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_第260章 山東變故

此時此刻的山東齊州齊王府,府內滿是喜慶。

今日御史楊嗣昌趕到齊王府敕封朱弘林爲博興侯,按慣例天啓給了朱弘林1個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虛職。

這是好事,卻好事多磨,多了1番波折。

朱弘林再3推辭,死活不要這施捨來的侯爵,若不是侯氏看不下去發話,可能楊嗣昌要灰溜溜的回京去。

楊嗣昌比較倒黴,他祖父只是武陵名士,老子楊鶴底子不是很硬,中進士只比楊嗣昌早6年。楊家又和楚黨糾纏不清,東林發力,所以他和盧象升1起從戶部主事這個鍍金的黃金位置捲鋪蓋走人,從6品主事變成了7品御史,小小的進步了1些。

可盧象升論資歷比楊嗣昌低多了,家裡父祖只是1個秀才功名,1個舉人補官的知縣而已,卻因爲得齊王看重,天子賞識。隨齊王南下建立功勳,此時是軍機處正7品行人令,加官正6品山西招討副使。

回京述職後,有可能這個楊嗣昌當年眼中的後進晚輩,會提到御史系統擔任十3道御史,比他高上半級,或者直接進6科,成爲正式的儲相。

畢竟論考試成績,盧象升可是2甲進士,按慣例是有資格衝擊內閣的。

衝擊內閣,官場默認的規矩9是出身要在2甲以上,履歷中要有翰林院、御史、6科、隨後9是主政1方下放爲督撫或者學政官,最後政績優良者回京擔任6部官員或是御史頭頭,然後9有了衝擊內閣的資本。

當時戶部沒人敢去,楊嗣昌是跑不了,新科進士盧象升是自己跳進去的。否則以2甲的成績,他是妥妥進翰林院的。所以有資格進,爲國事分憂而沒有進,盧象升可以省去翰林這1道程序。

基層御史也可以省掉,進6科後熬資歷,像楊漣那樣從6科出來9能當個左右僉都御史。所以盧象升的前途,真的非常的光明。

如此鮮明的對比,楊嗣昌又是親身經歷者,他哪能不急?爲了抱上齊王的大腿,他這個楚黨子弟,費盡了9牛2虎之力才搶到這個宣旨的差事。京裡沒機會,抱不上齊王的大腿,那9走曲線道路,先和齊王府裡的人建立關係。

他不知道原本的歷史是什麼,孫傳庭、盧象升這兩個能打的進士,都被他楊嗣昌給玩死了,玩殘了!

齊王府朱弘林的偏院內,朱弘林提筆給朱弘昭寫信,1旁妻子古青梅握着手帕掩着鼻子哭哭啼啼。

哭的朱弘林心煩氣躁,他身體不好,1氣臉色9開始發白,1手撫着胸順氣,1手撐着桌案朱弘林扭頭大罵:“你個婦道人家懂什麼!整日9知道爵位爵位!先王憐憫我可憐,這才收我爲繼子!王弟怕我這個不爭氣的兄長受窩囊,纔去求天子!王弟那麼矜持高傲的人放下身段去求天子,這爵位我拿着揪心!”

緩口氣,忍不住輕咳兩聲,朱弘林將信紙疊好,雙手顫抖着裝入信封,連信1起,將桌案上的佩劍、雙管短銃拿起來9要往外面走,口裡罵道:“你要爵位你去拿,反正我朱弘林拿着心裡不舒坦。先王與王弟軍功立身受賞爵祿,我憑什麼白拿!”

“你不爲自己想,也要爲孩子想想。”

古青梅過來拉住朱弘林,論力氣,朱弘林還真擺不脫她這個年紀與他相當的妻子。

“將來王弟諸子,按皇帝的約定能有3個親王,其他都是郡王,你有什麼!難道讓你的孩子繼承奉國中尉,在王弟諸子面前擡不起頭來?”

古青梅抹着淚水,也很是委屈:“你和王弟親密,難道子侄輩還能如此親密?再怎麼說,你也不是王弟親兄,將來王弟1系富貴凌人,你的孩子那點爵祿能吃飽肚子?想想代州的苦日子,你又領不得兵,我這才豁出臉面不要,爲的還是夫君啊!”

朱弘林掙了掙,掙不脫喘着大氣,臉皮漲的通紅,有氣憤,也有惱羞成怒。和齊壯王和齊王比起來,他真的9是1個廢人。

看着妻子那滿是淚水的面容,和1副爲子嗣爲這個家考慮的態度,讓朱弘林格外的惱怒,1腳蹬出,踹倒古青梅。

古青梅吃痛失聲哀呼1聲,倒在地上瞪大圓溜溜的眼睛,難以置信道:“你竟然……”

“軍功立不得身,我還可以考進士,再差也能向先王1般教書餬口。我不成,也能培養兒子領兵學文爲國出力!愚夫尚能移山,何懼1時之窮?你個好慕虛榮的小女子,懂什麼大丈夫志氣!身可死,志節不可折!”

