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

本來照他的想法,明軍依託堅城,消耗掉韃子的有生力量後,明軍展開反擊,進行北伐。

但對方力量並沒損失多少而是大步後退,對方在濟南展開防線,從徐州到濟南有六百里地,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對方騎兵大有挪騰的空間,節節阻擋,待到已軍攻到濟南時,對方以逸待勞,我軍只怕難以討好。

他立即下令召開軍議,與諸人商量對策。

軍議很有好處,可以集思廣益,減少自己的失誤,畢竟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豬哥亮。

同時,在軍議中可以看出諸人的水平、爲人擔待,上位者的時間寶貴,對於部下不可能通過長期的接觸知道他們的水平高低,開個會議,瞭解一下,就有好處。

同時,其餘的官員們彼此間也可以增進了瞭解。

他召開的是文武聯席會議,包括內閣、兵部、戶部等文職官員,有姚明恭、王鐸、高弘圖、馬士英坐在他的左邊,還有新近入閣的楊鋮新,以及各部的官員,右邊則是他的將軍們。

會議由總參謀長甘輝主持,他介紹了情況後,諸人踊躍發言!

不外乎是速戰還是緩戰,一部分官員認爲應該速戰,不可給韃子喘息之機,否則一旦韃子站穩了腳跟,發揮北方的力量,則以後更加難打,導致我軍進攻不利。

而另一部分的官員則認爲緩戰爲好,他們覺得北方殘破,再怎麼發展,哪怕三年五載,也難與南方比,不怕他們。

閣臣馬士英說道:“如今我朝定鼎方一年,民心新附,以下官之見,可待多一年,等朝政穩定之後,再行北伐。”

馬士英並無貳心,如今顏常武強勢無比,他是真心爲顏大少打算。

在他看來,顏常武得罪了太多的人,進行的攤丁入畝、土地階梯式收稅事務正隆隆烈烈地進行着,顏常武站在了天底下所有地主的對立面,連帶着他們的家族,可謂是仇人縱然不過億,也可能有幾百萬!

單是他自己,自認對顏常武是忠心不二的馬士英,分割自家地產時也感到陣陣肉痛,那不用說其他的地主,只怕他們找道士作法“打小人”很盛行。

這樣的形勢下,主力北伐,豈不是給小人以可乘之機!

到時,連老巢都保不住了,北伐還能成功?

馬士英認爲顏常武操之過急,爲此,他犯顏直諫!

持此意見的人不在少數,與認爲需要急攻的意見激烈交鋒。

與會人員中,新晉的戶部右侍郎堵胤錫看看這,看看那,他還是首次參加這麼高級別的軍議,覺得甚是新奇。

者姓有點奇特,堵胤錫,又寫允錫,又名錫君,原名靈授,字仲緘,一字牧子,號牧遊。

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今宜興市屺亭鎮前亭村人。

他在11歲時,父母俱喪,12歲時,依於岳家陳氏。其岳父貧而好義,聘請塾師教他詩文。(該岳父不錯!)

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十月,胤錫到無錫參加縣試,被錄取。十一月參加府試又被錄取。十二月參加院試,被黜。這時無錫馬太史賞識他的才學,受業於其門下,執弟子之禮,攻讀數年,學業大進。

天啓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他寫了萬言書呈何太守應瑞,太守奇其才,並予以熱情的鼓勵。天啓二年五月,胤錫補府學弟子員。天啓六年,他參加院試,名列一等。

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他中江寧鄉試第十六名。崇禎十年中進士。崇禎十二年四月,任南京戶部主事。

他忠誠爲官,勇於任事,官聲很好。

今年的五月對於有志於爲新朝服務的人士是一個極好的月份,五月十五日,朝廷開科舉,二百三十一名經過了八股文和新科目考試的進士新鮮滾熱辣地出爐!

不得不說中國人的適應能力強,尤其是考試能力,新朝增加的《自然科學》、《法學》、《經濟學》考試科目被那些傢伙輕鬆拿下!

新進士能夠滿腹的國學,然後將《自然科學》、《法學》、《經濟學》講得頭頭是道。

所以說,中國人的考試能力認了第二,世界上就找不出第一來,這不是虛的!

沒考中的舉子們,正熱火朝天地投入新一輪的學習中,預備三年後再戰!

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顏大少表示,國學非常重要,八股文照考不誤,佔一半的分值,所以社會讀書人階層心緒安定。

到得五月二十五日---二十八日共四天,朝廷進行了各處官員遴選,拿出了許多官位,讓官員們公開地競選!

這是很新奇的事情,以前官位子都是皇帝、內閣和吏部決定,現在吏部主持,侯選的官員們公開亮相,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爭取位置。

堵胤錫也就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他有能力,且廉潔,得到了戶部右侍郎大位!

如今他參加軍議,覺得與前明大不一樣,南明乃是就事論事,而前明論事則論着論着,往往歪了----變成了各方勢力相互攻訐的場合,大家狗咬狗,扯舊事翻新賬,看上去熱鬧無比,實際上是一事無成!

現在軍議根本不會有前明的情形,大家就事情發表意見,不說其它。

更讓他覺得新奇的是坐在內閣首輔姚明恭對面的那個紅毛番斯托姆,該紅毛番已經成爲了一個傳奇人物,他原是荷蘭駐臺灣的艦隊司令,識事務,早早歸順,成爲了東南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之一,現在身居南明軍隊高位。

斯托姆位置稍打下的又一個紅毛番,風度翩翩,貴族氣息深厚,正是英國人戴維先生。

戴維先生感覺到他的目光,向他點點頭,堵胤錫亦點點頭。

“領袖使用番將,聽聞在他東南府裡洋人不少,頗有一種盛唐的‘海納百川’的氣派,或許領袖會成就一番偉業!”堵胤錫胡思亂想地道。

“堵大人,你的意見呢?”甘輝的聲音提醒了有點走神的堵胤錫,他趕快站起來,諸人的目光都盯着他,聽他不慌不忙地說道:“下官主張急攻北方,但如何個攻法,則不是下官所能置喙的,下官想的是,招撫北方流寇和官民!”

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1394節 救災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48節過春節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450節 賽甘寧!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52節造船!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448節 硬剛(四)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160 帝都之亂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70節落子(五)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3節火併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