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_第486章 毒計(2)

很多事情,東林3代是看不明白的。

汪文言卻看的很明白,比如遼王久鎮西南這1件事。正是因爲遼王在西南,與王3善連成1體,北有蔡復1、楊肇基形成1個囊括4川、貴州、雲南、陝西、山西、寧夏、甘肅的西軍體系。

這是皇帝的後手,是皇帝自身的安全繩。誰害他,那禁軍京營與西軍聯合,搞死1切作亂的人不是問題,大不了打破1切從頭開始。

遼王坐鎮西南,即是皇帝的安全繩,也是1根催命吊頸之繩。到底遼王能起到什麼作用,取決於兩處,是皇帝對遼王的信任,以及遼王的忠誠。

作爲皇帝的嗣兄,皇室內部排序,遼王的繼承序列只比皇長子朱慈煊低1位,現在又握有西南監察大權,屢屢清洗已在底層豎立賢王形象,更是威懾着西南諸省文武。威懾力,9是力量。

還握着尚方劍,用皇帝的尚方劍砍掉忠於皇帝的文武,也不是什麼有難度的事情。正因爲這批人忠於皇帝,更不會防範遼王手裡的尚方劍。

東林想要翻身,只能打1場改天換日的大戰役。沒有什麼風波能比得上國君更替來的更兇猛,也沒有什麼買*扶植1個皇帝更划算。

只要幫着遼王上位,那別說富貴,連着家仇血恨都能1起報了。

汪文言也跟着破罐子破摔,他也沒法子。不配合,殘存的這點人9要鬧內訌,還要將他軟禁。他實在是對東林3代缺乏信心,缺乏必要的歷練,都是1幫孩子,能做成什麼大事?

所以,只能支招,將1切可以利用起來的資源利用起來。最不濟也要割據巴蜀雲貴之地,有1個喘息、談判的機會。

黃宗羲去重慶,除了輸誠繼續拖時間外,策反遼王部屬也是1個很重要的步驟。只要遼王的部屬心動,那裹脅遼王,遼王不反也得反。

這也是中樞文武詬病遼王在西南的原因,相對於中樞的詬病和可能危機,朱弘昭更怕將遼王着召回來後,1家子1起被‘雷’劈死。

造反,向來是1個大工程。

信息不便,聯繫各處是最浪費時間,也最有風險的。

別看有的人被皇帝打壓的像狗1樣,可9是不會反抗,你去串聯,可能你前腳拿到人家的血書,後腳人家9告密去了。

但汪文言是什麼人?他自認這點眼光還是有的,有信心將骨幹力量拉來。

9月十4,中秋節的前夕。

對於這有史以來第1個9月中秋,很多人是詬病的,那些被流放的人,更是什麼都不怕,什麼話都敢說。

比如甘肅山丹軍馬場的朱燮元,他是原來的4川巡撫,功績是很大的,保住了成都,遏制了奢崇明部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勢,又與秦良玉逐步收復4川失地。然後守住4川防線,看着貴州那邊王3善累死累活平叛。

貴州兵馬兩次先勝後敗,原因9是朱燮元麾下2萬川軍隔壁觀望,待在那裡看風景。爲的也不復雜,簡單的養寇自重,想和朝廷要更多的權力罷了。

歷史上這位看着王3善發動決戰,爲了避免秦良玉主動出擊,硬是以鬆藩不穩爲由,將秦良玉所部調離前線。結果9是失去秦良玉所部鎮壓的奢崇明部殘存3萬人向水西支援,將第3次進入水西地界的王3善打的中軍全滅。

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是王3善中軍大將,率部斷後與兩千白桿兵戰死。王3善自殺,抹脖子是個技術活,1時沒死透,大罵不止激怒叛軍,才死亡殉節成功。

王3善死了,天啓還是沒同意朱燮元的請求以及朝中的提議,硬是以蔡復1爲貴州巡撫去負責平叛。貴州這地方軍隊多了要餓死,軍隊少了又護不住糧道,仗打的很憋屈。餓死、病死的減員,遠比戰死的要多。

蔡復1硬是被活活拖死、累死、病死在軍營裡,實在是打不動,缺乏4川方面的夾擊,貴州方面真的打不動。

然後,朱燮元如願以償,拿着尚方劍統率5省聯軍,全權負責平叛事宜。

看到這老頭兒帶着川軍要殺過來,安邦彥、奢崇明等人請降,朱燮元以詐降爲藉口不納。終於拖了1年多,零敲碎打,將延續、貫穿整個天啓朝的西南奢安之亂給平了。

天啓朝,明軍9是兩線作戰;崇禎時期,又有土司沙普之亂,最後還是降清的吳3桂給平掉的。西南戰事,1直吃的是南方周邊數省的錢糧專項款,這筆錢始終沒有投到北京或中原戰場。

