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

最終廷議是免費給了倭人求援單上10%的糧食和一批救災物資,着火速組織運輸船隊把糧食與物資運達。

當是時,東南國與倭國的關係非常好,倭國認東南國做老大,老大還是得有老大的體面,因此該送的還是送了。

否則人家憑什麼認你做老大!

兩倭人感激涕零,其餘的糧食與物資則從東南國的糧食市場上購買。

東南國糧食爆倉!

由於技術的先進性,東南國的糧食產量很大,倉庫爆滿,倭人這一求購,中國人就把倉儲糧食給清理不少,都賣給倭人。

中國人也不欺負倭人,以優惠價格賣出大量的倉儲糧食給倭人,乃一家有賺二家便宜的事情,中國人得以把糧倉裝入新糧,而倭人則以優惠價格得到了大量的糧食,回去活人無數。

保科正太郎和阿部忠秋完成了使命,順利返回交差,都得到了嘉獎,功勞到手。

即管如此,兩人表面對中國客客氣氣,暗地裡並不感謝中國,而是暗恨中國人爲什麼不給大陸土地給他們!

……

印度孟買,中國駐印軍總部。

這裡原是印度一家土邦主的宮殿,該土邦主傾慕中國,把宮殿獻給中國人,成爲中國駐印軍總部。

中國駐印軍是中國(主要是東南國)成立的、駐紮在印度各殖民地上野戰部隊的統稱,現有陸軍五萬,海軍三萬,是中國在印度各殖民地的保護神,有他們的存在,印度人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中國在印度有很大的利益,首先中國在印度有不少的殖民地,印度是中國人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每年中國都從印度得到了大量的財富,目前一年純利爲二千萬銀元!

而且印度是中國向西攻略的重要中轉站,沒有印度,中國想往西進軍,難吶!

宮殿用大理石構建,樣式美觀大方,總司令洪煕官在裡面辦公,總是心情很好。

但這天他卻緊鎖眉頭,覺得麻煩!

莫臥兒帝國皇帝奧朗則布派兵進入帝國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藉口錫克人對帝國不敬,殺害、奴役錫克人!

經歷了被中國人進入德里都城的慘痛經歷後,莫臥兒帝國不敢惹中國人,但他們加害錫克人不在話下。

錫克人在印度諸族中最被中國人看得起,並且錫克人也是最親近中國人的民族,很多錫克人蔘加了中國人組建的僕從軍或者成爲警察,蓋因錫克人是印度諸族中的“奇葩”。

是一個正直、勤勞、BS乞丐、團結互助的民族,他們熱愛勞動!

得,中國軍隊的僕從軍裡,錫克人以人口比而言,是最高比例的,並且東南亞地區以至於中國的各殖民地都以錫克人作爲警察和守備隊,他們克盡職守,服從命令,作戰勇敢,深得好評,就連東南國國都旭日城也有不少的錫克人充當警察。

如今他們有難,消息報到了洪煕官的案頭處。

起因在於中國進攻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抵擋不住,乃飛鴿傳書到莫臥兒帝國,請奧朗則布相救則個。

以信鴿進行遠距離的傳送信息的大規模使用來自於中國,之後各國只要有條件,都使用了信鴿。

奧朗則布的父親就是建造著名的“泰姬陵”的沙賈汗,被奧朗則布謀篡上位,也算有爲,他穩定了北方的阿富汗局勢,阿富汗可是“帝國墳場”,他能夠在那裡分一杯羹,是有本事的。

接到奧斯曼帝國的請援書,讓奧朗則布很爲難。

之前他攻過中國人,不但佔不到便宜,還被中國人攻進了德里,大肆洗劫,令莫臥兒帝國損失巨大!

即使是中國人進攻奧斯曼帝國,在印度也駐紮有強軍,莫臥兒帝國打打阿富汗人可以,欺負印度阿三綽綽有餘,但要對上中國人的話,朝臣們一邊倒地反對。

先前莫臥兒帝國與中國兩國停戰後,中國是個喜歡做生意的國家,與莫臥兒帝國做買賣,也讓莫臥兒人瞭解了中國。

朝臣說了:“只要中國的那個皇帝(國王顏常武)還在位,不要與中國開戰!”

奧朗則布以之爲然,他知道中國皇帝是個熱衷於報復的狂人,動他一下下,他就會報復,把人家全家都賣掉,東西搶光光,太不好惹了!

可是不救奧斯曼帝國的話,也不好,大家同爲包頭佬,兄弟有難不想幫,說不過去。

但中國人太可怕了,可怕到奧朗則布絕對不敢惹。

想來想去,奧朗則布決定去害錫克人,理由是錫克人幫助中國人,當害了錫克人,在中國軍隊的錫克人軍心不穩,中國人的力量就會被削弱。

嗯嗯,相當於“曲線救國”了。

打的算盤很如意,旁遮普邦是錫克人的聚居地,他們的告急求援書信送到了錫克人其餘的聚居地,包括孟買。

在孟買的錫克人聯合上書,請求洪煕官出兵救援旁遮普邦的錫克人,進攻莫臥兒帝國!

其情可憫,但洪煕官有點撓頭!

洪煕官,是東南國現任首輔洪昇之子,而洪昇則是當年開臺王顏思齊的把兄弟,所以洪煕官是官二代,有實力,有背景,敢作敢爲。

但他也不敢主動挑起戰爭,因爲這是敏感時期,他必須保障東南國征服奧斯曼大業的順利,別看他擁兵八萬,但這八萬人馬是隨時可能支援奧斯曼前線,萬一在進攻莫臥兒帝國時,奧斯曼前線調動駐印部隊,他給不出來,那就麻煩了。

關鍵在於莫臥兒帝國並沒有直接進攻中國在印的殖民地,師出無名啊!

如果是莫臥兒帝國直接進攻中國人就好了,自衛反擊戰打響,旭日城是不會怪責的。

打着爲錫克人出頭的旗號?

拜託!人家是家務事,錫克人是承認莫臥兒帝國的統治的,好比某家裡兩人打架,你衝進去勸架,順手把打架者之一給幹掉了,這樣實在說不過去。

再者,真要打,莫臥兒帝國早集中了二十萬大軍,他們不進攻,光等待着東南國的進攻,萬一中國人與那些包頭佬打成牛皮,奧斯曼前線要調兵時……

勸說錫克人忍耐,等中國人收拾了奧斯曼帝國再說?

奧斯曼帝國是個老大帝國,不可能速下,錫克人會等到黃花菜都涼了。

洪煕官想來想去,終究被他想出了一個主意。

第1210節 兄弟倆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769節 殺鰲拜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11節誘惑部族第336節 賀勝利第48節過春節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131節非戰不可第1545節 HOLD住!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591節 好籤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713節 爭地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