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

“皇帝陛下意外地表達了希望有生之年能來神聖羅馬帝國旅遊的願望,他提出,希望到時候能儘可能地發現歐洲都在說着中國人的語言。據說,各國使節都提及了這一點。真是個有趣的理想……”弗朗索瓦的報告寫得非常的有趣,也許也是各國使節裡,最缺乏政治意味的一封信。

也只有朱慈烺才能體會這種惡趣味背後的無奈,幸酸,以及無數回憶。

語言,文字。是這個世界上最能體現霸權的存在。

曾經,西班牙語是所有有志於海外開拓之人必備的語言。

後來,荷蘭人的話取代了這一點。但凡想要在商業上有所成就,就不能繞開海上馬車伕的存在。

最終,英國人奠基了這一點。

全世界都在說英國話,用英文,以一口地道的倫敦腔爲榮。一個人想要走向國際,走向世界,甚至僅僅是通過一門考試,就要去學習這種萬里之外遙遠國度的語言。

而今,大明崛起了。

朱慈烺下定決心改變這一點。

在朝鮮,在日本,在越南,在琉球。已經開始出現一股以一口地道北京腔漢話爲榮的風潮,不僅貴族能夠說漢話,就是各地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明白,能學上一口漢話,就能改變命運。

因爲,這代表他可以有機會走出閉塞的鄉村,遙遠的海島,愚昧的山溝,邁向大明國境內,憑藉着一口漢話經商貿易。務工務農。無論任何一條道路,大多數人都能獲得比之前好出百倍的生活,由此完成人生的逆襲。

亞洲這個大明傳統勢力範圍圈的實現是如此的簡單順暢,這讓朱慈烺心情膨脹了起來。

自然,當歐洲使節們紛紛抵達的時候,朱慈烺一樣也是故技重施,爲此不惜搞出一個皇帝陛下有意遠遊的噱頭。

當然,這一點念頭朱慈烺已經與朝臣通過氣。這只是爲了推廣漢話漢文罷了,並不是朱慈烺真的立刻就要遠行。他很清楚,等到中國的影響力擴散到歐洲,估計已經是至少二十年前以後了。那時候,新一代人成長起來,漢話漢文的影響力也將藉助對新一輩的教育完成大力的拓展。

那個時候,朱慈烺估摸着也已經掌權穩固,甚至要開始思索着接班人的問題。等到四十年以後,朱慈烺開始考慮退休,不管去哪兒都不會再有人囉嗦了。哪怕,爲此朝廷要花費鉅額的支出。

撇去這一點題外話,而今各國使節也已經開始結結巴巴地練習着漢話。

“方塊字,一個簡單的字,卻能蘊含巨大的信息量。一個簡單的字,卻要寫這麼多的比劃。上帝,這比拉丁文還要讓人感覺絕望。”英國使節雷萊貝洛克無奈地對身邊的隨從說。

“雷萊爵士務必謹記,不管是法國人還是西班牙人,他們都對中國人的把戲極爲追捧。在這樣一個充滿着魅力的都城裡,他們很快就會爲了追去融入說出一口地道流利的中國話。而您,手持着克倫威爾閣下書信的使節大人,一定不能落後呀。”隨從彷彿憋了許多話一樣,一口氣吐了出來。

這個時代的歐洲是風雲變化,江山改色的時代。

不僅西班牙人在墜落,法國人在崛起,德意志人困於戰爭,瑞典人雄心勃勃。在英國,也見證着一場劃時代的改變。

這樣的改變,起源於克倫威爾。

奧利弗·克倫威爾出身於亨廷登郡的一個沒落的新貴族家庭。青年時期就學於劍橋一個著名清教學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

六年前年,英國內戰,克倫威爾戰隊議會革命,屢建戰功。四年前,克倫威爾在馬斯頓荒原之戰大敗王黨。三年年,克倫威爾改組軍隊,組成新模範軍。由此軍權在握,成爲一名軍事獨裁者。

滄海桑田,兩年前見到明國使節的查理一世不會想到,自己會在明年就被克倫威爾殺死。

同樣,這也代表了而今英國困於內亂,自顧不暇的狀態。

這個時候,克倫威爾派出雷萊出使明國,顯然也是希望儘量低調不惹注意,以至於掀起一場在國外發生針對英國的外交事故。

而更重要的顯然還是一點……

中國也是有皇帝,有國王的。

天底下的國王基本上都是一種動物,難免會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想法。誰能肯定,朱慈烺不會資助王黨在英國掀起血雨腥風呢?

