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

自明中期以來,大臣們抱團欺負皇帝已經成了傳統。挨板子不怕,捱了廷杖還能天下揚名;殺頭,也不怕,自己死了攢下的名望能擡高自家門楣造福子孫,還使自己能青史留名。

所以這樣的文臣,是非常難纏的。

而廠衛,在嘉靖時期,由嘉靖乳兄弟,也9是他奶孃的兒子陸炳掌握,是最後極力效忠皇室的時刻。陸炳和袁彬是督掌錦衣衛少有的幾個有善名的錦衣衛頭頭,其中不是他們人好,而是皇帝意志的體現。

萬曆時期,張居正大權獨攬,廠衛轉而和文官眉來眼去,兩頭討好,政治選擇偏向中立。

廠衛的這種政治選擇,皇帝怎麼能願意?於是王安和魏朝被搞死,老魏提督東廠,還順便插手錦衣衛事,從錦衣衛系統內提上來1批心向皇室的勳戚子弟,田爾耕、許顯純、李墨軒都是勳戚出身。

而後,朱弘昭在通州查抄李3才,真金白銀的鐵證如山,抓住了文臣的痛腳。他們愛名聲,但他們的行事作風表裡不1,這9是把柄。

估計除了楊漣,東林之中包括葉向高、孫承宗都是怕齊王先下手爲強,法律程序可以忽略,只要齊王抓到他們小尾巴,他們頭上那累累清譽將不再是他們的*,而是壓死他們的大山!還是遺臭萬年那種,於是文官老實了。

可齊王舊將,錦衣衛出身的大同總兵何衝因爲蒲州知州不開城,戰事緊迫的情況下,直接1銃將這傢伙給崩了,這觸及了文臣的底線。

他們可以對齊王服軟,畢竟齊王是天家血脈,皇室貴胄。可你何衝是個什麼東西,1介武夫而已!連你這樣的家奴都能騎在文官頭上耀武揚威,其他武將怎麼想?會不會效仿?

“下官亦知何衝乃是不世良將,但此人恣意妄殺朝廷6品命官,其行情有可原,但必然助漲邊將跋扈風氣,不利於朝廷安穩及9邊治理。還望齊王千歲明察,懲戒何衝以告天下武臣朝廷之威嚴。”

剛剛升官爲左僉都御史的楊漣站在武英殿,揚着脖子臉色通紅,語氣高昂又苦口婆心:“何衝今年不足而立之年,卻獨掌1鎮貴爲徵西將軍,督管大同9萬銳卒,其人跋扈不做處置乃是埋禍之道。對何衝,對齊王千歲,也對朝廷,都不是好事情呀!”

朱弘昭側頭對楊肇基等人露出1個苦笑,回頭對楊漣道:“楊大人1來武英殿9急着說何衝的事情,可見何衝所作所爲確實惱了楊大人。這事本王已有決斷,楊大人先息怒入座,有話咱慢慢說。”

崔景榮從神色尷尬的軍機處行人手裡端過茶,放在桌上對楊漣說:“這事我軍機處如千歲所言,已有處置。只是尚未推敲完善,也9沒送到內閣那邊去。再說了,我軍機處與內閣分治文武,同爲天子操勞分憂。這事軍機處還沒做出決斷,楊大人着急什麼?”

崔景榮的資歷是很老的,人品是很硬朗的,楊漣抱拳恭首道:“非是下官多事,而是擔心軍機處處置失當。畢竟此時朝廷上下同心共赴國事,下官也不想因爲死了個6品命官而導致文武相爭延誤國事。”

“呵呵,你9是心急,先坐,這事9由千歲與你說道說道,也好借你口安撫朝中忿忿之情。”崔景榮將椅子拉出來,楊漣連忙回禮,入座。

朱弘昭輕咳兩聲,看向楊漣1嘆,道:“何衝這只是小事,生殺予奪只是皇兄1句話的事情。楊大人今日來軍機處令本王欣慰,也令本王有些氣憤。”

楊漣沉默片刻,拱手回答:“職責良心所在,不敢不來,還望千歲見諒。”

“今日來的是你楊漣,本王才讓你進了這武英殿。若是其他人,哪怕是大學士,若無皇兄詔諭,本王1律轟出去,沒別的說辭。”

楊漣垂首,他是個廉官,所以齊王尊敬他,並不是因爲他是東林下代掌舵人,也不是因爲他是左僉都御史。中樞御史系統的官,齊王還不放在眼裡。

抿1口茶,朱弘昭緩口氣說:“今日本王9把話挑明瞭,自我軍機處設立以來,國朝文武分治已是定局。在我軍機處沒有下決議之前,任何人不得非議並借朝野輿論逼迫我軍機處做出荒唐決議!何衝的事情真的只是小事情,甚至不勞皇兄聖旨,我軍機處1道命令,9能將何衝押解入京述職對答。所以,先請楊大人記住,也順便告訴朝臣,我軍機處不是酒肆之處,不是人人都能來的地方!”

“下官惶恐!”

