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_第238章 箭射魏忠賢

平陽府風陵渡,這裡是黃河轉向的地方,水流平緩,與孟津港自古9是關中與河東的核心渡口。晉商與林丹汗的完全準備,因爲船隻被李墨軒連夜奪走,於是林丹汗陷入了死地。

風陵渡西、南兩邊都是黃河,東邊又是中條山。怎麼說呢,他們想要突圍只能向北,原路打回去。若是向東沿着中條山與黃河之間的芮城、平陸突圍,很抱歉,這9是1條死路。

走是可以走過去,但絕對不適合大隊人馬行動,到時候明軍左右兩頭1堵,再從中條山俯攻,蒙古人9會覆沒在這山河之間。

中條山古代有首陽山之類的名字,山勢非常的詭異,因爲山勢的詭異,才造成了春秋時期晉國的強盛。這條山,從北往南攻,非常的順利;若是從南向北打,各種不順利。

這條山,9是春秋晉國的保護神,仗着這條山,晉國可以吊打河南各國。但河南各國想要去打晉國,走中條山等走到晉國城池前,基本上人也累脫1層人皮。

何衝、丁力兩萬騎駐紮蒲州,作爲前鋒是堵住林丹汗北上突圍的第1道防線;盧象升與郭諒率領東路萬騎駐紮在解州,爲第2道防線。

他們沒有主動進攻並壓迫蒙古人的活動範圍,準確來說都捨不得那7萬匹蒙古隨軍戰馬。讓蒙古人在黃河沿線放牧,保證馬匹的存活和健康。

他們在拖,等宣大軍解決邊塞的蒙古散騎,然後等大部隊趕來後合圍蒙古。發動總攻的兵力越多,戰場上的優勢9越大,越能1鼓而下。這樣,勝利的輝煌,己方的傷亡也能降到最低。

畢竟拖下去,蒙古人的銳氣、耐心和體能也會逐步降低。拖得越久,越利於明軍。

林丹汗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不假,可他是個高度漢化的大汗,他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歷史上老奴不斷蠶食插部,這位硬是咬着牙沒有發動蒙古各部的力量和老奴決1死戰。

在他的這種綏靖主義下,靠近東北1帶的蒙古部落先因爲教派信仰不同,後因爲林丹汗的軟弱,先後背離插漢部,投到建奴那頭。

歷史上,這位1直沒有兒子,最後被裹脅着投入建奴,成爲了蒙古最後1位大汗。然後,因氣憤而病死了。再然後,死前有1個剛出生的兒子,還有1個遺腹子……

他的8大福晉,也被黃臺吉與1幫兄弟,外加兒子1起瓜分了……

至於他的部落人民,因爲建奴的限丁政策,衰敗的十分嚴重。清末的時候,蒙古人數量還沒明末時期來得多……

解州,關帝君的家鄉。

在這裡盧象升練武的1百3斤大刀,讓這個天啓2年的2甲進士,23歲是南人卻有8尺身高的青年,成爲了解州話題人物。

解州子弟的那個仰慕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投軍意志堅定,盧象升拒絕不瞭解州人的熱情,以管吃管喝爲代價,平白招募了2百身高8尺,腰圍8尺還自帶兵甲的大刀家丁……

《3國》這本小說成型於明朝,裡面武將的吃飯家伙原型9是明朝武將稱手的傢伙。善用大刀最出名的9是劉綎,這位練功的刀不知道多重,反正他拿着6斤的大刀騎在馬上輪轉如飛,擋路的基本上9是1刀兩截。

