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

罷工固然能夠癱瘓戶部,震動朝廷,讓朝廷不得不出手解決危局。但也意味着朝廷可能震怒之下,直接清洗戶部胥吏。雖然陳皋文等胥吏根深蒂固,看起來勝算很大。但這樣的大招終究是傷人傷己,兩敗俱傷的路子。

而這個時候,被費繼宗、陳皋文等胥吏餵了好些年的王正志就格外有用了。

若是由王正志最後出面應付,那一切彷彿依舊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並不會引起多大震動。而戶部胥吏將罷工作爲引而不發的手段,也擁有了足夠的殺傷力去對付傅淑訓。

這個時候與傅淑訓打擂臺的就是王正志了。

這也正是王正志在此局之中的地位。

“五十萬兩……好大的手筆啊!買我一番馬前卒之用,幹,還是不幹?”

忽然……

王正志想到了一個儀容翩翩,身負朝中衆望的大臣。此人,便是當朝首輔周延儒。

王正志出身北直隸,乃是河間府靜海人。雖然出身進士,正兒八經的文選菁華。但卻不是東林中人,在朝中雖然身居高位,卻被排擠出權力的核心圈子。而這一切,蓋因當朝得勢之人已經是南人東林之輩了。

出身不對付,王正志想擠進東林的圈子更進一步自然極難。

而且,周延儒身爲東林當人,夾帶之中有的是可用之人。自己屢次貼過去尋求接納,卻每次都是一副十分感動然後拒絕的結果。這讓王正志心中窩火,每每念及此處都是咬牙切齒。

現在得了這麼一個機會,王正志如何還會無動於衷?

因爲……一旦事成,王正志手中拿着的就是一整個戶部啊!

今日對我愛理不理,明日……我要讓你後悔莫及!

“哼,沒了你周延儒,內閣之中就再也無人賞識我了嗎?”

想到這裡,王正志復仇打臉之心火熱,大喝道:“來人,磨墨!”

忽然,王正志又是斷喝道:“罷了,老爺我親自去!來人,備轎!”

王府門外,看到王正志的小轎從小門急吼吼地擡出去後,陳皋文輕輕笑了起來:“大戰,這纔剛剛開始。”

……

乾清宮裡,崇禎眉頭緊鎖,苦苦思量,腦子裡滿是遼東戰敗的奏章打轉。提筆在空白的紙張上嘩啦啦下去,隨後又嘩啦啦劃掉

一時間,乾清宮內一片寂靜,只剩下崇禎提筆的事情。

嘩啦啦寫上批覆的時候,毛筆在紙上的聲音頗爲舒緩。但當崇禎不滿意,擰眉用力劃掉的時候,紙張上便傳來難聽刺耳的的聲音,讓陳新甲整個兒心肝都提了起來,徒然變得緊張。

如此一來,陳新甲眼觀鼻,鼻觀心,更加默然。

陳新甲當然知道崇禎在憂慮什麼。

遼東戰敗,數年經營付之一炬,內寇更憂,糜爛中原。這讓崇禎煩悶不已。

更加讓陳新甲惴惴的是中樞的無力,哪怕只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做不到。

面對遼東的敗局,兵部給出的對策是收攏殘兵,據守山海關,整頓燕山邊城關隘,隨後搜刮京營可戰之兵,籠絡左良玉所部北上,徐徐調遣石柱土司秦良玉所部以及廣西狼兵北上。

敗兵敗局,調遣援兵,最首要考慮的當然是能戰。這方面來看,最靠譜的是秦良玉所部兵馬,其次是廣西狼兵。

但四川遠在千里之外,廣西更是遠隔何止三千里,遙遙無可期。

左良玉之兵雖然可用,但誰都知道其兵正在對付張獻忠的兵馬。

故而,論及能用之兵,能解時局之兵,自然首推京營。

總督京營戎政李國楨是個嘴皮子不錯的勳貴之後,世襲襄城伯,其父李守錡在崇禎初年時就擔任總督京營之職。崇禎對其父子倒是頗爲信任,一年二十餘萬兩真金白銀投入,每年慣例成色絲毫不減,可見崇禎之期待。

只不過,對於京營的現狀,旁人或許不清楚,陳新甲豈能不知?

這樣一支中央嫡系主力軍,從一開始崇禎就沒挪開過眼珠子。帝國有內患邊患,在崇禎眼裡,內患比邊患還要重要。崇禎十二年,楊嗣昌督師襄陽的時候,京營主力就已經由京營總兵官孫應元帶去湖北荊門,此刻正在與降而復叛的張獻忠部鏖戰。

至於其他留在京中的京營餘部,不說二十萬軍額被吃空了八成還是九成,就說京營裡一個個帶兵的勳貴軍將,還有幾個是還能騎馬拉弓的?

讓這樣一支軍隊援兵遼東,只怕連出城百里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論及遼東兵事,陳新甲壓根就沒將京營算上去過。但無論如何,這樣的話陳新甲是不會說的。甚至,還要爲京營爭取軍費,稍加整頓,以圖遼東恢復之用。對於陳新甲而言,一個隱隱頗爲恐怖的念頭在心中徘徊,遼東已經糜爛如此,若是山海關不爲依靠,建奴的鐵蹄豈不是又有可能入寇京師?

到那時候……再整頓京營就晚了。

至於白桿兵,秦良玉的確公忠體國,卻遠在四川,沿途不說補給之用,就說張獻忠作亂西南,秦良玉就無力北上。至於狼兵,更只是安陛下之心罷了……

陳新甲心中思路清楚,但這些話只能在心裡打轉,無法寬慰崇禎焦慮之心。

因爲……

更加艱難的問題並不在於沒有對策。

而在於……就連這麼一點微末之計都無法施爲。

至於原因,很簡單:沒銀子!

沒銀子,自然萬事皆休。

想到這裡,陳新甲心中一陣黯然。甚至,在陳新甲的暗自推測之下,屢受打擊的崇禎只怕已經有了求和之心。

陳新甲不知道的是,若沒了朱慈烺對崇禎那一番振作鼓勵之言,此刻的崇禎早就將求和的任務丟給陳新甲去佈置了。

正當此時,乾清宮金燦燦的金磚地面上,接連清脆的腳步聲響起。

陳新甲微微一挑眉,他知道,大學時魏照乘帶着戶部的人來了。

魏照乘是內閣成員,文淵閣大學士,曾任兵部侍郎,入閣後又兼領戶部尚書,最後因爲才能平庸,不堪於事,在接連彈劾之下,這才剩下孤零零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的實職。

魏照乘雖然是財政口出身的內閣大學士,但實際上已然落魄。爲何……今日又上殿了呢?

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九章:搖錢樹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一章:天家親情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七章:鐵甲艦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六章:攻佔仁川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六章:攻佔仁川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二十九章:號召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二章:新的來客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五章:海外開發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五十九章:回禮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一百零五章:倭寇動靜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三十五章:攻守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