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

朱笛說完,將手中的木棍戳在了雅庫茨克旁邊,又在雅克薩、尼布楚等一線畫了一圈。

“都督所言甚是。”李定國說:“而且,根據俘虜的消息,這些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出產應該大部分都消耗在了雅克薩、尼布楚等地的城堡之上。修城、移民,開墾,這些都是十分消耗積蓄的事情。而雅庫茨克附近靠海的地方沒有稍大一些的城市,也沒有足夠泊位的港口。他們想要通過海路補給這支超過五千人的兵馬不現實。”

一直沒有開腔的盧澤提出了一個設想:“是否有可能,是這些俄羅斯援軍自帶乾糧,帶上了足夠五千人兵馬所需要的糧草軍需補給?”

聽了這自帶乾糧幾句話,朱慈烺會心一笑。

“從莫斯科一路趕來,這些俄羅斯人自己帶上一些補給是肯定的。歐洲本土,肯定也會源源不斷增援足夠的補給。但是,兵貴從速。”李定國從雅庫茨克沿途畫了一條線到廟街,說:“遠東地區道路難行。出人意料的是……這裡的降雨並不少。也就是說,雖然現在位於夏天,氣溫升溫。但道路的通行能力實際上依舊很差。在沒有永固公路的情況之下,五千人的軍需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盧澤緩緩頷首。

反倒是鹿景逸聽了這麼久,有些搞不懂情況了,他茫然地看向三人。

見此,朱慈烺也緩緩頷首,示意朱笛繼續說下去。

“一切疑問彙總起來,就是說……除非哈巴羅夫與那歐洲增援來的三千兵馬全部撤退回到雅庫茨克。要不然,這些人就必須解決一個軍需後勤的問題。既然俄羅斯本地經營的據點不可能提供五千人兵馬的軍需後勤所需,那就只有一個原因……”說着,朱笛深呼吸一口氣,在黑龍江的入海口,廟街這裡畫了一個圈:“一切後勤補寄的物資都是外來的!”

廟街之外,是薩哈林灣。薩哈林灣下,就是韃靼海峽、日本海,越過日本海,就是東海,以及遼闊的太平洋。

“可是,羅剎人在這裡並無殖民點。而且,據聞,俄羅斯人連波羅的海都沒有出海口……更別提那幾乎是繞過大半個地球……”鹿景逸地理還挺不錯。當然,也多虧了軍事會議室上懸掛着的世界地圖。那是錦衣衛精心製作的,軍事價值極高。尋常時候,等閒人是絕對看不到的。也就是鹿景逸運氣好,能夠在這裡發現。要知道,上面可是頗爲精細地描繪了俄羅斯的疆域。自然也把俄羅斯現在連個波羅的海出海口都沒有的窘境給透露了。

“當然不是俄羅斯人會提供補給……”朱慈烺幽幽地說着:“甚至,若非是還有黑手在行動。滅了哈巴羅夫,這雅庫茨克自然也是搖搖欲墜,等閒攻入只是時間問題。是還有其他人不想看着我大明佔領遠東,乃至整個北部亞洲啊。”

朱慈烺何等聰慧,看到這些俄羅斯人從歐洲本土調集來了兵馬就猜到了大概。肯定是京師那幾個駐華公使傳出去的消息。

西班牙人“珠玉在前”,策動了一個傑日涅夫。其他公使看了,自然也不吝學習,要讓俄羅斯當炮灰,與大明互相消耗。亦或者,讓俄羅斯這個頗有潛力的小國拖住大明的發展,讓他不得南顧。

事實上,委拉斯凱茲別的沒幹對,用傑日涅夫卻是真的讓朱慈烺怒火萬丈,將精力用在了北疆這裡。

但是,委拉斯凱茲肯定預料不到俄羅斯的確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哪怕沒有委拉斯凱茲的計策,朱慈烺也會收拾俄羅斯。

