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節 摸營

義安離得阮朝近,鄭朝除了駐軍五千之多,還有水師八千多,擁有大小戰船二百艘,歸由經驗豐富的提督鄭默庵指揮,兵力十分雄厚。

鄭默庵是鄭主族人,老將一員,參加過多次對阮朝的進攻,有相當強的指揮作戰能力,是鄭梉可以信賴的作戰將領。

他在義安港外的海島上佈置烽火臺,一旦發現敵情,就點燃烽火示警,爲水師提供足夠的準備時間。

這座海島不大,只駐留一個百人隊,因爲敵對的阮朝水師實力不強,海島防務壓力不是很大,加上離上級遠,他們的警戒能力很是鬆懈,除了看守烽火臺的水兵需要一點關注力,平時守軍主要就是捕魚捉蝦、他們有大把時間幹這活兒,捉到魚蝦,做成魚乾蝦仁去賣錢,要不就是聚衆賭博還有睡懶覺。

二名烽火臺上的鄭軍無聊地看着周圍海域,見到一條安南鄭朝大漁船在附近打魚,也不當一回事。

附近海域水產豐富,漁船在此幹活很正常。

而且看他們的動作熟練,很漁民化,不是假的。

本來,軍事重地附近不得讓民船接近,但這些年來都平安無事,鄭軍也懶散了,聽之任之,讓漁船在眼皮底下

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條漁船還真的是假的,這條漁船兩個漁民則是東南軍假扮的,至於象不象,嗯,起碼大家都是黑的。

這條漁船在海外被東南艦隊捕獲,東南軍穿上他們的衣服去偵察敵情。年輕東南軍叫做劉傑,老東南軍是老賈。

“這片海域礁石多,流穩,一漲潮,鱸魚、鯊魚、白帶魚就往這兒靠,釣鱸魚要用活蝦。”老賈提起釣鉤,示意道:“象這樣,把勾紮在蝦尾的皮上,蝦不會死,在水裡遊蕩,活動的蝦給鱸魚老遠就盯上了,一下子撲過來吞下去,扭頭就跑,你不能一下子提起來,這樣容易脫鉤,你得放線,等它跑累了,慢慢拉回來,要是釣白帶魚,下排勾,對付鯊魚要用叉,瞧,就是這種叉。”他指指放在魚筐邊上的魚叉道:“別看它不起眼,叉鯊魚可帶勁了,叉中一條大鯊魚,你就發達了!”

“發達了?鯊魚肉很好吃?”劉傑不解地問道。

“不,它的魚鰭曬乾後就是魚翅,做佛跳牆用的!”老賈提到魚翅,劉傑即時明白,這些年來,佛跳牆在東南府非常流行,號稱得勝湯,東南軍老大顏常武往往在勝利之後即着後勤燉佛跳牆和官兵共飲,對魚翅的需求量很大。

老賈說得娓娓道來,劉傑欽佩地對他道:“老賈,沒想到你這麼會打魚啊!”

老賈其實一點不老,不過三十多歲,不過在年輕的建軍還不到十年的東南軍裡,三十多歲的軍人還真的是“老”了,他正是顏常武早期的班底之一,如今已經是個少校了。

他呵呵笑道:“俺當初是打漁的出身!”

“佩服!”劉傑拱手道,他不僅是服老賈會打魚,還甘冒危險,要知道,以老賈的資歷,還真的是混吃等死的都可以了,他們基本上都有爵位在身,穩穩地有份皇糧(退休就是離休幹部),他卻照衝在第一線上。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老賈不甩出魚鉤,不多時就是一條鱸魚,一條接一條,一看就是魚把式。

有他去釣魚掩護,小劉裝着打下手的樣子,悄悄地記錄海島的的地形和敵人蔘數。

他的眼力非常好,發現敵人營盤處於一個避風的小山坡背後,到山坡上的烽火臺有段距離,只要軍隊攔在路上,就可以把對方放火求援的路給堵死,如果不能放火,海島離陸地遠,安南人喊着喊着也不會有人應,當然在進攻前,得把烽火臺上的兩個哨兵打掉,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敵人的烽火臺,不過是小山坡頂上一片地,準備了引火材料而已。

而老賈不斷換地方去釣魚,實際上卻在測量水深,看已方的船最遠可以開近到哪。

海風吹,烈陽曬,但老賈甘之如飴,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雖說東南軍對他非常照顧,做個指揮官或者做個後勤官員,不用冒這麼大的危險,但是沒有誰會嫌自己的錢多和爵位夠了!

老班底消息相通,很清楚自家的大少爺正是打江山的時候,開國!

現在不拼,做個開國元勳,把爵位提升,更待何時!

當然,拼搏有危險,可是不拼,就對不起這次天賜的大機會,他們是老班底,天生就有優勢,提升能比別人快一點。

因此,東南軍象老賈這些人拼命的人的實在不少,整個系統裡呈現出你追我趕,大家力爭上游的情形,朝氣蓬勃,註定要上位。

……

黎明時分,正是最黑暗的時候,海島鄭軍烽火臺,兩個哨兵,一個老兵已經依牆呼呼大睡,年輕的哨兵則還在來回地走動,頭頂有孤燈一盞,映照不到十米的範圍,外面則是黑漆漆的一片,小山坡下的營盤還有一盞燈,弱弱地點着。

摸營-----最難摸的是東南軍的,要知道,東南軍由於老大的愛好,特別喜歡點燈,燈油費用支出相當高,到處點燈,把周圍照得亮堂堂的。

只聽到海浪的聲音,沒看到什麼,周圍一片黑暗,大概天快亮了,年輕哨兵只覺得頭重得要命,慢慢地垂下來,馬上就要打起盹來,

他用力掙扎,只覺得喘不過氣來,一驚之下,頭腦清醒,駭然地發現了一隻手捂住自己的嘴巴,駭然之下,給對方用力地將他的脖子一板,在寂靜的夜間傳出一聲可怕的骨折聲!

……

哨兵被幹掉的營地結局悲慘,東南軍陸戰隊員摸營,他們潛入房間,神不知鬼不覺,上百鄭軍士兵在睡夢中歸了西天,只留下幾名幸運的軍官需要他們的口供。

看到凶神惡煞一般的敵人,鄭軍軍官有問必答,倒是僥倖得了性命,東南軍不是嗜殺之徒。

根據他們的口供,到得天明時分,在烽火臺上點燃了二柱烽火。

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23節都在演戲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51節船底世界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346節 千葉合戰之炮決猛將兄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686節 過大洋第1273節 虜帝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21節軍魂立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7節刺殺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2065節 得上第74節不用擔心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243節 夜茶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286節 王爺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