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

他據理力爭道:“我東南府之人,乃歷年閩人中家境貧苦不能自存者,無奈之下出海尋一條生路,本地土地肥沃,只要肯踏實苦幹,總歸有幾口飯吃。各人立足之後,聽說那閩南大旱,災民遍野,因怕家鄉親人受苦,顧而哀求咱們出船出力,到內地把閩南願意來臺的災民接到東南府,還能有條生路。若是留在徒添吾皇負擔也,他們到得東南府,不設官府,化外之民,自由自在慣了,若立府縣,並不習慣,只怕適得其反!”

熊文燦旁邊的鐘先生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東南府歸明,本爲明人,必立州縣,方可長治久安!”

他看顏常武年輕,創下諾大基業,氣焰囂張,忍不住出聲教訓他。

顏常武失笑道:“敢問鍾先生,如立府縣,可有我東南府之治理也?”

鍾先生接不上口,東南府無府縣,卻是大治,民皆吃白米食肉穿絲綢,而閩省雖官衙齊全,民有飢色,高低之比,一目瞭然,他不能昧着良心說話。

挫了對方之氣,顏常武又分析道:“臺灣孤陷海外,乃四戰之地,東有倭寇爲患(江戶幕府確立後倭寇削減得厲害,這是嚇他們的說法),西有海盜肆虐,南有紅毛番過境,前陣子我們還與紅毛番打了一仗,我們一打二,損失了一條巡航艦,死了一個副艦長……”

他冷笑道:“就不知道福建水師可有實力對付?!”

不待回答,他傲然道:“如若福建水師歸我掌控,則來什麼都不怕!”

巡撫默然了!

大實話,福建水師羸弱是衆所周知,閩省海匪肆虐,福建水師視若無睹,上層盡都爛透了。

東南艦隊官兵以閩省居多,大家都是一樣的人,東南艦隊卻能夠做到誰擋我死,如若給福建水師接管東南艦隊,日後的臺灣有倭寇、海匪、紅毛番接踵而來,尤其紅毛番,實力絕對不弱,先前福建水師攻澎湖時要不是十打一,還用詐術(騙老實的紅毛番說要談判,結果把人家談判代表送去北京砍頭,很不地道),豈能夠對付紅毛番?

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來幾萬人的大仗,都沒死到副艦長級別,對付紅毛番卻有陣亡,可見紅毛番不好惹!

他們是堅船利炮的祖宗!

正所謂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搞定東南府,就得接下東南府的因果!

老熊腦袋急轉,想的是兩全其美的方法,但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

如果顏小子昏了頭,放棄東南府的管治去當了他的太平侯爺,且不論能否控制他麾下的驕兵悍將,紅毛番上門來,就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

熊文燦是個治世之臣,知曉臺灣扼倭國與南洋的要道,是南洋巴達維亞的荷人必經之地,絕對要與紅毛番打交道。

說實話,他對於本朝文武的能耐知之甚詳,如若東南府被全盤接收,則朝中諸勢力必將伸手往東南府五鎮,安排官員,大肆搜刮,三五年之後,東南府五鎮泯然衆地也!

老百姓們還想吃白米飯?想吃肉?想穿綢緞?

變成前世的記憶了!

小百姓們的遭遇不關因收臺得功而拍拍屁股到朝中做大官的熊文燦鳥事,頂多良心不安,但做得大官,良心早就被狗吃了。

百姓能不能吃肉是小事,可惹了紅毛番就是大事,那些酒囊飯袋對付不了(這是必然的),他們就會攀咬,說本撫處置不好,惹來紅毛番,萬一紅毛番把臺灣奪取,可就害苦老熊我了!

想到厲害處,收臺之功利心也就淡了。

所謂走一步看三步,熊文燦太清楚官員們的德性,相信他們,不如相信顏常武的承諾!

罷了,就這麼着!

他輕咳一聲,鍾先生把先前預定好的官職講出來道:“顏督軍,如若東南府歸明,乃功在千秋之事,督軍深明大義,值得嘉許!巡撫大人慾與本省都司商議,設立臺灣衛,可表奏你爲驃騎將軍,實授臺灣衛指揮使,福建海防遊擊,你原有的管轄部隊,皆歸你管,他人並不插手,你看可好?”

見到顏常武有點不解的樣子,鍾先生耐心給他講解。

這驃騎將軍是武官散職,官居二品,雖無實權,可品階高,和巡撫同級,知道顏大少傲氣,就給他一個高職司,讓他不必受他人之氣。

明朝官員是文貴武賤,往往有武官衝着比他低幾級的文官口稱“下官”,武官見到同級文官,根本硬氣不起來。

但得看情況,顏大少可不是普通的武官,他等於武裝割據,腰板特別硬。

臺灣建衛,乃福建都司之事(都司者,明朝行地方三司治理,有布政使司管政,都司管軍,按察使司管司法,但都司漸失實權,特別是該省有巡撫或者總督時,都司等於廢的),實際上熊文燦即能決定。

衛指揮使司機構定員爲: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四人(正四品)、鎮撫二人(五品)還有經歷一人(從七品)、知事、吏目、倉大使等。

顏常武爲衛指揮使,將五鎮定爲衛所,則他可以管轄所有事務,同時,衛指揮使往往世襲,意思是臺灣是他的一畝三分地。

至於“海防遊擊”,指的是遊擊將軍,率遊兵往來防禦,此銜頭讓他能夠名正言順地指揮海上部隊。

明朝的武將設置有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千總、把總等等,爲設置顏大少的官職,熊文燦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對此,顏常武表示滿意,但他指出道:“東南府之事,只歸我管轄,其他人不可越界,否則,莫謂我言之不預也!”

……

顏常武桀驁不馴,熊文燦如梗在心,但很快地,他心甘情願地表奏顏常武爲驃騎將軍、臺灣設衛,顏常武爲衛指揮使和福建海防將軍。

因爲顏常武送了三件大禮給他!

一是琉球人向朝廷表示恭順的奏摺,朝廷也要面子的,海外國家恭順進貢,營造萬國來朝的良好氣氛,絕對是好事。

二是德川幕府向大明表示恭順,在奏摺上,德川幕府自稱是“外臣”(他淡化了天皇),表示願於大明友好往來。

二是東南府送給他的“土產”,在一大堆的牛奶糖、白糖、紅糖、鹿皮、幹鹿肉、海味、朗姆酒等土產中還有一種土產,用大箱蓋着,特別沉重。

打開箱子,金光耀眼,一清點,足足五千兩金子!

好大的手筆!

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96節海洋貿易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064節 招供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1461節 老傢伙第4節得位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022節 嗨咖啡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0節修路風波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690節 惡土司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