只是,英國人能打的牌實在很少。

這樣想着,雷萊回去寫給克倫威爾的信就不得不變得格外的鄭重。

他希望國內能給他更大的授權,讓他表達出對英國人對中國的善意。儘管,此前克倫威爾已經授予了雷萊相當多的權限。但是,在真切感受到中國的強大與富足以後,他又是如此地緊張着。

唯恐京師的城牆之內,突兀之間又冒出一座英國大使館,而裡面坐着的,赫然就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使節。

事實上,若非是克倫威爾的嚴加控制,查理一世的使節已經抵達了中國。哪怕接下來克倫威爾如何用力,都無法阻攔查理一世派出使節。

雷萊唯一能做的,就是藉助這樣一個時間差,搶先在王黨的使節排出之前刷夠中國人的好感度。

“也許……一口正宗北京腔的中國話,有助於我打開中國的局面……”雷萊,一個操着一口正宗倫敦橋的英國貴族,劍橋大學出身的傳統英格蘭精英,而今抱起了一本用英文注音的《如何學習一口正宗的北京腔中國話》。

“誠摯向您問候,克倫威爾閣下……也許,爲了共和國的未來,我們必須學習中國話了。搶先在所有外國使節面前完成中國話的學習,將是我最近最重要的外交任務!”雷萊奮筆疾書。

……

同樣學習中國話的潮流還在瑞典、荷蘭等等各國之中流傳着。

瑞典人是好奇中國的武備,想要探聽清楚這是否真的是傳聞之中那樣強大的軍事強國。如果是一個富足而沒有足夠軍事力量庇護的國度,那就只能是一頭肥羊。

至於荷蘭人,同樣迫切需要打開與中國人的貿易。

只不過,瑞典女王派出來的使節文斯特普很快就沉浸到了中國贈送禮物的驚喜之中,裡面都是大明帝國皇后精心挑選着的,作爲女子必定會喜歡極了的一些物件。

而荷蘭人,反而震驚在了見到天津衛第一艦隊以後的感嘆之中。

米希爾·德·魯伊特,這個荷蘭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海軍將領萬萬想不到,遙遠的東方竟然也擁有着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

……

京師裡,大明與歐洲諸國渡過了一段格外甜美的蜜月期。

在這樣一段蜜月期的時間裡,大明與歐洲諸國彷彿蜜裡調油一樣。大多數歐洲諸國與中國都沒有利益衝突,在中華文化的感染之下,被大明刷滿了好感度。

面對這樣一個情況,陳貞慧卻只能做重重地嘆息一聲。

“無數美名都是皇帝陛下的,而壞事……就交給臣下來做吧!”陳貞慧已經準備好了前奏,開始解決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一場外交晚宴在位於京郊的流蘇別館裡舉行,這裡曾經是京師一名富商的園林,後來捲入與建奴勾結之案被朝廷收入,擴建成會同館的一處別業。

不同於京師城內的繁華,流蘇別館這裡可謂是極盡匠心,營造了出色的園林景觀。這對於見慣了恢弘大氣的京師建築的歐洲一衆使節們而言,自然又是大開眼界。

委拉斯凱茲步入一處小亭之中,冷豔看着另一邊一個小院裡,法國使節費馬與荷蘭使節米希爾、瑞典使節文斯特普談笑風生。

“委拉斯凱茲,怎麼,在煩憂國內的瘟疫麼?其實,心情開懷一些。據我所知,明國的醫術非常傑出。法國人的笛卡爾可本來身體不佳,卻在中國人神奇的醫術之下由轉好了。”說話的是英國使節,雷萊,讓人意外的是,他說的是中國話。這彷彿成了一個更方便的共同第三語言。

對於雷萊的主動搭話,可謂是讓委拉斯凱茲大感意外。

這可真是個格外不一樣的態度。

要知道,英國與西班牙的關係可實在難以稱得上是好。

雖然都是將近五十年前的老故事了,但英國人與西班牙人曾經在海上的戰爭實在是太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到現在依舊有很多人耿耿於懷。

