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孫傳庭領兵兵臨渭南城下。

恰逢李自成於山陽大敗而回,大順軍四面楚歌,形勢岌岌可危。

李自成當機立斷,將甘肅陝西兩地守軍調往西安,企圖做最後一搏。

就在這個時候,崇禎終於得到了孫傳庭私自出兵的消息,於是聖旨八百里加急而來。

“聞將軍私自出兵,朕心甚寒,將軍欲反乎?若不反,則速退兵固守潼關,若欲反,天子之師轉瞬即至,將軍必將身敗名裂。”

孫傳庭並未退兵,反而上了一道奏摺說明理由。

“闖賊自立國號爲順,欲成大業。山陽山賊與闖賊激戰正酣,此時出兵事倍功半,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一戰可保陝西十年安定局面,望聖上三思而行。臣誓不退兵。”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五,京師,紫禁城,文華殿。

崇禎手中拿着孫傳庭的奏摺,臉色鐵青,奏摺也因爲手上過度用力而有些變形。

王承恩眼見此景向周圍服侍的宮女太監使了一個眼色,讓他們退了下去。大殿之上只剩下了崇禎和王承恩兩個人。

“皇上,天下的事雜得很,難免會有一兩件煩心事,皇上不要往心裡去,龍體要緊。”

“呵呵,龍體要緊。孫傳庭這是要反了,大明立刻就沒了半壁江山,還要龍體有什麼用?”

“朝廷的事老奴不敢多嘴,老奴只關心龍體康健。”

“罷了罷了,你就陪朕說兩句話,你在朕身邊這麼多年,朕還信不過你麼?”

王承恩面露爲難之色,這可是個難題,若是自己說得多了不免讓皇上起疑自己早就有干政之心,若是說的少了皇上不開心自己也討個沒趣。

“皇上,老奴整日在這深宮之中,見識未免有限,皇上只管說,老奴聽着便是了,至於想出解決的辦法,老奴只能盡全力而爲。”

“關外傳來戰事,陳奇瑜與清軍韃子交戰兩天,以己方一萬人傷亡的代價換回了清軍八千的傷亡,如今清軍已經閉營不出。”

“陝西總督孫傳庭未得朕命私自出兵,攻打闖賊。朕下了聖旨讓他退兵,他竟然回答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誓不退兵!”

“朕欲調回陳奇瑜,征討孫傳庭,你覺得如何?”

“皇上,老奴實在不懂國事,只是孫傳庭既然還在征討闖賊,沒有公然造反,想必是還有一絲忠君之心,關外韃子虎視多年,纔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啊。”

崇禎冷笑一聲:“忠君之心?哼哼,他若是有忠君之心,豈會不聽朕的號令,朕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

王承恩連忙說道:“皇上,老奴雖然不懂打仗,可是關外戰場形勢一片大好,就要取得大捷,現在讓陳奇瑜退兵是不是有點可惜了。”

崇禎冷哼一聲:“朕不管,孫傳庭竟然敢公然上奏摺反抗朕的命令,就是造反。若是不解決了他的問題,天下的武將都站起來造反,讓朕如何自處?”

“王承恩,下聖旨!”

“薊遼總督陳奇瑜聽旨,孫傳庭公然違抗聖命視同造反,限你三天之內解決關外難題,然後退兵入關,討伐叛將孫傳庭!”

關外,寧遠城,將軍府。

陳奇瑜正在來回踱步,急躁不安,剛剛一名騎兵來報,筆架山果然發現了大批清軍自海路而來。

由於陳奇瑜事先示警,筆架山守將早就做好了準備,如今正與清軍激戰。

守軍將領說,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己方,這場戰鬥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己方,還請陳總督放心。

進攻筆架山的阿濟格心都寒了,本來以爲這是一場突襲,以清軍的戰力必將一戰而下,自己到時候回黃太吉哪兒領賞便是。

誰知道筆架山守軍早有準備,淺海之處佈滿木樁不算,登陸的地方灑滿了水結成了厚厚的冰層。

清軍將士站在上面保持平衡都不容易,更別說掏出弓箭瞄準。

於是第一批登陸的八百人瞬間成了明軍的活靶子,在密集的弓箭射擊下,清軍只逃回來不到三百人。

出師不利的阿濟格想換一個地方登陸,誰知道周圍的地方全是厚厚的冰層,竟然沒有一處下腳的地方。

筆架山的將士們用了兩天兩夜,將沿海十里的防線全部打造成了冰層。而且海邊的觀望塔很容易發現清軍登陸的地點,於是大批弓箭手就隨着觀望塔的旗語移動。

阿濟格試了三次,損失了八百多人,終於不再試圖越過冰層,去尋找正常的陸地。

來到了距離筆架山十餘里的地方登陸之後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強攻筆架山。

只這一夜又給了筆架山守軍機會,守軍們將上山的路大部分倒上了水,經過了一晚上的嚴寒,又結出了冰層。

而且上山的路只有一部分冰層,爲的是以後好剷除這些冰層繼續運糧。

可是在筆架山防禦兵將的弓箭下,清軍根本繞不開冰層,於是一個摔倒滾下山去,往往撞倒數個人。

阿濟格打了十幾年的仗,大多數都是騎兵衝鋒,從來沒見識過這種打法,心中焦急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眼見自己的行蹤馬上就要暴露,到時候腹背受敵必然完不成這個任務,阿濟格心急之下又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

