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節 骷髏旗起

軍旗獵獵,方陣如淵,一旦涌出,即成洪水!

明軍排出了一個接一個的方陣,竟有壹百個,放眼望過去,兵器如林,哪怕是陽光照耀下大地也變得森寒。

由於軍隊衆多,槍刺被日頭一照,映射出耀眼的光茫,落到正在駛近的哥薩克隊伍中,只覺得白晃晃一片,讓他們眼眨眨,口停停,雖不致於膽戰心驚,竟有三分蔫了。

他們千言萬語只有一句話:“上帝保佑我們,讓該死的異教徒下地獄吧!”

二萬哥薩克軍隊宿多一晚後才進軍敵城,結果在城外見識到瓷器國軍隊大陣,真的是盛況空前,無與倫比!

明軍三萬陸軍,二萬騎兵,兵強馬壯,正面迎擊哥薩克騎兵。

李定國率三萬陸軍在前,自居中軍,硬剛敵人,孫可望率二萬騎兵在後,一旦李定國得手,即行掩殺,兩人分工合作,天衣無縫。

哥薩克騎兵多路進軍,揚起塵埃高高,聲勢倒也驚人,然而當中的列別德卻是強顏歡笑,他心中那個愁啊,心中有不祥之兆。

果不其然,敵城的壯闊高大比起在葉尼塞河邊看到的那座城池更甚。

瓷器國人只要呆在城內,哥薩克根本打不下來。

他們不呆城裡,敢出城硬碰硬,絕對是覺得穩操勝券。

換作是列別德,敵軍到來,只怕是銳氣正盛,正要避敵鋒芒,手有堅城,怕他甚麼。

其實明軍也考慮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參謀提出來先守城,贊成者寥寥。

明軍上上下下英氣勃勃,遇敵必戰!

南邊東南國的兄弟是如此,我們北邊大明的軍人豈能落後。

除非是執行誘敵深入任務的軍隊,否則遇到敵人就一個字:“打!”

而哥薩克們同樣也是一個字:“打!”

哥薩克們好勇鬥狠,不撞南山牆不回頭,看到瓷器國軍隊人數佔優,但數量優勢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在咱們哥薩克好漢的面前,就是一羣烏合之衆,只要馬蹄一至,就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

所以軍議都是一片喊打聲,他們長途跋涉,積了一肚子鳥氣,不發泄一下哪行呢,堅決打!

哥薩克大隊騎兵策馬緩行,他們不會一下子發動馬力,而是緩緩策騎前進,待接近時再衝鋒。

不過越來越近的時候,一些哥薩克老油子變了臉色。

人家一水的火器且不算,還明顯看出有人是雙槍將,一人兩支火器!

俄的上帝,瓷器國真是有錢!

在古代由於冶煉技術落後,金屬是值錢的,金屬裝備都是值錢貨,例如騎士一身鐵甲甚至要用到一個大村莊的賦稅才能買得到。

很多時候,打仗時就是木製兵器,有時甚至赤手空拳。

連飯都不夠吃,還想用金屬武器!

哥薩克們爲什麼讓各國統治者頭痛?

他們幾乎每人都有馬匹,都有馬刀。

所以非常厲害了,但即便他們,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有遠程武器,包括火槍與弓箭,這其中又有一半人雙重持有的。

火槍很值錢,他們居然裝備了兩支!

一些腦袋不靈光的哥薩克則在想象着如果把他們的火槍搶過來的話,那就發財了!

來搶吧,這裡還有更大、更粗和更硬的。

大炮!

明軍的12磅、16磅和24磅行軍炮一字擺開,炮口森森,直指對方。

而哥薩克騎兵沒有大炮,不僅如此,明軍在陣前擺出了拒馬即擋馬槍,用來阻擋戰馬衝陣,而且他們背城而戰,哥薩克騎兵不能摸他們屁股,此戰只怕懸哪。

而且老兵油子會認人,他們去肝壞事時,遇到硬點子,如果他們正氣凜然,氣勢宏大,最好避而遠之,沒必要打生打死。

只是現在出動,已難挽回,一些老兵油子眼神滑定,決定萬一事情不妙時就腳底抹油,逃之夭夭。

但他們作夢也不會想到明軍居然是……

隨着哥薩克騎兵接近,明軍陣地內吹起了小號,號聲警示軍人們準備接戰,接着一面方形旗幟升起來。

這是一面骷髏旗!

讓哥薩克好些人划起了十字道:“俄的上帝,異教徒果然就是異教徒!”

他們不清楚明軍這面旗子是從東南國而來,確切的是來自東南艦隊,今上是海賊出身,骷髏旗正是他的標誌,他率領艦隊出戰,骷髏旗一出,表明有進無退,要不將敵人成爲骷髏,要不就是我們變骷髏。

兩中華本爲一家,李定國將今上的骷髏旗擺出來,根本不用多費口水去宣傳鼓動,衆兵將大起戒懼之心,知道今天絕對是個不得善了的場面,必有一方倒下!

當然,是敵人倒下。

骷髏旗出,關係到今上顏面,既要殺敵,更不能丟臉!

方陣肅殺之氣大氣,戰士們捏緊了手上火器,手指扣在板機上,槍指前方。

哥薩克人繼續前進,距離五百米!

“烏拉!”伴隨着狂野的吼聲,老毛子開始衝鋒。

然後才爽了一下下,聲音就低了半截。

那邊李定國點點頭,伴隨着軍官的軍刀落下,軍官們聲嘶力竭地道:“放!”

明軍火炮齊射,一股股濃煙升起,一顆顆炮彈象離弦之箭般,帶着縷縷煙跡,往哥薩克軍陣裡穿鑿而過,每一顆炮顆落下,便是數人被炮彈打得骨折馬倒,唉唉慘叫。

這是實心彈,殺傷力不強,用來臊皮老毛子倒是不錯,他們看到的是自己人被不斷打倒,無不氣爆了肺,爭先恐後加速,如陣陣狂潮,猛撲而來。

儘管還隔着不少距離,那股氣勢竟有噬人之態。

哥薩克的陣勢誰先誰後,是經過抽籤的,然而炮聲起,見血後,頓時人人提速,打馬猛衝,纔不管前面哪怕是萬丈深淵還是地雷陣,戰鬥民族風範盡顯。

炮擊之後,是短暫的靜寂,沒有槍炮,哥薩克們悶頭趕路。

距離兩百米!

李定國再給出信號,即時槍聲大作,射人先射馬,數不勝數的馬匹被射倒在地上,大牲畜一時片刻不容易死,倒在地上痙攣抽筋,嘶叫着,後面的馬匹絲毫沒作減速徑衝而來,有的被地上的馬匹跘倒,大家跌作一堆,也有的騎士剛從地上爬起來,就被後面奔馬給踢飛。

大軍衝擊,絕不留情,自己人也照撞不誤!

而列別德駐馬後方高處,看得真切,不禁大吃一驚:“對方的槍支可以射遠的槍枝居然這麼多!”

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262節 由來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223節改造戰艦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185章 直落(三)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98節臺灣設府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164節 三年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614節 看錯了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