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7節 打過去!

見賀曉天疑惑地看着他,嘎勒丹拜雙眸一凝,說道:“如果在以前,我們這樣長途征戰的話,我們的部落必定完蛋!”

“是啊!”察罕略帶沉痛地說起了草原上各個部族鬧不團結,各自爲政,內鬥不停的情況。

當年蒙元退出大都後,明太祖遣大將藍玉大破蒙元餘孽於捕魚兒海,從此統治大草原的黃金家族失勢,他家裡跑失一隻鹿,草原羣雄共逐之,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互相廝殺,始終不能形成合力,從此世辦再無蒙古人遠征的傳奇。

各個部族全淪爲守家奴,他們要是敢大部隊遠征,若留家人在草原上,則如放兔子在狼羣中,若帶上家屬、牛羊一起走,哪有什麼機動力!

之所以嘎勒丹拜和察罕在蒙古人當中提倡“要文鬥不要武鬥”,就是因爲看到自家人打自家人,外敵一來,就把雙方一窩端,痛哉!

賀曉天心忖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蒙古亦是如此,前明更是糟糕,要不是天災加人禍,這麼大的一個大明朝豈會被打翻在地!”

聽嘎勒丹拜說道:“這次出動的都是我與察罕的族人居多,要不是有楊侯爺的承諾,我們也不敢這麼打啊,如果不敢放開來打,就沒有今天的勝利!”

楊侯爺乃川中名將楊璟新,大明攻略新疆的主將,在烏魯木齊爲蒙古第1師出征壯行時,當着數萬人前聲明道:

“一個敵人人頭值十個銀元,有多少個人頭,就給翻十倍的銀元獎勵!”

“醜話說在前頭,你們打仗是爲大明而戰,殘了由國家養,死了蓋國旗,撫卹金從優!”

“只要作戰勇敢,損失多少部隊,朝廷就會給你們補多少,有多無少!朝廷給你們加官晉爵,發財致富,花差花差!”

楊璟新告訴大家,今上就是這樣給

有了如此堅強的後盾,嘎勒丹拜和察罕放手而爲,就快打到了莎車!

是夜,蒙古人保持警惕,他們收集了易燃物在城外點燃,用於警戒,城上士兵帶狗巡邏,佈置遊動哨和潛伏哨,守備森嚴。

沒錯,兩中華的軍隊熱衷養軍犬,所以敵人想摸營很難。

官兵皆不卸甲,就睡在他們的戰馬旁邊,稱得上是枕戈待發。

就要取得最後的勝利了,越發不能馬虎,賀曉天親自在半夜來查崗,一絲不苟。

一夜平安,太陽照常升起!

吃過早餐,稍事收拾行裝,蒙古人精神抖擻地邁上了新徵程。

大部隊走在路上,氣勢如虹,在他們看來,前面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抵抗得住他們的進軍步伐。

據地圖上顯示,通往莎車的道路再無堅城阻路,然而當他們前進到一處斜坡時,就發現前有葉爾羌人在阻路。

斜坡倒不算得很陡,問題是它周圍環境皆是怪石嶙峋,馬匹難行,就一條路而已。

把守斜坡的正是老將帖木爾,他自麥蓋提城敗得莫名其妙,見事不可爲,撤退出城。

但他的性子是老而彌辣,並沒有沉淪,而是急駛此處,就在此處收攏敗軍。

敗退下來的軍人們見到是他,無不服貼,重新歸隊,帖木爾遂得一萬五千人,軍勢復振。

他着人立即在此處坡下挖掘深深的壕溝,以阻蒙古人戰馬,同時在斜坡上用木頭立寨。

此處近着塔里木大沙漠,樹木生長不易,也不多,是當地老鄉們的心頭寶,但被帖木爾一聲令下,盡數砍伐,變成木樁。

所以說戰爭永遠是最大的破壞者,別說人命賤如泥,就連樹木也倒黴。

他們剛剛挖好溝建好工事,蒙古人趕到,被壕溝阻住,只能衝着壕溝發箭,但被斜坡上的木頭給攔着了。

箭枝釘在木樁上,傷不得葉爾羌人。

“倒是有種啊,不能欺葉爾羌人無勇士!”嘎勒丹拜悻悻地道。

察罕則問參謀可否繞過此處?