劉綎年輕時,身爲將門子弟自己也爭氣,在軍中名望高隆。派人在河北燕趙之地購買身高體健的貌美女子23名,穿軟甲懸弓掛劍縱馬隨劉綎出入軍營,是朝野傳頌的風流猛將。

至於此時被堵在風陵渡1帶的蒙古人,林丹汗也老實了,這位根本沒想着北上突圍與還在負隅頑抗的晉商匯合,而是想着給天啓皇帝上奏認錯……

甚至,他準備把隨身攜帶的傳國玉璽進獻給天啓以換取天啓的諒解。

真正的傳國玉璽已經在5代時期和北唐末代皇帝1起燒成了飛灰,畢竟玉這種東西,可沒有真金不怕火煉的說法。

但後面總會在關鍵時期出現所謂的傳國玉璽,特別是忽必烈時期最搞笑,大都城內市場上出現1大批傳國玉璽……

明初更是從塞外北虜餘孽手裡搶來1枚‘傳國玉璽’,不同於其他漢人朝廷,明朝得國最正,傳國玉璽這種東西只是個彩頭,有沒有都無所謂,不需要這玩意兒來代表天命所歸。

京師,齊王的家眷再次來京,不僅朱弘昭鬆了1口氣,1些老臣也莫名其妙鬆了1口氣。這回,絕不能輕易放齊王家眷回山東。

於是,承天台又成了朱弘昭最喜歡去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與李家姐妹俯視京城百萬人口衆生百相,喝點小酒做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軍機處內,隨着熊延弼赴京,朱弘昭的掌控能力又強了1籌,能省不少事情。

8月初8,成天台上李幼娘紅着臉1手端着望遠鏡,手臂倚在護欄上護着1碟杏仁,慢悠悠吃着甘甜杏仁,身軀卻不自然顫抖着。

她身後,氈毯青玉傘蓋下,朱弘昭與李秀娘緊緊擁抱在1起,兩個人無思無想,腦海1片空靈進行着原始交流。

不同於成妃的花樣百出,李秀孃的生澀卻能給朱弘昭心靈上的安寧。成妃伺候他再舒服,他內心也是緊繃着的,和李家姐妹在1起,他不需要去防備什麼。

“2郎,你看是不是信王回京了?”

與李秀娘纏綿品味餘韻的朱弘昭披上棉襯,裸露着胸襟抄起1副望遠鏡,順着李幼娘所指望去,只見皇城東安門那邊人馬擁簇,旌旗如雲,更有1杆青羽華蓋!

“不可能是信王,沒有軍機處調令,信王只能乖乖待在徐州練他的兵。”

受制於望遠鏡的倍徑,朱弘昭也看不清楚入宮的是誰。總之不可能是信王,本月輪番入京的是唐王,這個唐王沒什麼建樹,整個人性格嚴重有問題,與皇室關係也不怎麼親密,怎麼可能有這麼隆盛的儀仗?

朱弘昭細細觀察,臉色陰了下去。這份儀仗,竟然帶全了諸天星宿旗!要知道,由於天啓厚愛,他才能破格使用4相28星宿旗幡!

9連信王,也沒資格使用星宿旗!

也不可能是皇帝,天啓正忙着在禁城內操場搞工程,他要親手設計建立1座宮殿給皇后腹中的孩子。準確來說不是寢殿,而是1個匯聚各種玩具的遊樂園。

整個京師,除了唐王9他朱弘昭和天啓有資格使用華蓋,沒有第4個皇室!

伸手抓1把杏仁塞嘴裡咀嚼,朱弘昭拉響1旁鈴鐺。

承天台下左良玉和劉澤清從殿下走廊跑來拱手弓腰,朱弘昭探頭道:“備馬!”

“遵令!”

朱弘昭凝眸仰望碧空,嘆1口氣道:“是老魏,這個老混蛋活膩了!也只有他,能指揮的動皇兄的儀仗!”

李秀娘匆匆披上1件薄衫,酥胸微露挽着發鬏皺眉:“這是皇帝的事情,2郎摻合什麼?”

“這事看不到也9罷了,可咱看到了!老魏握着兵杖局倒是威風的緊,這兩日老來軍機處嘀咕什麼蕭何之功,老雜碎想借軍功給他那兩個不成器的侄子封伯!”

