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節 棒子來由

在城西建立起戰俘營,被俘的士兵們都集中在這裡關押,這是在破城後不久建立,源源不斷的戰俘被輸送而來。

所謂戰俘,大部分是當地的精壯,當東南軍入侵時他們被強徵入伍來對抗東南軍而已。

由於圍城時他們拒絕了東南軍的招降,儘管東南軍損失不大,還是不能白白放過他們。

一般不會搞大屠殺,我們深受孔夫子的仁義道德教育,怎麼可能輕易揮舞屠刀呢,旁邊的中華小跟班在看着哩。

如果沒攻城前投降,事情就好說了,對於降軍的待遇就是遣返。

負責看管戰俘營的主力是皇協軍,大部分是朝鮮人,華人發現朝鮮人戰鬥力不咋地,遇敵時別說是倭人,甚至比不過阿三,倒是在做看守時別有能力,換言之他們適合當戰俘營和監獄裡的看守,因此華人讓朝鮮人充當看守,他們特別地盡心盡力,俘虜想在他們手裡逃跑,用一個朝鮮將領的話來說:“下輩子吧!”

這些朝鮮人見着華人時就低頭哈腰,臉上掛着諂媚的笑容,要是有尾巴的話如同哈巴狗那樣子擺尾巴。

你如果以爲他們單是低三下四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們人手一根棒子,在戰俘面前神氣活現,稍一不順他們的眼,就揮舞着棒子打下去。

曾有一位華人軍報記者在“內參”裡寫道:“……我隨我軍的檢查團去檢查一個模範戰俘營,發現那裡的衛生搞得不錯,井井有條,戰俘們表面看上去還是很光鮮的那樣,聽裡面的長官介紹經驗說得是那個冠冕堂皇。待會議結束,我走出會場時,發現路邊有個戰俘吐了一泡口水,或許他是想表達對我們的BS,不過他錯了,錯得離譜,大錯特錯,下一秒慘案就發生在他身上……”

“你不好!”穿着制服的看守中有人看到他吐水,高叫起來。

“那個頭目模樣的看守招呼一聲,一羣朝鮮看守跟着他一擁而上,揮舞着棒子向着那個戰俘狠狠地砸下去,是的,不能說打,而是砸,他們是用棒子最重的那頭使盡力氣地砸,看守們簡直有如瘋狗出籠,懷着深仇大恨猛砸,邊砸還用腳猛踩狠踢!三分鐘後他們就搞定收工,那個戰俘倒在地上,已是不堪了,他滿頭是血,臉孔嚴重變形,只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鮮血流淌了一地……”

“那個戰俘違反了營地衛生條文,不得亂吐口水,必須受到懲罰!”記者聽看守頭目宣揚道,他揮動手上的棒子道:“任何違反條文的人都會被我們管教!”於是記者明白了爲什麼營地的秩序如此之好的真正原因!

朝鮮看守們使用的棒子乃東南國近年來推行開來的棒球棒,粗大,結實,堅固耐用,有朝鮮人用上他們去打戰俘,發現十分稱手,很快就風靡了所有的朝鮮看守,人手一件,就連高級頭目也愛用他們。

寫內參的記者接過了頭目所用的棒子,入手就是一沉,仔細看去,赫然是“鐵力木”!

鐵力木!

入水即沉,你用火槍打它,反彈彈丸給你的那種木頭,打在人身上,你可以想象它的威力。

據頭目揚揚得意地介紹,普通朝鮮看守用的是白楊木、楓木等樹種製造的棒子,小頭目們常用鐵力木,而中高級看守頭目則用紅木。

由於朝鮮人喜歡用棒子打人,因此大家就叫朝鮮人爲“棒子”,久而久之,一說起“棒子”,大家就明白指哪國人了!

棒子看守戰俘營確實有必要,戰俘們有深深地戾氣,管教他們少不得使用暴力,但我們華人赤膊上陣,有損我們華人統治者的光輝形象,聰明的華人高官們動用棒子當看守,真是人盡其用呀。

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用處,看你怎麼用他們!

所有的皇協軍中,唯有朝鮮人當看守和維持秩序最稱職,勝過其他種族。

事實上,朝鮮人無論在東南亞幫助華人管理種植園(那裡有不少奴隸)、還是在華人殖民地裡維持秩序和在戰俘營裡當看守,一如既往地好用。

中華小跟班裡的大族比較,倭人喜歡富貴險中求,去打仗賺打錢,更合適當炮灰,只要給足價錢,死多少人也足惜!

倭島人太多,人命賤,不值錢,所以肯向前衝。

阿三聽話,但太懶散;

安南人則象猴子般無定性,他們只能在約束下肝活,不挨鞭子直搗蛋,捱了鞭子就叫喚,脫了繩索禍害人,吃人食物還翻臉;

至於中南半島的老撾、柬埔寨、暹羅和緬甸人則信佛深深下不了死手,唯有朝鮮人在這方面最爲適當。

朝鮮人看守戰俘營,很快就能讓那些包頭佬明白到世間險惡,神也救不得他們,唯有乖乖做人!

不會是一昧強壓,華人長官們會讓包頭佬做他們的宗教事務,尊重他們的宗教習俗,會讓他們餓着肚子但不會餓死,在條文規定之內,哪怕是朝鮮人也不能輕易揮舞棒子。

但要是觸犯條文,朝鮮人的棒子就大顯神威,分分鐘讓戰俘們明白必須服從戰俘營的條文!

萬多人的戰俘營,也是秩序良好,戰俘們老老實實。

三天後,一小隊穿着整齊制服的包頭佬護送着一位衣着光鮮的包頭佬大人物入營,這顯然不是來當戰俘,因爲還有華人高級軍官伴隨他們,那個包頭佬大人物與他們是分庭抗禮,而且他的護衛配戴武器,不可能戰俘有武器入營。

他遭遇的是戰俘們的白眼,白眼嗖嗖如刀,盡往那個大人物身上招呼。

倒沒有口水,如果吐口水的話,看守們會用棒子教會他們必須講衛生!

來者正是宰卜達尼城前守將伊薩夫,他現在升官了,別人得稱呼他爲伊薩夫帕夏!

“帕夏”這個官職是東南國封的,因爲包頭佬們都喜歡這個名稱,因此東南國特地設立了諸如“蘇丹”、“埃米爾”、“帕夏”等的官職名號,當然,“蘇丹”這個帽子只有顏常武戴得上了。

比較強壯的俘虜們被集中起來,看伊薩夫帕夏神氣活現地在臺上表演,先由一個骨瘦如柴的高個子來發言,那是帕夏的屬官,然後伊薩夫帕夏說話,他以傲慢的口吻宣示要給戰俘們一個選擇,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原來這位大人想在俘虜營裡徵召炮灰,組建新的皇協軍!

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450節 賽甘寧!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555節 此起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548節 在天津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2095節 酇伯爵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547節 香菸(一)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333節 好看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286節 王爺威武!第872節 反轉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761節 黃金艙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445節 硬剛(一)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822節 船不夠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022節 嗨咖啡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760節 洪爵爺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440節 鞭刑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