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邊大同_第23章 萬曆駕崩

逮捕麻承宣,瓦解其兵權可以說是1場小規模的兵變。官方看來9是朱以溯這個新平堡千戶初來乍道,以錦衣衛這把皇帝專用的利劍乾淨利落先奪軍營,再逮捕麻承宣。

新平堡被封鎖3日,頂不住內部壓力後,消息才飛速傳向天成衛、大同府以及晉南、東邊宣府鎮。

誰也搞不清楚是不是皇帝密旨,畢竟前前後後有大同鎮鎮守太監和錦衣衛參與。而朱以溯這個宗室顯然不可能調動這兩股力量,除非有皇帝密旨。

1時間依附麻氏的將門人人自危,擔心遼東李氏倒下後,皇帝要對東李西麻中的麻家下手。地方官員也是故作不知,捲入這種清理地方將門的事情,他們多少個腦袋都不夠皇帝砍的。

萬曆皇帝前期在張居正督促下還是個勤政的好皇帝,自從張居正病亡後,9老毛病犯了,和大臣們慪氣,很久不上朝。北京、南京總共十2個尚書、2多個侍郎,如今缺任3分之1!地方上缺職更多,巡撫、知府什麼的都需要他任命的,空着了也不管。

原因9是皇帝不上朝,缺人了也不任命,以至於會試的時候湊不齊合適的考官。根源問題還要追述的立儲這件事情。

明朝太祖有訓,有嫡立嫡,無嫡立庶子。從開國到現在,唯11個以嫡子繼皇位的只有正德皇帝,這個嫡還是有待考證的,其他的都是庶子。

畢竟皇后都是挑小家族出身,性格品德爲重,並不是以相貌爲重。長得不好,性格持重肯定不會做什麼邀寵的事情,所以皇后9沒幾個生養兒子的,不得不說是1個悲劇。

萬曆皇帝本來要立鄭貴妃所生的朱常洵爲太子,可惜上面有個王恭妃生的庶長子朱常洛。這是1筆糊塗賬,扯起來很麻煩,也因爲麻煩,所以這段歷史可以說是很精彩。

年青的萬曆去李太后宮裡拜見,1時意動寵幸了王姓宮女,做完這事提好褲子9後悔了,連個寵幸後的信物都沒給,9匆匆走了,好在隨行的太監將這事記錄在冊。

畢竟這宮女是他母后宮裡的,傳出去名聲不好聽。可他這1槍太準,沒過多久宮女9懷孕了,只能向李太后稟告,李太后也是宮女爬上來的,知道其中幸苦,9和這王姓宮女要寵幸後的信物,沒有。

只能把萬曆皇帝喊過來對質,皇帝前面否認,可有太監記錄的起居冊子爲證,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他不喜歡王皇后,也不喜歡生下長子的王恭妃,只喜歡鄭貴妃。因爲鄭貴妃不因爲他皇帝身份而畏懼他,本身有才華,吟詩作賦之餘還會挖苦諷刺萬曆,這讓萬曆覺得鄭貴妃纔是自己真正的妻子。

所以要立鄭貴妃所生的朱常洵爲太子,這讓庶長子怎麼辦?

不久鄭貴妃產下皇2子朱常漵,可惜夭折。皇帝對她寵愛不減,到了萬曆十4年,鄭貴妃產下皇3子朱常洵,隨即加封皇貴妃。反而是早早生下皇長子的王氏仍舊是恭妃,差距十分顯眼。

皇帝專寵鄭皇貴妃,而且遲遲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紛紛猜疑,擔心鄭氏謀立皇3子,損害國本。他們爭相提及皇儲問題,奏摺累計成百上千,無不是指責後宮干政,言辭之間矛頭指向鄭皇貴妃。萬曆皇帝擱置不管,仍舊寵愛鄭氏。

最終,爲了平息越演越烈的皇儲爭議,萬曆29年十月,皇帝立皇長子朱常洛爲皇太子。然而謠言不止,都說朱常洛這個太子之位,是皇帝不得已而爲之,遲早還是會立福王朱常洵。

這也怪不得謠傳,因爲朱常洛雖然被封爲太子,他的生母王氏仍舊沒有加封,還是個恭妃。到了萬曆34年,皇太子有了兒子,皇帝才勉強封了王氏1個皇貴妃。

這9是國本之爭,衝在最前的是東林黨,他們贏得了太子朱常洛的友誼。

萬曆39年,王氏鬱鬱而終,大學士葉向高建議厚葬,可是皇帝居然不同意。再進言,皇帝才勉強同意,9是這樣,都不給追諡1個皇后的位置。可見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何其卑微。

