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明_第334章 丟臉的軍事預算

4月初9,朱弘昭在禁城午門處設宴,招待率軍入京諸將。

將近3個月的時間,遼東基本上是清理乾淨了。

建奴8旗制度軍政1體,主力遭到殲滅,流散潰逃的遊兵散勇也會後撤的路上被久受壓迫的遼民襲擊。

沒有大戰之後需要清剿餘孽的必要,能戰死的都戰死了,要麼跟着多爾袞3兄弟向更北的地方逃了。

此次撤軍歸來的是宣大軍及部分登萊軍,將全面補充到京營禁軍序列。

京兵體系龐大,有3大營、上26衛、內4鎮的說法,起碼錶面編制很大。

昌平鎮、薊鎮、保定鎮、天津鎮,這9是內4鎮。

內4鎮歸大將軍府直轄,屬於警備軍種。3大營、上26衛歸皇帝直轄親管,3大營會以最高級別的野戰軍種進行換裝,上26衛改編爲戍衛軍種。這批撤回來的軍隊會先補充、混編進3大營,後續部隊在上26衛的空架子上充實。

野戰軍種滿編,警備軍種編3分之2,戍衛軍種編3分之1。此外還有計劃中的屯墾軍種,與傳統衛所軍1樣,滿編卻以軍屯爲主、作戰爲輔。

平遼戰事中有功將士陸續封賞,這其中涉及到1個艱難的選擇。

封賞軍士,是給錢呢,還是提升軍職?

各處衛所滿編所需軍官武職只有3萬多,可成祖靖難後大肆封賞,導致世襲軍職達到9萬多,嚴重超編。

通過考覈、裁撤等等手段清減超編份額是大將軍府3大策之中的裁冗策,僅次於強幹弱枝鞏固國本的這第1核心大策。

丞相府有5大策,被皇帝縮減爲4大策。

將軍府是3大策,依次是固本強幹策、裁冗簡政策,以及最後的武備策。

強幹弱枝不必再說,裁冗策是爲了更高效的運轉,也爲了節省軍費虛耗。畢竟都掛着世襲武職,總不能不發錢吧?

世襲的宗室、衛所武職,都是吞金怪獸。都是按着兩成發放俸祿,可也架不住這些人數量多,年年拿。

每年財政收入9那麼多,上上下下那麼多必須支出,想要有盈餘,談何容易?

這個年代,可沒有政府財政赤字可以找人借錢過日子的說法。

這次午門賜宴,朱弘昭不想讓這些爲國家流血又流淚,同時還是自己嫡系的部隊吃虧。可以升職,但世職提升要增加難度;可以給錢,但不會再提升世職;也可以不給錢、世職,給將士們遼東的土地。

顯然,以國人的性子來說,金疙瘩銀疙瘩,遠不如能傳子孫的土疙瘩。

宣大軍作爲皇帝的起家嫡系部隊,必須要給赴遼參戰的各軍做個榜樣出來。

這場戰事太大了,規模十分之大,可立有戰功的部隊卻不多。畢竟建奴是被直接摧毀的,沒有那麼複雜的1場場戰鬥,很多部隊都沒有交手,9贏了。

前線參戰的軍隊、將領軍功積累也不算大,可架不住軍隊集結規模大,必須要掏錢將各軍安撫好。

沒有這些軍隊鎮着,各地早9亂了。

現在的遼東9是1個大軍營,軍隊不能1口氣抽回來,要1點點抽回來逐步消化。同時,進行軍屯,震懾朝鮮士民,給朝鮮總督袁崇煥、朝鮮總兵毛文龍提供戰略威懾,使這兩人方便清洗、消化朝鮮。

這批大約6萬人的軍隊回防,讓朱弘昭徹底的鬆了口氣。

當夜召集大將軍府諸位入宮,在武英殿內議事,議接下來的軍隊安置策略。郭諒入京,以驍騎大將軍之位,擠到了大將軍府,作爲宣大軍的代表。

禁軍3大營裡,取消了于謙北京保衛戰時設立的十團營,這是以當時各省入京勤王部隊改編的,也是輪番入京值守的地方部隊,被稱作班軍。

將於謙取消的5軍營番號重新設立,5軍自然是對應5軍都督府,歸各都督府節制的軍隊。性質與班軍1樣,也是地方部隊輪番入京。不同之處是十團營班軍的指揮權在地方督撫手裡,而5軍營則依靠各都督府轄地內衛所軍組建,屬於都督府直管。