法國人耿耿於懷自己的無敵艦隊五次出征都經歷着讓人痛苦的失敗。而英國人也同樣感覺精疲力盡,他們費盡心機擊敗了西班牙人,卻在懸殊的國力差距之下,一直到九年前依舊沒有確定對西班牙人的海上優勢。海上霸主依舊是西班牙人,直到唐斯之戰爆發。

但這顯然又是荷蘭人的光榮,他們稱霸了海上,卻對英國人毫無利益可言。

在這樣大家都非常吃虧的情況之下,英國人與西班牙人的關係可謂是很僵硬的。

當然,委拉斯凱茲作爲外交使節,對於英國人的情況自然也是清楚。而今英國內戰,王黨與克倫威爾的戰爭短時間消停不了。作爲一個軍事獨裁者,克倫威爾的外交處境可是很不好。

這個時候,英國人試圖改善外交處境,哪怕對日暮西山又有深仇大怨的西班牙人伸出橄欖枝都不難理解。

畢竟,這裡不是受到舊範圍影響深遠的歐洲本土,而是距離歐洲有着數個月航程之遙的中國。

在這裡,大家都有了新的立場,新的理由。

比如,突破外交困境。

“你的建議,我會考慮。聽着英格蘭的強調,至少比起法國人那含糊不清的話語要舒服許多。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都有共同的見解。”委拉斯凱茲秉持着西班牙人依舊固有的傲慢,同時又竭力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善意與寬容。

這在他看來,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十分了不起的退步了。

雷萊對此毫無感覺,相比於外交的突破,一點點面子實在微不足道。英國人還沒有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擁有着僵硬官僚體制的不是後世的英國人,而是此刻的西班牙人。

“一個強大的法國,是歐洲人所不希望的。”雷萊頓了頓,又說:“可聽說了這一回,陳貞慧大臣邀請我們來此的目的?這裡充滿了東方的魅力,讓人沉醉。但是,這樣美妙的園林應該也不是簡單就可以品用的。以東方人的智慧來說,他們有一句諺語:無事不登三寶殿。想必,有大事要發生了。”

委拉斯凱茲心理咯噔了一聲,總感覺有些不對勁:“希望,是美妙的消息。”

“各位,各位。”這時,殿上走上來了一人,那是王夫之,他的身後,熟悉地跟着他的助手陳漸鴻。

日本的局勢已經漸漸穩定,諸多開疆擴土的大將們也到了論功行賞的環節。

一番封侯賞功之後,王夫之升任新組建的外交部擔任外交侍郎,而陳漸鴻則擔任禮賓司主事。

看到王夫之,大家都安靜了下來。

“請容許我在此緬懷,我國一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永樂三年六月十五,也就是歷史上的今天,是鄭和下西洋的日子。這是一個偉大的起點,代表了帝國外交事業的開拓。而那些大明自古以來……”王夫之着重地點了一句,自古以來。這可是後世中國開疆擴土的神技!

嗯,自古以來,鄭和下西洋所經歷過的那些國度,有許多與大明建立了邦交關係。在舊的體系裡,這是朝貢體系。

比起後世平等的外交,這年頭很簡單清晰明瞭。朝貢,便是說明你這個國家是認了大明當宗主國的。

這一點,在往日算不得什麼。

但現在……

一個自古以來拉出來,這是在確立大明對鄭和下西洋所經歷過的一切版圖……都擁有無可指責的勢力範圍合法性啊!

這時,一副嶄新的世界地圖掛了起來。

當年鄭和下西洋所經歷過的所有沿海國度紛紛被標了起來,特別是那些標註上了紅色區域模塊的地方,更是讓人感覺忍不住屏息以待。

“這些,自古以來就是大明國的保護範圍!”王夫之目光灼灼。

第九十章:上代國王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六十五章:拼殺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七十三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八十四章:開倉賣糧釀反擊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一百一十二張:前軍已復廣寧城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四十五章:復仇馬尼拉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二十九章:救我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八十四章:財政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八十七章:封王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十九章:皇權下鄉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四十一章:清軍的炮第十一章: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三章:暴亂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七十三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二十八章:大明的目標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十五章:一人對千軍 四千字大章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五章:海外開發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十七章:揭曉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八十六章:歸服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八十八章:北上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