母親不得父皇喜愛,那麼這個兒子9更不用說了。皇帝倒是想換太子,可是太后不同意,皇后也不同意,大臣們更不同意。於是謠言蜂起。

萬曆31年,9因爲有謠言說萬曆皇帝想要換太子,矛頭指向鄭貴妃,結果皇帝株連逮捕者甚衆。到了萬曆41年,又有進言,說鄭皇貴妃以及福王將要謀害皇太子,結果皇帝僅僅是讓福王9藩,9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鄭皇貴妃幾次3番被構陷,終於反擊。

萬曆43年,有薊州男子張差持梃入慈慶宮,打傷守門宦官,如入無人之境,意圖謀害皇太子朱常洛。

招供之下,張差供出鄭皇貴妃的手下宦官龐保、劉成。鄭氏爲免心腹受罪,向皇帝哭訴。但是太子差點遇害,朝中大臣們議論紛紛,皇帝無奈,說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爭取諒解。

最後,皇帝的干涉下,鄭貴妃下跪道歉,太子不好說什麼,大臣們也只好睜1眼閉1隻眼。於是,龐寶、劉成2人被殺,此案不了了之。這9是所謂的梃擊案

而事情還沒有結束,鄭貴妃各種哀求,皇帝也有這種心思,9在生前給她寫了1份密旨,旨意中是讓她兒子朱常洵繼位。密旨藏得很好,卻被白蟻咬壞了……

萬曆看來立誰爲太子是自己家事,可這幫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大臣管的太寬。索性賭氣不上朝,朝中官員缺乏嚴重,也不補充,可能等着全部下崗離職……

他是個愛財的皇帝,不上朝卻往各地派遣太監擔當稅使,將各地礦山進行整理,只爲讓自己的錢包能鼓起來。

去年薩爾滸大敗,折損極大,等於是要了萬曆皇帝的*,邊防重要,可又不能不花錢。

今年陪伴4多年的王皇后病死,讓自我感覺很窩囊的萬曆皇帝頗多感慨,想要立鄭貴妃爲皇后大臣們又不允許,氣色越來越差。

前段時間還高興了1陣,劉時敏從代州回來,還帶給他1千兩銀子。是朱以溯兒子給他的,這讓他心裡很高興,又追問幾遍,劉時敏再3保證是這個小傢伙自作主張,完完全全1片赤子心胸,讓老皇帝心中喜歡。

隨後錦衣衛密探發來消息確認,讓老皇帝感嘆最忠心的還是朱家自己人。父賢子孝,兒子這麼孝順忠君,那麼朱以溯這個族侄必然也是極好的。

緊接着又知道了朱以溯父子因回禮拮据,讓十歲的兒子抄書做禮,父子爲婚事打賭的趣聞。以及朱弘昭3日抄書十3部,立志改名的事情,讓老皇帝覺得這小子是個重情義的少年,像自己1樣還有韌性,9下了1道聖旨升朱以溯的官職。

高興沒多久,身體各種不適,皇帝9召首輔楚黨軍戶出身的方從哲入宮密談,囑咐後事。然後專心養病,沒多久錦衣衛、太原鎮鎮守太監先後來奏,奏大同東路參將麻承宣不法之事。

皇帝懶得理睬,9隨手打給兵部,讓他們看着辦。

僅僅過了兩天,錦衣衛9傳來麻承宣家丁欺壓役使破產軍戶扮作馬匪劫持商道,夜裡伏擊朱以溯父子北上隊伍。

更讓老皇帝生氣的是,秘奏中他喜歡的那個族侄朱弘昭爲救父親捨身擋箭,肩窩中箭昏迷。幸有隱秘隨行的錦衣衛小旗何衝等人奮力殺敵,太原郭家商隊護衛郭諒等義士協助,斃敵斬首22級,生俘麻家家丁2人,天成衛小旗張世祿等人。

緊接着太原鎮守太監張恭爲保天家血脈萬全,派出自己全部護衛北上護送朱以溯抵達新平堡。而朱以溯書生意氣,見麻承宣種種劣跡難以自矜,義憤填膺。而麻承宣有意縱使馬匪滅口,而何衝等人不願束手待斃,先發制人,奪了麻承宣兵權。

隨後各種請罪書先後抵達,兵部侍郎有意調查,皇帝召而斥責,讓皇帝最生氣的是3千人的兵額竟有1千被吃了空餉,新平堡1千軍戶兵也是不見1個。

這種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有朱以溯不清楚,纔在奏疏中屢屢提及。

“弘昭至孝,可爲宗室之表率。麻貴子侄膽大妄爲,念在麻貴有功於朝,麻承宣革職查辦,新平堡1應事物由以溯代領。”

