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越南烽火燃邊關

越南、高平。

一六四八年,大明二八零年元月。

元月的春風吹拂進高平,莫氏控制的這片最後的核心領土裡,卻是一片風聲鶴唳的景象。

莫敬宇站在莫朝的宮殿裡,左右踱着步子,回想着現在的處境。莫朝的處境很不好,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事實上,就是現在所在的高平,也並非是穩固如山。

四是八年前,莫茂洽的庶母裴氏在升龍自稱國母,號召莫朝的支持者起兵,並迎接莫敬恭歸國。莫敬恭聞之大喜,率部試圖回到升龍,但被鄭鬆擊敗,兵敗至金城縣,最終無奈回到高平。

鄭氏見莫氏賊心不死,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三十年前,鄭鬆率軍北伐,攻擊太原。莫氏也不甘落後,二十五年前,莫敬寬趁機率軍南伐,並煽動各路勢力起兵叛亂。結果兵至嘉林縣被鄭擊敗,莫軍全軍覆沒。莫進口僅以身免,遁入山林之中,逃回高平。

這時,鄭派遣鄭橋率兵攻陷高平,擒殺太上皇莫代宗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斬首。

莫朝偌大勢力,僅僅只剩下莫光祖莫敬寬則與次子莫敬宇遁入明朝。

在幾乎絕境的情況之下,大明出手了。

黎朝無奈,只能封莫敬寬爲爲太尉、通國公,准許他回到高平。

莫朝雖然得意保全,在大明的庇護之下繼續殘存。但莫朝的軍事實力由此更加衰弱,更是每年不得不向黎朝進貢。

黎朝可不會好面子給回賜,而是藉此讓莫朝持續流血。

甚至,就在四年前,黎朝眼見大明日落西山,再不復曾經威勢,決定趁此時機,將眼中釘的莫朝攻滅,於是大舉進攻高平。

好在,莫敬宇大發神威,抵擋住了黎朝的進攻。

只是一戰興起,莫朝又是衰落一分。

比起據有升龍府等平原肥沃之地的黎朝,莫氏據有的高平顯然就貧瘠許多。長此以往,用不了多久,莫朝就會煙消雲散,泯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依靠莫朝自己的能力,莫敬宇很清楚,恐怕守成都守不住。作爲小國,這是悲哀,是現實。

對此,莫敬宇將最後的全部希望落在了北面的那個大國之上。

去年參加大明慶典的弟弟莫靜喜在月前回到了高平。

莫靜喜曾個人都陷入了一副狂喜的狀態之中。

“大哥你可知曉,而今大明全然變了一副模樣。城中高樓林立,京師繁華之盛,據聞比大明盛世之事還要耀眼三分。”

“兵強馬壯,無可與之比擬之國!”

“海上戰艦如山,徐徐壓去,天下無可匹敵之輩!”

“大明已平外患,治內憂,中興盛世可期。此乃我莫朝絕世良機啊!”

……

聽聞了莫靜喜在大明國內的見聞,莫敬宇驀然地升起了無數的希望與驚喜。大靠山強大了,那黎朝顯然也不敢再欺負莫朝了。

只是,道理雖然是這樣,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全然超乎了莫敬宇的預料。

……

事情,要從兩個月前,鄭柞也回到升龍府以後說起。安南一地,三國都派出了人馬去了大明參加朝拜進貢。莫氏有莫靜喜去,鄭氏也同樣有鄭柞去。

兩個月前,升龍府。

鄭氏的王宮之中,一行四人正在緊鑼密鼓地討論着北方那個心腹之患的近況。

“柞兒,北國真如那莫靜喜所言一般強大?”說話的是鄭,而今封號清都王的鄭氏第四代領袖。被他稱呼爲柞兒的就是鄭柞,按照原定歷史算下來,再過六年,他就將繼承鄭氏第五代繼承人的位置。

但按照眼下的局勢,歷史已然改變,鄭氏上下都感受到了極大的壓抑。

鄭柞去年代表鄭氏入朝大明,自然也是如莫靜喜一樣,見識了大明內外模樣。此刻見父親問起,躬身說:“父王,眼下明國的確不一樣了。那建奴被滅,流賊北平都是真的。尤其是我所到之處,都見朗朗讀書之聲。興修學校這等事,歷來都最是費錢。可明國一縣之內,就能同時開建至少三所學校教導千餘子弟。這樣的事情,真是前古未聞。而我去過的那個縣,還只不過是廣西一出貧瘠小縣罷了。”

