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

如吹皺一池春水,大明黃河以北地區州縣的軍、官、吏、民的心緒搖動,因爲所有的報紙上、官衙前的布告欄及十字路口的官府佈告人(爲不識字民衆談官府佈告的人)在長篇大論地宣讀朝廷的政策。

朝廷招募人手出塞打北虜---就是北方與中原敵對的遊牧民族的統稱,只要與朝廷作對的不管是誰統統是虜,軍隊打虜,民衆築城、種田或者放牧、開礦。

民衆築城、種田或者放牧、開礦?

在北虜馬蹄下肝活?

大夥兒還沒有活夠!

可是官府說得分明,自願報名出塞者官賞銀元三百、吏賞銀元五十、每丁賞三十銀元的安家費。

不肯?

那就抽籤,官抽籤、吏抽籤和民抽籤,大家都抽籤,抽中者統統出塞,同時安家費減半。

他X的,本來已經冒着生命危險,被抽中籤很不爽,還減半!

不去?

一概流放東南國!

兩手都要硬!

大明朝廷這邊發展經濟,那邊加強統治,官吏多了、軍隊多了,對各階層都呈碾壓狀態,尤其是軍事強人東南王回到南京,誰都不能想什麼,只能俯首貼耳的聽命行事。

換作是大明,文官能夠讓朝廷的詔命不出京師,能夠讓皇帝的旨意執行起來變得千奇百怪!

現在誰敢與東南王對着幹,那是活得不耐煩了!

民間傳說他是媽祖娘娘座下明王下凡,專門降魔伏妖,又是天殺星轉世,誰惹他誰死,沒瞧瞧最兇惡的韃靼人被他滅了,就連紅毛鬼死的死,沒死的都投降他,供他驅遣。

九座城,九萬丁口,還有管理他們的官吏班子等等,以一個月爲限,各州縣要湊足九萬丁去九座城充數,在期限滿之前,奇蹟般地湊夠了數!

關鍵在於銀元!

給的是銀元,而不是紙幣!朝廷給的銀元不少,錚亮銀元給得紮實,說給就給,一點都不含糊,銀子能使鬼推磨,這新明比起前明要爽利得多了。

既然可能被抽中,然後銀元減半,不如我先下手爲強,拿足足的銀元再說。

這邊簽約,那邊給銀元,官府的監察部門找了半天,也沒找出什麼不當行爲,甚感遺憾!

前明文官雁過撥毛,收錢不辦事的膽識往哪去了?前明亡了不過十年,居然官員們都洗心革面做起好人來了?

人員湊齊,開始了大規模的二週訓練,一週是軍訓,一週是生存訓練。

都是有機會讓他們活久點,一旦有敵情,絕對不能呆在家中,馬上出戰!

這是教官說的,遇敵必戰!

心靈雞湯來了,記載了東南王顏常武開拓東南亞經過的《東南國曆史》給大夥來學習:從臺灣戰荷蘭人開始,到印度洋戰定紅毛鬼徹底退出亞洲爲止,主要介紹了顏常武的文治武功。

戰鬥,他總是身先士卒,站在迎着敵人炮火的那一面!

他個人癖好不多,不貪財,有錢就花,賞給部屬,支持發展經濟,也不好女色,雖有些侍妾,但不多,與他的地位遠遠不相稱---別人早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了。

所以顏常武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東南國在短短時間內達到了千萬人口,經濟超級發達,人均收入是新明的十倍!

新明這個老大帝國慣性很大,想發展起來不容易,許多事情明知道是對的可就是推行不下去,例如土地政策一直受到抵制,直到顏常武回到南京,否則根本不可能推行!

以顏常武爲首的東南國人是遇敵必戰!

敵人有炮利船堅的紅毛番、野蠻的土人,不僅僅是人,還有莫測的環境!

然而,東南國華人一一戰勝了他們,成爲了廣袤無比的東南亞和土澳大陸的主人!

當受訓官吏民衆看着張開的東南國大地圖,找到東南國,還有大明,有圖有真相,不怕差,就怕比,那是深受震撼!

這僅僅是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顏常武就打下了比大明還要多的土地!

今天,擺在大家面前是給大家開疆拓土的機會,怎麼辦?我們憑什麼?

遇敵必戰!

相比於東南國華人,大明民衆還有長城可做依託,還腳踏實地,再怎麼着,草原絕對不會惡劣過原始叢林!

每一個教官都是這麼強調,指出了種種有利的條件,所以大家必須要有信心,只要聽從東南王的旨意,一定可以成功!

奪取漠南,攻佔漠北,絕不是!

教官本身經過了培訓,還有許多是東南國軍人過來的,他們言傳身教,把東南國華人戰勝敵人,克服困難的經歷講出來,那些聽着的官吏民衆無不深受教育,也樹立新心。

還借用了東南軍的一句名言:“敵人是鐵,我們是鋼,只要我們英勇,就沒有敵人的頑強!”

“前明爲什麼會敗在一個區區不到十萬人韃靼人的手裡?原因有很多,那就是怕死!”教官深刻地指出道:“否則,堆也堆死他們去!”

“一兌一不成,那就二兌一、三兌一,咬咬牙,頂過去!”

“我們東南軍,從來都是迎着困難而上,所以,我們成功了!”教官說道。然後他再指出道:“遇敵必戰,就是解決的辦法!”

教官不一定是東南軍,還有許多是受過東南軍培訓的大明軍人,教材倒都是一個樣,這就是顏常武治下“學習”的特色。

出塞的官、吏、百姓性質不同,各開各的學習班和培訓班,對於官員,講得比較深刻。

“前明爲什麼失敗?”教官們拿出一份內部資料講開來。

“有君無臣!”根據資料上教官說道。

“崇禎皇帝16歲即位時,面對的是千瘡百孔的朝綱,國庫裡沒有餘錢,大臣們卻富得流油,吏治早已混亂不堪,朝臣們熱衷於派系爭鬥、聚斂財富,卻完全不顧國家利益。”

“以至於皇帝向大臣乞討,一個首輔只捐了五百兩銀子,而李自成在他家搜出了五萬兩銀子!”

“大臣守土有責,之所以敗,往往就是官員先逃,軍官先逃,存在着惡劣的賣隊友的現象!堡壘從內部被攻破!”教官們說起了一樁樁一件件的大明兵敗如山倒的往事。

不必多說,官員們汗顏!

“所以朝廷重新立法,文官守土有責,丟失所守的城市,一概處斬,家人流放!膽敢向敵人投降的,滅他九族!”教官說到了嚴刑律法,至於軍隊,更不用說軍紀嚴明,敢擅退者斬,家人流放,投降者滅族。

所有的官員們凜然,爲了自己小命着想,還真的要好好努力了。

給他們敲響了警鐘,此次出塞,烈火見真金,是驢是馬拉出來蹓蹓!

“戰到底,就是剩下最後一人,也要奮戰到底,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教官說到了這個原則,讓大家跟着念!

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450節 賽甘寧!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440節 鞭刑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2099節 偷水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087節 填溝壑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760節 洪爵爺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547節 香菸(一)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50節 破火船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1337節 茶事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272節 賣帝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273節 虜帝第1804節 不緊張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332節 摸營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1545節 HOLD住!第694節 廣州之事