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六十九章:緣分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七章:下西洋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154章:王師來了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八章:多爾袞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