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

顏琨頭頂大蓋帽,穿着東南軍海軍禮服,他的禮服新換過的,簇新筆挺,肩板有四顆金星,表明他是海軍上將的軍銜,制服上有兵種徽章、軍功章、勳表等花哨閃亮的小玩意兒,還有紫紅色的綬帶!

朱和坪的龍袍讓他顯得尊貴,而軍裝則讓顏琨看起來比朱和坪要威風

顏琨身板結實,身有殺氣,他可是手上見過血的好漢,比起朱和坪更勝一籌。

事實上,東南艦隊入侵非洲,與紅毛番時不時肝上幾場,顏琨擊沉過紅毛番船,也戰過包頭佬的戰船,他海軍上將的軍銜絕非浪得虛名。

但海上風波讓他顯老,加上他年齡大過朱和坪,相比之下,朱和坪就是小鮮肉了。

好在朱和坪也花過時間去做鍛鍊,身上有點肌肉,這纔沒讓顏琨給徹底地比下去。

“兄弟遠來辛苦了!”朱和坪握着顏琨的手輕搖道。

“是累了,這海途真遠,兄弟你得好好招待我才行!”顏琨爽朗地道,他一派軍人作風,說話直接了當。

“行,請你吃大餐,包你回去時胖十斤!”朱和坪說道。

“哈哈,俺嗷嗷待哺啊,全靠兄弟你了!”顏琨大笑,拍着朱和坪的肩部道。

從來沒有誰這樣對待他的,說話是“我我你你”,這讓朱和坪有種異樣的感覺,在以前,他規行矩步,唯恐行差踏錯,與周圍的人相敬如賓,不敢越雷池半步。

這纔是真正的兄弟啊!

朱和坪也有朱氏兄弟,但誰也不敢這樣子與他相處。

兩人寒暄幾句後,互相介紹大臣。

大明這邊的內閣要員們馬士英、堵胤錫、方士亮、週六一、吳易悉數到齊,只少了一個次輔楊天生。

顏琨可不敢讓楊天生來迎接他,楊天生是他外公!

“見過殿下!”

馬士英以前見過顏琨,迎前時親熱與他打招呼,其餘諸臣也恭謹地向顏琨請安,不敢有半點地失禮。

絕對不能小覷顏琨,他是東南國王太子,一個龐大帝國繼承人,東南國現在還是王國,但遲早會成爲帝國!

同樣地,顏琨地位穩固,他是嫡長子,從小受過嚴格的訓練,也有戰功,得到軍隊與臣民的擁護,只要他不作死,基本上登位是妥妥的。

顏琨也介紹了他的隨行人員,有東南國重臣夏允彝、陳子龍和海軍上將洪煕官,三人同樣向着朱和坪致敬,執禮甚恭。

說起來夏允彝、陳子龍是前明仕大夫出身,兩人都是崇禎十年的進士,轉投東南顏常武的麾下,面對舊主,自然不敢怠慢。

而洪煕官是東南國內閣總理大臣洪昇之子,要是失了禮節,那他不僅丟掉自己面子,還會丟了父親的面子乃至於東南國的面子。

大家愉快地交談,相談甚歡!

顏琨率領東南國大臣與將軍一起造訪大明,尤其要與朱和坪交往,畢竟兩個大帝國將來就是他們兩兄弟的了,不搞好關係,若手足參商,絕非小事。

然後顏琨和朱和坪一起登上了一輛皇家豪華大馬車,直駛市區內皇宮,顏琨要首先拜見大明監國公主朱真真。

事涉孝道,無論是大明明還是東南國,都以德立國,以孝治天下,法律作爲社會行爲的準繩,此乃顏常武規定的。

完全以法治天下,會帶來巨大的問題,顏常武與時俱進,制訂了合適的法律,擯棄了許多不合理的陳規陋習。

比方說“不孝”是大罪,做父親的甚至可以打死兒子,不算犯法。

但在兩中華,殺人只有官府纔有營業執照,也只有朝廷才能奪去子民性命,其他人誰都不能主動殺人,什麼藉口都不行。

又比如犯了民間習俗與鄉約,將一對狗男女去浸豬籠,也屬於禁止的範圍。

這就是官府下鄉的作用所在,能夠有效管制鄉鎮,還廢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民間習俗與鄉約,但合理的民間道德與習俗也照行不誤,比如向長輩請安,晨昏定省是應該的。

爲了歡迎顏琨的首次到來,南京城動員了十萬民衆夾道歡迎,道路乾淨整潔,鮮花盛開,民衆熱情,以宏大的場面展現在顏琨面前。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民衆揮舞手上鮮花,熱情橫溢地道。

場面熱烈,顏琨欣然道:“我回歸母國,是遊子歸鄉啊!”

顏常武在東南亞立國,把中國大陸視爲母國,絕不忘本。

兩中華合稱中國、中華,在東南亞的子民也是中國人,在戶口本上有一項內容,就是籍貫,所有的人填寫都是大明的某地!

“那麼比起東南國的旭日城又如何呢?”朱和坪問道。

“旭日城三教九流彙集,各國民衆很多,比南京城要熱鬧,但內涵遠遠不如不如南京,畢竟我們才建國不到二十年,而南京已經是六朝古都!”顏琨誠懇地道,他尊崇南京,對南京的景觀與街道讚不絕口。

不丟自己的臉,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

相比之下,南京人更加從容淡定,而旭日城民衆則上班如打仗,東南國還沒有廢除全民皆兵的制度,所有適齡子民包括女性,每年都要軍訓!

衣服也以南京漂亮,這裡是絲綢之都,人們穿得漂亮,女孩子更是爭豔鬥麗,在東南國以作訓服作爲日常服裝的人大把,他們火氣也足,畢竟東南國背槍上街是合法行爲,在南京就不行了,只有在北地才能背槍上街。

“你們這裡的女孩子漂亮多過旭日城啊!”顏琨雙眸放光地道。

顏琨說旭日城的女孩子們則皮膚不如南京城的,是的,這裡的女孩子長得水靈靈,相貌是造化鍾神秀,明眸皓齒,美不勝收!

……

他們到達了大明皇宮,顏琨說旭日城的王宮類西方建築,高大立柱式建築,那是父王母后的聰明之處,如果使用中國傳統亭臺樓閣,是萬萬比不過大明皇宮的氣派,只有另闢蹊徑,方能與大明皇宮分庭抗禮。

他們入內,經過奉天門,到達東側的文華殿,早有監國公主朱真真在那裡等着了。

顏琨當先拜倒行大禮,口稱:“兒臣叩見母后!”

朱真真欣悅地道:“皇兒起來吧!”

“謝母后!”顏琨恭敬道。

然後東南國的諸臣將這才參拜監國公主,以見王制度行禮。

顏琨向朱真真奉上他真正母后,東南國執政王后楊鶯兒的親筆信及禮物,朱真真高興地收下,讓顏琨回去代她向楊鶯兒問好。

雙方關係融洽,親密如一家人!

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686節 過大洋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191節 槍與甲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447節 硬剛(三)第1262節 朱由榔的眼淚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697節 分錢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288節 九邊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434節 新兵一枚之加入工程兵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7節刺殺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852節 兩老賊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65節校場演練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19節碼頭上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618節 北海!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07節移民臺灣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2183章 直落(一)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