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節 一石多鳥

典故來源於春秋時原楚國大臣伍子胥因家仇而瘋狂向楚王報仇,他的好友申包胥來勸他,他就說了這句話。

這樣不負責的回答自然不能讓孫承宗滿意,他瞪了顏常武一眼。

“好吧,好吧!”顏常武擺手道,他開始講述他的理由。

“土地問題從來都是歷代王朝存在的問題,歷朝歷代往往是大亂到大治,大治到大亂,王朝末年,土地兼併特別嚴重,導致王朝傾覆,我們現在的情況就是王朝末年,一想到幾千萬的農民沒有土地,老實說,我就睡不了覺,孫先生可曾睡得着覺?”顏常武問道。

“睡得着覺!睡得很好。”孫承宗出人意料地道。

“怎麼可能?”顏常武吃驚地問道。

“天崩下來有高個子頂着,因爲有領袖在嘛!”孫承宗幽上一默道,意思是讓領袖頭痛去。

“我拷,先生怎麼可以這樣捏!”顏常武翻白眼道。

“先生也知道,我有兩個地盤,每一個地盤都很重要,我不能長期呆在一個地盤上,否則另一個地盤就會出問題!”顏常武做了個下切的手勢道:“所以我得快刀斬亂麻!”

“我觀北方之事,李自成佔據北京後,北虜必不甘寂寞,一定入關,如此兩寇相爭,北方亂會亂上好一陣子,正好給我搞事,北方亂,南方也亂,大家亂對亂,誰都打不了誰,此乃千載良機,我不想等我北伐時,背後有人捅我刀子!”顏常武冷酷地道:“如此,我先下手爲強!”

孫承宗頓時明白了顏常武乃是引蛇出動,好找藉口,聚而殲之。

南明藩王、勳貴、文官、軍隊、讀書人、農民、商人等勢力交錯,目前文官因東林黨之事而氣焰消退,軍隊初步穩定,讀書人階級忙於準備科考,且書生造反,三年未成,至於農民,除少數富農之外,攤丁入畝和土地階梯式收稅,這是在割地主、富農的肉,對於數量廣大的貧苦百姓是半點傷害也無。

反倒是個利好,農民不會造反,且無地農民,則顏武武給了他們出路:一是去東南亞,免費送達,還有安家費;二去打工;反正肯定有活路。

至於商人,嘿嘿,他們根本不敢動,因爲他們正在被感動着-----他們給東林黨行賄,證據確鑿,顏常武還沒捉他們,感動哩!

要是他們有什麼異動的話,二罪並罰,殺人誅九族,抄家奪產等着他們,顏常武對他們是引(弓)而不發,他們豈敢再把身體擋在火槍前!

藩王、勳貴、文官佔有了大量的土地不交稅,這稅收着落在他們的身上。

一陣明悟在心頭,孫承宗明白了顏常武正張網以待,等着那些傢伙來,讓他們試試顏大少的大炮夠不夠粗、大、硬!

“不過,他們的勢力很大啊!”孫承宗打了一個寒噤道。

這可是南明柱石,國家根本,一打起來的話,無論誰勝誰敗,南明都有得亂。

想想後果,那將殺得血流成河啊。

“怕怕?不怕!”顏常武豪情壯志地道:“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他站起來道:“我這是一石多鳥之計,我還有一件重要之事:瓦解地方宗族勢力!”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宗族勢力龐大無比,以致於官府政令不出城市,城市外的廣大農村,則是宗族勢力的統治範圍。

他們不講國法,只論鄉約道德,譬如“浸豬籠”,男女私通者沉塘,這種剝奪人命的行爲,只要族長、長老們開個會,討論一下就成了。

國法比他們要先進得多!

如有人犯了殺人大罪,地方官捕到犯人,要經過州、省官員審覈,再送到京城刑部由刑部按律判決,刑部有權擬定罪名,但殺人權沒有,必須由皇帝勾決才行。

重大案件要三堂會審,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官員們一起審理,對那個犯人定死罪須“全堂闋諾”,即“九卿畫押”,缺一不可。

即刑部尚書、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正卿、(二個)少卿,共計九個堂官,一個個在奏稿上畫行,少一個堂官不肯下筆,則該人不會死,除非皇帝自行下旨,但這種旨意被認爲是不合法的。

國法治理肯定好過宗族(你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吧!)。

且中國人的本質,顏常武算是看透了,他們往往有宗族觀念、鄉土之情,沒有國家概念。

無它,宗族影響力非常大,哪怕權傾一時的地方政府大員,或者是擁兵自重的武將,遇到宗族長老,都要客客氣氣地不敢輕易得罪。

一個宗族的興盛不是一羣窮老百姓就能支撐起來的,那需要富貴人家作爲頂樑柱,他們也是地主士紳‘權利’的來源。

包括族長、地主、富農等士紳,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籍此在宗族裡呼風喚雨。

顏常武限制土地兼併,分級收繳農稅的政策,正是用來瓦解那些支撐宗族存在的那大富大貴之家。

五百畝地以上,農稅就是十分之一,整整超過最低等的一倍之多。顏大少不認爲諸多中小地主能忍下如此大的虧,他們肯定會把土地分散到全家子弟的名下。

而利益這東西,分起來容易,可日後想要再聚起來就千難萬難了。沒人會把到嘴的肥肉吐出去給‘宗族’的!

哪裡都會有損公肥私、貪污中饋的事情,官場有,宗族有,且不少。

顏常武準備來“實名制”,子民有戶口本,在官府冊上,實施“保護私有財產”,如準備出臺的土地法中,律文明確規定,誰人名下的土地即算是誰人的,屬於正規的受國法保護的私人財產。

這麼一來,那些地主們,地分還是不分!有得頭痛和爲難了!

得顏常武的再三解釋,孫承宗臉色稍雯,他埋怨道:“這麼做風險還是太大了,”

“有何風險?”顏常武無賴地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我就坐上戰列艦逃回臺灣,怕什麼!”

他還洋洋得意地道:“難不成他們能過海峽來打我?”

有一種“我跑後,管它洪水滔水”和“管殺不管埋”的態度,“你這個死小孩!有這樣處理國家大事的?!”孫承宗不由得激動起來,咬牙切齒,想伸手去掐他,讓他清醒過來!

沒等他發作,顏常武取出一箋道:“偶有所得,請指教。”

孫承宗接過來仔細一看,頓時楞住了,半晌後長出一口氣道:“就衝着領袖這首詞,我把殘軀盡付給領袖,有何惜哉!”

大作,又見大作!

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23節都在演戲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271節入港炸船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280節 回南京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2013節 猛攻堡壘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851節 下鄉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740節 進徐州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7節刺殺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