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甜蜜的事業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而東南府的秋收格外的甜蜜!

臺南平原上,有如置身於甘蔗田的海洋裡。翠綠的甘蔗園一片連着一片,茂密的蔗葉隨風婆娑起舞。

在收穫的季節裡,甘蔗田裡一片繁忙。蔗農們手持鐮刀忙着收割,一捆捆去頭砍尾的甘蔗堆滿了田壠。

顏常武親自動手,開割了第一鐮,斬下的甘蔗洗乾淨,咬一口,真甜啊!

早有準備的陳衷紀開設製糖廠,將甘蔗製糖!

此時,臺南平原上,一個個高聳的煙囪開始噴吐濃濃的黑煙,榨糖機日夜不停地轉動,空氣中瀰漫着蔗糖的甜香。

以甘蔗爲原料,經提汁、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和乾燥等工序製成白砂糖、粗糖等產品的過程、東南府製作三糖!

哪三糖?

紅糖、白糖和冰糖!

國人制糖由來已久,北宋王灼於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

土糖的選料和製作

一、選料:選擇甘蔗成熟季節的熟蔗,選料後需去除甘蔗葉、尾端及雜質。

二、榨汁:用兩個大石碾爲土榨蔗機,大石碾上方鑿有18個凹槽,插入木楔,相當於齒輪,上面有木樁固定,相當於軸心,軸心木樁頂端橫接一大梁(俗稱“篙桅”),靠畜力(一般用一頭牛)拉動“篙桅”,帶動兩個大石碾互爲滾動,甘蔗被碾壓成汁,蔗汁順着大石碾底下的石槽,過濾後流入貯汁池。

三、過濾:糖工用木瓢將貯汁池裡的蔗汁舀進木桶,再倒進裝有纖細過濾網的大水缸中進行過濾。最後,通過竹製導管將過濾乾淨的蔗汁引進糖鍋。

四、煮熬:將過濾後的甘蔗汁加熱煮沸至280℃-300℃,並不停地攪拌,去掉泡沫及雜質,讓水分不斷地蒸發。加熱原料一般用木材或甘蔗渣。

五、凝固:用少量的甘蔗汁和海石灰(起凝固、中和的作用)混合攪勻,待糖鍋裡的甘蔗汁煮沸2-4小時後,將沉澱後的海石灰水倒進糖鍋,並不停攪拌,糖漿逐漸形成。

六、起糖:由最初的甘蔗汁→糖水→糖漿(整個過程6-10小時)。整個過程要注意時間、火候、色澤、黏度等。

七、成糖:坨糖起糖後(稍微比糖條起糖早些時間)將糖漿裝入鐵鍋中,用預先備好的木棒不停攪拌,要求力度均衡,速度適中。大約20分鐘後,熬到汁水變成金黃色的糖漿。翻着氣泡的糖漿被倒進鋪上竹蓆的平臺上,糖漿一邊冷卻,人們一邊用工具把糖汁鋪均勻。過了一會兒,糖漿便成了色澤黃白的紅糖。

專門從福建各地請來的製糖師傅,由他們動手操作,在製作過程中,火候非常重要。例如起糖時的火候,起糖早了火候輕,糖難以凝固,晚了火候重,糖有苦味,只有火候到位才能保證糖的外表漂亮,口感香甜。

除了火候,還要有耐心。在火坑上,蔗糖水要經過四五個小時不停地翻滾沸騰,讓大部分水分蒸發後,甘蔗糖香味才最濃。師傅們說道:“在熬製的過程中還要不停地清理雜質、不停地攪拌,所以說製糖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哪怕是甘蔗水,都要進行多次過濾才能放到鍋裡煮。”

新鮮製作好原汁原味的紅糖,在當時絕對沒有添加任何色素香精,入口甘甜、回、味無窮。

這一團團紅糖是民衆辛勤勞動的結晶,正值紅糖飄香的好時節。使用古法制作的紅糖保留了較多甘蔗的營養成分,能快速補充體力,其中含有可提供熱能的碳水化合物,人體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核黃素、胡蘿蔔素、煙酸和微量元素錳、鋅、鉻等各種元素。

營養豐富,味道又香,顏常武品嚐後大悅!

……

國人喜歡吃紅糖,但要賣給紅毛番,則要白糖。

白沙糖由紅沙糖脫色而來,怎樣脫色就成了技術的關鍵。

明代嘉靖中期,南安有一位黃姓的製糖人家,家裡的房子因爲綿綿不斷的春雨塌了。那時候的房子多是泥土夯築,倒塌的黃泥牆體壓住了他家的紅沙糖。誰料漫長的雨季結束後,這家人把土移走,竟發現家裡的紅沙糖全部變白了!