5軍營被于謙廢了,失去這支平時能出動的軍隊建制番號,5軍都督府自然也9廢了。

毫無疑問,新成立的5軍營將會是以後京營的主力部隊,因爲5軍營的番號夠大,在朱弘昭計劃中,5軍營等於5個標準軍團,約有十萬人。

此外神機營這個傳統上的天子親軍,大明第1軍則是京營的核心武裝及模範軍團。天啓時由5部擴充爲7部,朱弘昭再次擴充後,是加強軍團,兵力將近3萬。

此外3千營改編爲車營,配屬1個護衛騎營,這樣的編制以高機動、高火力輸出爲主,叫做車騎合軍。屬於大將軍府根據車營戰法開發的實驗性軍種,若效果好,則會推廣到神機營。

說白了,3千營將會是軍制改革的小白鼠,給神機營打前驅。所以整個3千營,也有8千人馬。

上26衛以後擴充,每衛以標準戰兵營爲作戰單位,也9是3千人,不是衛所軍制所規劃的5千6百人,這樣又是8萬人。

還有飛熊軍、神策軍這兩支嫡系中的嫡系擴編而來的軍團,又是5萬人。

此外錦衣衛這個上26衛裡的第1衛,總共十4個千戶所,也要編滿,算上東廠禁軍、大內淨軍,又是1支將近3萬人的加強軍團。

光京營禁軍體系,編滿後9有整整3萬兵馬,內4鎮兵馬維持3分之2編制,也要7萬人左右。

這場會議,大將軍府的目的9在於消減皇帝的暴兵思想。真的很沒必要維持這麼多的精銳兵馬,真的沒有這個必要,也養不起。 wWW●тt kΛn●CΟ

要知道,成祖北遷的時候,京營兵馬1度高達56萬。強幹弱枝1直是北京方面所注重的核心,9連天啓繼位之初,第1件事情9是讓李邦華整飭京營3大營。將賬面十2萬的京兵,1口氣裁掉將近7萬的空額、頂替、掛名種種原因造成的水份。

李邦華用1年時間才整頓好京營,天啓2年的京營兵滿打滿算也9十萬人。

至於上26衛親軍,早9廢了,成了空架子。

可成祖時期的軍隊是衛所軍,朝廷壓力不大,反倒能和衛所抽血彌補財政虧空。

現在,以朱弘昭的法子養1個軍團,1年光軍餉9要近5萬兩,換裝軍械、糧草消耗算下來,1個軍團兩萬多人,1年大約將近1百1十萬左右。

而整個京畿計劃中的部隊算下來,總體是38萬,平均下來是兩個加強軍團,以及十5個軍團,這該花多少錢?

國朝之前養軍隊不怎麼花錢,是因爲沒有把當兵的當人看,只是維持這幫人不餓死。同時這樣微薄的軍餉上,還趴着數不盡的蛆蟲吸食。

按着朱弘昭的計劃,這京畿1年軍餉預算9在兩千萬左右,算上各處兵馬,相當於天啓3年朝廷稅收的3分之2……

過半的軍事預算,實在是太誇張。

楊肇基算完京畿部隊的帳,反問1句:“皇上,4萬精銳之師,現在養着也用不上呀!今後5年以建設爲主,朝廷不起兵戈征伐4方,京畿屯養如此之巨的軍隊,每年兩千萬軍餉,9是吃了相府上下,也吃不飽啊!如今建奴灰滅,蒙古降服,展望4海,又有何人敢動兵戈?”

這不是老式軍隊,而是以火器爲主的新式部隊,格外的花錢!

要知道清末編練新軍,也是1步步來的,總共才編練出來多少?整個清末京畿新軍,又有幾個鎮?

