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海上來兵

山東的地理形貌在明朝時其實與後世有極大的不同。

別的不說,一個黃河口就足以道盡滄海桑田之變。在明朝,黃河是與淮河一起入海的。故而,朱慈烺從河南到山東其實都是要繞道江蘇,當然也就是明朝的南京管轄範圍。

反過來說,從臨清運河南下順着淮河就可以入海了。

至於後世之中山東的入海口,卻只有一條流經濱州、利津的大清河。

而這裡,便是一處相對於整個山東而言頗爲平靜的地方了。這裡不是什麼富庶的地方,相反,近幾年的戰亂使得這裡一直以來都是頗爲貧瘠衰敗。

如此一來,清軍對這裡倒是也看不上什麼興趣,隨便破了一處名作利津的小縣城就這麼住了進去,等待着開春。

嚴寒的冬日實在是不得清軍的喜歡。不僅是戰士們需要休息取暖,最重要的是戰馬也不能這麼無止境地摧殘下去。秋高馬肥固然是出兵的好時候,可接連的大戰卻也讓戰馬折損嚴重,不是病了就是直接掛了。

還好,讓戰馬們可以高興起來的事情沒過多久就發生了。

縱橫山東各處以後,清軍的攻勢一下子樂觀到了極點,除了兗州一處頗爲難打以至於被阿巴泰讓和託前去加強攻勢有些不同以外,其他地方可以說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

哦……不對,還得算上臨清州與濟南府這兩個怪胎。

總之這麼順利的戰局也終於不必將戰馬使用過度可以休息一下了。

打完了山東各處無敵手的阿巴泰似乎又重新與朱慈烺卯上了,就這麼將搶了無數的金銀放在濟南府不遠的章丘小城裡,其他大軍竟是放棄馬軍不用,又準備開始攻城了。

這一回,清軍率先攻城的是濟南府。

畢竟,明軍鬧起瘟疫,清軍也不想交戰一番輕易擊潰了明軍結果自己也被瘟疫傳染了。

只不過,要攻打濟南府,其他麻煩事就來了。

前頭說的戰馬使用過度是一回事。但另外一回事,卻格外直接明顯地影響着戰局。

糧食不夠了。

清軍雖然打遍了山東幾乎大半州府。得到了天文數字一般的斬獲。但這些戰利品裡頭金銀珠寶居多,糧食這種難以運輸的東西反而較少。以至於到最後,就連清軍的戰馬想要養起來都困難。

恰好這個時候阿巴泰又要決定攻打濟南城。既然是攻城,那騎兵顯然是不好用的。偏偏對於清軍而言。又不能把戰馬殺了吃肉。於是阿巴泰糾結了一下,便大手一揮,將清軍共計三萬匹戰馬都交給了陳維道帶去放牧。

開春以來,山東還是有不少地方又重新長出青草,亦或者……稻穀的。

比如頗爲荒涼的利津。就因爲靠海的關係,許多地方不適合耕種,光長草了。這種地方延綿極大,格外適合放牧。

尤其是那些海邊地區,青草漫漫,幾乎讓放牧的牧民女真人們以爲自己重新回到了草原。

守在這裡的是陳維道。

這位一手造就了一場瘟疫的漢奸運氣並不太好,在進攻臨淄的時候膝蓋中了一箭,讓他不得不留在這裡恢復傷勢。

好在,一如歷史上一樣。

歸入內鬥又軟弱無力的明朝廷不再集結兵馬進攻,整個大明如清軍而言就彷彿一個可以隨處打野的空白副本。到處攻略,輕鬆至極,毫無危險。

歷史上,清軍在崇禎十五年十月開始一直戰鬥到十五年十二月底。到了崇禎十六年開始,謹守不出戰挑釁原則的周延儒坐觀愁城,讓清軍如入無人之地,除了攻城斬獲以外,竟是再也沒了對手。

原定歷史上的清軍從崇禎十六年開始一直到六月份,在大明山東腹心之地幾乎如同旅遊觀光一樣,絲毫沒有威脅。甚至。爲了彌補馬力的損失,清軍大肆在各處放牧,幾乎如同自家後院。

而今,朱慈烺深陷瘟疫災難毫無威脅清軍的能力。或者說。至少眼下看起來是如此。

沒了對手的清軍一如歷史上一樣,繼續放馬修養馬力。

唯一辛苦的也只有繼續在圍困進攻濟南的兩個漢軍旗,其他的清軍們都已經開始休養生息,享受着勝利者於此的榮耀。

就連陳維道這樣受傷養病要到利津這種小地方苦守的清軍將領,此刻亦是可以在歷盡最溫暖佈置最舒適的大宅裡,享受着漢家女子戰戰兢兢。唯恐身死的服飾。

利津東邊,靠近大海的地方是整個利津最大的草場,這裡耕地不多,本來就有許多鹽鹼地只有野草生長。隨着後來戰亂越發頻繁,就是不多的那些耕地也開始因爲無人耕種,飛速生長着枯草。

當一個冬季過去後,幾場小雨淅瀝瀝地下完,整篇大地便一掃枯黃,青色重新佔據了這片土地。

位於草場最東端,唯一還有些人煙氣息的是一處名作羊口鎮的地方。羊口鎮本來是名作羊口村的小漁村。這裡的百姓白日打漁,晚上便割了野草燒柴煮鹽幹起私鹽販子,偶爾接了海上的髒貨,日子竟是比起縣城的集市還要熱鬧,原先的羊口村沒人喊了,都跟着這裡的大佬鄧俊喊起了羊口鎮。

今日,羊口鎮的大宅裡,鄧俊右眼皮子一個勁猛跳,一大清早便起了牀,走到了自己的兵器架上:“左眼跳福,右眼跳災……呸呸呸……什麼跳災,分明就是右眼跳財嘛。特孃的,總歸老子手頭百八十人,頂着一個不怕死的私鹽販子名頭,方圓左近沒人尋自己晦氣吧?難道是那羣養馬的韃子,不對……也孝敬完了啊……”

嘭……

忽然間,門口裝進來一個人影。

郝老三跌跌撞撞地衝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對鄧俊道:“鄧老大,鄧老大!來了……官軍來了……”

“官軍打上來了!”

“誰?”鄧俊雙目圓瞪,如果不是看在十幾年老交情的份上,他肯定要猛噴一頓:“官軍來了?海上來的?”

踏踏塌……

“這裡誰是地頭蛇?”一人踏着皮靴,緩緩走來:“出幾個嚮導,官軍要來剿韃子!”(未完待續。)

ps:

感謝雪的狂戰士?打賞了?10?起點幣

會稽山人007?打賞了?10?起點幣

燕幽雨?打賞了?100?起點幣

悼武華夏?打賞了?100?起點幣

悼武華夏?打賞了?100?起點幣

感謝悼武華夏大大多次打賞~

感謝月票~

因爲不同所以欣賞?投了?1?票

雪的狂戰士?投了?1?票

天使de悲鳴?投了?2?票

墮血天?投了?1?票

我把死丟了?投了?1?票

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二十五章:籌劃第十四章:國務會議開始第三十一章:逆轉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三十九章:誤會與補償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43章:琉球秘辛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七十五章:喜訊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十七章:稅源翻番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九章:慕華賤夷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三十五章:希望公司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八章:女醫師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十六章:戰西風臺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三章:百萬鉅款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二章:建太子護軍第六十六章:北大荒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六十二章:德川家光服軟第十七章:稅源翻番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二十九章:抓捕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九十章:海參崴與伯力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19章:兵變 下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十八章:戰果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六十五章:拼殺第三十五章:攻守第九章:南下預備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八十四章:財政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