意外事故瞬間變成喜劇,白沙糖的秘密就這樣被揭開了。於是,按南安人這種“黃泥脫色法”,福建的白沙糖終於可以量化生產了。

不過當時的白沙糖充其量只是顏色淡一點,更鮮亮一些而已,沒辦法做到純白。

此時就顯出了穿越者的厲害,制沒有采用黃泥脫色法,工人們取出一包包黑色的炭狀物放進紅糖漿裡,簡直是在變魔術一攪拌,再一過濾,就成了無色澄清的溶液,是爲清汁,此時要進行結晶。

清汁經蒸發濃縮,成爲粗糖漿。必須再進一步加以濃縮使之析出結晶。煮成的結晶。和糖蜜的混合物稱爲糖膏。糖膏卸下後,再降溫冷卻,使蔗糖的析出較完全,並使原有和結晶繼續長大,這個過程就是助晶。助晶後的糖膏通過高速回轉離心機使蔗糖結昌與糖蜜分離開來,分離得到的白砂糖再經乾燥,篩分,得到一定規格的產品,即成爲成品的白砂糖。

福建請來的製糖師傅們驚得呆了!

陳衷紀皮笑肉不笑地道:“你們明白爲什麼我們給你們這麼高的價錢,還要你們遷移家人到東南府?”

“如果我們製糖工藝外傳了,找到是誰說出去的,是爲叛逆,殺頭,家人爲奴!”陳衷紀嚴厲地道。

衆師傅們唯唯,深爲可惜此法不可以讓他們發財了。

炭狀物不是一般的炭,這是活性炭!

如果有顯微鏡,觀察活性炭,簡直象個黑“蜂窩”,盡是些洞洞,表面面積很大。表面面積大的物質有個特性,它會吸附別的東西。

活性炭的表面面積很大,“抓”分子的本領特別強。在紅糖水裡,因爲那些色素的物質總是又大又重,所以,在“路過”活性炭表面時,像大象過泥潭陷了下去,最易被骨炭“抓住”。活性炭既然吸附了色素,那麼,一過濾,除去了活性炭,濾液也就沒色了,紅糖變成了白糖。

由於活性炭固體顆粒較大,比起黃泥,自然過濾得更加更好,生成的白糖賣相超好!

東南府使用了廣泛種植的椰子殼製作活性炭,方法來自顏常武,他做地理編輯時,曾經做過一期節目就是(各地)古法制糖,包括了中國,還有古巴、牙賣加,清楚製糖的整個流程!

離心機用水力驅動,活性炭土法制作則是物理活化,不需要化學藥劑活化,可以在當時的環境下生產。

再接再厲,生產冰糖:

白糖,是漂亮的白色結晶,不過還含有一些水分,晶體比較小。冰糖則是“更上一層樓”了。如果再把白糖裡的水除去,那就能得到大塊的無色晶體——冰糖。我國很早就會製造冰糖,

冰糖的製作方法有多種,例如:

傳統土法熬製工藝:

先溶糖(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0:2.5)煮沸,用蛋清水(1個雞蛋調清水5kg左右)提純,然後起鍋過濾;

再熬糖:糖漿提純過濾後回鍋熬製至105度左右,將糖漿滴入冷水碗內,可用手轉揉成軟團時,即可出鍋;

然後生冰:用口大底小的金屬桶具或金屬盒鉢作容器。容器口交叉擱置2根竹(木條),在竹木條上對稱繫上四根麻繩,垂直於容器中,爲使麻繩垂直,可用麻線下端繫上墜物。容器備好後將糖漿倒入容器中。在容器周圍堆積糠殼,上面用紙或布覆蓋,並以糠殼蓋其上,冬季宜多,夏季宜少,以適應生冰溫度的需要;。

最後是出冰:糖漿在容器中盛置7天(不能振動,即結晶成冰糖,出冰時,先去掉容器上的覆蓋物和糠殼,舀去結晶體附近的底冰,將容器倒扣在有木架的缸上,滴淨餘水後,用木棒輕敲容器周圍和底部,冰糖即可脫出。

又有吊線工藝法,將純淨砂糖溶解成飽和濃厚糖液、然後注入桶或桶形容器中,在桶內吊上綿線(根據桶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綿,經過1周左右,在線上就會長出(結晶出)很多冰糖(俗稱柱冰),同時在桶的邊緣也會形成一些結晶冰糖,經過洗糖、乾燥就得到成品。

冰糖來自白糖,東南府出的白糖好,冰糖質量也水漲船高,相當地好。

……

倉庫裡,顏常武與陳衷紀視察,看到成桶的白糖堆到了倉庫頂,一路走過去,走回了倉庫門邊,陳衷紀有點擔心地問:“那些紅毛番能夠吃下我們這麼多蔗糖嗎?“

話音剛落,外面傳來一把半生不硬的漢語道:“陳首席,對於白糖,我們紅毛番是有多少就收多少!”

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445節 救女神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25節琉球天變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482節 真功夫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191節 槍與甲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310節 明義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481節 勸上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250節 破火船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545節 HOLD住!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781節 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