“惶恐什麼?楊大人的本意是好的,本王感受的到,但下回莫要如此直來直去。御史監察百官,我軍機處哪能獨免?所以御史們對軍機處可以提意見,但必須是軍機處做出決議之後!御史的摺子意見可以來軍機處,人絕對不能來,這是軍機處保密原則,不容更改。”

“若我軍機處做的對,風平浪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若做的不對,你們御史可以提意見,也可以彈劾軍機處。但是,絕對不能干擾軍機處正在討論的決議,這是因果先後以及職責本份問題,不容顛倒或混淆。”

朱弘昭端着茶,臉色依舊笑吟吟:“這1點在軍機處設立之初9講明白了,本王希望日後不需要再重複闡述。至於何衝,楊大人的考慮是周全的,他這個人9是跋扈孤高自以爲是,這是毛病,本王會給他1個深刻的教訓,教教他怎麼去改。”

說着側頭,1旁熊延弼翻閱,抽出1份蓋完印以及軍機大臣簽字的公函遞過來,朱弘昭看了看,推給神色窘迫的楊漣道:“論戰功,何衝此戰戰後足以封都督,位列侯伯。這個,若不計何衝銃殺蒲州知州之事,楊大人覺得合理否?”

“先後兩場大勝,以弱勝強,蕩滅降服蒙古近2萬騎,前所未有之大勝,何衝足以封侯。此事,下官並無異議。”

楊漣說完,接過公函看1眼,神情1怔,楞了楞。

朱弘昭又飲1口茶,幽幽道:“本王已剝奪何衝此番戰事中1切軍功,戰後給他1個大同鎮總兵的位置,升賞半級。這個處置,能對得起那個6品知州麼?”

“千歲處事公允,下官敬服。”

楊漣有些難以置信,齊王竟然這麼狠,直接奪了何衝的1切軍功。這說的露骨1點,等於齊王爲了安撫朝臣,自斷手腳!

何衝是齊王舊將,此時公認的9邊第1將,齊王連他都不保,其他將領如何心安?還怎麼可能聚在齊王麾下效力?鐵桿嫡系不是口上喊的,而是1種不成文的契約精神。

大同系將領聽齊王的差遣,不是因爲齊王姓朱,也不是因爲朱弘昭指揮過他們。而是齊王能保證大同系將領的利益,所以他們會跟隨齊王。

現在齊王奪了何衝的1切努力,大同系將領還會是齊王的鐵桿嫡系?甚至連登萊系赴遼軍裡的將領,也會動搖,不會像以往那樣團聚在齊王麾下。

“這封公函9拜託楊大人轉交內閣,記住本王的話,軍機處未下決議前,任何朝臣不得妄議並以輿論要挾軍機處。另外本王也想轉告葉閣老1句話,本王能管的天下武臣不惜死,他能保證天下文臣不貪財麼?”

似乎有些勞累,朱弘昭閉上了眼睛。

楊漣起身拱手俯身行了個大禮,腳步沉重離開武英殿。還是那句話,自家人知自家事,齊王能壯士斷腕,東林人能嗎?

“啪!”

楊漣走後,楊肇基忍不住氣憤1巴掌拍到桌案上,低音怒聲道:“可恨!可惜!何衝如果想不通透做下憾事,如此良將9會因爲1個迂腐文官而葬送1生。是他何衝的憾事,也是我大明的憾事呀!”

崔景榮與徐光啓低頭不答話,自蒲州的事情傳來,他們兩個這兩天沒少受到往日同僚老鄉的壓力。可站在軍機處的角度來說,那些人干擾軍機處運作,已經犯了規矩。

今日楊鎬也在武英殿列席會議,他不得不來,因爲何衝這事鬧的滿城風雨,他是受浙黨意志來給齊王施壓的,儘管他本人受齊王大恩不好意思開口,但人必須來,人來了,意思也9帶到了。

對於何衝的處罰,楊鎬覺得有些過了,又不好開口,只是1嘆。

熊延弼也是微微1嘆:“因1時氣憤而殺6品命官,固然心裡痛快了,可何衝這事做的虧啊。那麼大的軍功說沒9沒了,他年輕氣盛恐怕又會做出什麼糊塗事。千歲,老臣願赴蒲州與何衝談談,免得他做出什麼有損朝廷威嚴的事情。”

“熊大人無需爲他考慮,事情是他做的,他9該承擔責任。這個迂腐知州殺的好,只要何衝想明白因果輕重,本王日後自然會給他重新立功的機會。他1帆風順在塞外做的好事也是1筆爛賬,借這事給他洗乾淨,也未嘗不是好事情。”

朱弘昭揉着鼻樑,心裡也有些摸不準何衝會幹出什麼事情。何衝的膽子9是太大了,私通蒙古,放蒙古主力出塞這種事情,何衝也不是做不出來。

起身,朱弘昭端起茶碗,有些疲乏道:“朝廷的威嚴在於處事公允,而不是讓地方文武含屈認錯。這件事情是非公道自有明白人看的明白,決議都做了,9那樣吧。本王今日有些乏了,勞煩諸位老大人坐堂,本王休緩半日。”

軍機大臣們起身拱手:“千歲操勞日久,合該休沐1日。”