“乖乖待在王府,享受你想要的榮華富貴,休要阻我,否則1紙休書送你回東路!”

朱弘林的猙獰面容將古青梅嚇着了,拄着劍朱弘林1步步出門,走了幾步沒見妻子追出來,不由冷笑,掩飾不住的失望。

將信交給王府管事趙舉,朱弘林也沒有去和名義上的母親侯氏告別,帶着1甲王府護衛趕着牛車與盤纏出了王府。

王府端禮門,1名青年身穿粗布青衫,頭戴竹笠黑紗遮面,看着出來的牛車,登了上去,看朱弘林飲酒,也解下腰間酒葫蘆喝了1口笑道:“侯爺,欲往何處去?”

“孟兄莫笑話小弟,這個侯爺不當也罷!”朱弘林隨着牛車搖晃,眨着眼睛望着夜空,沉吟道:“此番脫身欲遊遍5湖4海,南北山川。孟兄交遊廣闊,9由孟兄掌舵指路,小弟悉聽尊便。”

牛車上摘了斗笠面紗,露出滿是燒傷疤痕的孟弘略想了想道:“泰山已去過了,而北方多旱風景不如過去秀麗。又臨近冬日,不妨先去溫潤南方遊歷山水。”

“成,9依孟兄。”

作爲孟府的長子,孟弘略因爲毀容而避世,孟府上下死節直系只留下他和弟弟,爵位留給弟弟後,養好傷後他9來了樂安,要爲齊王出謀獻策以報大恩。

而齊王在京,孟弘略並不想去京師。

他的身份太敏感,代表的是士林孟學子弟。在山東齊王府和孟府的影響力,可以掩護他的身份。若到了京師,他1定會暴露在大庭廣衆之下。對他和齊王都沒好處。

因欣賞朱弘林的爲人,他9充作朱弘林幕僚在登萊兩鎮幫朱弘林處理軍務。而朱弘林身體不行,觀操都能暈厥更別說隨大軍碾轉各地。

登州城,夜色裡信王醉醺醺揉着眉心,赴宴將領離去後,大廳內1片狼藉,數名宦官收拾着碗碟。

他醉醺醺的面容透着複雜神色,酒醉之後又難以自控,時而神情激動,時而又壓制不住內心洶涌澎湃的傷感。

但他的眼神是銳利的,是明亮的。

他相信自己,做的會比齊王好,會比他哥哥天啓好。

許顯純這個讓他睡不着覺的人,終於在3天前返京。他估計,李墨軒在齊王身邊,齊王也應該是睡不着覺的。

而昨日登萊巡撫袁可立介紹給他的1名幕僚,則帶給他1個大消息,然後這個幕僚服毒自盡了。

這個消息極爲駭人,爲了預防萬1,他放下身段請南軍諸營將領赴宴討論戰事聯絡感情。南方系勳戚衛所世襲選拔出來的將領,相對於北方1刀1槍砍出來將領來說,還算是有文化的,有涵養有共同語言的。

西南軍團,信王只是南軍統率,全軍監軍。而西軍主帥是齊王力排衆議提拔的石柱土司總兵秦良玉,監軍則是齊王府右長史秦朗。熊延弼纔是西南軍團的實際統率,而他本職還掛着齊王府左長史。

看起來西南軍團是被齊王府督管,實際上朝臣看的很明白,天啓也看的明白。所有人的慣性思維裡,熊延弼是楚黨中堅份子,所謂的左長史只是過度而已,沒有實際意義。唯1的意義,在東林看來9是京察大計後可以用來將熊延弼從朝堂趕出去。

畢竟老熊可是實打實的齊王府官員屢歷,大家不追究沒啥,要追究又沒人站出來說話,老熊十張嘴也說不清楚,甚至可能因爲這個經歷而致仕回鄉……

老熊的資歷擺在那裡,秦良玉的戰功也在那甩着,信王這個南軍統率當的比較窩囊。儘管熊延弼還沒從京師回來,可他這個全軍監軍、南軍統率竟然無力督管全軍,主持軍務竟然是秦良玉這個女將軍。

對此,信王感到十分的憋屈與憤怒。

西南戰功他也有份,他9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有朝廷認定的軍功封賞,這些軍中宿將怎麼9是不給他面子!

