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

曾英,大明通州總兵官,年齡不大,公元1621年生,現在是公元1654年,他才三十三歲,卻已經是位軍中宿將!

當得上宿將稱呼者,一種是年齡大,熬資歷熬,另一種則是打得仗多,曾英正是後者。

年輕時隨做官的父親到了成都,在此安家,爲人倜儻有武才,喜歡江湖救急,時人稱頌其爲“曾公子”。

明軍出塞兩支大部隊,主將分別是甘輝與李過,曾英只願跟隨甘輝,不鳥李過。

因爲曾英是官宦世家出生,根正苗紅妥妥的大明官二代,與什麼闖王、八大王之流是格格不入,八大王入川,曾英與之戰鬥,大肝,且不落下風。

李過是李自成派系,也是反賊出身,禍亂大明的傢伙,雖說現在大家一家人,曾英對他不感冒。

而甘輝來自東南王系統,東南王被一些人詆譭爲“海賊王”、“活曹操”,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至今沒有反過大明,沒有公開亮幟造反,自始至終都是大明臣子。

在海外的東南國,別人在東南國的報紙發表文章,上寫“大明的東南國”,東南國官方是審覈通過的!

所以名聲很重要,曾英有帥才,肯追隨甘輝效力,他被委以重任,爲右路軍主將,眼下他聽到“報——”一騎飛來,軍陣如潮水一般層層裂開,放傳令兵入內,他瘋狂的抽打着戰馬,嘶聲長呼,瞬間衝到曾英身邊。

滾鞍落馬,三步並作兩步,衝到曾英身邊,曾英斜眼問道,“大將軍有什麼指示?!”

傳令兵呼呼的喘着氣,臉色卻非常古怪,焦急中居然透出三分忸怩,“……大人……大將軍、大將軍他跟我說……”

真不是軍人作派,曾英不耐煩地一把拿住傳令兵的脖子,“他X的,大聲點!快點說!!”

“咳……咳……大將軍要我……”傳令兵被擠得喘不過氣來,掙扎着大聲叫道:“……大將軍要你捏捏下邊,看看那玩意兒是否還在?”

瞧這話說的!

曾英臉色大變,不待他說什麼,旁邊有人搶答道:“上覆大將軍,我家相公那玩意兒還在,他的夫人我玩得很爽,不勞他掛心!”

暈!

那人揮揮手道:“去吧!就說是我說的!”

曾英的手一鬆,傳令兵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走到馬匹身邊,打馬離開。

如此強勢的作答,周圍的人聽到不禁莞爾,有的人笑出聲來!

而曾英被氣了個倒仰,翻起了白眼,卻無可奈何。

說話者,曾英正妻,董瓊英是也!

董瓊英,生得頗有姿色,而且孃家有錢有勢,正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

窮文富武,她家族是豪族,族人舞刀弄槍,習練武術,她自小就練起來,長大後嫺熟武事,深受曾英敬重?或者是懼怕?

兩夫妻對打的話,曾英不能下狠手,就打不過老婆也!

她隨軍出征,是這次出塞的大明徵虜大將軍行轅營務處副總辦,軍銜爲參將,自爲一軍,有蠻族女軍三百員追隨,尤善戰,登山如猿蹂。

中國傳統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在外耕戰,女人在家處理家務,很少有女性參軍。

明代四川出了兩個了不起的女將,一個是白桿兵秦良玉,另一個則是董瓊英,董瓊英原本的名聲不顯,她的出名是在外戰。

也是她的運氣,遇到的是逆天的東南王,對女性不歧視,直接予以提撥。

營務處相當於辦公廳、辦公室,對軍人有權節制,甘輝以董瓊英的女兵作爲憲兵,行軍紀管理及外聯之事,這有好處,用女兵對外,表現出明軍的懷柔態度。

同時讓她參與管理軍醫院,因爲軍醫院的女護士多,不過董瓊英更感興趣的是打仗。

這次大戰,她率領她的直屬部隊加強到右陣作爲預備隊,現在守護在中軍。

被甘輝一激,曾英豈能忍,他準備親自帶隊上陣,以向世人證實他下邊還有,只是他環顧一下四周,不禁躊躇。

戰事危急,身邊將領多被外派,他出動後,右陣揮揮部將缺乏大將主持,萬一有事,難以處理。

明白到他的意思,董瓊英推了一把道:“去吧,這裡有我!”

“你?”曾英還是遲疑。

此事非同小可,一旦敵軍攻擊,中軍掌旗鼓軍令,關係重大。

然後又被暴力妻子踢了一腳道:“懷疑老孃?我的《陸軍指揮戰術》分數高過你!”

顏常武掌權,兩中華文官武將都要不停地進修,美其名爲“活到老學到老”,《陸軍指揮戰術》是武將的一項進修科目,主要就是提升軍官們的指揮能力。

曾英趕快走,省得被老婆說多幾句,他面子不停地剝落。

他一揮手道:“兒郎們隨我來!”叫上二千火槍兵前去堵缺口去也!

曾英一離開,留下了董瓊英,見周圍官兵們懷疑的目光,她冷笑一聲,表示態度道:“人在陣地在,想要突破老孃的陣地,就從老孃的身上跨過去!”

呃暈!

大夥兒心忖你這麼生猛,誰敢從你身上跨過去?!

然後董瓊英作威作福,斥罵後邊的鼓手們道:“敲得有氣無力,你們在敲喪鼓嗎?還是今天吃稀飯就拉稀?再不行的話,老孃就換人了!”

她邪邪一笑道:“老孃換女兵上陣來敲鼓,讓你們聽聽夠不夠你們敲得響亮!”

這還得了!

於是鼓手們使盡吃奶的力氣,軍鼓驚天動地地敲起來,倒也振奮軍心,就連中軍甘輝也爲之側目,對左右道:“激一激曾英,至少鼓聲也象個樣子!”

……

曾英出動堵缺口,明軍右陣持續受到壓力,那個可惡的烏拉待部族首領索倫特經驗老到,他看到明軍右陣混亂,於是他揮動狼旗,指揮騎兵加強對那裡的攻擊,不斷涌來的騎兵打得右陣明軍風聲鶴唳,整個陣地上一片片白霧,那是槍炮到處亂射,時有誤射事情發生。

敵軍騎兵採用穿插滲透的方法,不斷地涌進了右陣中,突地,右陣中央處守護大旗的官兵們驚奇地發現至少有二百敵騎向他們撲來,都不知道打哪裡來的!

周圍太亂了,以至於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已軍中央處的吃緊!

有兄弟過來增援,但人數不多。

蹄聲緊迫,敵騎迫在眉睫,而站在中央處指揮的是一個女流之輩,能否擔起重任?

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120節 新發丘中郎將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950節 一賠十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2072節 開國大典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262節 由來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3節火併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3節火併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404節 速下城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547節 香菸(一)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739節 亂亂亂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846節 過關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041節 藉口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