朱弘昭說着,從氈毯上抄起風雷袍披上,李家姐妹湊過來爲他整理珠玉大帶,各式代表身份的玉器給他掛上。

李秀娘握着溼巾過來爲朱弘昭擦拭臉頰、脖頸上的痕跡,勸道:“魏忠賢威名昭著,又是皇帝的心腹,你小心些,別因爲懲戒魏忠賢而惱了皇帝。”

“姐姐放心,天子儀仗這麼大的事情,皇兄若不做處理,別說2郎,天下藩王都會罵他!”朱弘昭整理1下袍袖,接過李幼娘遞來的尚方劍,摸了摸她下巴,轉身下了承天台。

承天台上,李幼娘沒去想什麼魏忠賢的事情,靠近自己姐姐伸指在氈毯上1抹,展示指尖水跡笑吟吟道:“阿姐,快活死了?”

“去……等改日2郎騰出功夫,也讓你快活快活……”

李幼娘撲倒李秀娘,壓低聲音道:“阿姐,紅蓮那個小蹄子和青荷昨夜在寢室裡也快活了1夜,聽說宮裡宮娥還有嬪妃都是那麼做的。”

李秀娘1副過來人的神情,笑吟吟反問:“怎麼做的?”

“9那樣……”

輪到李幼娘窘迫了,說不出那個詞,9拿實際行動演示起來。

1路快馬疾馳,朱弘昭由玄武門入禁城,沿着寢宮紅牆朝奉先殿與寢宮之間的內操場奔去,馬蹄聲急促。

坤寧宮,張嫣再有1月9將臨盆,被女官攙扶看着殿外敗落的荷花,側着頭輕語道:“是齊王,少欽去看看,是不是齊王來了。再讓人去煮些粥,他近來可忙了。”

“娘娘說的是,千歲近來忙的1塌糊塗,9差住在武英殿裡了。若不是今早齊王妃入京,說不得千歲還在武英殿裡奉公。”

“齊王妃來了?去準備些禮物,差人送去瓊華宮。給皇帝說1聲,9說今夜在坤寧宮擺設家宴,大家聚聚也是極好的。”

張嫣擡頭看着瓊華宮方向,瓊華島山巔,承天台佇立在那裡,是那麼的顯眼。她開始想念朱弘昭,自軍機處成立,齊王9沒來看她,這讓她內心十分的失落。

但她寬慰自己,因爲齊王在操心國事。可,難道真的連來坤寧宮的時間都沒有嗎?

曹少欽俯首感受到皇后心中的寥悵和哀怨,行了個禮道:“千歲9是那個德行,咱這9去尋千歲,娘娘稍後。”

內操場,這裡儼然成了1處大工地,千餘名工匠搭着竹架,上上下下忙碌着。還有健壯宮娥提着大桶的消暑梅湯,來回奔走給工匠分發。

天啓本來叉着腰看着工程進展,1旁田爾耕淌着大汗伏在地上講述着,天啓的臉色陰了下去,凝聲道:“取朕朱弓來!”

“陛下?”

“去取!”

“讓開!”

門前1排錦衣衛禁軍值守,朱弘昭輕喝1聲,縱馬進入內操場,見天啓握着朱弓虛拉,也能拉滿,不由高聲笑道:“皇兄也是深藏不露啊,今日臣弟來尋皇兄比射。”

走近了朱弘昭翻身下馬將馬鞭拋給田爾耕,將腰間朱弓解下,柱在地上揚着下巴,1手按着腰間箭壺。

天啓上下打量,臉色轉暖:“成,給他1個教訓9好。”

兩人站成1排,看着內操場大門,兩副朱弓立在腳下,天啓的朱弓只比朱弘昭的朱弓的紋飾更爲精美。兩人箭壺裡的金簇箭,卻沒多少區別,都是殺人的利器。

田爾耕站在1旁,低着頭嘴角忍不住抽搐。

老魏志得意滿,他今日去通州張家灣驗收南邊從佛郎機人那裡訂購的紅夷大炮,4門大炮驗收合格,都是能射34裡的大傢伙,這可是1筆大功勞。

爲了震懾住佛郎機人,他只是將儀仗帶了多了些,千人的儀仗,真把那些土包子嚇着了。可他忽略了1點,通州的百姓士紳不知道使用儀仗的人是誰,竟然對着儀仗隊伍行大禮!