撇去這些,朱慈烺大約也猜到了,肯定是歐洲幾個國家擔心大明做大,策動俄羅斯增兵遠東。俄羅斯雖然弱小,卻不代表會言聽計從。

自然,這些駐華公使定然許諾了很大的好處。

而這些好處……也定然包括了後勤補寄等增援。

別忘了,荷蘭人、英國人、葡萄人以及西班牙人在亞洲,都是有深厚力量和據點的。尤其是西班牙人,在美洲每年都會有船隻運送來亞洲貿易。

梳理完了這些脈絡,軍事會議室上,衆人也都大約明白了眼前的情況。

“也就是說,俄羅斯人會寄希望於海上的增援?”李定國說完,環顧衆人。

忽而,衆人對視一眼,紛紛不由地笑出了聲。

“有句話叫怎麼說的來着……”朱笛說。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朱慈烺斬釘截鐵。

……

興子走在遠東泥濘的道路上,微微有些皺眉。他來的有些不巧,天下起了大雨。面對沒有完整修好水泥公路的遠東地區,這個時候行軍走路,實在是個艱難的考驗。

她當然沒有冒雨趕路,這個時空惡劣的醫療條件讓哪怕是天皇也沒有任性的條件。只不過,雖然大雨已經過去,天也放了一點微微晴的陽光。可泥濘的地面卻讓押運着輜重的車隊行走得彷彿蝸牛在爬行一樣。

“這下去可不好……”興子喃喃地說着。

這時,身邊一名家臣邁着細碎的步子走來。讓人感覺驚異的是,這竟然是一名女忍者。顯然,這是保護天皇的親信人員。不過,興子在這深山老林裡並無賊人追擊。反倒是大自然的力量讓人難以對付。

名作齋藤千夏的女忍者低聲說:“陛……殿下,從海參崴港相會過的那名朝鮮官員崔成恩來尋殿下。說是有來自大明的緊要事務要報給興子殿下。”

身爲日本天皇,原本是與中國皇帝一個檔次的存在。雖然實際上相差極遠,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的。而今,大明派出王夫之鎮守日本,數年的太上皇當下去以後,日本上下,漸漸已經熄滅了獨立爲國的心思。幕府被大明中心開花,搶走了權柄。外藩各有利益爭奪,難以聚力。最緊要的是,大明代表着先進生產力。緊跟大明的步伐就能吃飽穿暖有錢賺。誰是老大,不言自明。

這樣一來,興子天皇的稱呼也就悄然降格下來。

崔成恩的出現讓興子很以外,按理來說,他應該已經換了另一個方向,開始種田了。

海參崴的流動人口很多,固定人口卻並沒有多少。崔成恩帶着朝鮮移民將海參崴的基礎建設搞定以後,就應該一路深入了。

比如雙城子。那裡也一樣需要朝鮮勞工的建設。

朝鮮人來這些新疆域可不是來享福的,而是修築道路、屋舍、開墾農田亦或者開礦。是來當勞動人民的。

按照興子的預計,就算雙城子的任務輕,朝鮮人幹活麻利,這會兒崔成恩應該也還在奮戰從雙城子到寧古塔的道路。

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性公路。

寧古塔是已經很靠前的前線陣地,作爲大明官軍輜重轉運樞紐而存在。雖然寧古塔看地理位置已經頗爲靠後,附近也沒有什麼高山險峻,道路還算平坦。但架不住量大,大軍需要輜重,奔向北疆奮戰的移民冒險者們也要解決後勤問題。

總而言之,通行情況不佳的陸陸運輸量小又擁擠,這就急需大明開闢另一條補給要道。

不同於潛意識裡,以後世中國疆域爲限的領土。大明這會兒,整個東北亞地區中高緯度的範圍都是大明的。朝鮮既然爲大明所控,自然不能浪費了海路這個優勢極大的選項。

採購糧食,轉運軍備。從朝鮮出發前去,順風順水之下,僅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抵達海參崴。若是從日本,越過日本海,也只需要多花個半天一天的時間。

海路便利,接下來要做的,就只是打通從雙城子前往寧古塔的道路。

從地圖上來看兩地似乎不遠,可測距完畢就能發現,兩地足有四百多裡的直線距離。

在沒有工程機械的這個時空,修築道路可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哪怕只是簡單的平整道路,都需要花費極多的力氣和時間。

要不然,大明如何會給出那般優厚的條件讓朝鮮人入籍。

雖然心中疑惑,但興子還是去見了崔成恩。

“興子殿下,又見到你了。”崔成恩笑着,道明瞭來意:“我是奉陛下命令來尋興子殿下的。”

“殿下……要尋我?”興子目光一亮,又有些緊張地說:“可是在責怪興子增援不利?”

