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

前方,新附漢軍依舊還在衝鋒。

憑藉着無與倫比的人數優勢,他們又搭上了兩百根雲梯。

後方,在布達齊的率領之下,一支蒙古八旗軍已經悄然開始出發。這一次,這些草原上的男兒並沒有騎馬,但他們也並沒有放棄手中的另外一向利器。

長弓!

只見,兩千蒙古八旗軍彎弓搭箭,組成一個個箭陣朝着城牆上漫射過去。

角落裡,陳維道目瞪口呆。

剛投降不多久的周賀更是感覺一陣心冷:“大……大人……這樣會誤傷到衝鋒的將士啊!”

陳維道瞥了周賀一眼,卻是咬着牙道:“將預備隊給我拉上去!”

“還要加大沖鋒力度嗎?”周賀不明所以。

陳維道看了一眼這些還跟着自己的千餘漢軍,面目忽然變得格外猙獰:“敢有退者,殺無赦!”

……

毫無顧忌的漫射將城頭上上的守軍的努力頓時打回了原點,面對密集的箭雨,守軍不得不搭起一個個防箭樓抵抗。

但防箭樓擋住了箭,卻擋不住從雲梯上攀爬上來的敵軍。在陳維道預備隊變作軍法隊後,這些新附漢軍頓時如同發了瘋一樣拼命地衝了上來。

儘管這些衝上來的漢軍基本上戰鬥力都是頗爲孱弱,但再如何孱弱,卻架不住源源不斷上城的炮灰啊。

很快,陳德便感覺到了自己部下的折損開始逐漸增大。後面,隨軍醫院的民夫們不住地擡着前方的傷卒,而陳德,漸漸地感覺到城頭上增加的敵軍開始越來越多了。

“不行……不行……”陳德喃喃着:“絕不能打成這幅鳥樣!”

就當陳德心中下定決定的時候,忽然,陳德身邊的一個老親兵驚喜道:“校尉!箭雨好像少了!”

“少了?”陳德楞了一下。或許是名將種子的天賦忽然帶給了他一線靈光,陳德猛地大叫道:“親軍衛隊,隨我集結!還有,三個預備百戶的人都拉上來。立刻,就現在,拉上來防備!”

陳德有爲數一百餘人的親軍衛隊。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陳永福與陳德裁撤了家丁營以後帶進軍中的,是朱慈烺用來平衡將領私兵與官軍的一項舉措。故而。比起一般訓練缺缺的官軍,親軍衛隊無論是在訓練水平上還是戰鬥經驗書行,都遠超普通官軍。再加上因爲需要隨時護衛左右的原因,這一支衛隊可以說是陳德第一時間可以派上去的力量。

“殺啊!”

“殺啊!”

“殺啊!”

……

無數的四喊殺聲響起。

忽然又是上百根雲梯搭了上來,城頭上。頓時就有將士怒吼了起來:“是那些蒙古韃子!”

布達齊顯然並沒有打算依靠弓箭就可以擊潰戰陣。這一次,蒙古戰士門放棄了馬戰,集結着隊伍開始衝鋒向臨清城頭。

伴隨着越來越稀疏的箭雨,是越來越密集的衝鋒。

這一次,比起那些虛弱的新附漢軍,蒙古兵的進攻顯然要來得更加犀利。這些來自漠北草原的蒙古人見慣了貧窮,在殘酷的環境之中成長,大多兇悍狂野,多數都有打鬥廝殺的經驗。儘管不是他們熟悉的馬戰,但攀上城頭的蒙古戰士單挑起來。卻足以勝過第四步兵營裡訓練還只有幾個月的新兵。

而火銃兵在這一刻面對近戰的蒙古兵也頓時感覺到了措手不及。扛着刀槍與滾石檑木的近戰士兵面對突然增多又強悍的蒙古兵,也紛紛支撐不住。

一時間,城頭上竟是立刻就出現了兩個被蒙古戰士突破的缺漏。

“蒙古韃子,以爲我大明男兒無人嗎?”陳德怒吼着,領着上百親軍衛隊衝了上去。

頓時,兩個缺漏就被陳德領着百來親軍堵了上去。

這親軍衛隊可不比那些訓練不足的小兵,個個都有見過血的經歷,無論是戰鬥意志還是心性沉穩亦或者殺伐技巧,都是不弱這些蒙古韃子。

只瞬息間,兩個漏洞就被陳德補了上去。

但好景不長。兩千蒙古戰士已經開始順着越來越多的雲梯衝了上來。一個,兩個,三個……

越來也多的突破點開始增多。

後續趕到的三個預備百戶紛紛送上來,只是這五百人在面對兩千蒙古戰士的衝擊之下。越來越艱難。

剛剛撲滅了一個突破點,卻發現又多了一個。

這個時候,任誰也知道城頭上的情況危急到了極點了。

“正常的攻城戰,豈會一開場就打到城頭上拉鋸?”楊文嶽焦急了:“殿下……”

“不急。”朱慈烺皺着眉頭,望着城頭下的滿清大軍,皺起了眉頭:“韃子的攻城車還沒動。”

楊文嶽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滿清……還未出全力!那些女真精兵!”

“我要知道他們的進攻方向!”朱慈烺喃喃着。拿起了千里鏡,仔細地追尋着戰場上的蛛絲馬跡。

但顯然,同樣老於戰事的蘇拜絕沒有朱慈烺所預料地那般可以輕易發現馬腳。

而城頭上,越來越多的突破點已經出現了。

無論陳德如何打拼命堵缺,卻有種迴天乏力之感。

朱慈烺觀察良久,卻依舊沒有發現女真精兵的進攻髮香。

見此,朱慈烺只能無可奈何地點頭:“虎子臣接手左邊防務,紅娘子負責右邊防務。”

臨清東城是舊城,城牆的範圍其實比新城要大許多。因爲這段城牆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城市四分之三的周長。而這,其實也是陳德防守吃力的原因。

兩千兵馬要負責一個州城的防務,也未免太難爲人了。

終於,在虎子臣與紅娘子的增兵之下,城頭上的防務一下子穩固了起來。

多了四千人,城頭上好不容易攀爬上來,還未組織起戰法的蒙古韃子與新附漢軍便被一個個趕下去。

很快,伴隨着滾石檑木被不斷運上來,伴隨着一根根火把沾着火油將雲梯點燃,城頭下的攻勢頓時遲緩了下來。

“我找到了!”和託指着臨清舊城的東南角里:“我們,進攻那裡!那裡是明軍防守的薄弱點!”(未完待續。)

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十七章:新考成法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四章:太上皇的紅包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十五章:塞外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二章:輿論清議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六章:軍團建制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七十五章:喜訊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九章:微服出巡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六十章:血濺桃花扇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一百一十章:天壇檢閱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二十三章:殺機驚現第十四章:首輔督師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七十四章:朕不慣她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五章:海外開發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二十三章:選妃酬太子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十六章:戰西風臺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二章:建太子護軍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七章:鐵甲艦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