他1路直來內操場,看到天啓和齊王站成1排,不願意在齊王面前丟面子,強作鎮定驅馬入內。

讓他驚駭的1幕出現了,天啓和齊王張弓搭箭,弓拉滿月,箭如流星奔他而來!

“咻!”

老魏還未來得及反應,座下御馬哀嘶1聲,胸前中了天啓1箭翻倒在地,將老魏甩飛,落地後老魏披頭散髮,摸摸腦袋,向後1看宮牆上插着1支箭,他的烏紗被釘在宮牆上!

不要質疑天啓的箭術,歷史上老魏9被天啓這麼1箭差點嚇死!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7章 各方動員南京_第512章 血經(下)鐵網_第420章 6韜軍團青陽_第255章 徐光啓出京九邊大同_第16章 天地之力,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3章 兩千歲九邊大同_第23章 萬曆駕崩南京_第434章 秦淮南京_第548章 鄉試隱患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南京_第433章 感慨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6章 在齊州青陽_第237章 做賊心虛時勢難造英雄_第86章 邸報時勢難造英雄_第107章 牛刀小試(2)南京_第428章 家宴啓明_第318章 江南的和親青陽_第252章 瓊華島宿衛青陽_第208章 朝議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啓明_第303章 人心散了鐵網_第403章 各顯神通鐵網_第423章 是非公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7章 陰雲壓城時勢難造英雄_第123章 兵賊聯手,所向無敵(2)鐵網_第388章 法統所在啓明_第337章 改藩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1)鐵網_第411章 南巡時勢難造英雄_第119章 西天9在腳下(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3章 兵賊聯手,所向無敵(1)啓明_第322章 1戰定乾坤(1)九邊大同_第15章 1路思索九邊大同_第72章 戰果(2)鐵網_第418章 虎丘大會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2)啓明_第351章 再擴增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鐵網_第424章 陳策操軍時勢難造英雄_第90章 土地南京_第577章 譁然上啓明_第276章 千帆竟過南京_第514章 斬蛇計劃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南京_第473章 自己人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2)鐵網_第367章 時代不同了時勢難造英雄_第122章 飛熊衛(2)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2)南京_第535章 夜宿秦淮中九邊大同_第22章 奪兵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啓明_第294章 王克奴死戰遼陽南京_第513章 新舊鐵網_第421章 僵局時勢難造英雄_第89章 將來的大麻煩時勢難造英雄_第107章 牛刀小試(2)南京_第511章 血經(上)南京_第491章 毒計(7)南京_第580章 致命1擊中九邊大同_第66章 河套蒙古寇邊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2章 冬雷鬧鬼南京_第564章 聖訓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時勢難造英雄_第97章 聞香教異動啓明_第318章 江南的和親鐵網_第379章 上陣父子兵南京_第500章 玉繩鐵網_第379章 上陣父子兵南京_第588章 起用南京_第492章 毒計(8)九邊大同_第26章 縞素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7章 齊王進宮了!(2)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南京_第455章 感恩問題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1)時勢難造英雄_第141章 通州震動啓明_第320章 決戰蓋州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1)南京_第565章 于成龍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九邊大同_第16章 天地之力,雷青陽_第201章 軍機大臣鐵網_第418章 虎丘大會南京_第510章 水師規劃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1)啓明_第313章 反戈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鐵網_第408章 天災,大雪南京_第602章 西狩上啓明_第329章 女色與杭州南京_第569章 怕老婆九邊大同_第64章 火銃生意,暴利南京_第552章 瓦剌干涉南京_第579章 致命1擊上南京_第591章 大火球上南京_第490章 毒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