難道他真的要像齊王那樣,通過斬殺將領才能懾服這些不識擡舉的宿將?西軍不給他面子也9算了,連正管的南軍將領都對他不冷不熱,這讓信王有1種被輕視的氣憤。

如果條件允許,他真想砍掉幾個南軍將領來立威。可他抓不住這些人小辮子,這些將領已經被齊王的手段嚇壞了。

釣魚城覃弘化這樣的畏戰將領能慷慨赴刑,烏江招降時張彥芳堂堂貴州總兵,都司黃運清相當於貴州衛所軍最高長官,還有他們麾下兩萬戰兵,因爲擅自行動有違軍法,直接被齊王給滅了,上上下下都給殺了個乾淨。

前車之鑑,給南軍將領熊心豹膽,也不敢這時候挑刺。再說,現在各部士氣高昂,西南軍團的任務又是奇襲,滾燙的軍功即將到手,他們怎麼可能自廢前途在軍中不安分?

這場宴會後,信王心中總算是舒暢了。

既然沒借口殺人立威,也學不來齊王的手段,信王改學習來的恩威並重,準備懷柔拉攏,大面積對南方將領賣好,雙方1拍即合。

原因很簡單,西南軍團的主力部隊是西軍,西軍這幫人又是出了名的能打能拼能翻山越嶺,這幫人搶在前頭把該打的打完了,他們南軍有啥油水可喝?

而南軍是被朱弘昭從各省客軍打散了重組的,最高才是參將1級,根本沒有威望代表所有人和熊延弼談判要任務。

說的窩囊點,這些南軍上了戰場只能聽令行事,沒有討論軍機的權力。而信王有,信王可以爲他們爭取油水肥厚的軍事任務。戰後,信王也有權力衡量各部軍功。

畢竟打的再好朝廷也不知道,還需要主帥來報功。

其中高3分,低3分的差距可大了去,1增1減9意味着他們能不能升上去。所以信王主動來拉攏,南軍將領當即9選擇了合作。

信王需要他們給他撐腰,他們也需要信王這個代言人。

1切,9是如此的簡單。

啓明_第356章 內部傾軋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鐵網_第420章 6韜軍團九邊大同_第30章 高傑南京_第540章 先南後北策略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1章 苦逼的戶部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6章 好面子的4川人南京_第493章 欽差袁樞鐵網_第412章 核彈?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南京_第527章 將府評議啓明_第346章 策反內亂南京_第590章 煥然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南京_第554章 試探鐵網_第369章 角鬥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2)鐵網_第372章 澳門(1)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2)青陽_第266章 背後黑手是誰?啓明_第293章 遼軍奮起九邊大同_第56章 杭州大火倭人現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南京_第542章 議新策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時勢難造英雄_第114章 出兵鄆城(1)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南京_第482章 問責(下)啓明_第305章 結束時勢難造英雄_第118章 攻!九邊大同_第84章 讓人絕望的時代青陽_第251章 衛所冗官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4章 各種麻煩時勢難造英雄_第101章 樂安亂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1)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2)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南京_第610章 秦淮1日青陽_第248章 趙期遇刺?南京_第606章 項城伯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鐵網_第392章 錢幣流通不足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啓明_第275章 百萬徵遼九邊大同_第67章 出塞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1)南京_第609章 軍制再改青陽_第248章 趙期遇刺?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5章 烏番臊子面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1)啓明_第280章 毛文龍(2)鐵網_第362章 殺降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1)九邊大同_第62章 好賭楊御藩(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啓明_第334章 丟臉的軍事預算九邊大同_第10章 頭疼的回禮啓明_第330章 2月寒南京_第504章 宰殺大肥羊南京_第477章 1種毒藥鐵網_第413章 挖,還是不挖時勢難造英雄_第87章 扎眼的私兵鐵網_第417章 圖窮匕見南京_第454章 調軍九邊大同_第81章 毒殺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2)南京_第572章 盤口大局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8章 東林,即正義時勢難造英雄_第104章 張榜戰死鐵網_第372章 澳門(1)南京_第607章 日新月異啓明_第282章 夜襲九邊大同_第55章 家事,遼民事啓明_第290章 遼軍栽了九邊大同_第47章 難兄難弟青陽_第270章 丞相府與替罪羊南京_第504章 宰殺大肥羊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青陽_第238章 箭射魏忠賢啓明_第356章 內部傾軋鐵網_第421章 僵局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時勢難造英雄_第107章 牛刀小試(2)青陽_第267章 苟延殘喘的老奴青陽_第236章 血流成河九邊大同_第35章 焦炭鍊鋼,人心不足九邊大同_第68章 突降大雪,迷路時勢難造英雄_第107章 牛刀小試(1)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南京_第512章 血經(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108章 時無英雄青陽_第257章 大火,天啓遇刺九邊大同_第44章 赴遼之陰謀啓明_第319章 曹文詔啓明_第286章 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