所以崇禎朝,明軍是3線作戰,打到後期中原敗壞,出現了1種什麼情況?南方的物資,無法運到北方去。因爲漕運體系徹底崩了,河道幾十年沒修正式修整過,又是不斷大旱。看着大明1體,實際上已經分割了。

北方缺南方的物資輸血,南方缺北方的兵,兩條腿1起瘸了,胳膊也不聽指揮。

現在,這位原來的4川布政使負責重慶周邊政務,後來在成都大員1起崩了,唯1站出來挑大樑,朝廷緊急委任的原4川巡撫,紹興山陰人朱燮元,正在山丹軍馬場給這裡的丁役講故事。

他剛過完6大壽,對於老人還是有淵博知識的老人,國人傳統歷來是很尊敬的。

所以朱燮元告別繁重的體力工作,給工作中的丁役講故事,或者給軍馬場子弟進行啓蒙教育,日子過的很是悠閒。

山丹衛在張掖東,東南百里多9是焉支山,在河西走廊中部,植被水草豐茂,歷來是各朝軍馬養殖基地。

河西走廊有多重要?看看張掖的名字9知道,掖,9是胳膊窩。張掖,顧名思義,9是展開胳膊。掄開胳膊除了打人外,還能幹什麼?

從形象上來說,張掖這個名字,比武威還要武威。

山丹軍馬場是太僕寺原十7處核心官營軍馬場之1,現在內地各省官營牧場以牛羊驢子這類民用爲主,變成經營養殖類產業。畢竟有了蒙古、遼東諸省,還有河套,大明已經不缺馬了。

但山丹軍馬場直接供應着秦軍所需,又是傳統的軍馬養殖重要地區,這地方不養馬纔是浪費。哪怕轉型,也競爭不過周邊河套、寧夏、青海的牧民。所以,邊塞附近的官營牧場繼續以養殖軍用馬匹爲主。

山丹牧場的牧監是雲南昆明人,萬曆38年進士傅宗龍,這人運氣不好。原來是御史下放趕上奢安之亂,跟着王3善也能算是從龍之臣。

可朱弘昭在招安西南迴京前腳走,人還沒到京師,傅宗龍的摺子9送到天啓手裡,當時西南不少文官有權彈劾的都在彈劾朱弘昭。傅宗龍的摺子挺過火,認爲齊王跋扈嗜殺,且善於籠絡軍心,建議天啓防範。

這封摺子留中不發,後來朱弘昭登基,司禮監的人爲了表示忠心,將這類摺子都給1股腦拋出來。所以即便各處對傅宗龍有很高的評價,給皇帝推薦,可傅宗龍依舊沒有起色,反倒弄到這裡來養馬。

否則以他的資歷,完全可以主政1省。

中秋佳節將至,傅宗龍這個7品牧監按着去年的規矩,要趕在天黑前給各處吏員、獸醫、學徒、丁役送去月餅。

最後才駕着牛車,提了兩壇酒,帶着月餅來朱燮元住處。

朱燮元這位曾經西南官員眼中的西南王,此時住在低矮的黃土板築覆蓋茅草的小土屋裡,紅柳枝條圍起來勉強算個院牆,院中還有1個大大的棚架,這是平時朱燮元給馬場少年啓蒙的地方。

院子裡,朱燮元來了客人,依舊是1襲粗布黑色打着補丁的長袍,手裡端着瓢,抓着1把把磨碎的豆料撒着,喂着院子裡十來只雞。

磨難不改本色,笑吟吟與來客暢談着自己將要完本的書。

軍馬場養殖的是戰馬,光吃草是不行的。良馬訓練爲戰馬時,每日都是高強度體能消耗,需要大量豆料補充體能。自然,公家的東西,稍稍抓1點回去餵雞也是正常,馬又不缺這1口豆料不是?

夜風呼嘯,土屋上茅草飄揚,隔着低矮紅柳枝條院牆,傅宗龍望着搖頭輕嘆。

他雖然不走運,可他不認爲自己有錯。當初他是天啓的臣子,自然要爲天啓考慮。至於眼前的待遇,他不着急,他相信王3善入主中樞時會拉他1把。

只是朱燮元的待遇前後懸殊之差,讓他感慨而已,也僅僅是感慨。

別看都是曾經共事西南的,傅宗龍與朱燮元沒有1點交情,1個是4川文武頭頭,安逸坐在那裡看着戰事進展;1個是貴州戰場的監軍御史,別提肚皮問題,9連腦袋都不知道啥時候會被叛軍割去。所以能有好交情,纔是咄咄怪事。

今天,9是按例來送禮品慰問1下。若無必要,傅宗龍是不願意來見朱燮元的。

唔,朱燮元是個大胖子,按照漢尺來說是‘身高8尺,腹大十圍,飲啖兼2人’,是個很能吃飯的又高又圓的大胖子。

長得像個貪官,可人家精通兵法刑名、著書教育、農墾水利的同時,也擅長財政貨殖之術,理政時這方面多有建樹。被流放到這裡孤身1人,也沒俸祿可拿,9靠着啓蒙教學,也攢下了不少的家底。

朱燮元迎着傅宗龍入屋,對於牆角揹簍裡的豆料,傅宗龍也全當沒看見。畢竟馬場那麼廣袤的土地,也自己種植豆料。不然光靠外面補助,太僕寺這個錢袋子9有些名不屬實了。

“紹興黃酒?”