參謀回答說可以,得走多五十里地,繞個大圈。

察罕正在權衡繞路的利弊,嘎勒丹拜斷然道:“不繞路,我們打過去!”

“他們帶種,我們就要粉碎他們的希望!”嘎勒丹拜強硬地道。

這倒可以,他強我更硬,不要留給敵人任何的希望。

如果是繞道而過,葉爾羌人還以爲是我們怕了他們呢。

於是長官們一致同意去推倒這個阻路的障礙,但如何個推倒法,讓蒙古騎兵去攻堅的話,那就是大材小用了。

讓擅長野戰的蒙古騎兵扛着盾牌上,產生的損失是沒必要的。

因此,以前蒙古騎兵征戰時的重要一項作戰內容也就重見天日:蒙古人大量地編入漢人和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漢族先進的攻堅器材擔任攻城的任務,使他們在東方無論是野戰還是摧城拔寨,幾乎所向必克。

現在蒙古師中有漢人,但漢人比起蒙古人更是難得---參戰的漢人中有一等一的射手、參謀人員和醫護人員,同爲專業人士,不可以直接攻堅。

好在打下了麥蓋提城,有數千人向蒙古人投降,從中挑出了三千五百人,進行了集體宣誓,宣稱打倒葉爾羌汗國,忠於大明,算了交納了一個投名狀,就此成爲了皇協軍。

這支皇協軍在一百多名蒙古人的指揮下,防守麥蓋提城,沒有跟來,因此嘎勒丹拜派人去調取他們到來。

在他們到來之前,蒙古人逼近壕溝,衝着斜坡發射了火箭,還用火槍壓制。

一根根沾上了易燃物的火箭落在木樁上,但着火的不多,都被葉爾羌人用丟砂石給撲滅了。

子彈也沒能逞威,葉爾羌人躲在木柵後面,子彈打不中。

到了下午二點多,帶着籮筐和鏟子鋤頭工具皇協軍趕到,首先呼喊口號:“打倒葉爾羌汗國,阿布都拉哈汗吃屎去!”

聽得斜坡上的葉爾羌人

皇協軍投入了填平壕溝的工作中,他們挖土、運土、把土填進壕溝中,看到他們在熱火朝天地幹着,老將帖木爾不禁嘆氣!

他想殺傷蒙古人,豈料蒙古人不給他這個機會。

斜坡上的葉爾羌人向斜坡下的葉爾羌人發箭,而斜坡下的葉爾羌人起初還扭扭捏捏,還箭稀稀拉拉,只顧用盾牌遮擋。

但當死的人多了,看到旁邊的人不斷倒下,慘叫連連,斜坡下的葉爾羌人也急了,衝着斜坡上發箭還擊,雙方你來我往,反倒是斜坡上的葉爾羌人死傷得多!

當時出場的葉爾羌人只顧逃命,丟棄了裝備,麥蓋提城的裝備應有盡有,包括硬盾、強弓和厚甲,被皇協軍穿戴出來,攜帶而來,就衝着斜坡上的葉爾羌人進行攻擊。

帖木爾又氣又恨,死的都是葉爾羌人哪。

壕溝被填平了,皇協軍向斜坡上發動了攻擊,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攻擊中拆掉木柵,讓葉爾羌人果露!

迫不及待之下,帖木爾命令部隊出擊,但他們被堵在了寨門處,而身披厚甲皇協軍使用了大斧頭,斬斷木樁之間的束縛,把木樁給撥了出來!

木樁被撥除了,怒不可遏的葉爾羌人向皇協軍衝鋒,皇協軍步步後退,在葉爾羌人的頭頂上是潑雨般射來的蒙古人的箭雨!

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363節 殺倭!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739節 亂亂亂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344節 有炮了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744節 爲何反?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12節誘之以利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2094節 退兵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337節 茶事第119節碼頭上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850節 花匠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