他決定身先士卒,進行一次衝鋒,直接摧毀明軍守將的戰心。

如果這是在平原上,他的想法還有一定可行性,畢竟平原之上騎兵來去如風,很容易殺到明軍面前。

可是這是筆架山,完完全全的山路,騎兵根本無法衝鋒,只能全部下馬變成步兵。

變成了步兵之後的清軍對抗明軍的優勢便不是這麼明顯了,再加上明軍死死佔據地形之利,面對兇猛的清軍衝鋒也毫無懼色。

明軍將士的表情就像是一個老獵人看到了兇猛的野豬,雖然野豬的傷害力極高,但是有經驗的老獵人絕對不可能讓野豬碰到自己的身體,反而會出手擒殺。

阿濟格帶領兩千將士分成三批發動了七次進攻,全部以失敗告終,再清點人數時只剩下了一千餘人。

這個時候,阿濟格終於明白了這個任務自己絕對完成不了,若是不能當機立斷離開這裡,馬上就會被得到消息趕來支援的明軍包了餃子。

最終,阿濟格在筆架山下扔下了近兩千具屍體,狼狽地乘船逃了回去。

陳奇瑜在將軍府來回踱步,旁邊坐着的八位統帥也有些心情忐忑,筆架山受襲的消息讓他們有些不安,若是筆架山真的被攻破了,到時候沒了糧草這仗還怎麼打。

黃太吉在大營之中和范文程對弈,他倒是信心滿滿,畢竟自己這條計策十分隱暗,對面的明軍根本不可能想到這一點。

黃太吉沒想到的是,對面的主帥陳奇瑜竟然讓諸位統帥模仿自己的想法出兵,他更沒想到的是,一位這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吳三桂看着沙盤就能推斷出自己的計策。

將軍府的大門被打開了,一個氣喘吁吁地士卒大聲喊着:“筆架山大捷,殺清軍一千八百人,清軍偷襲失敗倉皇逃竄。”

聽到這句話,陳奇瑜瞬間鬆了一口氣,在座的諸人站了起來:“恭喜大帥!”

與此同時,清軍的大營之中也傳出了阿濟格的慘叫:“皇上,大事不好了!”

正在與范文程對弈的黃太吉手中的棋子抖了一下,他的心也隨之沉了下去。

阿濟格一臉狼狽地走進了大帳:“皇上,明軍早有準備,用水灑在冰層上,我等無法就近登錄,只好遠遠登陸。”

“誰知明軍狡猾,又在上山的路上造出了厚厚的冰層,臣帶人衝了七次也沒衝上去,白白損失了將近兩千名勇士。”

黃太吉和范文程對視一眼,面面相覷。

黃太吉開口道:“你是說明軍早有準備?”

“是啊皇上,他們在岸邊的冰層明顯不是一天能造完的。”

范文程嘆了一口氣:“皇上,明軍陣營裡面有高人,這仗可能打不下去了。”

黃太吉點點頭,如今多爾袞欲行不軌,倘若自己再打下去傷了元氣,只怕到時候皇位都保不住了。

“傳令各旗,立刻收拾輜重馬上退兵。若是筆架山戰勝的消息傳到寧遠城,咱們再想走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清軍紛紛開始收拾行囊,裝好輜重,準備撤軍。

目光回到寧遠城,就在陳奇瑜和衆將欣喜若狂的時候,崇禎的聖旨也到了。

待錦衣衛將聖旨宣讀完畢,陳奇瑜和諸位統帥臉上再無一點喜色。

陳奇瑜淡淡地問道:“敢問孫傳庭殺到了哪裡?”

錦衣衛如實作答:“已經殺到了渭南城下。”

聽到這裡,陳奇瑜鬆了一口氣,原來孫傳庭根本沒有造反的心,只不過出兵之前沒有向皇上稟報,皇上臉上掛不住所以纔要着急征討他。

“孫傳庭可有向皇上奏明爲何出兵?”

“具體的奏摺下官沒資格看,只是聽說孫傳庭說了一句話惹惱了皇上,這才讓督師出兵征討。”

“他說的何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請大人回到京師之後幫我也帶一句話給皇上。”

“什麼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58章 鬆錦前序第16章 奪軍整營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320章 大婚(九)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58章 鬆錦前序第215章 宴請第39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31章 息事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96章 進京勤王第202章 毒計第57章 捉鬼(上)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23章 針鋒相對第3章 冒死以諫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55章 逃脫第138章 爭辯第12章 殺雞儆猴第36章 百密一疏第232章 成都事第92章 紅顏禍水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50章 四面結仇第71章 出兵第52章 歸順第42章 對牛彈琴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59章 警明鐘響第10章 陳兵邊境第57章 捉鬼(上)第86章 放縱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178章 血債第23章 楊林和戴小蟲(1)第92章 紅顏禍水第76章 沒有退路第167章 進退維谷第23章 河間召對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180章 暗流第45章 拔刀相向第207章 城中事第56章 意外第35章 蓄勢待發第71章 皇宮第80章 隨機應變第173章 兵鋒所指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37章 潰敗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216章 成都亂第30章 要前途還是要哥哥?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76章 連環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165章 上後山第39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3章 阮大鋮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22章 班師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53章 將計就計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229章 曙光第256章 密謀第43章 我看你們兄弟還是去唱戲吧第6章 大婚(六)第82章 娘宮嶼第35章 讓你們久等了第59章 酸梅一夢第76章 沒有退路第64章 騎兵對衝第207章 城中事第58章 鬆錦前序第76章 激戰城頭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17章 敬我們死去的總哨爺第13章 反出營去第79章 炮灰第86章 放縱第214章 論事第315章 大婚(四)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136章 黃龍第38章 霍州之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