“非也。”崔成恩細細地將前因後果說了起來:“是陛下要委以重任給興子呢。”

朱慈烺當然不是讓崔成恩去怪罪興子的。一開始讓韓日兩國加入,本來就是一個閒子與後招。爲的是解決道路交通與補給問題,加上留後手做預備隊的意思。再說,那會兒情報十分不透明,朱慈烺並不知道俄羅斯的主力在那裡。連對方主力在哪兒都不知道,急吼吼讓興子趕過去又有什麼用。

興子的進場,也只是一個擠壓俄羅斯人可能出現地方的作用罷了。

不過,眼下看來,這個閒子是有用了。

前文提及,崔成恩是奔着連通雙城子到寧古塔道路而去的。

這個任務不輕,工作量說起來很大。但伴隨着後期人手不斷加入,進度還是很快的。而且,作爲主要負責人,崔成恩也不用時時刻刻都在工地上盯着。故而,他去了一趟寧古塔。

在那裡,崔成恩領到了屬於自己的新任務。

朱慈烺剛好也在尋他。

而任務,便是要讓韓日兩國的僕從軍朝着東北方向,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進發。配合從後方趕到的使者團收服當地的土著,同時,尋找着可能存在的通敵部落。

那些在京的外國使團哪怕想要支援俄羅斯人,也不可能有那本事在黑龍江下游附近的地區自己建立起來一個港口。就算那些外國人對俄羅斯打包票,俄羅斯人也不會信。

顯然,俄羅斯人很可能已經壓服了諸多部落,在這些部落的掌控之下,定然有隱秘的小港口可供那些外國人將俄羅斯人所需要的後勤軍資轉運到哈巴羅夫的大軍手中。

崔成恩說了個大概,就將一封公文遞給了興子,興子看完輕聲地說:“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軍令下達,當然不是那麼匆忙倉促的事情。

嘴上交代,定然有說不清的地方。

“那麼,咱們分工一下。”崔成恩沉吟稍許,就說:“以興凱湖爲界。以西的方向,由在下負責。以東的方向,則由興子殿下負責。這些都是曾經海西女真部的地界,只不過滄桑鉅變之下,都隨着建州女真的崛起倒下來被統一了。這其實有利於我大明統一此地。興子殿下,需格外注意其中微妙之處。我此去,會着重與盛京來的同僚一體努力。興子殿下的方向,應該會由後方來的同僚配合。”

“我知曉了。”興子理解了那其中微妙的意思。

朝鮮僕從軍以及日本僕從軍,終歸都是些異族。哪怕有入籍的機會,終歸現在還沒入籍不是。

而統一海西女真部地界上的那些少數民族,終歸是需要以大明爲主體牽頭的。

這樣的疑惑並沒有讓興子感覺持續多久。

新任的海西邊疆直隸州何雨生就任,從海參崴馬不停蹄地跟隨着到了莫溫河衛。並且在這裡建立了海西邊疆直隸州的州衙。

莫溫河衛是開國時候的稱呼了,在後世的時空裡,這裡是俄羅斯人的格羅捷闊沃。何雨生來了以後,便簡單明瞭地命名此處爲海西城。

海西的疆域範圍很大,將整個海西女真部的範圍都囊括了進來。他的任務也很重,不僅要處置好諸多部落的歸附問題,還要配合軍事上的行動。

當然,朝堂給的待遇也很不錯。邊疆直隸州獨立於省,直轄於朝廷,品級也拉得很高,定在了正四品的位置上,堪比各省裡重要大府知府的位置。

這個品級對於原來是天津附郭知縣的何雨生而言,算不上很好,他卻甘之如飴。他很清楚,陛下格外看重能力。在邊疆之上見了本事,往後就能簡在帝心。

沒多久,一場轟轟烈烈的海西剿匪行動開始了。

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六章:傅青主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十九章:皇權下鄉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二章:輿論清議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一百零六章:怎麼這麼能打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一百二十九章:美人如玉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一百一十九章:激將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五章:一派荒唐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33章:第1軍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八十一章:最後的贏家是朕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三章:島津光久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六章:出宮安家第三十九章:誤會與補償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八章:虛實不清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十章:頭陣開打第七十七章:收服忠良 微言活動內有紅包口令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99章:3年復遼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八章:多爾袞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