朱燮元看着酒罈,9認了出來,是自己老家的,笑呵呵接過來,俯首嗅了嗅,哈哈大笑。

交接了禮物,傅宗龍笑道:“酒是河南總督梅司馬所贈,說是西北寒氣重,朱公吳人,恐難適應。”

“這混小子瞎說,十年前,老夫可是陝西按察使,豈能懼怕西北之寒氣?”

朱燮元與梅之煥的伯父梅國楨是朋友,也教導過梅之煥,這9是複雜的江南士紳關係網的1面。

小心翼翼將兩壇酒放好,這東西可難得,真的經不起搖晃,還不耐運輸。估計是鐵路運來的,否則這老家的酒1路顛簸抵達4千里外的西北,早9酸了。

朱燮元點了羊油燈,傅宗龍看着朱燮元的客人,覺得有些面善,9看向朱燮元。

說的難聽了,別看現在笑呵呵的,朱燮元可是政治犯,接觸什麼人都是要彙報的。

“傅牧監,此乃老夫西南舊部羅象乾。因公務趕赴酒泉,路過此處前來拜謁。”

羅象乾身材矮瘦,掛刀,對着傅宗龍拱手:“下官4川都司府參軍司參軍羅象乾,見過仲綸公。”

想起來了,傅宗龍拱手:“真忠義之士也,不知羅參軍所來何事?”

羅象乾道:“奉令專司涼軍冬裝武備1事。”

4川盛產紡織,西北軍隊的軍裝近幾年由4川負責供應,明年將會更替新式軍服的事情傅宗龍也聽說了,點頭道:“是個麻煩事。”

全軍換裝,這是很燒錢的事情,落實工作也麻煩。

南京_第463章 雪中送炭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南京_第428章 家宴鐵網_第372章 澳門(1)南京_第468章 偷襲(中)時勢難造英雄_第104章 張榜戰死青陽_第202章 日不落,籌備鐵網_第422章 長相與命運時勢難造英雄_第119章 西天9在腳下(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4章 飛熊入京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南京_第589章 流放3萬九邊大同_第36章 公子所失,有恩無罰啓明_第319章 曹文詔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九邊大同_第66章 河套蒙古寇邊時勢難造英雄_第123章 兵賊聯手,所向無敵(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3章 齊!(1)九邊大同_第18章 私鹽!青陽_第250章 誰的膽子大?南京_第552章 瓦剌干涉時勢難造英雄_第112章 撕破臉面(2)南京_第573章 王爵也不好封了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4章 飛熊入京九邊大同_第35章 焦炭鍊鋼,人心不足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1)啓明_第348章 暗潮上南京_第522章 銃刺衝鋒(3)南京_第544章 南京1日遊下啓明_第353章 1杯酒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5章 抵達重慶九邊大同_第22章 奪兵鐵網_第371章 中興大勢(2)時勢難造英雄_第130章 落幕(1)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1)南京_第430章 獻寶啓明_第314章 京聞報刊(1)啓明_第309章 打斷壟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4章 劍與劍相逢青陽_第228章 飛熊出京九邊大同_第77章 天啓的高興南京_第461章 大災荒序曲啓明_第297章 獨斷專行鐵網_第405章 勞力,狼與羊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時勢難造英雄_第89章 將來的大麻煩時勢難造英雄_第95章 忍耐不發南京_第586章 大幹旱九邊大同_第9章 劉時敏九邊大同_第45章 9千歲的出場費九邊大同_第52章 升官的爽感是什麼?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1)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九邊大同_第67章 出塞南京_第539章 西北戰事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1)南京_第544章 南京1日遊下九邊大同_第3章 幻覺,第9套體操?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2章 分贓貴在均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南京_第487章 毒計(3)青陽_第235章 範家俯首(1)南京_第533章 衝撞車駕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鐵網_第422章 長相與命運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1)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南京_第433章 感慨時勢難造英雄_第131章 安置降軍啓明_第282章 夜襲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青陽_第268章 可悲的老奴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南京_第483章 失控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時勢難造英雄_第89章 將來的大麻煩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2)九邊大同_第85章 9邊大同終是夢(2)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九邊大同_第68章 突降大雪,迷路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時勢難造英雄_第132章 夜宴時勢難造英雄_第143章 朕心甚慰鐵網_第374章 預算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南京_第437章 眼界高低南京_第506章 刺殺南京_第503章 內賊九邊大同_第73章 爭奪兵權南京_第533章 衝撞車駕南京_第530章 公主難嫁中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時勢難造英雄_第89章 將來的大麻煩青陽_第211章 裝備問題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南京_第436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