“也不知那明皇想了什麼法子,這般生財有道……”鄭聽了,凝眉起來。這是他的一個心病。

按說,鄭氏比莫氏強大許多,經濟實力也要強大很多。但莫氏那邊卻得到了越南大部分讀書人的支持,因爲莫氏在位時開了數次科舉,擠出銀錢供養着讀書人。所以輿論士子環境,讓莫氏都佔了優勢。

輿論之處,在越南這種地方用不上。但人才的傾向落在莫氏裡,卻讓鄭很是不爽。

他也曾想過開科舉,只是算了一筆賬,也就失去了重視文教的心思。

太費錢了。

莫氏可以別出心裁地搞另類優勢,他卻要維持軍事上的優勢。

但大明偏偏就在這最費錢的事情上做得這般出色。他不認爲這都是大明將軍費挪用後的結果。沒有一直強大軍隊是平定不了內亂與外患的。

那麼,只有一個答案可以解釋。

大明的強大超出了鄭氏等人可以理解的地步。

鄭柞雖然竭力給出了好幾個答案試圖解答大明強盛之緣由,但鄭心中明白,真相遠不止於此。

這樣想着,鄭也就決定不再管這點細枝末節,而是迴歸到了這一回的正題。

“莫氏不能再留了!”鄭目光陰沉,他想起了四年前的失敗。

他年紀大了,沒有幾年可以好活了。就是這幾年,他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精力與生命力的流逝。

再拖下去,他有生之年恐怕已經看不到解決莫氏的機會。阮氏畢竟已經做大到無法收場的地步,的確無能爲力,但一個弱小的莫氏若是還解決不了,他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

聽父王如此態度,鄭柞精神頓時振作起來。

他基本上已經被鄭委任了國內大小事務,是鄭氏的繼承人。雖然地位很高,但位置並不意味着就穩固無憂。

至於緣由,自然也是很簡單。

沒有威信。

戰爭,立下軍功,這是鄭柞立威的最好時機。

“兒臣也以爲如此!”鄭柞紅光滿面:“而今明國強盛,若是讓莫氏得此時機,定然禍患延綿不絕。只有趁着明人還未反應過來,迅速滅亡莫氏,便可生米煮成熟飯。讓明人有苦說不出!況且,我官明國君臣,平素最愛計較。海外之事偏僻之事,尤其愛以得失計較。若是攻滅莫氏之後,我等言辭謙卑,作恭順之狀。自然可以讓明國熄滅怒火。到時候,再派遣兵馬挑撥阮氏,則可以求援明國,繼承莫氏於安南之位。”

聽了鄭柞這般侃侃而談,鄭格外開懷。

這一番言論,真不是尋常人可以說出來的。這個決斷,也做得很是難得,很是不錯。

莫氏的大靠山明國強大,那莫氏的地位也顯然得以穩固。現在,莫氏還未反應過來,自然應當迅速剿滅。若是等莫氏在大明爸爸那裡要錢要人要物更加強大,說不定反而會危及鄭氏的地位。

相反,鄭柞對於大明的外交戰略判斷也不能說錯。

對於朱慈而言,不管是鄭還是莫敬宇,都是不認識。不管是鄭柞還是莫靜喜,都沒有偏向。對他而言,這些人都是一樣的恭順,一樣的路人甲乙。自然,論及政務處置,還是以利益爲準。

大明的外交戰略,首要是不允許存在邊境強國。所以,扶持一個弱小的莫朝制衡一個較爲強大的鄭氏黎朝成了主旋律。

若是鄭氏吞併莫氏以後,依舊有一個阮氏可以與鄭氏互相制衡,那麼大明的外交格局依舊不受動搖,並非是不能承受的結果。只要鄭氏做足姿態,讓大明感受不到來自鄭氏的威脅,那很可能大明爸爸也不會給莫氏出頭。

畢竟,一石生米煮成熟飯,大明派兵進攻鄭氏並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

“鄭棟、丁文左。你們以爲如何呢?”鄭問下在場的另外兩人。

鄭棟是鄭氏裡另外一員本家大將,而丁文左則是鄭氏而今的一員後起之秀的小將。也是鄭認可的軍方要員。

雖然是詢問的想法,但若是鄭不認可,豈會有鄭氏二人的問及?

兩人都沒有疑慮,皆是躬身一禮應下:“末將以爲此乃上策。”

“末將以爲上佳,願爲先鋒。

“好!”鄭撫須大笑:“此戰,以鄭柞爲主將,領鄭根、鄭棟、丁文左三部兵馬,出征莫氏!”

