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節 惡土司

“這太不大明瞭!”諸土司皆悲嘆不已。

想起前明爸爸國是多麼的溫柔,要銀子給銀子,要鹽巴給鹽巴,要糧食給糧食,要官有官,土民們不給就鬧,只要不鬧大,鬧了也沒事。

現在想改土歸流,想搶大夥的土地,要大家的命!

會議氣氛嚴重起來,土司們眼觀鼻,鼻觀心,不發一言。

楊展冷然一笑道:”各位!“

“朝廷對你們不薄,任命你們爲土司、土官。授予你們按照本地的傳統習慣對所轄地區進行統治的權力,官職世襲,一句話,就是“以土官治土民“,給錢給糧給物,給你們當官,可是你們做了些什麼事情!”楊展厲聲道,猛地一拍桌子,震到上面的東西東倒西歪。

他氣呼呼地道:“遠的就不說了,我也不翻舊帳,就拿我朝來說吧,趙大人,你來說!”

趙玉虎先是向楊展拱手道:“遵命。”

他冷然地道:“大家聽好了!”

“新明元年三月十六日,劍閣商隊在大渡河諾美渡口過河後,遭遇部族掠奪,一行五十六人有五十五人被殺,唯一一個是跳水逃生,這才把消息傳回來,這支商隊損失了三萬銀元!結果是查無可查!”

“新明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就在打箭爐,趙某的商隊遭遇土人的強買強賣,一萬銀元的貨物只能收回一千銀元,趙某回鄉後,賠付了貨款,上吊自殺!”

“新明元年六月十九日,許某某的商隊在前往打箭爐的途中,帶的狗咬死了土人的一隻雞,鄰村近千人圍堵,土人手持兵器,索償一萬銀元,最終以三千銀元成交,一隻雞三千銀元,三千銀元!”說到這,趙玉虎特別強調了一下下。

一隻雞三千銀元,這是什麼概念?

按0.7兩銀子等於1個銀元來算,相當於2100兩銀子,而在川西邊地,大概半兩銀子一畝地,也就是說一隻雞換了4200畝地,好生意!

市價頂多就是一個銀元十隻雞,而開價一萬銀元一隻雞,簡直離譜!

“在眉山,部族土人因與當地某劉姓漢人口角,理論不過,含恨而去,三天後,糾集同夥十數人於清晨開城門後衝到劉家,將劉某全家殺光,十七口盡被殺死,之後衝向城門,殺死阻擋門兵三人,又挾持漢女某上馬而去,經查,是川西丹巴巴底土司寨子的人,眉山縣衙向該部交涉,要求交出兇手,不給!被挾持漢女母親眼睛哭瞎!”

“新明三年,龍州土司與青川土司開戰,朝廷勸阻不聽,兩土司寨子折損三千人,更嚴重的是波及到青川貿易的漢人商隊三支,盡被搶走貨物,財貨價值數萬銀元,人員傷亡十數人!”

“新明六年,山陰甲龍土司進犯我朝盧定,被巡檢司擊退,我方死六人,傷十二人!”

……

一樁樁,一件件地念出來,衆土司的臉色都不好看,發生在他們地方的事情他們多數知曉,甚至有份參與。

開玩笑,搶了漢人的東西,不給土司分潤,能跑得掉?

有的事情純粹是土司也派人蔘與,殺人放火搶掠無惡不作,暴徒們作-案後往羣山一躲,加上當地土司的包庇,怎麼抓!

大明的川西邊地民衆甚至是官府都苦土司久矣,朝廷的力量無法投射進入土司轄區,他們的地盤成爲了法外之地,造成民衆的巨大損失。

新明於甲申年即公元1645年立朝,現在是1657年,十二年間,累計共有五百多漢民死傷,損失財貨達到了二十九萬銀元,這還是新明的官員相對強硬,不時派出巡邏隊和護衛隊的結果,換作是疲軟的前明,損失更大,同期損失起碼在新明的三倍有多!

不僅如此,漢人損失,土人損失更衆,儘管有朝廷極力的維持與勸和,土民因械鬥與爭鬥導致死傷人員達五千之多,這已經算是好的了,換作前明,十幾年起碼上萬土民死傷。

趙玉虎唸完了長長的名單,眼圈都泛紅了,他狠聲道:“人在做,天在看,既然你們無力維持商路,致使我朝人員與財物損失,也就不怪我朝來改土歸流了!”

貢嘎山土司達古倫咳嗽一聲,把衆人的注意力引向大家,然後他拱手道:“楊爵爺,我司在本朝確立之後,就下達嚴令,將到來的漢人視之如兄弟,保護到來的商隊,公平交易,這些年來,我司從未出現過對不起漢族兄弟的事情!在我司,請有三百多漢家兄弟爲我司建設、貿易、採礦,大家的關係良好。”

他站起來道:“我家的傳承可追溯到南宋,曾受過平武土司王氏的教誨,聽孔聖教誨,素來對朝廷恭順,如若改土歸流,我無顏見祖宗於九泉之下!”

平武土司王氏是漢人,始祖王行儉是中原揚州府興化縣人,進士出身,因緣巧合於南宋寶慶二年即公元1226年被任命爲平武地區的龍州三寨長官司的長官,並賜予他子孫世襲的特權,用以對抗南下的蒙古騎兵。

要改土歸流,達古倫自認爲對得起明朝,他不服!

金川土司卜爾吉細也說道:“我們對朝廷素來恭敬,該給的上供從不拖欠,我司都用黃金,如果朝廷認爲我們不夠好,那我司明年上供翻倍,向朝廷進獻二百兩黃金!”

他慷慨地道,達古倫講人情,卜爾吉細就用黃金說話。

又有一個土司居然道:“朝廷素來寬貸,豈能不教而誅,應該給個機會,讓我們洗心革面。”

此人說話文皺皺的,咬文嚼字,論的是道理。

“是啊,是啊!不就是錢嘛,我們加多點貢物,以後聽話就是了!”氣氛活躍起來,衆土司七嘴八舌,聲浪遠播,誰都不同意改土歸流。

“轟!”的一聲巨響,所有的聲音嘎然而止。

卻是楊展接過親兵遞來的一枝火銃,朝上打了一槍,把樓板打穿了一個洞。

他霍然站立,一隻腳踩在了椅子上,虎視衆人道:“改土歸流,你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反正都得改!”

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30節是戰是降?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142節女神養成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905節 想當初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404節 速下城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243節遇敵必戰!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30節是戰是降?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62節打進廈門港!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794節 不對眼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306節 地域黑第1303節 少個尚書倭國就亂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53節造船(二)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2183章 直落(一)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454節 慢一拍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2016節 大豬肉!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548節 在天津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