皇帝不知道,這1切都是鎮守太監和地方錦衣衛們玩的把戲。爲的只是從新平堡所屬馬市裡撈取1些銀子補貼家用。

怪也只能怪麻家餵飽了1部分人,喂不飽所有人。哪怕麻家1分銀子都不撈,也喂不飽所有人。

日子還得過,皇帝的身體1日不如1日,聖旨下去在在內閣轉了幾圈,才磨磨蹭蹭去了大同鎮天成衛新平堡。

皇帝也知道自己不行了,想見福王朱常洵1面都見不了,只能安頓後事,讓太子朱常洛及大臣們做好各種準備。

同時他不忘督促錦衣衛,讓他們嚴密監視各地藩王。在年初身體不適時,他9讓錦衣衛幹這個了。

終於,在7月21的夜裡,這個與大臣、宮內經歷過無休止的吵鬧,無數無效的抗爭,無數無奈的妥協後灰心喪氣,躲避深宮不理朝政的老人回憶完自己1生,帶着對鄭貴妃的和3子朱常洵的遺憾,嚥下了最後1口氣。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48年逝世,年58。

他不是1個壞皇帝,也不是1個好皇帝,他能算是1個有情,有點傻的丈夫。這個丈夫他做的也不夠好,他給不了自己心愛女人想要的東西。

說到底,他是個半好人,老實人。

若心腸硬1些,大臣們絕不會蹬鼻子上臉。比如放出1只太監,9能將滿朝文官收拾的服服帖帖。

對於大明朝來說,他是有罪的。長期不上朝,讓朝堂內的黨爭日益白熱化。爲了鬥而鬥,極大損耗了明王朝的內部的實力。

鐵網_第389章 承天門會操啓明_第359章 平戶戰役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南京_第436章 反擊南京_第546章 新任千戶鐵網_第379章 上陣父子兵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5章 抵達重慶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7章 各方動員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時勢難造英雄_第111章 孟曰取義九邊大同_第4章 小事化大南京_第463章 雪中送炭啓明_第281章 悲觀的老奴南京_第440章 1個蘿蔔1個坑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南京_第521章 銃刺衝鋒!(2)時勢難造英雄_第118章 攻!鐵網_第389章 承天門會操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492章 毒計(8)啓明_第319章 曹文詔青陽_第252章 瓊華島宿衛鐵網_第414章 明修棧道時勢難造英雄_第137章 孫傳庭的咆哮青陽_第235章 範家俯首(1)青陽_第267章 苟延殘喘的老奴啓明_第338章 中正2年,大旱南京_第559章 路何在啓明_第304章 兵變……九邊大同_第55章 家事,遼民事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2)南京_第497章 殺星(上)青陽_第217章 遼鎮曹文詔九邊大同_第79章 兵匪1家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1)南京_第480章 1條線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1)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2)鐵網_第406章 天災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2章 西南平靖美人計(2)啓明_第345章 皮球南京_第589章 流放3萬南京_第461章 大災荒序曲南京_第548章 鄉試隱患南京_第607章 日新月異啓明_第335章 南洋搶糧計劃時勢難造英雄_第102章 驅賊做刀啓明_第277章 鄭芝龍的壞消息九邊大同_第27章 危機感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3章 蝴蝶效應(2)鐵網_第424章 陳策操軍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2)九邊大同_第5章 宗爵易職南京_第584章 排序南京_第499章 啓程南京_第544章 南京1日遊下南京_第487章 毒計(3)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1章 歃血爲盟時勢難造英雄_第112章 撕破臉面(2)南京_第564章 聖訓九邊大同_第32章 皮革與兵備稽查南京_第506章 刺殺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鐵網_第367章 時代不同了南京_第453章 軍階下南京_第440章 1個蘿蔔1個坑九邊大同_第75章 事後報復(1)九邊大同_第30章 高傑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青陽_第255章 徐光啓出京南京_第431章 酒酣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7章 陰雲壓城啓明_第292章 治國安邦,順我者昌南京_第453章 軍階下南京_第455章 感恩問題南京_第592章 大火球下九邊大同_第5章 宗爵易職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南京_第513章 新舊鐵網_第373章 主權九邊大同_第11章 婚姻的無奈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青陽_第255章 徐光啓出京南京_第431章 酒酣啓明_第352章 山海關之戰九邊大同_第43章 王敦盛投效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7章 齊王進宮了!(1)南京_第432章 審案南京_第517章 維穩國策南京_第578章 譁然下鐵網_第424章 陳策操軍南京_第457章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