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

待到他重見天日,已近第二天的中午,烈日當空,舉目四顧,卻是在茫茫海上,身在海船上,向他笑着的是……

“張守雲,你搞什麼鬼?”孫元化吃驚道。

“孫大人,得罪了!”張守雲微微一笑道。

“你們劫持了本官?”孫元化明白過來,怒道。

“不,是我們救了你!”張守雲油然地道:“按大明律,地方官守土有責,應與城池共存亡,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不可陷於敵手,如若城破,應該殉節!”

孫元化啞然,張守雲說得一點不錯,他孫元化早就應該死了,如果不死的話,朝廷不會放過他。

身爲朝廷命官,陷落敵手,丟的是朝廷的面子和自己的面子,罪不容赦!

他之所以不自盡,是因爲他信教,是個天主教徒,主的教義是不容許人自盡的----因爲你不屬於你自己,你是主的人,你的生死是主的意志而不能由你來決定……瞧,這樣的教義,所以信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國人多不信教,

或許,黑暗一點的猜測,孫元化怕死咧!

見他黯然失色的樣子,張守雲對他道:“我請你去東南府,你將展開一段新的人生歷程!”

孫元化盯着他看,問道:“你們早有預料了?”

“對!”張守雲坦然道:“我奉了督軍之令,等的就是這一刻!”

孫元化震驚地道:“你們督軍已經早就料到孔有德會反?”

“正是!”張守雲承認道:“督軍說了,登州收攏的遼東軍桀驁不馴,早晚必成大禍,而一旦成禍,則登州火炮營和登州水師不保,萬一他們去投了北虜,則北虜如虎插翅……”張守雲肅然地道:“孫元化將火炮技術和艦隊拱手相讓,他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啊!”孫元化兩眼發直,頭上一陣暈眩!

旁人連忙扶他坐下,送上稀飯、鹹菜、餅乾和肉食。

吃喝了一下,有了力氣,想到利害之處,孫元化渾身冷汗直冒,他覺悟過來道:“你們督軍說得對,我真的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現在你不是,因爲我們來了!”張守雲說道。

“你們督軍,真有鬼神不測之機!諸葛亮亦不過如此也!”孫元化感慨地道:“謝你家督軍!”

“所以督軍請巡撫大人您到東南府,再啓人生新篇章!”張守雲說道:“他還說了,你到東南府,你就能真正地大展宏圖,將不是千古罪人,而是功在千秋!”

“希望吧!”孫元化苦笑道,他有點埋怨地道:“你幹嘛不早說呢!”

“我說你會信嗎?”張守雲曬道。

“那也是,那也是!”孫元化吶吶地道,問起來:“登州現在情況怎麼樣?”

“非常亂,很亂!”張守雲說道:“我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李九成統統殺了!”

“什麼?!”孫元化又被震驚了:“你真的殺了他們幾個人?”

“當然!”張守雲請孫元化看看,打開箱子,裡面四個人頭用石灰醃着,看他們的面貌,孫元化認出了孔有德、耿仲明和李九成,不由得高興地道:“賊子啊賊子,你們也有今天!”

想想他們可真害苦了他,害得他堂堂一個巡撫失地丟官,還差點淪爲中華的千古罪人!

“你殺了他們,然後你就離開了登州?”孫元化問道。

“是的!”張守雲說道,他們從地道離開,回到登州水城,即時準備大撤退!

張守雲管殺不管埋,達到了他主要的目的,哪管三七二十一,至於平叛這等重任,就交給各路明軍去幹活,反正叛軍首腦被誅,叛軍再難掀起風浪。

他們是客軍,真要撤退,並不用批准(所以先前他們不肯去救援京師,孫元化也調不動他們),駐守水城的張可大聽聞東南府火槍兵將坐船離開,連忙前來阻止道:“你東南軍不是精忠報國的嗎?怎麼國雄當頭,卻要離開,當縮頭烏龜?”

張可大慧眼識人,東南火槍兵戰鬥力上乘,是一流強軍,他們在的話,想要打敗他們,起碼上萬人才千。

“離開本地,是出於我家督軍將令,至於精忠報國,我們已經報過國家了,現在不方便和你說,你不必與我計較,趕快回去,組織防守,只要捱過幾天,就會沒事了!”張守雲笑嘻嘻地道。

見到東南火槍兵手執火槍,戒備深嚴,張可大情知不可相逼,只能放他們坐船離開。

等到他回到水城城頭,看到登州城裡一片混亂,到處是搶劫,有小股叛軍前來進攻,被他們輕易打退,卻沒有預料中的大隊人馬,不禁詫異!

過得半天,情況越來越好,不僅沒有進攻,還有小股叛軍投降!

張可大還怕他們詐降,叫來幾個爲首的一問,得知是夜來巡撫衙門遇襲,四個叛軍首領不明不白地丟了腦袋!

由於失去首領,現在城內叛軍陷於混亂中,互不相讓,這些叛軍想想出路渺茫,早早投降!

對比想到張守雲先前的話,頓時明白過來,這不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最好寫照嗎!

“那麼孫巡撫呢?”張可大追問。

“不知所蹤!”降軍說道。

張可大心想,別是張守雲把孫元化給搶走了吧!

孫元化有大才,可惜爲人迂腐,這次給東南府搶走也是好事,起碼得保性命,至少不用受詔獄之苦。

雖然城裡內亂,但張可大兵少,不敢輕出,只是謹守水城,好在朝廷派出謝璉爲副都御使巡撫登萊,擢參政徐從治爲山東巡撫,率領大軍前來登州,遼東叛軍沒有主心骨,哪能支持,終究被朝廷平定了叛亂,此爲後話。

而孫元化情緒穩定後,見到船上數人,不由得大吃一驚,而那些人親熱地道:“孫巡撫,您無事,我們高興,我們將履行合約,繼續爲您效勞!”

此乃來華助戰洋人,公沙的西勞、魯未略、安尼阿、伯多祿等!

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63節風向改了?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2095節 酇伯爵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333節 好看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087節 填溝壑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54節三聖經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224節 發檄討賊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272節 賣帝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2199章 西洋人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86節勝利之後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23節刺客(一)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594節 長官的召見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336節 賀勝利第1310節 明義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224節 發檄討賊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160 帝都之亂第70節英國人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