“喏!”

……

現在是大明二八零年的三月,莫敬宇在一個半月前花了重金用了大明郵政的信鴿將國書遞去京師。

“也不知道這一策出來,能不能嚇退那鄭氏賊子……”莫敬宇說着,心裡一點底都沒有。兩個月前,鄭氏忽然間厲兵秣馬,也不顧春耕這等對於農業社會而言格外重要的時節就宣佈出征莫氏。

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壞事,但鄭氏的這一手的確嚇壞了莫氏。

整個高平城內都蔓延着一股恐慌的不安。

爲了解決鄭氏這個宿敵,莫敬宇一方面竭力調集兵馬,準備固守。同樣,也將另一個一勞永逸的法子給拿了出來。

“獻安南一地,舉國內附!”莫敬宇目光閃爍,這是他這一回送出去的國書主旨。

沒錯,莫敬宇要將大明拉入場內。

也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打破安南一地脆弱的平衡。面對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哪怕以越南三國合力都未必能抵擋,更何況鄭氏只是其中之一?

當然,以明人功賞過罰的態度,應該也不會重蹈覆轍罷。

當年永樂大帝如何雄才大略,可依舊逐漸丟失了交趾。以明國君臣最重得失的心態,定然不會做虧本買賣。到時候,很大可能會以羈縻藩國之策爲安南一地之道。作爲帶路黨,那羈縻的本地土官還能是誰?自然是莫敬宇!

這一點,莫敬宇頗有把握。

這年頭的雲貴許多地區,也是有大量的土司呢。

當然,光是雲貴的案例還不足夠。莫敬宇已經排前莫靜喜連夜前往廣州,尋找希望公司與遠征公司的主事。他很清楚,這兩個殖民公司的巨頭深刻影響着大明海外戰略的實施。

爲此,莫敬宇已經將鄭氏的田地大量彙總成冊,準備都賣給遠征公司與希望公司,當然,也少不了恆信商行一份。

左右是慷他人之慨,莫敬宇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但把握,卻是因此大增。

他很清楚,只要與明人的利益捆綁到一起,那安南的事情就能平定了三分。

只是……算盤打得好,卻強不過鄭氏咄咄逼人。

不過小半月過去,當時間到了大明二八零年的二月二十六時,高平城被圍。

莫敬宇再以此走上城牆上時,滿目蒼涼:“鄭柞狗賊!真是不顧安南一地全部子民了嗎?這一戰打下來,整個春耕都荒廢了。今年起,得有多少人餓死……而且,打得這麼狠,這麼狠!”

真是太狠了,整個戰場上,到處都是死屍。城牆上滿是搬運不及的屍首,而城牆下,更是鋪墊起了一層又一層的屍骸。

鄭柞根本不管什麼瘟疫的憂慮,竟然硬生生要用屍骸與土堆點起來的小山攻破高平的城防。

這是絕對實力下的差距,莫敬宇再多聰明卻依舊發揮不了。

春天正是一年四季糧食最少的時候,鄭氏發兵得很急,城內儲糧不多,才半個月下來,城內的糧食就被迫全部管制供應軍需。

但是,這距離莫靜喜出城纔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啊。

半個月,就打出了狗腦子。

損失之慘重,讓莫敬宇心驚膽戰。他開始思考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自己能等到明國援軍嗎?”

哪怕大明迅速做出決斷,不在決策之時有一絲一毫的擔憂,但明軍要出兵,卻定然需要準備兵馬糧草。更重要的是,一旦發動民壯,大明是絕不會爲了區區一個莫氏而耽誤國內春耕的。

這也意味着……很可能要一直到五月大明纔會出兵,六月纔會抵達高平!

四個月過去,黃花菜都涼了。

“打得好呀……打得好!糧食,他們是沒有。可行軍乾糧,我有啊!銀子,白花花的銀子……我就不信了,高平城裡莫氏百年積蓄,就拿不出?”金志達將船停在了雷州港,望着對岸的高平,癡癡發笑。

第五十一章:戰鼓擂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八章:兵圍漢城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一百七十四章:曹門大營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三十一章:一網打盡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二十三章:天賜良機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八章:解決問題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三十七章:全軍抵達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四十六章:坩堝鍊鋼法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7章:1舉多得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一百二十六章:伏兵猙獰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十五章:塞外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十九章:使詐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二章:琉球往事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五十一章:戰鼓擂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十章:就是那個平天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