朱弘昭面前擺着兩份編練單子,1份是大將軍府依照他的性子做出來的編練計劃,數據非常喜人。

另1份,則是大將軍府根據相府計劃撥出的軍事預算做出的單子,看着有些可憐巴巴……

按着根據實際養軍能力,5軍營縮編爲5個營,直接由十萬人,標配車營、騎營、輜重營的主力作戰力量縮減爲1個純步兵作戰單位,也91萬6千名小步兵……

3千營繼續充作新軍試驗小老鼠,車騎合軍模版不變。

神機營縮編爲正常軍團,與飛熊軍、神策軍成爲僅有的3支野戰軍團。

上26衛不建軍,擴充圓滿後作爲屯墾部隊,1邊屯墾,1邊作爲施工部隊參與建設北京周邊的水利、鐵軌、道路維修工作。

並重啓京東開荒計劃,以上26衛爲主。換言之,沒必要從遼東抽軍隊充入上26衛,而是以原本開荒的災民爲主,將這些災民編爲軍戶。

內4鎮縮減,每鎮4營兵馬,也直接1刀砍掉1半軍隊。

最明顯的後果9是,前1份計劃到年底,朱弘昭將會有近4萬的京畿強軍,可以在明年初舉行1場浩大的閱軍。

後1份計劃,整個京畿部隊,將會只有十4萬,其中只有十萬軍隊屬於皇帝直轄……

這9是理想與現實的區別,或許5年後能養4萬京營將士,反正現在養不起,1旦養了整個丞相府的計劃9會缺乏資金而斷鏈。

之前也是腦子1熱,朱弘昭看着前後相差的1千4萬預算,真的很蛋疼。

當場肯定不能認可大將軍府的合理建議,否則面子往哪放?

前腳以國家建設、民生髮展爲藉口拒絕了選秀,掩飾了自己懼內的本質。現在又硬着脖子搞燒銀子的大規模軍事預算,這不是打自己的臉?

神色不變,朱弘昭問:“日本那邊調查的如何了?”

“啓稟皇上,日本軍政大權操於源氏德川幕府,此時幕府大將軍是德川家光,年十9,親政不久,9州各藩因禁海令而不穩。臣聽說,德川幕府還在通緝顏思齊將軍。”

許顯純在1側起身,拱手,說着狹促笑笑。

知道顏思齊爛賬的諸位大將軍同時發笑,朱弘昭臉皮緊繃着也笑笑,總感覺這些老東西在笑自己之前腦子1熱制定的編制。

說真的,他也覺得那份軍隊編制過於誇張。今後幾年只要國朝剋制,是不會打大仗的,最多的還是平亂,穩定國內,爲丞相府改革提供1個良好環境。

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4章 飛熊入京鐵網_第408章 天災,大雪南京_第492章 毒計(8)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5章 死灰復燃九邊大同_第69章 雪中遇襲九邊大同_第30章 高傑時勢難造英雄_第134章 重練戚家軍(1)南京_第565章 于成龍南京_第448章 法司啓明_第336章 大豐收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8章 意外變動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南京_第501章 盧國霦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青陽_第208章 朝議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南京_第505章 印度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1章 苦逼的戶部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南京_第485章 毒計(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青陽_第228章 飛熊出京啓明_第319章 曹文詔南京_第535章 夜宿秦淮中青陽_第204章 東林難辦南京_第522章 銃刺衝鋒(3)南京_第528章 瘟疫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5章 死灰復燃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青陽_第245章 火炮的遺憾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4章 劍與劍相逢時勢難造英雄_第132章 夜宴南京_第430章 獻寶九邊大同_第16章 天地之力,雷青陽_第260章 山東變故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南京_第509章 垂直控制體系啓明_第337章 改藩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1章 火銃線列陣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2章 西南平靖美人計(1)鐵網_第388章 法統所在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南京_第515章 又1年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九邊大同_第26章 縞素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南京_第599章 下放前的瓜分啓明_第316章 秦淮河上南京_第434章 秦淮九邊大同_第41章 婚前恐懼症時勢難造英雄_第100章 水泊梁山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啓明_第343章 總動員鐵網_第376章 5京體系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鐵網_第401章 再議鐵網_第405章 勞力,狼與羊南京_第437章 眼界高低青陽_第203章 窘迫的3黨九邊大同_第47章 難兄難弟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8章 通州的大賊窩鐵網_第417章 圖窮匕見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2)九邊大同_第84章 讓人絕望的時代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啓明_第294章 王克奴死戰遼陽鐵網_第367章 時代不同了九邊大同_第21章 錦衣衛在行動南京_第519章 海的味道南京_第489章 毒計(5)九邊大同_第45章 9千歲的出場費南京_第478章 自我矛盾九邊大同_第49章 麻將,姐妹同侍啓明_第278章 佈局蓋州青陽_第229章 金德大勢九邊大同_第10章 頭疼的回禮九邊大同_第33章 劉時敏來訪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2)南京_第429章 祭祀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南京_第609章 軍制再改青陽_第233章 晉商與蒙古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6章 福王手段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啓明_第333章 5年大策青陽_第223章 秦人傭兵九邊大同_第72章 戰果(1)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啓明_第324章 獻俘太廟時勢難造英雄_第114章 出兵鄆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