朱弘昭還想說什麼,最後還是1嘆,轉身出殿,閻應元抱着1疊公函正要跟出去,被熊延弼招手喊回來,將公函奪下。

既然是休息,那9好好休息休息。軍機處的這些事情,現在主要是東線戰場,老奴龜縮不出,實際上也沒有其他大的事情。

隨着主動入寇的蒙古林丹汗認錯服軟,晉商被連根拔起後,戰場主動權徹底回到明軍手裡,軍機處確實清閒的不少,除了何衝做的這件糊塗事。

出了武英殿,享受秋日烈陽,朱弘昭回頭道:“今日麗亨也緩緩,回通州和家人團聚團聚。明日回京不遲,記得查查通州風物,回來後給孤說說。”

爲了朝中的團結穩定,朱弘昭想着自己還真是虧大了。打發了閻應元,端着茶慢悠悠朝瓊華宮溜達走去,1步3搖。身後左良玉牽馬,劉澤清懶洋洋跟着,手裡捧着1本書津津有味邊走邊看着。

總的來說,文官的底線已經被突破1次,安撫下去固然大出血1次。但再突破幾次,說不得他們的底線會崩潰。

公共底線這種東西,捍衛1次兩次,若得不到回報同時自己損失慘重的話,早晚會崩潰。所以這次對文官朝臣妥協了,也沒有妥協。

他自斷1臂用自殘的方式妥協,卻沒有死保何衝而給文官更多的東西。

文淵閣,葉向高看到軍機處的決議,微微搖頭。

這算個什麼事?固然何衝失去了全部軍功,齊王也失去了1部分軍心,可齊王和何衝失去卻不意味着他們文官能得到什麼。

什麼都沒撈到,還招來齊王的記恨,這事怎麼算都虧了。

可他們沒得選擇,所有人的底線被何衝觸及,他們必須施壓。若不是有齊王,有軍機處,他們內閣9能直接辦了何衝。

選擇權在齊王那裡,齊王面對他們的施壓爲了朝中穩定而妥協了,卻性子烈,沒有給他們想要的東西。

葉向高看來,這事還沒完,只是告1段落。不管是齊王還是何衝,以後都會找回今天的損失。總之,麻煩了。

要怪,9怪那個知州迂腐死守國法輕視武人自尋死路,也怪何衝那1銃打的太準。

啓明_第289章 史繼偕發招鐵網_第366章 3元格局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1章 歃血爲盟南京_第522章 銃刺衝鋒(3)南京_第568章 以靜制動鐵網_第401章 再議九邊大同_第69章 雪中遇襲鐵網_第397章 生與死青陽_第263章 得山海者得天下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2)南京_第456章 點撥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3章 蝴蝶效應(1)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1)青陽_第261章 怎可能如此!鐵網_第372章 澳門(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1)鐵網_第385章 船的差別南京_第606章 項城伯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南京_第570章 相府會議青陽_第270章 丞相府與替罪羊青陽_第262章 密詔遺詔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九邊大同_第4章 小事化大九邊大同_第33章 劉時敏來訪九邊大同_第85章 9邊大同終是夢(2)時勢難造英雄_第107章 牛刀小試(2)南京_第496章 江湖人鐵網_第385章 船的差別鐵網_第369章 角鬥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1)九邊大同_第43章 王敦盛投效南京_第433章 感慨鐵網_第374章 預算青陽_第203章 窘迫的3黨青陽_第201章 軍機大臣南京_第595章 8旗與安陵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9章 道不同(1)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時勢難造英雄_第116章 梁山難攻青陽_第261章 怎可能如此!啓明_第281章 悲觀的老奴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3章 蝴蝶效應(1)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3章 擊丸盾陣南京_第563章 徵發棟錢南京_第562章 簡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4章 宮中守歲鐵網_第388章 法統所在九邊大同_第14章 北上,更名朱弘昭南京_第436章 反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9章 道不同(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啓明_第300章 輿論戰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1)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鐵網_第398章 *啓明_第353章 1杯酒南京_第429章 祭祀南京_第521章 銃刺衝鋒!(2)九邊大同_第29章 孫傳庭北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7章 齊王進宮了!(2)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2)南京_第451章 校友鐵網_第389章 承天門會操南京_第588章 起用鐵網_第393章 魚缸啓明_第359章 平戶戰役啓明_第304章 兵變……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時勢難造英雄_第92章 8月十5鐵網_第381章 龍鳳相爭南京_第515章 又1年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南京_第464章 武學教授時勢難造英雄_第103章 侯爺的大手筆南京_第534章 夜宿秦淮上南京_第507章 調任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1)南京_第502章 叔侄倆南京_第588章 起用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7章 齊王進宮了!(1)啓明_第280章 毛文龍(1)青陽_第209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3章 蝴蝶效應(2)青陽_第205章 君子之約時勢難造英雄_第140章 抄家李3才(2)時勢難造英雄_第112章 撕破臉面(1)時勢難造英雄_第88章 密議鐵網_第377章 論議會制度南京_第599章 下放前的瓜分時勢難造英雄_第112章 撕破臉面(2)青陽_第265章 神機營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南京_第456章 點撥南京_第503章 內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