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

等到脫離戰鬥,清點人馬時,吳三桂的眼淚涮涮地往下掉,只得到千餘軍了,其餘的部隊再無蹤影!

明軍下手極狠,甚至是窮兇極惡,窮追猛打,殺得吳三桂軍隊消耗殆盡。

想起得到京師時,進城的有三萬多軍馬,那時人強馬又壯,如今只得千多人,可憐哪,一場雄心,盡付煙雲!

他渾渾噩噩,任由部將牽馬前進

一路奔逃,趕上了阿濟格,這回他再也不敢牛氣,乖乖地去見阿濟格,不用他去叫!

兩人見面,竟是無言。

事已至此,大家莫說二哥,只得合兵一處,繼續逃往西安。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走上一段路,道路被堵塞,無法前進,不得不繞道而行。

山路崎嶇,走着走着,許多人掉隊了,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

原來李錦取勝後,立即派輕騎趕到了韃子軍前面,曉諭諸州縣明人道:“我大明取得京師大捷,斬殺韃子皇帝和攝政王!我忠誠營又取得焦作大捷,滅敵十萬!韃子事敗勢孤,正是殺韃的最好時機!是明人的,當報國仇家恨!”

號召大家有一分力,就盡一分力氣去消滅韃子!

韃子們壞事做盡,以往韃子勢強,大家敢怒不敢言,現在痛打落水狗,正是大好時機。

沿途堵路、堅壁清野,暗算,襲攏,所有不用其極,於是讓韃子們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裡,不斷地讓韃子傷到筋骨,而且拖延了他們的行程,連飯都吃不飽,行動越來越慢,結果李錦軍隊在運城追上了他們!

這是最後一戰!

強弩之末的韃子兵看到整齊列陣的明軍,無不面露絕望之色。

他們連馬都跑不動了,箭筒裡沒有一根箭,腹中空空,還能怎麼打!

一千名明軍火槍兵,排着二個方陣,齊頭並進。

他們一邊前進一邊不停頓的射擊,如牆而入,他們的速度雖然不快,但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當他們透過由嗆人的硝煙構成的薄霧,看到面前只有被打死和打傷,倒在血泊中的清兵,三十丈內根本沒有任何豎立的物體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清兵大潰,四散而逃,吳三桂身邊還有百餘人跟隨,部將勸他逃跑,他慘笑一聲:“逃,還能逃到哪裡?三萬遼兵子弟兵跟隨我出征,戰剩下你們這百餘人,我若逃了,還有何面目去見他們!”

他對諸人道:“你們逃吧!”

諸人齊齊搖頭,無人離開,或許他們知道落入忠誠營的手裡將生不如死,不如來個痛快。

倒是個漢子,吳三桂率領這百餘人向着明軍大陣發動最後的衝鋒!

槍聲大作,百餘人紛紛倒下,盡數戰死。吳三桂倒是裝甲厚實,沒被打死,但被一顆大炸彈炸了下馬,等他掙扎着站起來時,看到明軍慢慢向他圍攏過來,而他身邊已無一人站立。

取刀在手,留戀地看了這個世界最後一眼,想到了傾國傾城的陳圓圓,唉,紅顏禍水!

吳三桂用力一抹,鮮血飛濺,一代大漢奸就此成爲歷史!

由於顏常武神降,吳三桂對於中華民族的危害性少了許多,但無論如何,他深受國恩,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爲都督指揮,乃是根正苗紅的軍二代。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他的舅爺祖大壽是東南府高官,早就飛書予他要他死守寧遠,勿放清軍入關,東南府必定救援,當其時,東南府戰列艦編隊已守候在寧遠對出海面上,他卻喪失民族氣節,放清兵入關,導致神州陸沉,北國淪陷,生靈塗炭,罪過極大!

能夠自盡,而不是被明刑正法,死得乾脆利落,倒是他前世積德了。

……

阿濟格奔逃,明軍在後面窮追不捨,他身邊部屬越打越少,最後只得兩個忠實戈什哈護着,走失在山嶺野外。

四顧茫茫,大軍安在?

窮途末路,不外如是!

不由得悲從心起,“撲哧”一聲,吐血不止!

“王爺!王爺!”戈什哈驚叫着,彷徨四顧。

戈什哈拖着他,沿山徑走着,見到了一處荒蕪的山神廟,此時天色已黑,遂往廟裡安歇。

廟裡神像半坍,香爐裡倒還有香火,不過已冷。

三人奔逃一天,又餓又累,於是都卸了護甲和頭盔,先讓阿濟格坐下,戈什哈在廟外收集了一批枯枝葉,用火摺子點着,升起了篝火,再煮水燒食。

吃過喝過就休息,一個戈什哈守上半夜,另一個戈什哈守下半夜,但到了凌晨時分,誰都累了,守夜的戈什哈睡着,這時野外出現了一羣拿着火把的村民!

……

阿濟格睡得不甚安穩,一會夢到他在西安的窮奢極欲生活,抱着美女喝花酒;一會記起了進關時的風光,那真是浩浩蕩蕩,千軍萬馬;又想到了他殺人如麻,無數人的慘叫聲在他的耳邊響起,要他下地獄……他猛然清醒過來,睜眼一看,卻見到火光下,兩個村民正在綁他!

那還得了!

他大吼一聲,跳將起來,飛起兩腳,把那兩個村民踢飛!

但沒想到,後面一個村民,扛着鋤頭,照着他的後腦勺,給他重重一下!

沉重鋤頭重擊之下,開瓢!

鮮血腦漿齊迸,阿濟格腦袋開花,掙扎着前行二步,頹然倒地!

一代韃子巨酋阿濟格,死在村民手裡,忒不光彩。

那的那兩個戈什哈,則在睡夢中被綁了起來,村民們把他們象綁牲畜般兩手兩腳各綁在一根竹槓上,連同阿濟格的屍體,一同送去領賞。

原來李錦打贏後,發動民衆搜山,有死的活的每個韃子都賞銀五兩,不要小看五兩銀子,民衆的積極性很高!

他們到處搜尋落網之魚,要不羣起而攻之,要不報告大軍,賺取了不少的賞銀,而阿濟格的裝飾豪華,民衆認爲是大魚,遂連屍體一起送去,結果有人認出了阿濟格,村民們遂得千兩銀子的重賞!

“阿濟格,你也有今天!”

看着阿濟格的屍體,李錦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流下了眼淚!

着收了阿濟格和吳三桂的頭顱,先擺在大順皇帝靈前供奉了一晚後再放入盒子裡,石灰醃製,送往南京。

在忠誠營的打擊下,入侵西南的清軍全軍覆沒!

不同於其它地方,那些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不被留一活口,都被忠誠營殺個精光,不納俘虜!

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768節 破堅城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9節回老家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23節都在演戲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62節打進廈門港!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243節遇敵必戰!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2184章 直落(二)第1481節 勸上第872節 反轉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064節 招供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70節落子(五)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07節移民臺灣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239節文趙氏第34節戰俘生涯第861節 大改造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288節 九邊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262節 由來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6節日程表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